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PORT OF GRADUATE EMPLOYMENT QUALITY IN2016
目录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1)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 (3)
一、毕业生规模与总体结构 (3)
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6)
三、毕业生去向及地域流向 (7)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主要特点 (12)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12)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2)
三、就业创业工作的特色与创新 (14)
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调查与分析 (15)
一、毕业生薪酬待遇 (15)
二、毕业生专业对口度 (15)
三、毕业生违约率 (15)
四、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及评价 (15)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评价 (16)
六、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结论 (16)
第五部分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8)
第一部分学院概况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管学科为主,工、管、文、理、经、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学院2001年7月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试办,为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

学院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南昌航空大学60余年严谨办学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服务于祖国航空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博学,自强立功”校训,狠抓校风学风建设,积极凝练和培育学院大学生“勇于担当,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产学结合中彰显办学质量和特色”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型高级应用人才。

学院现有上海路、共青科教城两个校区。

上海路校区地处英雄城南昌市中心,位于南昌市上海路173号,占地面积600余亩。

科教城校区地处昌九经济带中部、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共青城市,总建设投资4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科教城校区高起点的引入智能化校园管理理念,积极打造生态优美、服务设施一流、教学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目前下设机械与材料学部、信息与电子学部、管理与经济学
部、文学与艺术学部、思政与基础教学部等5个教学学部,设有34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近7000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7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的78%,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的34%。

通过十余年的办学积累,学院依托南昌航空大学雄厚的优势教学资源,形成了雄厚的教学实力和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航空服务特色和工科专业优势正在稳步形成。

学院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先后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等27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学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新西兰、英国等国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办学协议,与台湾高校建立了交流生互访机制。

学院优良的办学条件和严谨的办学作风,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14年,学院进入武书连同类院校新生质量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前百强。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学院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始终稳居前列。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建设共青城先导区的重大决策,学院将于2016年9月入驻共青城市科教城办学,科教城是江西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一座“水在城中、校在林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园林高教区,未来5年将入驻高校15所,形成10万名在校生办学规模。

学院将抢抓发展机遇,以更新姿态融入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朝着建设工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目标奋进。

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与总体结构
1、毕业生人数及性别比例分布
我院2016届毕业生总数为1637人,其中,女生446人,占毕业生的27.24%;男生1191人,占毕业生的72.76%。

图12016届毕业生的性别比例
2、毕业生的学部和专业分布情况
毕业生分布在机械与材料学部、信息与电子学部、管理与经济学部、文学与艺术学部4个学部中,共21个专业,具体情况如图2、3所示。

图2毕业生学部分布情况
图3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
3、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学院2016届毕业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生源人数最多的6个省份依次是江西、福建、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毕业生生源按照省份分布如图4所示。

图4毕业生生源统计表
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1、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截至2016年8月,我院1637名本科毕业生中,已落实就业去向的有1364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3.32%。

2、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全院应届21个专业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另有电子商务、会计学、经济学等五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

图5全院各专业就业率情况
3、不同群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2016届本科女生初次就业率为94.39%,少数民族的初次就业率为85.71%,困难生的初次就业率为100%。

三、毕业生去向及地域流向
1、已就业毕业生总体去向分布(按单位性质代码表字段顺序)
图6就业单位性质分布1
图7就业单位性质分布2
2、已就业毕业生按行业分类分布(按行业分类代码表字段顺序)
图8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3、已就业毕业生按地域流向分布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区分布来看,2016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分别占75.44%和16.64%。

图9毕业生按就业地区分布情况
4、已就业毕业生就业经济地区分布
从毕业生就业经济地区分布来看,2016届已就业毕业生重点就业经济地区是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两大地区的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90%。

图10已就业毕业生就业经济地域流向分布
注:本报告把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划分为七大经济地区:依次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泛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中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

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主要特点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学院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做好新形势下我院大学生就业工作,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强化措施,增进实效,学院出台了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制度性安排的保障措施。

《意见》明确指出学院就业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服务宗旨,深化改革,不断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管理及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就业率,为大学生成才和学院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整体工作思路可概括为“四化一提升”:即优化就业教育目标,细化就业服务内涵,深化就业调研结构,强化创新创业体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学院党委为做好2016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工作作为“引导和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一把手工程”,并成立了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负责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层层抓落实。

院领导支持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省毕分办公布的就业周报数据不乐观的形势下,和分管领导认真组织分析各专业就业的趋向。

多次深入各学部走访调研落实就业工作。

为切实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由院领导指导与各学部积极商讨后由就业办起草制定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并与各学部签订了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完成责任状。

2、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在较大的压力之下稳步进行。

在学院改革转型加强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对就业市场开拓的有利影响逐步凸显,学院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前往长三角、珠三角调研考察,进行校企合作洽谈,实现毕业就业的无缝衔接。

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学部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

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就业信息册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
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
三是全国各地就业工作校企合作会,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院召开中小型招聘会。

从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单位统计来看,我院毕业生就业单位以中小企业为主。

社会对我院毕业生认可度较高,很多企业连续多年定点我院招聘。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学院承办专场招聘会25场,大型双选会1场,参加本部双
选会2场,向企业推荐学生的企业数量180余家(其中专场招聘会:11家单位主要招收机械与材料学部学生、13家单位主要招收信息与电子学部学生)。

四是充分利用宣传资源,依托学院各级组织,积极开展外宣工作,努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凭借团委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广播站、电子屏等工具,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开展各种特色活动,营造就业氛围,提高学生就业率。

三、就业创业工作的特色与创新
1.我院部分专业校企合作效果明显。

学院充分发挥就业团队和专业老师的作用,比较好地贯彻了全员就业的理念。

截止到今年为止,我院已与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软件技术(南昌)职业培训中心、江西华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龙旭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等27家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其中,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学院设立专项奖学金,以鼓励优秀学子。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

通过就业指导课做好就业形势教育、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就业常识的指导。

举办参与“模拟风暴大赛”、“创青春”、“挑战杯”等就业创业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

3.强化创业方面工作。

开设SYB创业培训班,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2016年我院共组织152名毕业生参加SYB创业培训。

第四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关调查与分析通过向学院2016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表,得出以下调查结论:一、毕业生薪酬待遇
2016届毕业生的薪酬与市场保持持平,其中机械与材料学部毕业生薪酬2500-4500元不等;信息与电子学部毕业生薪酬3000-4000元不等;管理与经济学部毕业生薪酬2000-3500元不等,平均2800左右;文学与艺术学部毕业生薪酬2500-3500元不等。

二、毕业生专业对口度
机械与材料学部:50%,信息与电子学部:75%,管理与经济学部:70%,文学与艺术学部:65%。

平均值保持在65%左右。

三、毕业生违约率
我院2016届毕业生中,有1584人使用三方协议书求职就业,其中违约人数为148人,违约率为9.34%,数据较去年相比有所降低。

说明我院毕业生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客观理性,职业思想稳定。

四、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及评价
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15.33%;满意
71.12%;基本满意10.1%;不满意3.45%。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评价
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及跟踪走访,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满意33.49%;基本满意66.51%;不满意为0。

六、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结论
1.毕业生供需情况分析。

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厅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虽未达到预期目标,但部分专业就业率仍保持在高水平。

在制造业向全自动化转型的形势下,我院毕业生供需要求主要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及高分子等理工科专业为主,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网络工程等专业市场需求逐步回暖,经济学、工商管理、英语等文科专业还是以灵活就业为主。

2.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需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
要相比,我院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专业调整、培养计划修订联动机制等。

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需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

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

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

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

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

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3尽管我院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院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

学院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就业市场开拓团队,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
业信息量的供给。

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

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各学部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院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院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

就业工作人员的合理配置、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教室、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院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全员就业”添砖加瓦。

第五部分毕业生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作为学院安排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近年来,学院对于一次性就业率较高且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对于生源较好或是就业去向较为理想的的省份增加招生计划,反之则适当减少。

学院出台了《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修改了《就业工作奖惩实施细则》,研究了《2016年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完善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

1.科学定位、合理规划、积极改革
1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探索和推进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各学部工作评估方案中的重要指标,同时将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专业要严格控制、减少或者取消招生计划。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由就业工作部门协调思政与基础课部组织专业教师授课,并统一研讨教学方案,同时探讨《就业指导》课与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挂钩。

使其在大学生成才和就业过程中发挥实效。

2.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特色发展
1建立就业质量跟踪与信息反馈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需求分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组织专门工作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人才培养质量的跟踪调研工作,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2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评价体系。

根据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数据和企业数据,结合学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结果、毕业生调研数据结果、校友追踪反馈等信息,构建评价体系。

3信息化管理与精细化服务同时并举。

通过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推送,一方面通过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奖惩、兴趣、性格、专业、就业意向、行业需求等数据进行整合,实现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推送;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用人需求、岗位设置、专业要求、工资待遇等信息与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整合与信息发布、实现企业与毕业生的需求互动。

4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

大学人才的培养周期决定了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至少4年的行业预测能力,因此,通过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研究、企业用人需求的研究、校友成长数据的分析等,实现对行业用人标准的准确把握,并反馈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就业工作。

5加强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建设,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各专业逐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减少毕业年级课程安排,将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环节与就业结合起来。

同时,各学部结合专业特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行业、毕业生与企业无缝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