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一、提高别人答应自己请求的方法
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助的可能性就更大。有一个有趣的案例,很多人在复印机前面排队等待复印,实验人员想提前复印自己的文件。他先采用第一种说话方式。
方法一: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因为我有急事。当实验人员说出“因为”两个字以后,有高达94%的人同意了他想提前复印的请求。
方法二: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当实验人员没有说出“因为”两个字,结果只有60%的人答应他的请求。
方法三:对不起,我有5页纸要复印,能不能让我先复印?因为我要复印几页纸。
请注意,实验人员的“因为”后面的理由,实际上不是什么高明的理由,只是把前面的话重复了一下,但结果还是很令人震惊,有高达93%的人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以后你想别人更愿意帮助你,记得在你的请求后面加上一个理由。
二、对比原理
对比原理是这样的:如果两件东西很不一样,我们往往会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实际的更大。怎么理解这个原理呢?举个例子,你现在是某个服装店的推销员,有位男士在你的服装店里,现在有一件售价4000元的皮衣和一件售价300的衬衣,如果你要向这位男士推销,你会先推销贵的再推销便宜的?还是先推销便宜的再推销贵的?别着急看答案,先自己思考一下。
正确答案是:先推销贵的再推销便宜的。为什么呢?原理很简单,就是对比原理。
先推销4000元的皮衣再推销300元衬衣,在4000元的对比下,300元的衬衣会显得更加便宜。反之,你先推销300元的衬衣,再推销4000元的皮衣,在300元衬衣的对比下,4000元的皮衣会显得更贵。正所谓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有过买车的经历,你会发现刚开始买车前你的预算是10万元,但最后把车拿到手的价格一定比10万元还要贵。其中的奥妙也是因为汽车销售员对你使用了对比原理。
如果你现在路上走着,有人向你推荐一个价值5000元的音响,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去买这样的音响,都会觉得5000元的音响太贵,并且也不能显著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现在你花10万买下了一辆车,汽车销售会对你说,有套5000元的音响很适合你这款车,和已经掏出去的10万元相比,5000元太便宜了,于是你很有可能就买下了这套音响。
在苹果手机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很难想象一个400元的手机壳会有人去买,但当5000多的苹果手机进入中国以后,和5000元的手机相比,400元的手机壳显得太便宜了。
三、互惠原理
原理: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这个原理很简单,但效果非常好,这个原理深深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如果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不去报答的话,一是自己的良心会谴责自己,这会驱动自己去报答别人,二是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会驱动我们去报答别人。
简单来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先付出后收获模式。当你想让别人帮助你之前,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一下对方需要什么,先帮助对方,然后再向对方提出请求。二是多付出模式。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四、社会认同
原理: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做某个决定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看别人是如何做的。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某个景点旅游,饿了想吃饭,但不知道选哪家饭店,此时我们会怎么选呢?当然是选择人最多的那家。特别当我们非常无助的时候,我们在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倾向于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中国人最爱起什么名字
2014年高居重名排行榜第一的,没错,是张伟。全国共有约29.9万个张伟,而冰岛整个国家人口也才32.56万人。每个人的生命中恐怕都有几个张伟经过。除了张伟,王伟、李娜、张敏、李静都不负众望地位居前列,扫一眼重名排行榜,满是熟人。
台湾把这些“一呼百应”的俗名统称为“菜市场名”,意指你到菜市场去叫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回头。但菜市场名的热度通常不会持续很久,比如张伟们中约39.8%是80后,而00后就不到3.4%了。
给男孩起三字名时第二个字放“子”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套路。据统计,2010年以来出生的起了三字名的男童中竟然有5.93%第二个字是“子”。而第三字的选择也照样相当集中——“轩”字竟然占去了6.04%。结果追求雅致,给儿子取名“子轩”的父母大概会发现他们费尽心机起的名字已经登上菜市场名排行榜。
但是,给儿子起了“子轩”这种大俗名也实在不能全怪父母。并非他们太不聪明而不幸选中了俗名,而是流行风潮变化之快,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名字的变化有多快呢?
2010年以后出生的男童十个最常见的名字为“子轩”、“浩宇”、“浩然”、“博文”、“宇轩”、“子涵”、“雨泽”、“皓轩”、“浩轩”、“梓轩”。而在21世纪00年代,十大俗名则为“涛”、“浩”、“鑫”、“杰”、“俊杰”、“磊”、“宇”、“鹏”、“帅”、“超”。竟然无一进入10后十大俗名,表现最好的“俊杰”也不过能排行十一而已。
上图为2010后最常见的20大名字
也就是说,父母给小孩起“子轩”的时候大概并未意识到这个看似清新脱俗的名字实际上已经在烂大街的道路上极速奔驰了,他们只会察觉到身边有很多叫“涛”、“浩”、“鑫”的小男孩。而当他们发现“子轩”们批量出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对比00年代和10年代十大俗名,即可发现一大变化就是00年代十大俗名中单名为主,而10年代十大俗名全是双名。由于双名重名概率大大低于单名,这一现象说明近期男孩姓名中双名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以至于双名也有大量的重名现象。
事实上,现今中国单名确实越来越式微了。中国单名的高峰期出现在上世纪60-90年代。60后男性单名率达到55%,90后仍有52%。同样,女性单名率在这期间也基本稳定在40%上下。
但到了00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男性单名率暴跌到了19%,女性更是掉到了17%。这个趋势至今仍在发展——13年出生的男性单名率只剩10%,女性已经不足一成,为8%。
单名是如何迅速失宠的呢?
其实,与其说单名在21世纪迅速失宠是件怪事,不如说20世纪的单名流行是个偶然。
中国的姓名在先秦时期以单名为主,虽然有“不降(夏)”、“公刘(先周)”、“繄扈(西周)”、“黑臀(春秋)”等表面上的双名,但这些名字无法拆解,实际上和单名无异。
汉朝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双名才开始出现,但单名依旧占据主流。以帝王名为例,两汉帝王几乎都是单名。到了南北朝时期57个皇帝已经有18个采用了双名。就此之后,双名流行的趋势愈加不可阻挡,两宋18帝9个双名,明朝的16个皇帝只有成祖用了单名“棣”。
而在民间,人口增长给单名的使用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特别由于中国姓氏数量相对稀少而分布集中,使用单名往往会导致姓名全同,对区分识别个体非常不利——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出生的男性22%叫John,女性24%叫Mary,这种命名方式如果在中国势必会引发巨大的混乱。而随着宋后宗族社会的日趋成型和愈发炽热的修谱风潮,中国开始流行名中一字表示字辈的起名法。字谱辈命名法大大推动了双名的盛行,到了明清时期,双名已经成了新的规范和制度,人们已经完全忽略古人对双名“不合古制”的批评了。
变化出现在民国时期——宗族社会的影响渐渐减弱,加之久不流行的单名在文人看来颇有古雅之风,纷纷取单名为笔名,单名这才再次开始兴盛起来。
如13年男孩单名中“睿”竟然占到了2.59%,第二名“浩”也有2.56%。若是单名有90年代的市场占有率的话,在俗名排行榜上超过“子轩”之流必定是分分钟的事。而且由于之前几十年的巨大存量单名,目前全国重名最多的十个名字竟然都是单名,其中叫“英”的竟有4100多万人。总体看来,要避免俗名,双名乃至新近流行的三名才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