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气减蚀简介
泄洪洞掺气减蚀探讨

下 闸蓄 水 ,是 一 座 以防 洪 、灌 溉 为 主 ,兼 顾 供 水 、
养 鱼及旅 游 等综合 利用 的 中型水 库 。 水库 枢纽 由大 坝 、泄洪 洞 、灌 溉 洞 和溢 洪 道 组
成 。泄洪 洞 位 于 大 坝 中 部 0+4 3 5处 , 由进 水 塔 、
设 施 ,第一 处掺 气设 施位 于渥 奇 曲线 末 段 ,掺气 坎
的形式 为挑 坎和槽 组 ;第二 处 掺气 设 施设 在龙 抬 头 反 弧段末 端 ,形 式为跌 坎 ,其 后则 为 直坡 段 。通 风
1 工 程 概 况
涝 河水 库位 于 汾河支 流 涝河 干 流上 ,大 坝 座 落
在距 临 汾市 城东 2 0 k m 的 临 汾市 尧 都 区 大 阳 镇 东 河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8 — 2 6
工 况 下 能 够 保 证 水 流 经过 其 后 具有 均 匀 的 流 速 场 和 压 力 场 ,表 明 掺 气 减 蚀 作 用 明显 。
关 键 词 :泄 洪 洞 ;掺 气减 蚀 ;数 值 模 拟 ;v 型坎 ;u 型 坎
中 图分 类 号 :T V 6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2 4 6 9 ( 2 0 1 7 ) 0 4 — 0 0 5 1 — 0 4
绍 。罗 永钦 等则 以 溪 洛 渡 水 电站 3 # 泄 洪 洞 为 研 究 对 象 ,对高 坝 明流泄 洪 洞 的掺气 减蚀 问题 进行 了
分 析 和探 讨 ,认为 对 于高 流速 、大 梯度 泄 洪洞 水 力 学 问题 ,采用 分 段计算 能 提高计 算 速度 。
掺气减蚀概念及优化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巴拉水电站溢洪道掺气减蚀措施学院水利水电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生姓名刘信祥学号0743081007 年级2007级指导教师邓军教务处制表二Ο一一年五月十六日巴拉溢洪道掺气减蚀措施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姓名:刘信祥指导老师:邓军摘要:溢洪道一般过流较大、流速较高,都会因为其流速较高容易残生空蚀破坏。
在溢洪道上设置掺气设施,促使水流掺气,防止或者减少过水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空蚀,这种在水建筑物上设置掺气设施的方法,是水工中广泛采用的减蚀技术。
然而,由于掺气减蚀机理复杂,目前对于通气量等问题的理论研究不够,关于掺气槽体型的研究成果较少,尚未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理论方法。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对溢洪道掺气槽进行实际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1.工程中常用的掺气减蚀措施:优化溢洪道体型,尽量使得过流表面的体型流线化,避免水流与固体边界发生分离现象;采用抗空蚀强度较高的材料作为过流表面材料;严格控制过流表面的不平整度。
采取掺气减蚀措施,设置掺气坎。
这也是工程中最常采取的有效措施。
2. 确定掺气坎的设置条件:工程实践得出在水流流速大于30m/s,空蚀指数σ<0.3时建议设置掺气坎,当水流速度大于36m/s,空蚀指数σ<0.2时必须设置掺气坎来减免空蚀破坏。
3. 影响掺气效果的因素:掺气坎的挑高和坎高,掺气坎的位置,通气竖井的通气情况和挑水水舌与边界的相交情况。
4.掺气坎空腔回水问题的研究及解决方案:分析了产生回水的理论原因,主要是受挑流落水点交角的影响,提出设置水平坡段将坡度集中起来,从而达到减小挑流落水点交角的目的。
关键词:溢洪道掺气减蚀掺气坎Abstract:The spillway had a hug flux and a heavy speed in generall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water-carrying structures, people took some measures, one of these is that take the flow to be aerated flow. aeration cavitation-alleviation for spillway dam is the most commonly way to protect the water-carrying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finding the most suitable Flow Aeration Type for Bala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is what pursue for Sluice Buildings, no matter what kinds of flows, cavitation damage will play a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heavy speed.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aeration cavitation-alleviation is complicate and nowadays there is few studies in these sphere. Say nothing of types of arators. In this paper, we had a conclusion by analyzing the model test concerned respectively:1. Engineering Aeration commonly used measures: optimize the spillway size, try to make the flow surface of the body streamlined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flow separation with the solid boundary; cavitation-resistant high strength material as the material flow surface ; strict control over flow of surface roughness. measures taken Aeration, aerator set. This is also the project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taken.2.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of Aerator: engineering practice gave the suppose that if flow velocity is more than 30m/s, and the cavitation index σ<0.3, the aerator should be set, when the flow speed is greater than 36m/s, the cavitation index σ<0.2 ,aerator must be set to avoid cavitation damage.3.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avitiation damage: the high ceiling and aerator high ridge, the location of aerator, ventilation shaft ventilation conditions and fetching water and the water situation in the tongue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boundary.4. Aerator backwater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producing backwater, mainly by the challenge of living water point angle is proposed to set the level of the gradient slope sections together, so as to achieve reduced point angle pick purpose of living water.Keyword: spillway, aeration cavitation-alleviation, aerator目录第一章绪论 (7)1.1空化空蚀[5] (7)1.1.1空化空蚀相关概念 (7)1.1.2空蚀机理[6] (7)1.1.3空化的分类 (9)1.1.4空化的影响及溢洪道空蚀的特点 (9)1.1.5减免空蚀的措施 (10)1.2掺气水流 (10)1.2.1掺气现象及其影响[8] (11)1.2.2明渠中掺气水流的结构 (11)1.3掺气减蚀研究[8] (13)1.4掺气减蚀原理和效果 (14)1.4.1掺气减蚀的原理[9] (14)1.4.3工程实践 (15)1.5掺气减蚀设施的类型 (15)1.5.1过流面和侧面掺气的型式 (15)1.5.2工程常用掺气减蚀类型 (15)第二章巴拉工程溢洪道及实验模型 (20)2.1工程概况 (20)2.2巴拉溢洪道特点及实验模型 (20)第三章实验研究 (23)3.1水力特性及挑坎优化 (23)3.1.1巴拉溢洪道水流特性 (23)3.1.2 掺气坎位置确定 (29)3.1.3掺气坎初步体型 (30)3.1.4掺气坎体型优化 (30)3.2优化体型试验结果 (37)3.2.1沿程水深 (37)3.2.2沿程压力 (38)3.2.3 各空腔体型及各空腔竖井对应风速 (39)3.2.4试验数据分析 (39)第四章总结 (41)4.1结论 (41)4.2不足和展望 (42)4.2.1不足 (42)4.2.2展望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4)第一章绪论高坝泄水建筑物在运行中,无论是明渠还是有压流道,都要因为水流流速较高,而容易产生空蚀破坏,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就有相当多的这方面例子。
浅谈对三峡工程一点认识

四、水电站建筑物构成及布置
五、水力学有关问题
五、水力学有关问题
1. 泄水坝段旳整体水力学研究 2. 表孔、深孔、导流孔旳体型研究 3. 电站进水口研究 4. 厂、坝导墙水弹性力学研究 5. 深孔闸门止水问题
水力学有关问题
1. 泄水坝段旳整体水力学研究
整体水力学研究旳主要任务是,拟定枢纽 总泄洪能力,分析与改善在后期导流提前 发电期间和永久利用期泄洪坝段旳下游流 态、消能防冲措施以及运营调度等问题。
气蚀
概括地讲,掺气减蚀旳基本原理就是在泄槽高速水流区设 置掺气坎、槽,当水流经过掺气设施时产生分离,在其下 游形成掺气空腔,在高速水流旳紊动作用下,迫使大量空 气掺入水流中,对水流掺气,形成可压缩性旳水、气混合
体。当发电水轮机旳类型选择挑射水流重新回究竟板上 时,水流中抉带了大量旳空气,致使近壁水层自然掺 气。当近壁掺气浓度到达一定值时,在一段距离内旳 泄水建筑物过流表面可降低或防止空蚀破坏。
蓄清排浑”旳方式得到基本处理。“蓄清排浑”就是 利用三峡水库巨大旳入库水量,经过大坝设有旳23 个低高程、大尺寸旳泄洪深孔,在每年汛期水库水位 维持在145米时,将大量泥沙由深孔泄洪排出库外, 实现“排浑”;汛末,来水中含沙量降低,水库蓄水 至175米旳正常蓄水位,实现“蓄清”。
八、三峡发电水轮机旳类型选择
三、大坝选址及类型
图.重力坝
图.拱坝 图.拱坝工作原理
因为三斗坪坝址地形开阔,河谷宽达1000余m,右侧 有中堡岛顺江分布,两岸谷坡平缓。基岩主要为前震 旦纪斜长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
四、水电站旳构成建筑物
1、枢纽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坝、闸 泄水建筑物:溢洪道、泄水洞、溢 流坝 过坝建筑物:过船、过木、过鱼 2、发电建筑物 进水建筑物:进水口、沉沙池 引水建筑物:引水道、压力管道、尾水道 平水建筑物:前池、调压室 厂区枢纽:主厂房、副厂房、变电站、开关站等
局部陡坡跌坎掺气减蚀试验研究

在较低水位时水流能够落在 陡坡段 ,水平段长度
不宜取得太大 ,因此取较小值 5 m,跌坎高 度不
变 。其剖面图如图 3所示。
优 化方 案 2的特点 在于 最大 限度地 利用 了放
对三维掺气坎在小底坡泄洪洞 中的应用,底
板坡度 一般 在 3 ~6 之 间 。 白岩 滩 泄 洪 洞 坡 % %
在 高 程 差 不 变 的情 况 下 ,陡坡 段 越 长 ,坡 角 越
界免蚀掺气浓度 等。崔 陇天 综合考虑 了这些
因素的影 响, 并结合模型试 验资料和原型观测得 出的数据 , 出了计算掺气保护长度的经验公式 : 推
L = 5 F - )OO , 2 A( , 1 C¥ t () 1
在本 工程 中 ,泄洪 洞有 压段 出 口底板 高程 为 6 80 m,直坡 段 末 端 底 板 高程 为 600 m,而 5 .0 5 .0
图 3 泄洪洞掺气 坎方案 2剖面
在泄水建筑物 中设置掺气设施后 , 原来水流 的水力特性发生变化 , 如单位时间通风量 、 空腔长 度等 , 空腔长度的大小与掺气坎型式以及坎上来 流速度有直接关系。 2 2 掺气保护长度计算 . 掺气保护长度与多种 因素相关 , 如掺气设施 的型式、 几何尺寸 和底部掺气浓度递减率以及 临
洞、 挡水 坝 ( 混凝 土 面板 堆石 坝 ) 和右岸取 水洞 。 本次试 验模 型 按重 力 相 似 准则 设 计 , 比尺 为
2 掺气 坎设置
2 1 局部陡坡掺气坎型式的提出 . 虽然在掺气减蚀理论方面还存在许 多不完善 的地方 , 但是对于掺气设施 ,都一致认为应设置 在水流空化数较小、易产生空蚀破坏的部位 。因 此 ,归结掺气减蚀设施的水利设计准则如下¨ : ]
猴子岩放空洞掺气减蚀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1 13 V 3 .
文献标识码 : A
di1 .9 9 ji n 10 o:0 3 6/.s .0 0—17 .0 0 0 .4 s 39 2 1. 10 4 则 设计 , 为正态 模 型, 物理 量 的相 似关 系 为长 度 比尺 A = 各
8方程为
+
篆 毒c 篝 + 一 譬 = [+ ]簪 c : p
() 4
式 中:为时间 ;。 t “ 和 分别为速度分量和坐标分量 ; z p4 分别 为 密度 、 分子黏性系数 ; P为压 力; k为紊动能 ; 为紊动 能耗 散率 ;
收稿 日期 : 0 — 2 1 2 9 0—0 0
3 数学模型
采 用 标 准 后 s紊 流 模 型 控 制 方 程 , O 一 V F法 跟 踪 水 气 自 由
1 工程概况
猴 子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 自治州康定县 孔玉 乡,
是大渡河水 电规 划“ 三库 2 2级 ” 的第 9级 电站 , 接丹 巴梯级 上
水电站 , 接长河坝梯 级水 电站。坝址处 多年平 均流量 为 74 下 7
时间 比尺 A r=x . :5 9 、 o .2 压强 比尺 A P:A L:3 、 5 糙率 比尺 A =A =1 8 。 . 1模型采用透 明有 机玻 璃制作 , 压力测 量采用
测 压 管 。 计 最 大 泄 流 量 为 10 8m / 。 压 段 沿 程 布 置 了 5 设 6 s 无 1 个 测点。
2 物理模 型
该 放空洞具有 高水头 、 底坡 的特点 。 型按重 力相似 准 小 模
作者简介 : 刘军(9 3 ) 男。 18 一 , 河北张家 口人, 士, 硕 研究方向为水工水力学。
某水电站溢流坝陡槽高速泄流掺气减蚀试验

侧掺气设施下的 水 力 学 特 性 , 以解决陡槽高速泄 流情况下的空化空蚀问题 。
1 试验模型及试验方案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2 0 1 2 0 3 1 3 2 0 1 2 0 4 2 5 - -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 1 1 0 9 1 4 3 B K 2 0 1 1 1 0 9 , : 作者简介 :赵业彬 ( 男,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水工水力学 , 1 9 8 6 E-m a i l z h a o e b i n r f 6 3. c o m -) @1 y g
某水电站溢流坝陡槽高速泄流掺气减蚀试验研究
赵业彬1, 徐艺绯2, 骆少泽3, 张陆陈3
( 1.河海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8; 2.河海大学 能源与电气学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8; ) 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摘要 :为有效解决陡槽高速泄流情况下的空化空蚀问题 , 借鉴二滩水电站#1 泄洪洞掺气坎的修复经验 , 通过国内 某溢流坝陡槽段大比尺模型试验 , 研究了底掺气设施有无加设侧掺气坎的掺气空腔长度 、 掺气浓度 、 通气量等参数 泄水陡槽加设适宜的侧掺气坎后 , 未影响底空腔的长度 ,有助于形成稳定完整的底空腔 与流速的关系 。结果表明 , 和侧空腔 , 且使水体掺气浓度及通气量显著增加 , 不仅避免了陡槽侧墙空蚀的发生 , 还可加强过流底板的保护作用 。 关键词 :陡槽 ;高速泄流 ;掺气减蚀 ;模型试验 ;侧掺气 中图分类号 : TV 6 5 1 文献标志码 :A
墙突扩加凸型跌 坎 的 三 维 掺 气 坎 方 案 , 有效地解 决了水翅串顶及 底 空 腔 回 水 问 题 , 掺气坎下游的 泄洪洞底板和侧 墙 未 出 现 明 显 的 空 蚀 现 象 , 起到 本文借鉴二滩水电 了预 期 的 保 护 作 用 。 鉴 此 , 站 1 泄洪洞掺气坎的修复经验 , 通过国内某溢流 坝陡槽段大比尺 模 型 试 验 , 比较分析了陡槽有无
第3章 高速水流的掺气

二、气泡在流场中的运动形态
1、流场中的气泡运动形态 研究表明,多数气泡的半径在1~4mm之间。较小的气泡基 本上呈球形,较大的气泡则近似为包角约100°而底部扁平的瓜 皮帽形或弹头形。对于水中的空气气泡,半径1.2mm是大、小气 泡的分界值,半径大于1.2mm的气泡是大气泡。 气泡在水流中由静止状态而上升时,在初始阶段处于加速 状态,但随着速度的增加,气泡所受阻力也相应增加,最终当 气泡所受阻力与浮力相平衡时,气泡将匀速上升,此时气泡上 升速度称为气泡上升终速。
(2)传统的掺气减蚀设施的型式尚无法满足各种复杂条 件下的工程需求。工程实践表明,在一些条件下,传统的掺 气设施体型己经难以满足工程实践需要,如溢流反弧后仅有 底部掺气,易出现边墙清水三角区;又如小底坡上的连续坎 有时难以避免空腔回水。因此,对掺气坎类型有必要不断加 以新的探讨。 (3)非均匀流段掺气水流运动特性有待深入认识。以往 的掺气减蚀研究主要集中在均匀流段,包括空腔长度、掺气 保护范围等,而对诸如反弧段等非均匀流段的浓度扩散、气 泡上浮等问题, 目前的认识还相当匾乏。
概括地讲,掺气减蚀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泄槽高速水 流区设置掺气坎、槽,当水流经过掺气设施时产生分离 ,在其下游形成掺气空腔,在高速水流的紊动作用下, 迫使大量空气掺入水流中,对水流掺气,形成可压缩性 的水、气混合体。当挑射水流重新回到底板上时,水流 中抉带了大量的空气,致使近壁水层自然掺气。当近壁 掺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在一段距离内的泄水建筑物过 流表面可减少或避免空蚀破坏。
第3章 高速水流的掺气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张 强
主要内容
概述 气泡在流场中的运动形态 掺气观测 掺气减蚀简介 高速水流的自然搀气 高速水流的强迫搀气 掺气水流掺气浓度缩尺影响 台阶式溢洪道掺气
掺气减蚀

加强运行管理,改善运用条件,防止水流空化。
工程界认为:当水流空化数介于0.3~1.7时,应严格
控制不平整度;当介于0.12~0.3时,要采用掺气设施;
当小于0.12时应修改设计。
溢洪道设计规范规定:当水流流速超过35m/s时,应 设置掺气减蚀设施。
2 掺气减蚀
1937年,Mousson使用文丘里管型空蚀试验装置发现 使水流掺气可减轻空蚀破坏 。
空化(Cavitation):由于液体系统中的局部低压 (低于相应温度下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使液体内 部剧烈地产生空泡的现象。
空蚀(Cavitation Damage) :低压区空化的液体 挟带着大量的空泡在流经下游高压区域时,空泡将 发生溃灭。由于空泡在溃灭时产生很大的瞬时压强, 当溃灭发生在固体表面附近时,液体中不断溃灭的 空泡所产生的高压强的反复作用,可破坏固体表面。
1.2空化初生
空化的初生是空泡在极小区域内偶然初次出
现的非稳定状态。
空化初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压强和流速。 因此,常采用两个无量纲数作为衡量实际水
流是否会发生空化的判断指标:
水流空化数
和初生空化数 i 。
水流是否发生空化,要视水流空化数 而定,愈小愈易 发生空化。当小到某一数值 i 时即开始发生空化, i 被 称为初生空化数。 i 的大小随边壁条件而异,对于某种 边界轮廓, i是一个固定数值。
2.3 掺气减蚀设施
掺气设施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水流形成掺气空 腔的掺气坎,另一部分是向空腔供气的进气系统。
(1)挑坎
(2)跌坎
(3)掺气槽
θ
Δ1
Δ2
(4)坎槽组合
(5)坎跌组合
(6)坎跌槽组合
θ
水力式升船机泄水阀门掺气减蚀措施

水力式升船机泄水阀门掺气减蚀措施郭超;胡亚安;严秀俊;王蛟;李学义【摘要】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plunger valve cavitation and vibration of hydraulic ship lift, with a model scaled 1:10. 667 physical, the flow coefficient, cavitation morphology, critical cavitation number of the high water head plunger valve are researched. For alleviating cavitation, air entrain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valve decompression model test verifies that:the valve segment cavitation is basically eliminated and vibration is declined obviously when each valve is entrained air with a mount of 0. 1 m3/s . The effect of air entrainment measures to alleviate cavitation is significant.%针对某水力式升船机调试阶段出现的输水阀门空化和振动问题,通过比尺为1:10.667的阀门段常压及减压恒定流水力学物理模型,对水力式升船机高水头泄水阀门流量系数、阀后空化形态及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掺气减免泄水阀门段空化的工程措施.通过减压试验验证每只阀门掺气量0.1 m3/s后,阀门段空化噪声基本消除、振动下降明显,掺气措施减免和抑制空化效果显著.【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6页(P26-30,41)【关键词】水力式升船机;活塞式流量调节阀;空化特性;掺气减蚀【作者】郭超;胡亚安;严秀俊;王蛟;李学义【作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9;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江苏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5.4;U611水力式升船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升船机形式,它采用水力驱动船厢升降运行[1-2],充泄水阀门是水力驱动式升船机核心控制部件,相当于传统升船机的电机,直接控制升船机的正常升降和对接。
国外泄水建筑物掺气减蚀研究

Jn ,08 u . 20
文章编号 :0 09 3 ( 0 80 —0 10 10 —8 3 20 )20 0 —5
国外 泄 水 建 筑 物 掺 气 减 蚀 研 究
王 晓松 , 孙双 科 , 夏庆 福 , 海 涛 柳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力学研究所 , 北京 1 0 3 ) 0 0 8 摘 要: 泄槽掺气设施 是 目前较为通用的工程减蚀措施 , 前人 对其掺气 机理 与布置形式进 行 了大量 的研究 工作 , 中, 其 国外 的工作 侧重于机理研究 , 主要探讨空化空蚀的发生、 水流的掺气 过程及气体 的逸出过 程等 , 国内的 工作 则 紧密 结合工程 实际 , 而
( iaIsi t O trR sucsa dHy r pwe sac , eig 0 0 8 Chn ) Chn u tue tWae eo re n do o r t Reerh B in ,10 3 , ia j
Ab ta t Asc u ea r t ri h u r n e sb e e gn e ig a p o c o r d c a ia in d ma e r a src : h t ea o st e c re tfa il n ie r p r a h t e u e c vt t a g ,g e t n o
sac e r h,o tm u d sg fc u e a r t ra d c v t t n p o e t n p i m e i n o h t e a o n a ia i r t c i . o o Ke r s a r to y wo d : e a i n;a r c n e ta in;c v t t n;f e - u f c ;t — h s l w i o cn rt o a i i a o r e s r a e wo p a e fo
掺气减蚀设施空腔回水问题的试验研究

2 8 39
深度 d与水流 佛 氏数 的关 系 ( 2 。 图 )
为 了考察 空 腔 积水 深 度 与 水 流 佛 氏数 的 关 系 , 图 2绘 出 了当空 腔 末 端射 流 冲击 角 0一 定 时 , 腔 空
积水 深 度 d与水 流佛 氏数 E 之 间 的关 系 , 中 , 、 r 其 左
⑥
20 Si eh E g g 0 6 c.T c . nn .
水 利 技 术
掺 气 减 蚀 设 施 空 腔 回 水 问题 的试 验 研 究
张立恒 许 唯 一 临
( 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 国家重点 实验室 , 成都 6 06 ; 10 5
h y98 01 @ y h o c r e i 01 1 ao.o n
响掺气 减蚀 设施 掺 气 量 的最 重 要 的因 素 , 以研 究 所 掺 气坎后 空腔 的水 力 特性 , 其 是关 于如 何 避 免 空 尤 腔 回水 影 响的 问题 具 有十 分重 要 的工程 价值 。
水, 但其 研 究 是 针 对 具 体 的 工 程 模 型进 行 一 步 的 更 为 系 统 的 因 有
20 06年 1月 2 日收 到 2 国 家 自然科 学基 金 (0 30 4 国 家 5 59 6 ) 杰 出 青 年 科 学 基 金 ( 0 29 8 资 助 5 35 2 )
维普资讯
1 5期
张立恒 , : 等 掺气减蚀设施 空腔回水问题 的试验研究
关键词
掺气坎
回水
冲击角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法分类号
T 3 .4 V113 ;
在 高 速 过 流 的泄 水 建 筑 物 过 流 面 上 设 置 掺 气
设 施 , 使 水 流 掺 气 , 减 免 过 流建 筑 物 可 能 发 生 促 以
掺气试验装置的研制和掺气对空蚀作用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掺气试验装置的研制和掺气对空蚀作用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高速、高海拔、高负载的飞行环境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控制发动机的空蚀作用是一项关键技术。
空蚀作用是指空气通过高速飞行器表面时,由于外力作用和涡流现象导致的气流分离现象。
这种现象会降低飞机的升力、减小推力、影响操纵性能,严重时会导致飞机事故。
为了解决空蚀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各种方法,其中掺气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掺气是指在飞行器表面喷洒气流,通过将掺气口放在相应的位置,改变表面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提高气流绕过的临界雷诺数,从而增强抗空蚀能力。
然而,掺气技术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如何合理地选择掺气口位置、掺气气源的选择以及掺气后对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因此,为了进一步研究掺气技术对空蚀作用的影响,本项目将研制掺气试验装置,完成风洞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为掺气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研制一套掺气试验装置,通过风洞实验研究掺气技术对空蚀作用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设计和制造掺气试验装置,包括掺气口、气源、气流控制装置等。
2. 测试掺气试验装置,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在风洞内进行掺气实验,分析掺气对空蚀性能的影响。
4.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项目主要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 设计和制造掺气试验装置,包括掺气口、气源、气流控制装置等。
2. 通过对掺气试验装置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在风洞内进行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处理。
4.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四、研究预期成果及意义本项目预期的成果包括:1. 成功研制出一套掺气试验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完成一系列掺气风洞实验,获得一定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苗家坝水电站左岸溢洪洞反弧段掺气减蚀试验

第3 9卷 第 1 2期 2008年 6 月 文 章 编 号 :0 1 19 20 )2 04— 3 10 —47 (08 1 一O6 0
人 民 长 江
Ya gz Rie n te vr
v0 . 9. 1 3 No.2 1
如 如 如 空度时最容易发生空化 , 2 出了凸体的空化云长度 。 表 列
i
能测 出 , 然而该 点 的原型 实测掺 气 度为 4 %。在 模 型试验 中, 1 号掺气坎槽 自然通气 、 号掺气挑 坎 2m时掺 气度较 高 , 型观 2 模
测值达到 2 ~3 , % % 考虑 到模 型缩尺 效应 , 预计 原型 值 可以 达
模型试验 主要进行 了包 括无掺气坎和有掺气坎两种情况 的 有关试验 。对无掺气坎 的试 验主要 是通过 对不 同的 凸体 高度 , 论证泄水建筑 物的抗 空化特性 , 从而确定设 置掺气坎 的必要性 。
不平整度 , 这些 施工 不平 整度 是泄 洪洞 产 生空 蚀 的重要 原 因。 垂直升坎是最容易发生空化 的 凸体 之一 , 这也 是一种 典型 的凸
通过对有掺气坎 的试 验来 确定 掺气 坎及 体 型 的合理 性 和可行
性。 .
§
斜井段 、 导流 洞结 合段 以及 消 力挑 坎 组成 。溢 流堰 后接 “ 抬 龙 头” 式无 压斜井段 , 由于进 口实用堰 比结合段 洞宽 , 故在 斜井 段
内以 4 2 ̄ .9对称束窄成结合段洞 宽 , 束窄前洞 断面尺 寸为 1 5mX 1 束 窄后洞 断面尺寸为 1 桩号溢 0+ 3 .3 4m, 2mX1 m, 4 0 249m至 溢 0+ 4 .4 0 89 8m为 渐变段 , 2 长 0 m。斜 井段 采用 全断 面衬砌 ,
论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论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摘要:本文主要以水工建筑混凝土腐蚀的问题为基点,对水工建筑混凝土腐蚀的类型及成因进行简单分析,并简要介绍混凝土防腐蚀的常用措施,依此为基础探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腐蚀的防护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水工建筑;混凝土;腐蚀;防护措施一、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腐蚀的类型及成因分析整体来看,砂石与水流冲刷、风蚀、雨水冲刷等这些因素都是造成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腐蚀的原因,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含有砂石的水流的冲击是腐蚀问题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从砂石、水流冲刷的角度上来看,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腐蚀病害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四种,即混凝土磨损、混凝土冲击、混凝土空蚀和混凝土激流震动破坏。
(一)混凝土磨损混凝土磨损是流经混凝土水工建筑物的水流中夹杂各种固体的颗粒,这些颗粒在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表面所发生的滚动、滑动与跳动等摩擦行为将直接造成混凝土的磨损。
这种含砂水流的磨损从本质上看属于水砂的二相流问题,当水流中的砂粒冲刷水工建筑的混凝土固体壁面的时候,会将一部分或者是全部的能量都传递至壁面的材料,这部分能量在壁面转化成为混凝土表面的变形能,造成混凝土的磨损。
(二)混凝土空蚀恒温状态下,液体用静力或者是动力的方式加压至某一程度便会出现充满气体或者是充满蒸汽的汽包出现,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空化。
若液体流经区域的压强低于某个临界值,液体则会出现空化的现象,在低压区域空化的水流就会夹带大量空泡,直至流经下游区域压强相对较高的区域时,气泡会出现溃灭,并伴随约为700MPa的较大压强出现。
若气泡在水工建筑物结构边壁的表面或者是附近发生溃灭,则会对水工建筑物结构边壁的表面结构形成相对较大的冲击,进而造成对混凝土边壁的破坏,引发空蚀病害的出现。
(三)混凝土激流震动破坏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工建筑基本都处于一种水流速度相对较快的水环境中,高速紊动强烈的水流,能够形成作用在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壁面的紊流脉动的较大压强,其合力则构成作用在机构壁面的激振力,而这种激振力则有可能造成过流边界结构的振动。
泄洪洞侧墙的人工强迫掺气减蚀研究

: : : : : :
:
: 粤
:
= =
泄洪洞侧墙的人工强迫掺气减蚀研究
: : : : : : : : : c : : : : : :
刘 超 , 光碧 , 海云 , 张 王 邓 军 , 永 全 杨
( 川大 学 , 川 成都 60 6 ) 四 四 I 10 5
Ke o d : o d d s h r e t n e ; i e t i me tt a lv ae c v tt n ; ri ca e ain niac sd Wal u — i y W r s f o ic a g u n l ar nr n n o l i t a i i s a t ila r t ;a t r ; i e l n a 卜 l a e ao i f o — :
l ra f w ae o
Ab t a t W h n t e c mmo o tm e ai n fc l i s i u e .t e d w s e m ie l e rt e a t a c e t n s l sr c : e h o nbt o a r t a i t s s d h o n t a sd wal n a h n i r h s ci t l o ie r s — o i
.
e p r n ea i gfo t e a r h mb r o me y t e a r tra h p a d o n i r , h n ar o r a i h i e x e me t r t r m h i c a e r d b h rao tt e u w r fa t a c t e a — i w ae n t e s — i a n f - l f d w l tt e b c w r n i r h sc i n c n b a e e o s me e tn n e h a g rar o ae o h n i ac al a h a k a d o a t a c e t a e we k n d t o xe d u d rt e lr e i w r t f e a t r h s f — o l f t — u w r e a o s y ti c n n tb l n td c mp eey I n t e x e me ta r t gfo te u — i o r a i h p a d a r t r, e t a o e ei ae o l tl . n a oh re p r n e a i r m h n ar w a e n t e mi i n l f sd wal, h i u e r a o i o a r t g fo sd w l s s l n trp e s r l n e ia i e a l i v r i e ls t e df s d a e a r w e a i r m i e al i ma l d wae r su e ao g v r c ls w l s a — f f f l n s ,a t d s id h i lw c n n tb e ae q a l . F r e o e t e p w r n e e y a i c a e ai n i q i n r o s e ,te a r o a o e a r td e u by f u h r r , h o e e d d b r f i la r t s u t e o t m ti o e m u
掺气减蚀简介

掺气减蚀简介1概述掺气减蚀措施最早应用于水力机械,在高水头泄水工程中的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美国的大古力坝(Grand Coulee Dam)泄水孔锥形管出口下游在屡次发生空蚀破坏后,设置了掺气槽,以后没有发生过空蚀破坏,掺气被证明是解决空蚀破坏的最有效的途径。
国内的第一个采用掺气减蚀设施的是冯家山水库的泄洪洞。
目前掺气减蚀已在溢洪道、泄洪洞、陡槽、闸下出流、竖井等高水头大单宽流量的泄水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减蚀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坝工技术的提高和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高坝建设发展迅速,坝高不仅突破了200m,而且已进入300m量级,高水头、大流量泄水建筑物不断增多,与之相关联的脉动、振动、空化、空蚀、冲刷、雾化等一系列高速水力学问题日益突出,受到水利工程人员的广泛关注。
随着泄水建筑物水头越来越高,最大泄流速度高达40m/s,有的甚至超过50m/s,水流空化数大大减小,致使泄水建筑物的某些过流部位常常发生严重的空蚀破坏,空蚀破坏的强度大约与水流流速的5~7次方成比例。
空蚀不仅破坏泄流建筑物的过流表面,影响过流性能,降低泄流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泄流建筑物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引起振动,导致工程破坏等。
总结目前泄水建筑物运行的成功经验,当过流表面的流速超过35m/s时,应设置掺气减蚀设施。
Peterka等的试验研究表明,向水流低压区通气是防止空蚀的有效方法。
当水中的掺气浓度达到C=1%~2%时,即可大大减轻固体边壁的空蚀破坏;当掺气浓度达到C=5%~7%时,空蚀破坏可完全消失。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当水中近壁处的掺气浓度为C=1."5%~2."5%时,混凝土试件的空蚀破坏显著减少;当水中近壁处的掺气浓度达C=7%~8%时,则空蚀现象基本消失。
这是因为水中含气量较高时,增加了水气混合体的可压缩性,对气泡溃灭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起缓冲作用,减轻了它的破坏能力。
概括地讲,掺气减蚀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泄槽高速水流区设置掺气坎、槽,当水流经过掺气设施时产生分离,在其下游形成掺气空腔,在高速水流的紊动作用下,迫使大量空气掺入水流中,对水流掺气,形成可压缩性的水、气混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掺气减蚀简介
1 概述
掺气减蚀措施最早应用于水力机械,在高水头泄水工程中的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美国的大古力坝(Grand Coulee Dam)泄水孔锥形管出口下游在屡次发生空蚀破坏后,设置了掺气槽,以后没有发生过空蚀破坏,掺气被证明是解决空蚀破坏的最有效的途径。
国内的第一个采用掺气减蚀设施的是冯家山水库的泄洪洞。
目前掺气减蚀已在溢洪道、泄洪洞、陡槽、闸下出流、竖井等高水头大单宽流量的泄水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减蚀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坝工技术的提高和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高坝建设发展迅速,坝高不仅突破了200m,而且已进入300m量级,高水头、大流量泄水建筑物不断增多,与之相关联的脉动、振动、空化、空蚀、冲刷、雾化等一系列高速水力学问题日益突出,受到水利工程人员的广泛关注。
随着泄水建筑物水头越来越高,最大泄流速度高达40m/s,有的甚至超过50m/s,水流空化数大大减小,致使泄水建筑物的某些过流部位常常发生严重的空蚀破坏,空蚀破坏的强度大约与水流流速的5~7次方成比例。
空蚀不仅破坏泄流建筑物的过流表面,影响过流性能,降低泄流能力,严重时可导致泄流建筑物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引起振动,导致工程破坏等。
总结目前泄水建筑物运行的成功经验,当过流表面的流速超过35m/s时,应设置掺气减蚀设施。
Peterka等的试验研究表明,向水流低压区通气是防止空蚀的有效方法。
当水中的掺气浓度达到C=1%~2%时,即可大大减轻固体边壁的空蚀破坏;当掺气浓度达到C=5%~7%时,空蚀破坏可完全消失。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当水中近壁处的掺气浓度为C=1.5%~2.5%时,混凝土试件的空蚀破坏显著减少;当水中近壁处的掺气浓度达C=7%~8%时,则空蚀现象基本消失。
这是因为水中含气量较高时,增加了水气混合体的可压缩性,对气泡溃灭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起缓冲作用,减轻了它的破坏能力。
概括地讲,掺气减蚀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泄槽高速水流区设置掺气坎、槽,当水流经过掺气设施时产生分离,在其下游形成掺气空腔,在高速水流的紊动作用下,迫使大量空气掺入水流中,对水流掺气,形成可压缩性的水、气混合体。
当
挑射水流重新回到底板上时,水流中抉带了大量的空气,致使近壁水层自然掺气。
当近壁掺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在一段距离内的泄水建筑物过流表面可减少或避免空蚀破坏。
2 掺气减蚀设施
掺气减蚀设施必须满足的基本原则是:掺气设施应设置在容易产生空蚀部位的上游,在其运用水头范围内形成并保持一个稳定通气空腔,同时应该防止通气井、槽的堵塞,以保证下游水流有足够的掺气浓度;应力求保证通过掺气设施的水流平顺,避免因设置掺气设施而恶化下游水流流态和过分抬高水面线,以及避免明流隧洞局部封顶、明槽边墙浸水、过高的水翅冲击其他建造物或增大冲击动压等水力现象;掺气设施本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工作的可靠性,水舌冲击还应避开伸缩缝和施工缝。
同时,掺气减蚀设施的体型应力求简单,以便于施工并保证本身不受破坏。
掺气减蚀设施的一般工程形式,是在泄水建筑物过流面上设置掺气槽、掺气挑坎(在侧壁上亦称折流器)或突跌错台等。
水流经过这些突变处,即脱离边壁,形成射流,射流水股下面(或侧面)出现了空腔,通过两侧预留的突扩或预埋的通气管,将空气导入空腔.射流水股下缘在行进过程中,将扩散掺气形成掺气层,当它重新回落底板或扩散至侧壁时,又卷入部分空气,致使下游近壁水层成为掺气水流,在沿程一段距离内可保持其掺气浓度不小于某一防蚀有效的最低浓度值,这样这段距离内的过流面不致遭受空蚀破坏。
在高水头泄水建筑物的过流表面上设置掺气设施,使水流强迫掺气以减轻或避免高速水流产生的空蚀破坏,是一项在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实用技术。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强迫掺气的研究的增多,也推动了掺气减蚀措施的优化研究的发展。
目前,水利工程中泄水建筑物上主要应用的基本掺气设施体型包括以下几种:(1)掺气挑坎
使用挑坎使水流向上挑射,脱离坎的下边界。
当挑坎具有一定的高度时,就能在坎下形成空腔,在各级水头和流量下均可以形成一定长度的稳定空腔,使水流掺气。
但当挑坎的高度过低时,水舌下底缘的反向漩滚会淹没空腔;挑坎高度过高时,一方面射流水舌回落到底板的冲击压强较大,另一方面对原水面扰动较大,
会抬高水面高度,在明流泄洪洞中可能造成封顶的现象,威胁洞身安全。
加设适当的挑坎高度,基本不变动原过流边界,在新建和改建工程中都可以采用,但它对过流建筑物流态影响比较大。
(2)掺气跌坎
采用上下游过流边界错开一定的高度,形成一跌坎,使水舌脱离坎的下边界,形成空腔进行掺气。
对原水流的扰动较小,水舌落水对底板的冲击力也小,不致产生冲击波。
一般在新建工程中采用,为了得到相同的空腔长度,掺气跌坎的高度要高于挑坎。
(3)掺气槽
在泄水建筑物过流面上垂直于水流方向构筑一掺气槽,其作用是在射流形成空腔的情况下,用以增大空腔体积,保证正常通气。
掺气槽的尺寸大小应该满足布置通气出口的要求。
一般而言,挑坎体型简单,但其具体尺寸的确定与来流的水流特性(流量、流速、水深)和泄水建筑物底板坡度等因素有关;这种掺气设施易于形成稳定的空腔,但如果坎高过大,则对原水面的扰动过大,将水面抬得过高而减小洞顶余幅,且水舌回落至洞身底板时冲击压力较大。
跌坎对原水流的扰动较小,但水舌回落在较小的底坡上时,反旋较强,空腔范围小且不稳定。
掺气槽对进气有利,且掺气比较充分,可以增大空腔体积,形成稳定、完整的掺气空腔,这种掺气设施体型比较成熟,运行情况良好;但在小底坡时,掺气槽内容易出现积水,难以排除。
综上可知,各种单一的掺气设施体型都既有它的独特优势,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为了充分利用各掺气设施的优势,克服其不足,通常采用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共同到达掺气减蚀的目的。
常见的组合式掺气设施包括:(1)挑坎与跌坎组合
为了提高掺气的强度,增加保护长度,可以考虑在降低跌坎高度的同时,在跌坎上增设小挑坎。
这样,既可以保证掺气空腔的长度,又便于通风井的布置。
(2)挑坎与掺气槽组合
在掺气槽的上游设置挑坎,这种形式对水流的扰动比较小,流态较为平顺。
但在小底坡过流较长的建筑物中,这种形式在掺气槽内容易引起积水和泥沙的淤堵。
(3)跌坎与掺气槽组合
对来流扰动小,具有便于通气井的布置、低Fr数流动情况下增加水气接触面和通气量等特点。
(4)挑坎、跌坎和掺气槽组合
实践证明,这种掺气坎的体型简单,施工方便,多用在泄水建筑物陡坡段。
3 掺气减蚀设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机理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
掺气减蚀设施,工程形式简单,减蚀效果明显,具有实用价值,因而国内外高水头泄水建筑物采用者有日渐增多的趋势。
二滩、龙滩、构皮滩、拉西瓦、小湾、锦屏一级等工程的泄洪中的流速在50m/s左右或更高,因此遇到的高速水流问题难度之大,也是世界罕见,其防蚀保护问题更为突出,掺气减蚀是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目前掺气减蚀设施的工程实践在先,而有关机理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相对较为落后.掺气坎(槽)各项水力指标的设计、计算多依赖于经验性的公式和定性估计,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2)传统的掺气减蚀设施的型式尚无法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工程需求。
工程实践表明,在一些条件下,传统的掺气设施体型己经难以满足工程实践需要,如溢流反弧后仅有底部掺气,易出现边墙清水三角区;又如小底坡上的连续坎有时难以避免空腔回水。
因此,对掺气坎类型有必要不断加以新的探讨。
(3)非均匀流段掺气水流运动特性有待深入认识。
以往的掺气减蚀研究主要集中在均匀流段,包括空腔长度、掺气保护范围等,而对诸如反弧段等非均匀流段的浓度扩散、气泡上浮等问题,目前的认识还相当匾乏。
(4)空腔回水问题。
研究发现,在小底坡、低Fr数的情况下设置掺气槽坎,由于重力影响十分显著,掺气空腔区流线弯曲严重,往往造成空腔内回水。
空腔回水的存在对掺气设施的水力特性及掺气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因为空腔回水是制约有效空腔长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将使掺气空腔时长时短、时有时无、极不稳定,回水达到一定深度时还可能阻塞进气通道,影响掺气效果,不利于水流充分掺气,甚至掺不进气,严重时甚至造成空蚀破坏。
因此,空腔回水问题也成为掺气减蚀设施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