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中英两国都是汽车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技术实力,自主品牌汽车以及合资品牌汽车在国内外市场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由于两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一些问题,导致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中英两国的汽车产业内贸易主要包括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和汽车的整车进出口。

目前,中英两国汽车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大,但存在一些问题。

中英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两国汽车零部件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同,导致进出口的障碍较多,影响了两国汽车产业的贸易合作。

中英汽车整车的进出口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中英两国在汽车整车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基础,但由于关税、税率等问题,使得汽车整车的进出口成本较高,影响了两国汽车产业的内贸易。

二、对策研究针对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该采取一些对策,以促进两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1. 加强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统一为了促进中英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两国应该加强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统一。

通过双方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建立统一的汽车零部件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便于两国汽车零部件的交流和合作。

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双方汽车零部件业的联合研发和合作生产,提高双方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化水平。

2. 降低汽车整车的进出口成本为了促进中英汽车整车的进出口,两国应该降低汽车整车的进出口成本。

首先是降低关税和税率,减少汽车整车的进出口成本。

其次是加强双方汽车产业的合作,提高汽车整车的生产效率,降低汽车整车的生产成本。

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双方汽车整车业的合资合作,提高双方汽车整车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双边合作机制为了促进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两国应该加强双边合作机制。

首先是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建立双边汽车产业合作机制,促进双方产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其次是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建立双边汽车产业合作平台,促进双方企业的合作研发和生产。

最后是加强行业协会间的合作,建立双边汽车产业合作网络,促进双方行业的交流和合作。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衡水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学生姓名:马晓东系别:经济学与管理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09级学号:200941118241指导教师:张海燕衡水学院教务处印制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论文(设计)题目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指导教师张海燕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参考文献情况国内15篇,国外1篇,共计16篇收集参考文献时间2012年9月21日至2012年11月21日一、文献综述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比欧洲整整晚了七十年,汽车工业的发展还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汽车出口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发展迅猛,一些民族品牌汽车开始在国际市场被接受,并且扩张迅速。

我国目前汽车出口总量中,国有企业出口占近5成,私营企业的出口快速增加。

长城汽车属于大型的民营汽车企业,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关于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迈克尔·波特主要采取多因素分析法,是考察宏观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企业因素的综合评价法,他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要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遇、政府这六个要素。

该方法对分析长城汽车出口竞争力、提升长城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蓬勃发展,加上国家对汽车出口的大力支持和各种政策的出台,汽车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我国汽车出口现状及特点也得到了诸多总结。

周丽阐述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认为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带动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杨品杰提出中国汽车出口具有出口市场分布不均衡、出口企业性质以国有企业为主、出口产品以自主品牌为主、产品成本过高、不具备海运优势等特点的观点,以上研究成果为分析长城汽车出口现状、特点提供了依据。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毕业论文文
献综述
长城汽车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饱和和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将出口贸易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已经成为长城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

为了了解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其次,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也是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

根据高云(2024)的研究,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其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质量。

长城汽车已经建立了世界级的汽车制造工厂和供应链体系,可以提供高品质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此外,长城汽车还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将品牌定位为高质量和可靠性的象征,以吸引消费者。

为了优化长城汽车的出口贸易策略,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根据李文怀等(2024)的研究,长城汽车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汽车展览会和展览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形象。

此外,长城汽车还可以加强与海外经销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升销售业绩。

此外,长城汽车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综上所述,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

长城汽车可以通过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市场调研和渠道建设等方式,优化出口贸易策略。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完善长城汽车出口贸易的发展策略。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日益成熟,汽车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和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汽车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一、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增长,2019年汽车销量突破了25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

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市场持续扩大,为汽车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贸易结构日益优化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内贸易结构日益优化。

传统的汽车贸易主要集中在整车贸易上,随着国内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汽车零部件和配件贸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

3.贸易方式不断创新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产业内贸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内贸易除了传统的线下交易外,还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贸易模式,如汽车电商、汽车金融租赁等,这些新的贸易模式为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4.贸易壁垒逐步降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密切,汽车产业内贸易壁垒逐步降低。

目前,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汽车产业的自由贸易协定,为进一步拓展汽车产业内贸易提供了便利。

二、汽车产业内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能过剩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和企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汽车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一些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不利于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健康发展。

2.质量和品牌影响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整体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这也给汽车产业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些国外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加大了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竞争压力。

3.国际市场反倾销压力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汽车产品提出了反倾销调查,这给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我国汽车贸易产业论文

我国汽车贸易产业论文

我国汽车贸易产业论文一、中国汽车贸易产业现状中国汽车产业起步于20世纪中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自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政策”,汽车行业一直是实力的快速发展。

汽车行业与规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要高,显著经济相关的行业,已经建立,以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和重点支柱产业的结构升级。

经过几十年的滚动汽车工业的发展,逐步发展壮大,建成一汽,东风,上汽集团等重点企业集团和众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供需矛盾突出得到缓解。

由于国家和当地的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导致过度投资,毕竟,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埋下的未来。

二、我国汽车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1.汽车整车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汽车整车”类商品相对处于劣势,其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汽车整车”的分类,主要包括十类产品,即客车、轿车、越野车、其他绒人机动车、未列名载人机动车、载货车、牵引车、专用车、自卸车和底盘。

从国内汽车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四大车型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在我国的整车出口结构中,载晕车等特种车辆占掘了绝大多数,数量最小的是小轿车。

其中载货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较高,而轿车产业内贸易相当低。

统计资料表明,在国际汽车市场中轿车一直占据72%.73%的份额,其中商用汽车不足30%。

还有一些国家的汽车市场中轿车占有更大的份额,如德国、法国、意人利等,轿车占有率甚至达到90%以上,美国汽车市场上轿车占60%以上。

日本、韩国及南美各国大体上都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

因此,轿车产业在汽车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显示了一固汽车行业的发展水平。

而中国恰恰是在轿车产业上与先进围家差距最大。

2.汽车零部件出口技术含量较低从进口汽车商品比较可知,技术差距是根本所在,根据美国经济学波()运用技术创新理论,解释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产业竞争力中的地位,各团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很不一致。

但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使得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只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英两国的汽车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英汽车产业的内贸易现状入手,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中英两国的汽车产业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截至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而英国作为欧洲的重要汽车生产和出口国家,拥有许多著名的汽车品牌,如路虎、捷豹等。

两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内贸易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存在贸易不均衡的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进口额达到299.37亿美元,而出口额仅为54.3亿美元,与进口额相比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

相比之下,英国的汽车产业出口表现相对较好。

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19年英国汽车出口额达到超过290亿英镑,远远高于同期的汽车进口额。

可以看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对于英国汽车产业的贡献较小,存在贸易不均衡的问题。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存在技术壁垒和竞争压力。

中英两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但在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差距。

英国作为发达国家,在汽车科技和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中国更多是依赖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

这种技术壁垒和竞争压力使得中国汽车企业在内贸易中面临较大的挑战,难以与英国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面临政策制约。

中英两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内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英国脱欧后,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欧洲市场的贸易政策和规定,可能对中英汽车内贸易产生影响。

中英两国的贸易环境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准入条件、关税和配额等,限制了内贸易的发展。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推动中英汽车产业内贸平衡发展。

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

学号:2010011107学年论文题目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学院经贸学院专业经济学班级2010级经济学一班学生姓名冯敏指导教师姜鑫职称教授2013 年9 月 2 日目录中文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前言 (1)二、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 (2)1、从产业集群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2、从竞争力视角探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3、从产业链或零部件角度研讨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4、从创新研发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5、从核心区域构建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 (3)6、从新能源等其他角度研究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4)7、国外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对策借鉴 (4)三、总结综述 (5)参考文献 (5)关于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的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2010级经济学一班冯敏指导教师姜鑫中文摘要:伴随着重庆市整体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在新的时期能否有更大作为值得关注,众多学者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笔者发现,国内外有关本领域的现有研究主要包括在产业集群、竞争力、产业链、创新研发、核心区域、新能源角度等方面,本文通过对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该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字:汽车产业重庆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Abstract:With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whether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can have a greater improvement in the new period draw more attention. And more and more scholars do research on relevant aspects. I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bout this field mainly consists inindustrycluster, competitiveness, industry chain, innovation, core area, new energy angle et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about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ongqing automobile industry,so that it can enlightenment and help the further research onthis subject.Key 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Chongq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一、前言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典型代表。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oth China and the UK,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their econom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l trade with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both countries, highlighting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is trade. It also analyzes the existing challenges and issues faced in this sector.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e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enhancing bilateral cooperation,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rengthen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trad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and provides insights into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t also suggests an implementation path for the propose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trade environment with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关键词】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对策建议、双边合作、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趋势、实施路径。

汽车产业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汽车产业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汽车产业文献综述一、产业界定与发展状况中国汽车产业被界定为中国三大产业中的第二产业。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汽车行业抓住机遇,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改革,初步形成汽车产业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汽车产销量十年间增长了10倍,2009、2010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市场。

在数量扩张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的生产能力建设、配套体系发展、研发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自主品牌培育取得长足进步。

十年间,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80。

0%、销量同比增长664。

1%.近几年来,汽车工业的大发展有两方面的促进因素:1.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2。

市场竞争降低了成本和价格,扩大了市场消费,促进了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使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生产消费相互促进、增长加速的路径。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1—2004年,汽车进口量均大于出口量;2005-2008年汽车产品出口量大于进口量;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汽车产品出口受挫,2009年汽车产品出口量严重下滑;2010年虽然国际出口环境开始好转,但汽车产品出口量还是小于进口量,但数量的差距在缩小。

2010年汽车出口量与2001年相比较,同比增长2073.3%;汽车产品累计出口金额也首次超过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1.2%。

发展预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

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将“不温不火过一年”.预计国内汽车销售量同比增幅小于等于10%,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国产汽车价格下降2%。

经过2009、2010年的高速增长,特大、一线甚至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增速太快,城市交通、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消化过程需要2年多的时间,二、三线及农村市场需求不可能填补。

2012年可能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限购行列.预计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增长率在13%左右。

经过2—3年的消化,城市道路扩展,交通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二、三线及农村市场需求扩大,环保要求的排放水平快速提高,呈现刚性需求特征的更新需求占比越来越大。

汽车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

汽车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

1.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业内贸易理论体系形成依赖,过去的30多年,出现了很多有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跨国家、跨行业的分析产业内贸易。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勒特斯克与乌尔特(Loertscher & Wolter,1980)对经合组织13国的产业内贸易研究、伯格斯传(Bergstrand,1983)对经合组织14国的产业内贸易研究、哈夫林森与斯安(Havrylyshyn & Civan,1983)对62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研究等等,以上这些研究除了哈夫林森与斯安(Havrylyshyn & Civan,1983)只采用了国家特征,其余都是综合采用国家与产业特征进行实证。

由于产业内贸易最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领域的演技总体上比较落后。

在我国国内,从事产业内贸易研究的人比较少,而更进一步实证研究的就更少了。

徐娅玮(2001)通过时间序列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回归,发现规模经济对中国整体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小。

马剑飞、朱红磊、许罗丹(2002)采用产业特征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规模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明显受到产品差异化的正面影响。

陈讯等(2004)的研究发现产品异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有正向作用,而FDI的影响为负。

2.汽车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很少。

在有限的文献中,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类型,胡佩尔、杨丽华(2007)支出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而且以出口低价商品为主,同时,我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沈玉良、宋楚仁、方黎三(2007)计算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数据得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也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在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模式的研究中,陈秋云(2002)指出我国汽车整车产业内贸易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以一种三国产业内贸易模式完成的。

中日汽车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中日汽车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诚信声明我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成晓星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中日汽车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

产业内贸易在给贸易各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促进了贸易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作为产业内贸易的行业典型范例——汽车产业,集中表现为汽车产业链的日益全球性配置,即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与研发等主要环节的配置日益呈全球化趋势。

本文拟从中日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入手,在探讨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汽车贸易结构优化与趋向基础上,提出中日汽车行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及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汽车行业;策略Chinese and Japanese auto industry intra-industry trade researchAbstract:along with the world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intra-industry trade has become the main trade way. Intra industry trade in the trade to bring trade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also promoted trade of China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industry upgrade.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intra industry trade industry -- auto industry,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industry chain of increasingly global configuration, namely the investment, production, procurement, sales and after sale service and R & D main link configuration is a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Japanese auto industry intra-industry trad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analysis, in the discu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utomobile Trad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rend basis, put forward China-Japan auto industry intra-industry trade development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which i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e significance of.Key words: Intra industry trade; automobile industry; strategy目录1 绪论 (5)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5)1.2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1 国外研究现状 (5)1.2.2 国内研究现状 (6)2 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 (7)2.1 人均收入差距 (8)2.2 市场规模 (8)2.3 企业的规模水平 (9)3 中日汽车企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9)3.1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9)3.1.1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水平低 (9)3.1.2 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大 (9)3.1.3 整车出口滞后 (10)3.1.4汽车业内部产业内贸易发展极不平衡 (10)3.2对中日汽车企业产业内贸易存在问题的分析 (10)3.2.1理论分析 (10)3.2.2实证分析 (11)4 中日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策略 (11)4.1 发展差异化产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11)4.2 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 (12)4.3 加强汽车行业公司实力 (12)4.4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12)4.5 减少中日摩擦达到互利共赢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1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显著加深,世界贸易模式也发生相应变化,从带有传统色彩的产业间贸易逐渐发展为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并存的格局。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引言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对于人们的出行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汽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汽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以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趋势。

1. 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文献《汽车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汽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该文指出,汽车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从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再到电动时代。

这些技术的演进使得汽车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文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通过深入研究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和发展现状,指出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并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3. 智能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技术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领域。

文献《智能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智能汽车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该文指出,智能汽车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汽车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

4. 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汽车安全是汽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献《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汽车安全技术进行了综述。

该文指出,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涉及到汽车结构设计、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汽车安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5. 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因此,文献《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该文指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汽车行业发展文献综述2

汽车行业发展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㈠研究背景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到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汽车产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总和,自2006年以来,由日本汽车工业保持的世界第一的位置,在2009年也被中国取代。

2010年,在国家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汽车工业延续2009年发展态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市场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201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业步伐放缓,汽车市场整体趋势向淡,但同时也是理性回归。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全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显示,2011年1-9月,汽车累计产销1346.12万辆和1363.35万辆,同比增长2.75%和3.62%。

其中:乘用车累计产销1048.50万辆和1053.78万辆,同比增长6.04%和6.38%;商用车累计产销297.62万辆和309.57万辆,同比下降7.37%和4.79%。

面对着巨大的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与发展前景,世界汽车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发掘市场,寻找投资机会。

如通用汽车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世界著名汽车生产商均在中国投资建厂,将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其全球市场战略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中国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一部分本土汽车厂商通过合资建厂,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管理等手段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北京现代等;而另一部分本土汽车厂商如奇瑞,吉利,中华等则走上了产品自主研发的道路,同样创造出了良好的公司经营业绩。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综述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文献综述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一是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二是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文章对学者们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综述,最后评述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研究及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GL指数;综述一、引言(一)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产业正迅速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因此要想在21世纪占据国际竞争力优势,就必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竞争。

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是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和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关键,因此其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内涵广受关注。

本文将以此为背景,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计算和分析,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现状,对于调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我国学术界一般把高技术与新技术结合起来统称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航空航天技术、生命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材料技术、光电技术和其他技术九大技术领域。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的现象,可进一步细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前者指存在质量差异的同种产品;后者指存在属性差异的同种产品。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随着全球化经济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内贸易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

西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分成三个阶段:1960年沃德恩(Verdoorn)[1]提出产业内贸易这个概念。

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2]著写了《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度量》,这是最早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著作。

《汽车产业内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研究》

《汽车产业内分工与产业内贸易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产品内分工越来越发达,激起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目前,全球汽车产品内分工正在逐步深化,而江苏省是典型的高开放度大省,因此,笔者选取江苏省汽车产业对外贸易数据,对该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和路径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江苏省汽车产业虽然存在较高的对外贸易开放度,但企业自主研发力度不高,对外资依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

要实现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得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汽车产业;江苏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4-17 2009年初,国家出台了我国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提出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

我国是一个汽车消费大国,在欧美国家汽车需求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国外汽车业巨头无不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汽车产业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行业,汽车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也是国家经济实力进步的标志。

然而,在汽车产业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探讨江苏省汽车业的现状和发展路径。

一、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明确地提出,分工是财富的来源。

[1]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国际分工对世界财富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分工不再局限于产业,而是逐渐渗透到产品生产内部。

只要一种产品的单个生产过程能够独立完成并达到最小经济规模,那么这个生产过程就可以从整个产品制造链中分离出来,放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这就形成了产品内分工现象。

Jones 和Kierzkowski(1990)[2]把这种过程称为“零散化生产(Fragmentated production)”,并提出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是推动生产过程分散化的量因素。

许多国内学者也开始对产品内分工问题进行研究。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

汽车文献综述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交通方式的不断追求,汽车行业也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综述一些关于汽车领域的重要文献,介绍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创新方向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它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摄像头和算法,使汽车能够实现自主驾驶。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行驶效率,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和法律等方面的挑战。

2.新能源汽车技术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它们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降低了尾气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等问题的挑战。

3.智能汽车技术智能汽车技术是指将传感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应用于汽车中,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智能交互。

智能汽车技术可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例如主动安全系统、车联网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等。

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汽车技术的创新方向1.电动化和智能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当前汽车技术的主要创新方向之一。

电动化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智能化可以提升驾驶体验和行驶安全。

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轻量化和材料创新轻量化是为了减少汽车的自身重量,从而提升燃油经济性。

轻量化技术的发展包括使用更轻的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等,以及优化结构设计,如模块化设计、空间优化设计等。

3.高效能源利用高效能源利用是实现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的汽车将更加注重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优化传动系统以及利用废热、废能的回收利用。

汽车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环境影响汽车作为燃油消耗的重要来源,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英汽车产业在内贸易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本文旨在探讨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中英两国汽车产业的合作发展。

1. 中英汽车产业现状中英两国汽车产业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增速较快,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英国汽车产业规模较小,但具备较高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同时拥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英国在豪华汽车和电动汽车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竞争力。

中英汽车产业内贸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汽车零部件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汽车产品的贸易。

中英汽车产业在零部件和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密切。

英国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如劳斯莱斯和宾利等,在中国有一定的销售额,并且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英国在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动汽车等方面也具备较高的技术竞争力,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积极开展与英国企业的合作,以借鉴和学习英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汽车产品的贸易方面,中英两国之间的汽车产品贸易规模较小。

中英两国的汽车产品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如豪华汽车和电动汽车等。

由于英国汽车产品价格较高,市场需求有限;而中国对英国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较高,加上英国汽车产品与中国市场需求的差异,导致两国之间的汽车产品贸易较为困难。

1.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中英汽车产业应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

中英两国可以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和产品。

双方可以建立技术交流平台,通过组织技术交流活动、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促进中英汽车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2. 优化贸易政策中英两国可以在贸易政策方面进行优化,降低汽车产品的进口关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业内贸易理论体系形成依赖,过去的30多年,出现了很多有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跨国家、跨行业的分析产业内贸易。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勒特斯克与乌尔特(Loertscher & Wolter,1980)对经合组织13国的产业内贸易研究、伯格斯传(Bergstrand,1983)对经合组织14国的产业内贸易研究、哈夫林森与斯安(Havrylyshyn & Civan,1983)对62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研究等等,以上这些研究除了哈夫林森与斯安(Havrylyshyn & Civan,1983)只采用了国家特征,其余都是综合采用国家与产业特征进行实证。

由于产业内贸易最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一领域的演技总体上比较落后。

在我国国内,从事产业内贸易研究的人比较少,而更进一步实证研究的就更少了。

徐娅玮(2001)通过时间序列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回归,发现规模经济对中国整体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小。

马剑飞、朱红磊、许罗丹(2002)采用产业特征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规模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明显受到产品差异化的正面影响。

陈讯等(2004)的研究发现产品异质、规模经济、市场结构有正向作用,而FDI的影响为负。

2.汽车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很少。

在有限的文献中,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类型,胡佩尔、杨丽华(2007)支出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而且以出口低价商品为主,同时,我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沈玉良、宋楚仁、方黎三(2007)计算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数据得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也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在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模式的研究中,陈秋云(2002)指出我国汽车整车产业内贸易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以一种三国产业内贸易模式完成的。

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时,符炯(2005)分析了产
品多样化、规模经济、外资进入影响、市场结构和产业内产品的贸易壁垒等因素对中美汽车产业零部件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多样化因素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影响为正,而市场结构因素对其影响为负,其他三个因素的影响则很小,可以忽略。

沈玉良、孙楚仁、方黎三(2007) 指出,外资进入因素对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十分模糊,就目前状况而言,整体影响特征并不明显。

他认为由于国际直接投资既可能成为一种中美汽车零部件贸易替代或贸易互补型的行为,也可能成为促进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活动。

也就是说:如果外资的动机是追求规模经济和产品多样化,这两者应该是一个同步的关系;如果外资的动机是想分割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获取各中间环节的比较优势,即进行垂直专业分工,就会有更多的中美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间贸易而不是产业内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