高温环境作业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环境作业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高温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温度、度、风速和热辐射,由这些因素构成了工作场所的微小气候。

(1)气温:生产环境中的气温除取决于大气温度外,还受太阳辐射、工作热源和人

体散热等的影响。所产生的热能通过传导和对流,加热生产环境中的空气,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的物体,从而形成二次热源。这使受热空气的面积增大,温度进一步升高。

(2)气湿:生产环境中的气湿(humidity)以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

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高气湿主要由于水分蒸发和蒸气释放所致,如纺织、印染、造纸、制革、缫丝、屠宰和潮湿的矿井、隧道等作业。低气湿可见于冬季高温车间中的

作业。

(3)气流:生产环境中的气流除受自然界风力的影响外,主要与厂房中的热源有关。

热源使空气加热而上升,室外的冷空气从门窗空隙或通风处进入室内,造成空气对流。室内

外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也愈强。

(4)热辐射: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及一部分可见光的辐射。太阳光照射、生产环境中各种熔炉、燃烧的火焰和熔化的金属等热源均能产生大量热辐射。

安全防护技术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

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如钢水连铸、轧钢、铸造、搪瓷等的生产自动化,可使工人远离热源,同时减轻劳动强度。

2.隔热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可以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其中尤以水的隔热效果最好,水的比热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辐射热。

3.通风降温,自然通风。任何房屋均可通过门窗、缝隙进行自然通风换气,高温车

间仅仅靠这种方式是不够的,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每小时需换气30-50次以上,

才能使余热及时排出,此时必须把进风口和排风口配置得十分合理。

安全防护措施

1.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高温作业工人应补充与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补充水分

和盐分的最好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一般每人每天供水 3.5L,盐20g左右。在8小时工作

日内汗量少于4L时,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5-18g盐即可,不一定从饮料中补充。若出汗量超过此数时,除从食物摄取盐外,尚需从饮料适量补充盐分。

2.个人防护高温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

防止辐射热,可用白帆布或铝箔制的工作服。工作服宜宽大又不妨碍操作。此外,按不同作业的需要,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手套、鞋盖、护腿等个人防护劳保用品。

3.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

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图)

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化学毒物职业危害与防护

1、刺激性气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

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急性危害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及上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症状,猴头痉挛和水肿,化学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中

毒性肺水肿,皮肤损害等。严重者可导致心肾损害。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刺激性气体,可产生慢性危害。主要表现为慢性结膜炎、鼻炎、支气

管炎、牙齿酸蚀症,并可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消化道症状。有些刺激性气体有致敏作用,如氯气。甲醛可致过敏性皮炎。

防护措施:

(1)刺激性气体中毒多由于意外事故所致。因此,防止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并杜绝意外事故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2)生产过程自动化、密闭化、并有密闭抽风设备,加强巡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测。

(3)加强个体防护,穿戴耐腐蚀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及胶鞋。易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必要急救设备,如防毒面具、冲洗设备及冲洗液等。

(4 )做好上岗前及定期体检工作,发现职业禁忌症及早期不良影响着,应采取相应措施。

甲醛蒸气急性吸入后,轻者可致结膜炎、角膜炎、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表现为眼部

烧灼感、流泪、流涕、咽痛、烦渴、咳嗽、气短、肺部听诊可闻呼吸道音粗糙、干性罗音,

并可有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喉痉挛、猴头水肿,少数出现肺炎,偶见肺水肿。吸入甲醛溶液可很快出现呼吸窘迫。

慢性接触可有头痛、软弱无力。部分接触者有消化障碍、兴奋、震颤、视力障碍。长时间20-70毫克/m3接触时有食欲丧失、体重下降、无力、头痛、心悸、失眠等。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溶液可产生急性刺激性皮炎、变应性皮炎和荨麻疹。接触浓溶液可引

起皮肤凝固性坏死。长时间反复接触尚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手掌过度角化、慢性湿疹、皮肤成鞣革状以及色素沉着等。

氨属低毒类,无色,有强烈刺激气体。氨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接触后可有流泪、喷嚏、咽干、咳嗽和气息。吸入高浓度氨可引起气管、支气管腐蚀溶解性坏

死,造成皮肤黏膜灼伤、脱落及窒息。可发生喉痉挛、喉头水肿。吸入大量氨可发生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浓度过高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引起痉挛,通过三叉神经末梢

的反射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和氨水是碱性物质,可使组织水解,脂肪皂化,蛋白质变异性,从而破坏细胞结构,造成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虹膜炎、晶体浑浊、甚至角膜穿孔乃至失明。氨水污染皮肤,可引起皮肤灼伤、溃疡等,以颜面、颈部、腋下、腹股沟以及阴囊等潮湿部位为主。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氨,可引起鼻、咽、支气管的慢性炎症以及哮喘。

防护措施:

生。

(2)应加强生产车间通风、改善生产环境。

(1)生产过程应密闭化、自动化、加强设备维护检修,防治“跑、冒、滴、漏”现象发(3)使用、储存和运输氨气或者氨水时应注意坚持钢瓶、气管和管道是否完好,有无破损,且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治意外破损断裂造成中毒事故。

(4)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做好个人防护及自救互救。配备必要的急救物品。

(5)氨作业岗位应设冲洗设备。

(6)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工作,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心病、活动性肺结核及严重肝病患者不宜从事氨作业。

4、二氧化硫有哪些职业危害?如何防护?

二氧化硫属于中等中毒,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人体吸入二氧化硫后会很快出现流泪、畏光、视物不清。鼻、咽、喉部灼烧感后疼痛、咳嗽等眼结膜和上呼吸道刺激症。

较重者可有声音嘶哑、胸闷、胸骨后疼痛、剧烈咳嗽、心悸、气短、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及上腹疼痛等。检查时可见眼结膜充血水肿,鼻中隔软骨部黏膜小块发炎、肺水

肿,甚至呼吸中枢麻痹,如当吸入浓度高达5240毫克/m3时,立即引起喉痉挛、喉水肿,迅

速死亡。液态二氧化硫污染皮肤或者溅入眼内,可造成皮肤灼伤和角膜上皮细胞坏死,形成白斑、疤痕。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引起嗅觉、味觉减退、甚至消失、乏力,牙齿酸蚀,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影响。

防护措施:

(1 )发生和使用二氧化硫的生产过程要密闭设备并加强通风。加强设备检修,严格执行

安全操作规程。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应回收利用。

(2)注意个人防护,纱布口罩中可夹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及1%甘油湿润纱布数层以吸收.氧化硫。工作前后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3)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工作。有明显眼、鼻、喉、及呼吸道疾病,手、面部湿疹,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疾病者,禁止从事与二氧化硫有关的作业。

5、氮氧化物有哪些职业危害?如何防护?

在一般情况下,一氧化氮很快被氧化成二氧化氮,故氮氧化物中毒实际上是二氧化氮毒

性的表现。

状。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