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

2、

B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4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5、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

3、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

4、过B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4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5、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

5、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

6、过B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3、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4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5、画出已知底边上的高

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_教案1

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尺规作图的三种基本作图方法,学会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使学生学会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叙述画图过程,学会利用尺规作图画三角形等较简单的图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尺规作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尺规作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线、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用尺规作图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难点: 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简单的三角形。 用尺规作图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简单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自学教材,领悟新知 1.自学教材,体会前三种基本作图的方法。学生自学教材,交流归纳作一条线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 二、师生互动,突破难点 1.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师演示作图过程;学生动手完成作图过程并思考作图道理。 教师点评: 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实质是作平角的平分线。 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完成,最后教师点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实质是作

以直线外一点为顶点所构造的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三、典例精析,拓展新知 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求作:过C点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作法: 1.以C点为圆心,以大于C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交直线于A、B两点; 2.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D点; 3.过C、D两点作直线CD,即为所求作的垂线。 证明: 如果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能否利用画平分线的方法解决呢? 试试看,自己完成整个作图。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例题1. 过点P画角AOB两边的垂线。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何收获?有何困惑?与同伴交流,在学生交流发言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较重要,基本作图较简单,主要是学生自学后独立操作,教师演示的目的是规范作图语言,搞清其中的几何道理。 运用基本作图解作图题时,应让学生先分析作图顺序后,再完成。对于作图语言应逐步规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 线的垂线》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知: 师:用两条不同的长线表示两条直线,粘在黑板上,使它们相交。转动其中一条线,使其中一个角变为直角。这两条线是平行的还是垂直的? 生:垂直 教师在图上直接标出垂直符号以及垂足A。 师:说到这垂线,那你们知道怎样过这个A点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二、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师:先自己思考一下,怎样画? 生:可以借用三角板 师:你真聪明,数学家也是这样想的,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1 师: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一点A,这个点就是直线上的一个已知点 师:第一步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直线平移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靠近已知点A。 第三步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第四步画出垂直符号。 师:谁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一下老师的操作步骤。 生:一画直线,二平移三角板,三画另一条直线,四画垂直符号师:你说的非常棒!和老师的想法差不多,我们再简洁一点就是四个字:

放、靠、移、画。你知道他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放(放直尺,把直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靠(把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移(沿着直尺平移直角三角板,使它的直角顶点与已知点重合); 画(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师:你回答的既完整又准确,老师为你鼓掌。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你那巧手画出最美丽的垂线吗? 生:能 生作图 师:你做的非常棒,请你再来大显身手吧!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两个题吧! 过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你能吗?

19.3.4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案

图 19.3.6 19.3.4《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及一般步骤,并能熟练掌握基本作图语言。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让学生认识到尺规作图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掌握经过一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 难点:尺规作图的理论依据 课堂研讨 一、复习导学 1.已知点与已知直线有哪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 .因此要分别按这两种情况作图. 二、研讨过程 (1) 经过已知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直线AB 和AB 上一点C ,试按下列步骤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经过点C 作出直线AB 的垂线. 如图19.3.6,由于点C 在直线AB 上,因此 所求作的垂线正好是平角ACB 的平分线所在 的直线. 作法: 第一步: 作平角ACB 的 ; 第二步: 反向延长射线 . 则直线CD 就是所要作的垂线. 想一想:还有其它的作法吗? 作法2: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则 。 动手试一试,现在你知道具体作法了吧,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第1题) (2) 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直线AB 和AB 外一点C ,试按下列步骤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经过点C 作出直线AB 的垂线. 图 19.3.7 图19.3.8 如图19.3.7,若以点C 为圆心,能作与直线AB 相交于D 、E 两点的弧,则△CDE 为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顶角的平分线”可知,只需作出∠DCE 的平分线. 作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则 。 试一试:例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等于45°的角. 作法: 1. ; 2. ; 3. . ∠DAB 就是所要作的角(如图19.3.8所示). 三、练习 1. 如图,过点P 作∠O 两边的垂线. 2. 如图,作△ABC 边BC 上的高. 四、小结与作业: 课本86页习题19.3第4题。 课后反思: (第2题)

优胜教育四年级数学讲义过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过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一、知识梳理 二、教学重、难点 三、作业完成情况 四、典题探究 例1 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例2 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例3过直线上或直线外的一点,画下列直线的垂线。 例4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五、演练方阵 A档(巩固专练) 1.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2.在下面这组平行线中画垂线。(至少画三条)。 3.在互相平行的直线下画∥,在互相垂直的直线下面画⊥。 ()()()()()()4.经过一点画垂线,只用一个_________。直线对齐直角边,点要_____________,沿另一边画直线,__________别忘添。 5.要画一组平行线,要用__________。沿直角边画直线,直尺紧靠______,定尺平移______,再画另一条直线。

6.下面各组直线,哪组直线是相互垂直的? 7、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8.下图中,哪几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9.过M点画AB和AC的平行线。 10.过A分别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B档(提升精练) 1.过三角形内的一点分别向三条线段作垂线。 2.一只小羊在河边吃草,口渴了想喝水,请你设计一条从草地到小河边最近的线路,并在图上

画出来。 3.李村想修一条到高速公路的小路,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下。他们还想修一条水渠,这样就能从小河里引出水源进行灌溉了,这条水渠该怎么修?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4.如图,要从东村挖一条水渠与小河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上画出来。 东村 ● 河 小 5.为了方便太平村的人乘车,要在公路上设一个车站,车站设在什么位置合适? 6.判断下面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直线、平行线、垂线练习题

有关线段、直线、射线、平行线、垂线练习题 一、填空。 1.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 2.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射线是()的一部分。 3.两点之间()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 4.()和()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6.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7.填一填。 a d b c ()和()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二、辨一辨(在括号里面打“√”和“×”,共12分) 1.根据图形判断对错

a b (1)a是平行线,b也是平行线。…………………() (2)a和b互相平行。………………………………() (3)a和b都是平行线。……………………………() (4)a和b是一组平行线。…………………………() (5)a是b的平行线,b是a的平行线。…………() (6)a的平行线是b,b的平行线是a。……………() 2. 根据图形判断对错 a b (1)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 (2)直线a与直线b会相交。………………………() (3)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 (4)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但没有垂足。………() (5)直线b是垂线。…………………………………() (6)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所以两者不存在垂直关系。() 三、画一画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

A· A· 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 A·A· 3.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A ·A A· 4.过A点分别画出a、b两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a A· b 5.用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