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教学查房
检查结果分析:观 察病变部位、大小、
形态等
诊断标准
1.
病史:患者出现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如 疼痛、瘙痒、红斑等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皮肤表面是否有带状 疱疹的典型表现,如红斑、水疱、结痂等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生化检查等, 以排除其他疾病
4.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用于排除其 他疾病或并发症
03
信心和勇气,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康复:关注患者的心理康复,帮助患者适
04
应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恢复正常生活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 患处,避免使用 刺激性清洁用品
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温和的保湿 霜,保持皮肤湿 润,避免干燥
避免摩擦:穿着 宽松舒适的衣物, 避免摩擦患处
防晒:外出时使 用防晒霜,避免 阳光直射患处
传染性较强,可通过直接接触或 飞沫传播
带状疱疹的病因
病毒感染:水痘-带 状疱疹病毒(VZV) 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
压力过大:压力过大 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 降,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 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容 易感染带状疱疹
外伤:外伤可能导致 病毒感染,引发带状 疱疹
带状疱疹的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与带状疱
01 疹患者直接接触,如
握手、拥抱等
空气传播:吸入带状
03 疱疹患者咳嗽、打喷
嚏产生的飞沫
间接接触:接触带状
02 疱疹患者接触过的物
品,如衣物、毛巾等
垂直传播:孕妇感染
04 带状疱疹,可能导致
胎儿感染
典型症状
皮疹:沿神经 分布,呈带状 分布,通常为 单侧
疼痛:皮疹出 现前或出现时, 患处疼痛明显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PPT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包括带状疱疹的预防、治疗和康 复知识。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免疫力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 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 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
预防并发症
疼痛管理
带状疱疹可能导致神经痛等并发症,疼痛剧烈时可使用止痛药、 局部理疗等方法缓解疼痛。
03
04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 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
皮肤护理
保持皮疹处的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抓挠和摩擦,以预防继发
感染。
饮食调整
鼓励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增加 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时间,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
随访与复查
定期复查
01
在康复期间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和后遗
症。
病情监测
02
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预防复发
03
指导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以
降低复发风险。
注意事项与建议
避免刺激
避免接触刺激性食物、药物和物理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处理带状疱疹的并发症,如神经痛、感染和后遗神经 痛。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用温 水轻轻擦拭皮肤,避免过度摩擦
眼部带状疱疹护理查房PPT课件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严格按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止痛药物。 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疗效。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 必要时可引入心理咨询服务。
护理评估与反馈
护理评估与反馈
评估工具
什么是眼部带状疱疹?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眼周疼痛、红肿、水疱及视力模糊 。
早期症状可能被误诊为其他眼部疾病。
什么是眼部带状疱疹?
传播途径
疾病通过直接接触水疱液或空气传播,尤其在免 疫力低下者中传播风险更高。
患者在水疱破裂前具有传染性。
谁需要特别护理?
谁需要特别护理?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免疫系统受损者需要特别 关注。
眼部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眼部带状疱疹? 2. 谁需要特别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5. 护理评估与反馈
什么是眼部带状疱疹?
什么是眼部带状疱疹?
定义
眼部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 ,常表现为眼周及眼球的带状水疱。
该疾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或曾感染水痘的人群。
使用标准化评估工具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可采用疼痛评分表及视力评估表。
护理评估与反馈
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及患者反应,为后续护理提供 依据。
记录应包括症状变化、用药情况等。
护理评估与反馈
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护理查房,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护理流 程。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成功案例与挑战。
谢谢观看
这些人群更易并发严重眼部损害。
谁需要特别护理?
护理查房带状疱疹课件
2021
总结阶段:总 结查房情况, 提出护理建议
01
02
03
04
准备阶段:了 解患者病情, 准备查房资料
2020
记录阶段:记 录查房结果, 整理查房资料
2022
查房后总结
查房目的:了解 患者病情,制定 护理计划
查房结果:患者 病情好转,治疗 方案有效
查房内容:患者 病情、治疗方案、 护理措施
查房建议:加强 护理,密切观察 患者病情变化
皮肤护理
01
保持皮肤清 洁,避免感
染
02
使用温和的 沐浴液,避 免刺激皮肤
03
保持皮肤湿 润,避免干
燥
04
避免抓挠, 防止皮肤破
损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心
1 态,避免焦 虑和紧张
鼓励患者积
2 极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提供心理支持,
3 帮助患者适应 疾病带来的生 活变化
提供心理疏导,
4 帮助患者缓解 心理压力和负 面情绪
带状疱疹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01
接种对象: 50岁以上人
群
02
接种时间:每 年一次
03
接种方式:皮 下注射
04
接种效果:预 防带状疱疹,
降低发病率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 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接种疫苗,如带状疱疹疫苗,可 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01
02
03
04
皮疹:红斑、 水疱、丘疹、
结痂等
2020
瘙痒:皮肤瘙 痒、皮疹瘙痒
等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护理查房,是个需要细致入微的过程。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方面的内容,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到关怀和专业的结合。
一、带状疱疹的基础知识1.1 带状疱疹的成因带状疱疹,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其实大家应该都听过水痘。
没错,带状疱疹就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
它在体内潜伏多年,等免疫力一下降,嘿,瞬间就冒出来了。
疼痛、瘙痒,甚至刺痛,像是小虫子在皮肤上爬。
真是让人受不了。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或者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中招。
1.2 症状表现一般来说,带状疱疹会先在皮肤上出现红斑,随后是水泡。
这些水泡聚在一起,形成一条带状的疱疹。
常常伴随剧烈的神经痛。
那种痛,形容不出来,简直让人想哭。
很多患者说,连睡觉都不安稳。
这个时候,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查房的重点2.1 病情观察护理查房,首先得做的就是观察病情。
每天都要关注患者的皮肤变化,看看水泡的情况,是否有破裂或感染。
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用一些专业的疼痛评分表。
这个很重要,只有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2.2 心理支持光关注身体的痛苦还不够。
心理支持同样关键。
带状疱疹的疼痛不仅肉体上折磨人,精神上也是个挑战。
我们要与患者多沟通,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有时候,听一听就是最大的安慰。
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
陪伴,能让人觉得温暖。
2.3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要到位。
可以采取一些局部护理,比如用温水清洁患处,避免二次感染。
同时,要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很多时候,患者对药物的使用不太了解,可能会出现错误用药的情况。
我们要手把手教会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三、患者教育3.1 生活方式的调整带状疱疹患者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上,也需要做些调整。
要鼓励他们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这些小细节,能够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3.2 注意皮肤保护皮肤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患者在疱疹愈合期间,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可以涂抹防晒霜。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带状疱疹患者往往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做好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次护理查房旨在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_____岁,因“左侧胸背部疼痛伴皮疹 3 天”入院。
患者 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呈阵发性刺痛,可忍受,未予重视。
随后疼痛部位出现红斑、水疱,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欠佳,体温 375℃,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30/80mmHg。
左侧胸背部可见片状红斑,其上簇集性分布水疱,疱液清亮,部分水疱破溃,有渗出。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劳累、感冒、发热、精神创伤等诱因,了解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过敏史及家族史。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观察皮疹的分布、形态、大小、颜色、疱液情况及有无破溃、感染等。
同时,注意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
3、心理社会状况由于带状疱疹疼痛剧烈,且皮疹影响外观,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
了解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家庭支持情况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便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
三、护理诊断1、疼痛与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神经纤维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水疱形成、破溃、感染有关。
3、焦虑与疼痛、疾病预后担忧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带状疱疹的防治知识。
四、护理目标1、患者疼痛减轻,能够耐受。
2、患者皮肤恢复完整,无感染发生。
3、患者焦虑情绪缓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4、患者了解带状疱疹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五、护理措施1、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为制定疼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减轻疼痛
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感染,减轻疼痛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态度,避免焦虑和紧张
1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减轻心理压力
2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
3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4
5常见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使用温和的沐浴露,避免刺激皮肤
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和瘙痒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饮食护理
增加蛋白质摄入,提高免疫力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避免烟酒,减少刺激性物质摄入
休息与活动
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05
带状疱疹性胃肠炎: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06
带状疱疹性肾炎:可能导致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肾脏损害症状
3辅助检查和处理要点
实验室检查
01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02
尿常规检查: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等指标,判 断肾脏功能
03
肝功能检查:观察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判断肝脏功能
疼痛程度:轻度至重度,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疼痛持续时间:数天至数周,可能反复发作
并发症
0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02
眼部带状疱疹:可能导致视力下降、失明等严重后果
03
带状疱疹护理全院护理查房医学pptppt课件
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预 防并发症、疼痛管理、心理疏导 等,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效果较为
满意。
06
带状疱疹护理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热点及最新成果
国内外研究热点
带状疱疹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 研究一直是医疗领域的热点,特别是 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和治疗 。
最新成果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 术的发展,对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 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保持充足水分
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病毒排出。
注意休息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促进身体恢复。
04
带状疱疹预防与控制
疫种类,确定接种对象,如成人、儿童等。
接种程序和时间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确定接种时间和次数,如间隔一定时间进行二 次接种等。
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
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 理疏导、预防并发症等,患者及
家属对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病例三:播散型带状疱疹重症病例
患者老年女性,因播散型带状疱 疹病毒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情危重。
患者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生命 支持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遗
留神经痛。
THANKS
感谢观看
带状疱疹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1 2
评估疼痛程度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等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 程度进行评估,以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疼痛管理 方案。
实施疼痛干预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3
监测疼痛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变化,及时调整疼痛管理方 案,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表现为带状丘疹疱疹分布于胸部、背部、腹侧等皮肤区域,并伴有神经痛症状。
对于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下面将介绍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工作。
首先,带状疱疹护理查房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进行查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皮肤病灶:仔细观察患者身体上的疱疹分布情况、形态和数量。
疱疹应以带状分布为主,如果出现单个的、离散的疱疹,应考虑其他可能性,如天疱疮或荨麻疹等。
另外,观察疱疹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变化,特别是是否出现溃烂、流脓的现象。
2.评估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灼热、痒感等不适症状,并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变化。
这些症状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也是患者最为苦恼的问题之一、护士可以通过询问量表来评估疼痛程度,并及时向医生反馈,采取相应的措施。
3.检查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包括疼痛是否减轻、疱疹是否扩散等。
观察是否有新的疱疹出现,以及疱疹的变化情况,如颜色、形态、渗出液等。
同时,查看患者的一般状况,观察是否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4.评估并监测并发症:带状疱疹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眼部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护士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眼睛周围的疱疹、流泪、畏光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如肌无力、感觉异常等,也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监测。
5.杜绝交叉感染: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病,患者病程中的疱疹有感染性,护士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与其他患者产生交叉感染。
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器材,并严格遵守手卫生标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1.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等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疾病的发展。
护士需要定期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并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一、引言带状疱疹,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不舒服。
它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通常发生在经历过水痘的人身上。
带状疱疹的疼痛感和皮肤症状常常让患者感到痛苦。
护理查房不仅是为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时期。
1.1 患者基本情况在护理查房中,我们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比如,这位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之前健康状况良好。
几天前,她感到右侧胸部有刺痛感,开始以为是肌肉拉伤,没想到过了几天,皮肤上出现了红色水泡。
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诊为带状疱疹。
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表情有些沮丧,但更多的是对疼痛的恐惧。
1.2 疼痛评估在查房过程中,疼痛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们使用了0到10的疼痛评分法,患者的疼痛评分是8,疼痛的性质为刺痛和灼烧感。
根据患者的反馈,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疼痛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连睡觉都很困难。
她在和我们交流时,眼中流露出无奈与无助。
二、护理措施针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特殊需求,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疼痛管理是重中之重。
2.1 药物治疗医生为患者开了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
我们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护士在查房时,细心叮嘱患者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2.2 皮肤护理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比较敏感,护理中我们需要特别小心。
我们为患者准备了温和的洗护用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成分的产品。
查房时,我们还为患者进行了局部护理,轻轻清洗水泡周围的皮肤,确保其干燥。
看到患者在这过程中露出舒缓的表情,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2.3 心理支持护理带状疱疹患者,心理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我们在查房时,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
她说,刚开始很害怕,不知道这种病会持续多久。
我们认真倾听,并告诉她,带状疱疹虽然会带来痛苦,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
与她分享一些其他患者的经历,帮助她减轻心理负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的护理查房
赵玲虹
一、病例介绍:
患者陈某某,男,88岁,以“左侧胸痛10天”为主诉入院。
缘于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位于前胸及后背部,范围广泛,呈阵发性电击样痛,程度较剧,影响生活及睡眠,无特殊缓解方式,未及时诊治。
今就诊我院,门诊拟“胸痛待查——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收住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尚可。
8年前体检发现“肝癌”,曾在我院行两次射频消融术。
1年前有“痛风”病史,近期无关节疼痛发作。
入院查体:T36.8℃、P63次/分、R20次/分、BP135/60mmHg。
神志清楚,平车推入入院。
前胸及后背部可见群聚性水疱疹,余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
辅助检查:C反应蛋白:170.8 mg/L;血常规:白细胞13.3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3.20 %;彩超提示:脂肪肝、肝多发囊肿、双肾多发囊肿、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心电图:窦性心律,I°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肺部CT:双肺气肿、肺大泡,右肺下叶少许慢性炎症,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症,食道裂孔疝。
初步诊断:1带状疱疹性神经痛;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肝癌介入治疗后;4.痛风。
治疗:遵医嘱予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压,阿昔洛韦抗病毒,甲钴胺营养神经,普瑞巴林止痛,复合维生素B补充维生素,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调脂,倍博特降压,泮托拉唑抑酸,苯溴马隆降尿酸,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炉甘石洗剂外涂干燥处等治疗。
1月20日患者带状疱疹结痂,胸背痛明显减轻,病情平稳,给予办理出院。
二、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
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
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
本病多发于胸肋部,故又名“缠腰龙”。
带状疱疹有一定传染性,患者水疱疱液内存在大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皮肤,能使未患过水痘的小儿传染上水痘,也可以使免疫力低下未患过水痘的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人)发生“成人水痘”,还可以使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感染上水痘,但不会直接传染上带状疱疹。
三、疱疹病毒四大特点:
1、嗜食性(即喜食神经外周皮的粗纤维,使神经线外露,这是引起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
2、游走性,导致反复时可能在别处出现皮疹
3、喜热性,皮疹热敷越坏,宜冷敷
4、认时性,在夜12~3点活动厉害,故睡觉中间如痛醒,则必须加抹药。
四、好发部位:
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疼痛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五、病因与发病机制: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六、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发疹前部分病人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针刺样、刀割样、放电样或麻木感等)。
2.皮损特点:潮红斑,丘疹,水疱,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皮疹发生前或伴随皮疹出现,部分患者可在皮疹消退后,持续数月或更久。
急性期大多数患者疼痛会达到或超过10次/h,部分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达5-10次/min ,9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痛觉超敏,如轻微接触或轻压皮肤,床单、内衣或细毛轻触,甚至微风、过寒或过热的天气等非伤害性刺激均会引起疼痛或疼痛加剧。
七、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1.抗病毒治疗NS250ml+阿昔洛韦0.2g ivgtt Q8h (静滴一小时以上,注意肾功能);
2.止痛对症:普瑞巴林75mg bid;
3.营养神经甲钴胺0.5mg tid;
4.局部处理:⑴.抽水疱;⑵.炉甘石洗剂外涂干燥处tid。
5.物理治疗: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以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
八、护理诊断:
1、疼痛:疾病引起的神经损伤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破损和免疫力差有关
3、睡眠形态紊乱:与疾病引起的神经痛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疾病引起的皮肤破损有关
5、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年龄大及体虚乏力有关
6、焦虑: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的知识
九、护理措施:
1.环境要求: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刺激。
使用床栏,保持地面干燥,告知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及特殊药物的注意事项等。
2.疼痛护理:
(1)尽量减少刺激因素如物理摩擦、挤压等,穿宽松的棉质衣服。
(2)指导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技术或学会放松技术来缓解疼痛,如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
(3)艾灸患处,注意防烫伤。
(4)必要时,遵医嘱用镇痛药。
3.睡眠指导
(1)睡前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安眠药。
(2)尽量采取健侧卧位,减少局部刺激。
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皮肤护理
(1)保持床单被褥整洁干净,勤洗澡、勤换内衣,尽量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贴身内衣。
(2)保持皮损表面清洁干燥,促进创面愈合,避免手搔手抓破损皮肤。
(3)破损皮肤创面,每日碘伏消毒,预防感染。
6.饮食指导
(1)每日控制总热量,三餐合理分配,保证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如鸡蛋、鱼肉、鸡肉、鸭肉、蔬菜水果等。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姜、蒜、葱、辣椒等,不可食海鲜类食物。
7.心理护理
(1) 耐心聆听患者的疼痛感受,关心安慰患者。
(2)指导保持情志舒畅,利于疾病康复。
8.疾病和康复知识指导
告知带状疱疹和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十、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紧张,保证足够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
2、清淡饮食,控制血脂,适当运动,定期复查血脂;
3、适当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4、遵医嘱按时用药;
5、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护理和预防知识,指导患者加强自我护理;
6、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