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优劣势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三角洲优劣势及战略发展对策
姓名:马冯学号201101460107
[摘要] 在中国的三个近海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究其原因,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交通等多种瓶颈制约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要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就必须从多角度入手,创新发展思路,突破瓶颈制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劣势; 优势; 对策
在我国三大三角洲中,黄河三角洲被誉为我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三角洲”。
从全国的高度来看,黄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沿海开发已经实现全覆盖。
我国沿海目前有滨海新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区、长三角、江苏沿海经济区、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加上黄三角经济区,沿海开发从南至北已经连成一线。
我国东北部沿海将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区,中国经济将有新的跨越式发展。
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质量差,交通系统混乱,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够的原因,黄河三角洲的开发程度、发达程度都无法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相提并论。
而且由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辽宁加快实施“五点一线”沿海开发,胶州半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黄三角”面临着重大竞争力,“黄三角”必须依托自身的优
势,改变产业结构,突破限制瓶颈,才能实现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黄河三角洲发展的优势
(1) 区位优越。
黄河三角洲济区北邻京津冀, 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东连胶东半岛, 南靠济南都市圈,有利于加强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联系, 如吸引其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人才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接近绿色消费市场, 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条件优越。
(2) 土地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
目前,黄河三角洲(东营)土地面积为8053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6.7亩,是全省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最多的地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6倍。
2006年东营市人均耕地面积1.61亩,明显高于全省人均1.11亩的平均水平黄河三角洲(东营)集中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产量,现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2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82.4亿立方米;卤水、盐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卤水储量74亿方,盐矿储量5900亿吨。
东营市海岸线长412.7公里,滩涂面积180多万亩,负15米以上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鱼、虾、贝类等资源丰富,发展滩涂海水养殖、浅海养殖的潜力巨大。
(3)经济基础好
近二十多年来,黄河三角洲借助优越的条件、抢抓机遇,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循环经济初具规模。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
阶段,纺织、食品、石油化工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主导产业,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十年来,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在进入新世纪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房地产、商务服务等一些服务业快速发展。
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劣势
(1)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短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淡水资源、煤炭资源等自然资源短缺, 制约了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密集型产业等的发展, 生活用水紧缺,加大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
(2)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差:海岸蚀退明显, 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严重, 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 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发展循环经济的压力巨大。
(4)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①林业、牧业比重低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农业、林业和畜牧业比重低于山东省的水平, 没有充分发挥草地资源和湿地资源等畜牧业资源优势, 林业比重低, 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②高资源消耗产业、高污染密集产业的比重大。
③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产业比重低。
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森林覆盖率低, 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产业不发育。
④产业结构层次低。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农业和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低, 尤其是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比重低将严重制约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影响功能经济的发展和“废物”的运输、储存、信息的获取、循环经济技术
创新。
(5)中心城市吸引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够
作为黄河三角洲最大的两个城市,东营市略高于四级中心城市的最低标准, 滨州市略低于和接近四级中心城市的最低标准,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要求看,东营市市属经济比较薄弱,缺乏产业支撑,难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建设缺少亮点,缺乏文化内涵,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
(6)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人流物流集散能力差
靠海无大港,靠河不航运,铁路处于“路网”的末端,缺少与周边区域连接的干线公路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人流物流集散能力差,大的工业项目难以安家,经济就难以又快又好发展。
因此,交通
问题仍是制约东营乃至整个黄河三角洲实施大规模、深层次开发的瓶颈。
(7)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高新技术创新性院校少。
人力资源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是全方位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理应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的主要内容。
但是现阶段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具有初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是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的主体,高学历人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
高新技术水平发展滞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点,就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而言,有创新能力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极少,难以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大创新项目。
制约了该地区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于环渤海地区中的中国三大经济区的“京津唐”产业过度饱和,现在京津唐的产业、技术与服务开始外流,而随着辽宁“五点一线”沿海建设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黄河三角洲面临的竞争加剧,而作为国家级战略重地,黄三角只有做些改变才可能超越两大竞争对手,从而有所突破。
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黄河三角洲(东营) 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东营市引进资金、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人才、循环经济管理经验和搜寻循环经济信息等建设循环经济市提供了好的契机。
东营循环经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必将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
生态经济区的循环经济发展。
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战略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增强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为了聚集人气,增加交通流量,提高运输能力,黄河三角洲必须要提高交通网络系统,加大公路,铁路,海港,航空建设。
而三路两港一场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三路建设】
荣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
【两港建设】
东营港广利港
【一场建设】
东营飞机场
(2)构建多元经济,突破发展的“产业”瓶颈
黄河三角洲区别于其他两大三角洲的最明显特点是资源型特点突出。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
许多因资源而建的城市,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而陷入困境。
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突破发展的“产业”瓶颈,就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二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如可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石油装备制造、造纸、橡胶轮胎等现有产业等。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
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型服务业,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利用东营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搞好品牌运作,尽快实现突破。
(3)突出生态特色,突破发展的“环境”瓶颈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重化工业使节约能源,环境治理困难加剧。
必须下决心解决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高举生态建设的旗帜。
突出生态建设,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别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所应选择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正确发展方向。
要推行节约用水,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尽量发挥水资源的使用价值。
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要加强湿地恢复性建设,加强湿地污染监测和控制,保障湿地系
统基本生态功能。
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构建起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黄河三角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加强区域合作,突破发展的“实力”瓶颈
黄河三角洲没有可以起龙头带头作用的大城市,而为了和辽宁,天津滨海新区竞争必须打破地区发展界限加快与周围地
区的融合与交流,实施联动发展目前山东省正在建设半岛城市群,无论从战略布局、发展需要,还是从经济优势、现有基础看,半岛地区
都是全省发展水平最高、潜力最大、活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完全有条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北方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最具核竞争力的增长极。
东营市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市之一,可以借此发展良机,加强区域合作。
可以充分发挥黄三角的石油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生态良好和龙口天津之间建港条件最优的优势,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上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 区域发展战略论[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顾炳银.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加快黄河三角洲建设[ EB /OL ]. ( 2006211216 ) [ 2007203229 ] http: / /dlibrary. tjl.tj. cn.
3.宋杰鲲,李殿伟. 油矿城市转型及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 J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2 (1) : 38.
4.刘云华. 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J ]. 黄河口论坛, 2006 (4) : 11.
5.慈福义. 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M] . 北京: 经济科学
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