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和理论; 20世纪初,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太 阳系模型; 1912-13年,玻尔建立(经典)量子论原子模型; 1923年,德布洛意提出物质波假说; 1925-26年,薛定谔提出波动力学;海森堡提出 量子力学的另一形式——矩阵力学。1927年证 明两者等价。
三、物理学革命的不彻底性和遗留问题。




科学革命从来都不是完全绝对的彻底,它总会留下一些 没有解决的问题。 例如,关于自然界是存在的还是演化?这就不是这次物 理学革命的重点; 例如,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一切都是相对的,排除了 绝对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又有绝 对性,矛盾以后才被认识; 因此,比较而言,机械论自然观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 片面性、孤立性,在这次物理学革命中被克服了,而形 而上学的静止性并没有被彻底克服。
第二节:物理学革命与自然观的变革


物理学革命产生了两个全新的基础理论——相 对论、量子力学,它们成为现代物理学及诸多 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两大理论把人类对外部世 界认识的视野扩展到微观高速运动领域。原来 在宏观世界中看到的物质属性一下子被更多的 奇异性所补充和变革,微观、宏观和宇观世界 不仅具有统一性,而且具有差异性。 两大理论全面变革了自然图景。机械论、绝对 时空观消亡了。科学家们开始辩证地看待他们 所面对的宇宙。
遗传编程
进化策略
进化编程 进化计算 主体 网络动力学
L-系统 神经网络

(六) 生态和环境科学




50年代,现代生态学; 60年代,环境问题严重——发达国家“八大公害”; 环境和绿色运动; 70年代,全球问题——环境、生态、人口、经济与社 会发展等;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80年代,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 90年代,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中国21 世纪议程》;科技、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物理学危机引发物理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克服了经典物理学危机,包括 克服传统机械论哲学观念的影响。 马赫对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批判。 经典物理学的全面危机:经典力学、热力 学、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如热力学第二 定律的不可逆性与牛顿力学可逆性的对立, 经典力学相对性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相对性 不相容)和危机,力学与统计解释的矛盾。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对象性的关 系”,它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的相互确 证对方本质与存在的关系。与自然界中其它的 对象性关系不同,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象性关 系是通过实践确立的。即只有进入人的实践领 域的自然界才是人的“对象”,从而与人形成 对象性关系。这样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现实 的、存在的。反之,没有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 自然界就不是人的对象,这样的自然界对人来 说就是不现实的、不存在的。
1.实验或实践进展


在黑体辐射问题研究中,出现了紫外灾 难(黑体:光的辐射和吸收); 在以太的研究中,1887年,迈克耳孙与 莫雷合作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 验,这是历史上最重大的否定性实验, 它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理论变革

⑴相对论的提出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他 关于时间和空间关系、质量和能量关系、 运动和物质关系等问题的思想是对经典 力学绝对时空观的革命。 1915年广义相对论,对物质与空间、时 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崭新观点。
二、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
1.人化自然

实践是一种对象化活动。即通过实践, 人的本质力量转化并凝聚和体现在作为 对象的自然之上,在自然因人的实践所 产生和显现出来的新的规定性中,体现 了人的本质。

通过实践,人所面对的自然就不再是天 然的、自在的自然,而是人通过劳动创 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是获 得了人的本质的自然界,即“人化的自 然界”。这种“人化自然界”,是人的 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统一,是人类实践的 作品,是真正的、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 界。


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钍、钋和 镭);证实元素的嬗变;促使元素嬗 变理论建立(卢瑟福,1902年); 动摇了几千年来的原子和元素观念— —认为原子不可分、是组成物质的最 小单元;认为元素不变。
(二) 物理学革命

当时物理学家中的泰斗——开耳文勋爵 在新年贺词中把物理学在19世纪的发展 和20世纪的前景比喻为“物理学一片晴 朗天空,只有两朵小小乌云”——黑体 辐射问题和以太问题,当时还没有得到 解决。

马克思: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 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 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 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 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 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本质力量 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 理学。”
2.人工自然
复杂性问题



可逆与不可逆。 有序与无序。 进化与退化。 自组织与混沌理论。 复杂性与随机性。 线性与非线性。

二、 各分支科学的演化 (一) 粒子物理学


夸克、基本粒子; 物质的“可分性”,相互作用的统一性; 物理学理论的终极。

(二)现代宇宙学 爱因斯坦开创现代宇宙学,提出静态宇宙模型。 他自己认为这“是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 20世纪上半叶关于演化宇宙的预言,60年代得 到观测支持——红移现象、微波背景辐射等。 宇宙:我们的(观测)的宇宙;开宇宙,闭宇 宙,有界无限,150亿光年。 有限和无限。
(三)生命科学 50年代,发现和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沃森和 克里克); 60年代,遗传密码破译,人工合成蛋白质; 70年代,生命起源新理论,人工合成核酸; 80年代,生物工程; 90年代,克隆,人体基因工程; 提出大量伦理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




(四) 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技术 40年代,出现计算机(ENIAC); 5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人 工智能知识工程;ARP网络;计算机一般网络; 80年代,神经网络计算机再兴起,因特网;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赛博空间(Cyberspace), 伦理、法律,新型人际关系,人机关系。

马克思:“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 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 是无。”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与近代 哲学二元论意义上的精神与物质、思维 与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根本不同。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对象性关系理论在 对自然界存在的理解中引入了人的主体 性因素,从而避免了以往哲学那种离开 人对自然界所作的抽象理解。


人类通过特定的实践手段变革并创造的 那部分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 人工自然包括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生 态环境和人工自然物。
建筑最能够体现人化自然如何走向人工自然 印第安人的穴居
建筑最能够体现人化自然如何走向人工自然
三、对象性关系理论的意义


1.存在论的转变 近代哲学的存在论是二元论。二元论主张主体 与客体、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二元分离。 物质世界的存在与人无关,存在=客观性。 对象性关系理论认为,离开人去谈论存在是抽 象的、没有意义的,存在与人相关,存在=人 ﹢客观性


(五) 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 40年代系统工程,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60-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论 8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孤子理论。 当代非线性和复杂性科学前沿以及哲学问题 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线性和非线性,有序 和无序;非线性世界与线性简化,非线性方法论。


一些物理学家在危机来临之际,力图 挽救旧的经典力学图景。(普朗克) 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爱因斯坦等 年轻科学家大胆破除旧观念,建立起 新的物理学图景。
二、物理学革命对人类自然观的变革
1﹒物质和运动观


彻底推翻了物质与运动无关的形而上学观点;狭义 相对论表明,物体质量与运动速度相关,随着运动 速度的提高,物体质量发生着变化。 广义相对论表明,物质不仅与其运动相关,而且与 其所占据的时空有着更深刻的关联,物质质量越大, 其所占据的时空的拓扑性质表现得就越充分、越明 显。这些发现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 的思想。

实践导致自然界的“人化”,这种“人 化”既可能是“人性化”,也可能是 “异化”,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就是异 化。而环境异化根源于人的异化和实践 的异化。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 路是解决人自身的问题,就是要不断克 服人的异化和实践的异百度文库,从而扬弃和 克服环境的异化并走向环境的人性化。

马克思:“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 它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 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 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 这种物质变换。”
第三节 20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观
一、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科学发展概况 探索复杂性 早期出现了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 论(40年代); 后来出现了一系列自组织科学:耗散结构论、 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混沌理论、分形 理论; 非线性科学的统一特性:非线性、自组织性、 整体特性的涌现性。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索了 复杂性世界的种种属性。
2﹒时空观

时空不再是牛顿时空观念下的那种绝对时空, 时空不仅与物质关联,而且本身就是物质、 运动的存在属性和方式。时间和空间都是相 对的,是与物质相互联系的。离开物质谈时 空和离开时空谈物质和运动,都是错误的。
3﹒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科学和哲学争论,促 使科学思想向辩证法复归


例如,世界的本质是决定论和还是统计概率性的? 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有没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万物理论?有无定域性?等 等。 为此,在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玻尔及其丹麦哥本 哈根学派之间爆发了长达30年的关于世界本性是决定 论还是概率性的争论。争论推动了认识的深入,推动 了科学的发展。
复杂性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 般 系 统 科 学 一般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 超循环论 耗散结构论
复杂系统理论
协同学
突变论
自 组 织 理 论
混 沌 动 力 学
分 形 理 论
孤 立 子 理 论
现代系统科学
大系统理论
非线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
人工生命 搏弈论 计算复杂性
元胞自动机
灰色系统理论
复杂巨系统理论
遗传编程


按照对象性关系理论,科学不是纯粹客观的, 科学中包含有人的因素。单纯依赖知性科学也 不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全部问题。 马克思:“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 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 是一门科学。”

3.生态观的转变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化自然就是环境。人 化自然是人的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统一, 由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环 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变化。
一、从物理学危机到物理学革命

19世纪下半叶,牛顿力学在自然科学各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械论自然观总体 上仍然居于主导地位。物理学家们普遍 认为:“经典物理学大厦已经竣工完 成”,洋溢着乐观主义情绪。
(一)物理学新发现


1895年,伦琴(1845-1923)研究阴极射 线时意外发现X射线(1901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第一个获奖人)。X射线促进或激 励了一连串发现。 1896年,贝克勒耳(1852-1908)意外发 现放射性;
第四讲:现代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的自然观

一﹑对象性关系理论 对象性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具有的,相 互表现和确证对方的存在、生命和本质 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关系。

马克思以太阳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来加以 说明:太阳是植物所不可缺少的确证自 身生命的对象;植物又是太阳确证自身 具有唤醒生命的力量这一本质所不可缺 少的对象。


2.科学观的转变 传统哲学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 的正确反映,它离开人自身的存在去对客观世 界进行超验思辩,将着力点引向客体并试图建 构以客体为中心的客观知识,以此作为人的感 性生活世界的指南和主宰。这就是传统哲学的 知识论路向。

知识论路向忽视人的生存,使人成为无根之存 在,处于无家可归状态。因为客观的东西并不 一定符合人的生存;真的东西不一定善;真理 并不一定符合人文;合规律不一定合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