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学习材料(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学习材料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解析: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同时也建立在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外力的推动。
参考答案:①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
14世纪以后,手工工场发展迅速中,生产中的技术改造与机器的逐步采用,向人们提出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予以解决,以促进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②自然科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经过中世纪的漫长黑夜自然科学逐渐复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③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人和人性,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潮流,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研究。
地理大发现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如何理解“哥白尼革命”?
解析:所谓“革命”,一定是“革”了旧事物的命,使事物的发展有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发展自身的意义,更在于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观念意识的改变。
参考:哥白尼之前,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它也是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中世纪的科学研究是服务于宗教神学、论证神学合理性的) 。
伽利略为何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解析:“之父”意味着他开创了一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之前的方法划清了界限,以后的科学是沿着他创立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的。
本问题外延只涉及科学领域。
参考:伽利略把吉尔伯托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从而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他在探求自然现象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数学关系探求支配自然现象的永恒规律(牛顿经典之作《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就是在寻找自然现象之间的数学关系)。
所以伽利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爱因斯坦评论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
小贴士:作为科学家的伽利略,同时还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
他坚信,正是在神的启示下,他才能够领略宇宙那无穷的奥秘。
比如在他发现诸多天文现象时,欣喜若狂的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惊呆了,我无限地感谢神,他让我想方设法发现了这样伟大的、多少世纪都弄不清楚的奇迹。
”宗教与科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牛顿、爱因斯坦都是非常相信上帝的。
牛顿经典力学的意义:
解析: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发展自身的意义,更在于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观念意识的改变。
参考:①对科学发展的意义:牛顿力学定律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时代的开始。
②对生产力发展的意义: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③对社会观念的影响: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创造了机械论哲学世界观,即世界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行的,且这些法则是可以被认识的。
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
定了科学基础。
【延伸】经典力学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经典力学用数学法则描述了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改变了人的意识观念:第一,整个宇宙可以被充分认识,它受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力量的支配;第二,严格使用科学方法,可以解决每一个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第三,人类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人人都可以被教化。
这使社会学者产生一种观念:社会领域内也有自己特定的运行规律,只要用科学的方法,这些规律也是会被认识的。
启蒙运动者的出发点就是要揭示社会的运行规律,然后使人类社会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
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从自然科学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上也是人类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解析:本问题涉及到两个领域:一是生物学,二是人类史。
革命一词要明确:见哥白尼革命。
提示: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
达尔文的学说是生物科学的一次理论综合,对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②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进化论思想首先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结束了上帝7天造就世上万物和人类的神话。
正如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了出去。
达尔文进化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强者生存而弱者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进化论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解析: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电气技术,都属于技术。
技术改进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其重要意义在于对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生活、观念等各方面,思维在放宽,不局限于一点。
参考:①首先,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得以更为迅速地发展。
②其次,是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强大,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社会结构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③再次,对人们生活与思维方式的改变。
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应用使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和人们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改变着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落后及其原因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是与欧洲科学技术的先进相比较而言的。
由于长时期处在相互隔绝状态,中国与欧洲各自独立发展出了自己的科学技术,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科学技术传统。
应该承认,不同的传统虽然不同,但也是可比较的。
如果不进行比较,就谈不上先进与落后,谈不上中国在中世纪的遥遥领先和在近代的落后。
落后并不意味着没有发展,它只意味着相比较的双方在发展速度上有快有慢。
清朝在传统科学技术模
式下仍有一些发展,只是速度较慢。
与之相反,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这一新兴的极富生命力的科学传统。
它与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相互响应,使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达到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于是两相比较,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显得十分落后。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落后的原因,分解为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不能在清代励精图治,达到更快的发展速度?第二,为什么欧洲新兴的近代科学能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发展?第三,为什么中国不能在清朝也诞生一个类似的近代科学?
假如中国科学技术能沿着自己的轨迹以自身传统的方式进一步加速发展,那么即使西方同时在大踏步前进,中国也决不至于大幅度落后。
可事实是,整个清代,中国传统的科技不仅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其发展速度比中国科技的黄金时代宋代低得多。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要从传统科学技术体系内部找原因,其次应该注意清朝特定的社会条件即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
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前者具有决定性。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其突出的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在封建社会中表现为直接满足封建王朝各方面的需要。
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这一点与希腊人所开创的科学体系完全不同。
希腊人不讲实用,为理论与理论,这就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希腊人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时隔一千年后仍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充分显示出理论的力量。
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科技直接服务于封建社会的需要,封建社会结构本身就为它设定了一个发展的极限。
过了这个极限,除非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实用型科学就只有停滞不前。
不幸的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太长,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实用型科学技术体系实际上在宋元时期(10到14世纪)就达到了其高峰,也就是达到了它的极限。
此后,在封建社会结构的约束下不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与发展。
明朝和清朝的发展明显变慢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要想在清代突飞猛进,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根本上改变实用性特征,或者改造社会结构,使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空间。
但是这两条道路在当时都是行不通的。
科学传统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想彻底改变是还可能的。
如果没有巨大的历史变革(像中国近代史上多次残酷的流血战争),大的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正如李约瑟所说,由于中国科学“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作为这一光辉传统的继承者的清朝学者们,根本不可能设想对自己传统的彻底改革和突破,相反每每表现出天朝大国的优越感。
至于改造社会结构更还可能。
满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实行极端严厉的控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扼杀思想自由。
直到19世纪中叶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改造社会结构的外部力量出现,以及无数仁人志士普遍意识到中国社会必须变革的时候,打破封建制度的时机才真正出现,才真正有可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道路,但这时中国的科学大大落后了。
为什么欧洲诞生的近代科学能如此富有活力、以如此快的速度发展呢?这个问题也是本书以后的部分所要着力探讨的。
简单的概括,可以列出如下原因。
首先,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相伴随,并且密切相关。
资本主义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正好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加速过程。
其次,近代欧洲人继承了希腊数学化的科学遗产,使自然知识的追求在一个无限广阔的数学空间中进行。
再次,近代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相互加速,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
最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民主制度以及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科学研究自由,解放了知识分子受约束的创造力,为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人们一般把“为什么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问题,等同于“为什么中国没能产生出近代欧洲所产生出近代欧洲所产生的那个科学”。
这个等同不是特别的适当,因为这两个问题并不完全一样。
首先,“中国没有产生出近代科学”并不意味着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必然落后。
其次,“为什么历史是这样(出现速度变现象)”的问题与“为什么历史不是这样(未出现近代科学)”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两类问题。
前者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积极的解答,而后者只能找到消极的解答。
对后者的一般回答只能是,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因为中国不具备产生近代科学的所有决定性条件。
例如,中国缺乏足够强大的资本主义势力,因为封建传统过于雄厚;中国缺乏希腊式的数理自然观,知识界流行的是有机自然观;中国的理论科学(自然哲学)与应用(技术)缺乏密切的联系,士大夫阶层与工匠阶层有一道很难跨越的鸿沟等等;但前一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历史问题,对它的回答是:由于中国科学的发展速度变慢,西方发展变快,所以中国落后了。
为
什么中国科学在近代发展变慢了呢?因为其仅限于封建社会结构的实用性本质特性使然。
(本文节选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