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教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九年级历史教师学习教案PPT
![人教版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九年级历史教师学习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d057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a.png)
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增长率(%)
9 8
战后繁荣
7
6
5
4
3
2
1 1950
进一步发展 进入“新经济”时代
1982
-1 1955 1965 1975 1985 1994 1999 年份 -2
(数据出自教材配套地图册)
增速放缓
(二)日本的崛起
战 后 的 日 本
—— 九下《世界历史》
材料五: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等对 策,即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优先发展农业和重工业。
——世界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引进科技,创新科技 发展教育
恰当的经济政策
三、社会保障制度
1、过程(建立、扩大、发展)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实行养老、失业保险
二战后
美国修订 《社会保障法》
材料三:1956年日本政府在《经济白皮书》中宣称:”今后 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来支撑。”,为此日本大量引进美国和西 欧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扩大投资,扩建新企业,采用 最新技术设备,为日本的国民经济现代化打下了雄厚的物质 技术基础。
——世界历史九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行 政费用的五分之一,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②局限: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 们的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国家财 政负担加重。
欧洲
走向联合
战
后
美国
出现“新经济”
资
本
崛起成为资本
选自《雨果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程曾厚译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33张PPT)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40f8e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6.png)
(3)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 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 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4)西欧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思考 欧盟是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会有今天“脱欧”与反“脱欧”的矛盾和斗争?
初中历史 / 人教版 /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 录
新课导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当堂小结
合作探究
欧洲的联合
废墟中的欧洲
波兰首都华沙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由于二战的影响,欧洲的 社会经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
时间
表现
二战后
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 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 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思考 结合教材和所学内容,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
欧洲的联合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目的 联合自强,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德等6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合并成欧共体。
作用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欧洲的联合
欧洲联盟的成立 时间:1993年
组建基础:欧洲共同体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32fb2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1.png)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
教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从而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还局限于表面的现象,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特点。
2.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2.课件: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案例: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事例。
4.讨论话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提问:“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介绍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国有企业的建立、福利制度的完善、经济计划的实施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的具体表现。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4004b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5.png)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素养导学】时空观念:利用大事年表的形式,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过程。
唯物史观:分析美国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了解,再对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及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基础主干落实 一、欧洲的联合1.原因: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
2.过程及影响: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时间原因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经济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争霸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经济进一步发展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
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②内因: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2)表现:①经济上: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②政治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2.评价:(1)积极性: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2)局限性: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重点任务驱动材料一二战后初期……一条香烟几乎等于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西柏林工人清除马路上的瓦砾,一无所得,还买不到半支香烟。
统治阶级忙于转嫁经济危机,人民群众更苦不堪言,对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有增无减……苏联正在采取拖延战术,以便利用西欧各国的困难策动共产主义革命……美国认为必须加速复兴欧洲。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五单元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7c98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a.png)
第17 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一、教学理念通过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即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主义发展的特点,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增加多媒体视频、图片素材、新闻报道等知识,加深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变化中“新”的了解,增强学生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发展的的历史。
本课内容主要有三部分: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部分内容展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及相互联系。
本课与本单元第18、19 两课,分别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亚非拉国家三个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
本课是世界近现代史,从时间上离学生比较近,但空间上还比较远。
加上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于学生理解,教学上要利用文字史料、图表、视频等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四、教学目标1、能够概况出欧洲联合的过程及特点,认识到欧盟的成立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能够在归纳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和日本经济崛起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到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通过相关史实,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利弊。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9438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f.png)
答案来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一级的整 作答内容
体”今天的名称是什么?该“整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答内容
作答范围
答案:欧盟(欧洲联盟)。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成员国不断增加。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1956年和1973年美国、西欧部分国家(欧 共体成立前国家)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 “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 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得到保障。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 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评价】 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实行这种制 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 会环境。 局限性: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 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外因: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 ② 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③ 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内因: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经济进一步发展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在1945—1970年共 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 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战后科 技革命的需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81734e9ec3d5bbfc0a7408.png)
2、温建故立知过新程: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 大量过剩,价格下跌。经济危机加剧了社会矛盾,美国掀起了工人运 动和农民斗争的高潮。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权稳定,罗斯福加 强政府干预,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过程 (1)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 济合作,并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 位的提高 (4)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 体化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4月18日通过 《巴黎条约》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 效。根据条约规定,成员国毋须交纳 关税而直接取得煤和钢的生产资料。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缔约国有法国、西 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
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 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 A.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 D.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
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 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 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目的 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重振西欧雄风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f9c05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1.png)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第7页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知识点 2 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4.美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_资_资本本主主义义世世界界__的霸主。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放_放缓缓__。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美国出现了以_全_全球球化化__和_信_信息息化化__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 进一步发展。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第 17 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第1页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第2页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二战后西欧、美国、日本
经济发展的比较
国家
西欧
美国
日本
不同 二战后走联合
二战后确立霸权
进行“民主化”和“非军事化” 改革,以及朝鲜战争的大量军事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第 15 页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5.(永州中考)下图是 1950—2010 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下
列表述对图中③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 )
A.美国“新经济”发展快速
B.美国经济陷入低谷
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美国经济遭遇危机
名师点拨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素养提升
第 12 页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2.★(眉山中考)1951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
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1993 年,欧盟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https://img.taocdn.com/s3/m/b62450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8.png)
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示意表和图
年份
1955
196 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美国国内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率
5.6
6.3 -0.8
-1.9
3.3
3.9
4
增长率(%)
9 8 7 6 5 4 3 2 1
-1 -2
战后繁荣
衰退调整
1960 1965 1975
1985
稳定增长
合作探究:如何看待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牛的“买单”
德国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对于一个 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 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2000欧元的救济金。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 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 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
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 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 负担。
3.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 二 经济 大国。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 社会保障法 》。
2.20世纪四十年代,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等 国宣布成为“ 福利国家 ”。
3.20世纪 六七十 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轰炸后的欧洲
原子弹爆炸后的日本广岛
美国
西欧
日本
一、欧洲的联合
1.随着
的发展,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
以
国际地位的道路。
2.1967年,欧洲煤钢、经济和原子能共同体这
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
“
”。
3.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了
。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4df5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1.png)
2.[2024·深圳三模]“日本在投降后的二十年似有悔过之意,从未闻 有歪曲‘南京大屠杀’的言论。1971年以后,日本经济日趋繁 荣,自信足以经济独立……外交上可不再仰美国的鼻息……漏 网战犯及军国主义复活的御用文棍开始制造舆论,称过去所载 所述之‘南京大屠杀’为‘虚构、渲染和膨胀’。”日本的舆
人教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基础巩固 02 2星题 能力提升
1星题 基础巩固
1.[2024·江西中考]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法国、联邦 德国和意大利等经历了“经济奇迹”,发展为稳固的 中产阶级福利国家。“经济奇迹”缘于( B ) A.非军事化的实行 B.欧洲的联合 C.“经互会”的成立 D.欧盟的建立
123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持该态度的原因。(2分)
态度:支持。原因:欧洲经济遭到二战的 严重破坏,需要美国的帮助。
123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欧经济发展相对于美国而言 有何特点。(2分) 发展迅速;在多个领域超过美国。
123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元的使用有哪些影响。 概述促进“数字人民币”产生的原因。(6分)
论变化说明( D )
A.美国态度左右二战研究 B.经济繁荣导致学术倒退 C.军国主义决定对外政策 D.经济发展影响意识形态
123
点拨: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日本经济日趋繁荣,日本对 二战的认识态度由似有悔过之意到不承认战争罪行,说 明经济发展影响意识形态,D正确。
123
3.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的演说是“世界历史 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法国外长皮杜尔表示法国对此很感兴趣 ……1947年7月12日,西欧16个国家聚会法国巴黎,商讨马歇尔计 划的实施。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93226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7.png)
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二、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沉重打击的英、法、德、日等国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西欧国家走上联合之路。
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欧洲联合、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日本崛起的原因和表现。
史料实证: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到经济发展于改革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遭遇了哪些挑战?(二)讲授新课1.欧洲的联合(1)教师活动根据图片和课本p79,简述二战后西欧经济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学生活动经济情况:恢复和发展原因:①原有的工业基础②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美国的援助)③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④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3)教师活动根据材料,分析影响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及目的?材料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4)学生活动经济原因:发展经济(根本原因)现实原因:抗衡苏联、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国际地位目的: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5)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及视频观看,根据时间轴梳理欧洲联合的过程。
(6)学生活动(7)教师活动观察下图,结合课本的相关史事,概括欧洲联合带来的影响。
(8)学生活动①欧洲: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②成员国: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级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1)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①积极拓展世界市场;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主要原因);③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根本原因)。
统编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_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
![统编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_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45aa2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8.png)
二 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2.日本的崛起:
阅读以上材料,找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①美国在日本推行
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
开始后,②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
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一 欧洲的联合
1.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
(2)表现
20世纪50年代初: 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 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西欧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一 欧洲的联合
2.走向联合:
(1)原因
政治上: 西欧各国受到美苏争霸的威胁。 经济上: 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希望联合提高国际地位。
战后的西欧(漫画)
(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 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 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Q1:西欧经济发展之路中有何阻碍?
Q2:面对此种境况,西欧的联选合择是什么?
一 欧洲的联合
知识拓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突破领域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
3、重要成就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1)时间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2)意义 人类开始迈进信息时代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1946)
3、历史影响 ①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iblioteka 欧洲的联合2.走向联合:
第17 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 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524d8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d.png)
练一练
4.二战时某学者认为:“我们必须消灭所有敌人,不仅仅是 用加农炮和导弹可以毁灭的具体的敌人,也包括同样具有毁 灭性的经济敌人,这样的敌人亦指失业、疾病、养老和儿童
的疾饿”。为了消灭经济敌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 )
A.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开始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 D.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②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日本长期坚持智力投资,非常重视普通教育和
高等教育,1950年, 日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普
及率就已达99%。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 “科技立国”政策。2004年日本对教育的投入
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是GDP的17%,达到了国际规定平均值的四倍
主权国家多、国土面 积小
市场狭小,且因主权 国家多,形成关税壁 垒和货币障碍,阻碍 经济发展。
漫画赏析
美
苏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法德的讨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 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欧盟 成立
欧元开 始流通
欧盟旗帜
欧元标志
统 一 货 币 欧 元
统一欧盟护照
统一欧洲驾照
“我是法国人,但我更 是欧洲人”
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
思考
欧盟的性质与欧洲联合的影响?
性质: 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
欧洲联合的影响: ①消除积怨,实现和解,创造和平(欧共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2.美国发展的特点
特点一(从发展周期看):经历繁荣—衰退调整—稳定发 展的过程
1993年 欧洲联盟(欧盟)
欧洲煤钢 欧洲原子 欧洲经济
共同体
能共同体 共同体
(1951) (1958) (1958)
地位:世界上最
大的经济体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二、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1)原因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
日本 4.84 日本 4.84
中国 中国4.22 4.22
德国
德国 3.81
3.81
美国 14.33
2008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单位:亿美元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繁荣
特点:全球 化和信息化
新经济时代
危机与调整
新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 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特点二(从经济实力看):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
1 9 6 4 年10月1 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 日本战后坚持以“科技立国”,为了
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 扭转战后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制定
政在1由9费资1550用本9—9的主亿1义19日/7国52元左家年增右中,加,是教到这最育4一高经02比的费4重4。了积次“极科吸引技收进革型国命战外的略新先”技进的术科经,学济广技发泛术展采成模用果式第,,三对
表现:
⑴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 超过了战前水平; 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西欧经济的繁荣 (1)时间: 20世纪50—70年代 (2)特点(表现): 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思考:美国援助西欧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直接目的:控制西欧 根本目的:对抗苏联,遏制社会主义势力
4、欧盟的成立 (简称: EU)
欧 盟
(1)前身:欧洲共同体
旗
(2)正式建立:1993年
帜
(3)作用: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布欧
欧
鲁盟 塞总 尔部
洲 军
--
团
(经济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上提高了欧 盟成员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了国际格局多极 化,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西欧国家国土 面积小,主权国 家多;这就使得 西欧国家市场狭 小,关税壁垒和 货币障碍多,这 些因素严重阻碍 了经济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外因: 内因:
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②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 ③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④制定了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盟概况 货币: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 人民生活: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 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 习或居住 外交: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 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特点三(从主导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美国90年代经济结构示意图
服务业
现代 农业
现代 工业
高新技 术产业
西方国家劳动增长率中科技进步的因素
科技
其他 30% 70%
20世纪80年代
科技
20% 其他 80%20来自纪90年代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2、日本的崛起 原因一: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 “和平宪法”。
日 本 国 会
二战后,日本在1947年5月3日正式生效施行的《日本 国宪法》(即“和平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 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道路。对日本 社会进行民主改革,借以清除日本社会中的封建色彩,清 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赖以发动战争的土壤。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 “特需订货”的刺激下, 日本出现了“战争景 气”。1500亿日元的滞 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 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 外汇收入不断攀升,绝 路逢生的日本经济迅速 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2、日本的崛起
原因三: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时间: 20世纪60年代
(2)成立目的(原因): 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3)过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 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 称“欧共体”
(4)作用: 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并努力用同一 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 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2、日本的崛起
原因二:美国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 量军需订单。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17课 二战后 资本主 义的新 变化(3 7张)
欧盟概况
欧盟的盟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围成一个 圆圈,表示欧盟成立时的12个成员国。制作盟旗的目的是要 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区别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
性质: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组织。
发展程度:欧洲联盟较欧洲共同体规模更大,一体化程度更高。
1967年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