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以及对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研究,引出关于大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的话题,并基于此对城市化发展的客观条件进行了挖掘,对如何结合现有条件推进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以加快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形成健康有序和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化,动力因素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其符合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必须深化中国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准确把握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西方学者对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已经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知识化和科技化日益显现,原有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已经难以完全涵盖当代城市化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有其特殊性,国外发达国家的一般理论难以完全解释中国的情况,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希望找到更好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1.1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对于城市化动力因素的分析一般多是贯穿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之中,即使有单独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也是比较概括的,且研究的角度大相径庭。如张聪群认为我国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受制度、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顾朝林认为影响我国城市化的若干因素为,行政中心的辐合效用、政策因素、行政区划变动因素、大型项目建设驱动因素、外资带动因素、人口密集区的自发因素,国防、边贸、旅游等特殊因素;谢文蕙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经济类型、产业结构、科技进步等因素与城市化的关系等。
城市化作为一项涉及社会经济生活诸方面的系统工程,不是由单个或几个因素推动的,
其动力机制是一个既有内力作用(区域本身所固有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动力因素如区域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等),也有外力作用(来源于区外的各种要素如境外投入、宏观政策变化、行政中心的变更等),既有自然的、经济的也有社会的因素,既有个人企业也有政府推动作用的一个全面的动力机制系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动力因素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应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更快地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1.2 大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年均递增 5%以上,至 2004 年末城市化率达 41.7%,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步入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无论在城市化水平还是城市化的增长速度上仍位于全国前列,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基数较大,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以及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哈尔滨及其周边地区在巩固现有城市化基础的同时,可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在充分发挥大城市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城镇及乡镇企业,逐步形成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动力;应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区域内、区域间城市及城乡的联系,促进要素的互动,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化动力。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动力。将为哈尔滨周边地区带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将警示东北各城市去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有利于新机制和新体制的形成,将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有助于大庆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向加工型城市的转型,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将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传统产业和国有企业的改造。
1.3 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动力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风靡世界,我国城市化发展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快速推进,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区域资源要素、重化工业历史、产业结构演进等因素,仍然为新时期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推进的基础动力,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推进的主要动力。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城市发展动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高科技时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重点之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产业层次,激发产业结构的升级活力,且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辐射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有力地促进了哈尔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出口创汇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高新区的建设,改变了城市功能的空间格局,优化了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加速了城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哈尔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要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又要紧密结合哈尔滨周边地区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将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动力,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化传统产业的融合,推进哈尔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哈尔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的信息业、以智能化为特点的先进制造业、以生物技术应用为主的生物医药业、以超导、纳米、分子技术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化学能、太阳能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的重点产业应是,数控技术应用的机床制造业、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机电制造业、高技术支持下的化学合成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交通设备制造业、综合性新技术应用的农业。
1.3.2 全面加速对外开放的步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区域结构与功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且对外开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发达程度,同时还作用于要素的流动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已成为现阶段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动力。
哈尔滨周边地区受到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对外开放的步伐较慢,但是哈尔滨周边地区有着良好的对外开放的客观条件,例如,它和俄罗斯的接壤,提供了很多对外开放的机会,应该加强口岸的建设,使他们成为哈尔滨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刺激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成为有效的动力因素。深化哈尔滨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推进其职能的国际化,发挥中心城市作为哈尔滨周边地区对外开放地域空间发展增长极的作用。针对黑龙江沿边地带发展缓慢的状况,重点建设黑河、绥芬河等主要开放口岸,通过调整开放政策与转变开放方式,激活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边境地带,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加强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大规模北上,构筑面向哈尔滨周边地区的一体化的区域要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