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
鼓子词的中音史名词解释
鼓子词的中音史名词解释鼓子词,作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是指利用鼓、锣、钹等打击乐器演奏的一种词曲艺术形式。
鼓子词的中音史名词涵盖了许多与其相关的术语和概念,下面将对其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带您深入了解鼓子词的中音史。
一、鼓子词(Gǔzǐcí)鼓子词是一种特定的词曲艺术形式,源于中国传统戏曲,以鼓、锣、钹等打击乐器为主要伴奏。
鼓子词的演唱方式独特,以鼓点为主线,在鼓点的基础上配以词牌、调子的旋律唱腔,并加入一些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二、中音史(Zhōngyīnshǐ)中音史是指鼓子词中使用的一种特定的鼓点和节奏模式。
它是鼓子词演奏时的基础,也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中音史的节奏明快而鲜明,常见的有单节史、双节史、三节史、四节史等。
中音史能够通过鼓点的变化和转换,将鼓子词的情节推进和表达丰富化,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听觉冲击。
三、叫子(Jiàozi)叫子是鼓子词演唱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指特定的唱腔技巧和音乐表达方式。
叫子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跳动感,常常采用高亢的嗓音,配以变化多样的音程运用,使得词曲更加生动、饱满。
叫子既能反映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又能展现剧情的发展和转折,是鼓子词表演中的重要亮点。
四、曲子(Qǔzi)曲子是鼓子词中的旋律部分,是演唱鼓子词时所用的乐曲段落。
曲子的构成包括前奏、主题、转奏、过渡等部分,通过不同的音符组合和音高的变化,表达出情感和意境。
在鼓子词的演唱中,曲子的旋律和唱腔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曲调和表演风格。
五、词牌(Cípái)词牌是鼓子词中所使用的一种特定的韵文形式。
它的特点是音韵优美,篇幅短小,并且具有独特的押韵规律和节奏感。
词牌也被称为“词名”,如“秧歌词”、“破军词”等。
在鼓子词演唱过程中,演员必须根据词牌的特点,灵活运用叫子和曲子,使之与词牌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效果。
六、调子(Diàozi)调子是鼓子词中的音高结构和音节顺序。
中音史复习资料
列举十个远古乐器(先秦以前的)鼓、龠、磬、钟、埙、瑟、筝、琴、箫、笙、笛、篪骨笛 1986,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猛禽较骨钻孔而成,有8,7,6,5孔笛,7孔居多,音阶结构至少六声音阶,也有七声音阶,科学鉴定距今9000年,是竖吹乐器。
价值: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有9000多年可考历史,通过测音,说明位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可能是五声,七声音阶形成和成熟最早的地方。
礼乐制度:为巩固社会地位和等级社会,吸取商代灭之之教训,社乐制度由周公初步制定,后人增补而成一种严格而又烦琐的制度,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等级,再依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礼乐,表现在三个方面:(1)乐器排列方面,天子四面,诸候三面,卿二面,士一面排列(2)乐舞规模大小,天子八佾,诸候六佾(3)繁琐的典礼,仪式不同音乐不同。
一、郑卫之音狭义的讲,郑卫之音是指先秦时期郑国和卫国的地方音乐。
广义的郑卫之音即民间音乐。
历史上儒家曾把郑卫之音贬为“靡靡之音”、“淫声”、“亡国之音”等,原因主要是郑国和卫国在周代是商代后裔的聚居地,郑卫之音是“商之遗音”。
二、郑卫之音的音乐特点音乐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大大增强,教育功能很弱。
为后世的歌舞伎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音周代出现的乐器分类法,按照制选材料的性质分为金,石,木,土,草,丝,匏,竹,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
曾侯乙墓编钟 1978年,湖北隋县出土,显示出我国历史上编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惊人成就。
(1)整套编织共64枚,分为上,中下三层。
(2)这套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其间中部区可演奏十二个半音,采用纯律和三分损益律的复合生律法。
(3)钟上有铭纹,为了研究古代乐理提供了实证资料,其价值在于其证实了我国古代双音钟的存在,说明了战国时期编钟艺术的高度发达。
乐府乐府是秦朝开始设立、汉代开始兴盛起来的、以搜集、改编、整理和表演民间音乐为主要职能的音乐机构。
它对各民族间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对秦汉音乐文化和以后各代音乐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五大集成名词解释中音史
五音史的五大集成名词解释
五音史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在五音史中,有五大集成名词,它们分别是:宫、商、角、徵、羽。
这五大名词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级,也是五音史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1. 宫
宫是五音史中最为基础的音级,也是音阶中最为重要的音级之一。
宫音代表着音阶中的第一个音,是音阶中最为稳定的音级。
在古代音乐中,宫音通常被用作音乐的开始和结束,也被用作音乐中的主音。
2. 商
商是五音史中的第二个音级,位于宫音之上,是音阶中的第二个音。
商音在古代音乐中通常被用作调性中的次要音级,也可以用来表示音乐中的转折点和变化。
3. 角
角是五音史中的第三个音级,位于商音之上,是音阶中的第三个音。
角音在古代音乐中通常被用作调性中的次要音级,也可以用来表示音乐中的转折点和变化。
4. 徵
徵是五音史中的第四个音级,位于角音之上,是音阶中的第四个音。
徵音在古代音乐中通常被用作调性中的次要音级,也可以用来表示音乐中的转折点和变化。
5. 羽
羽是五音史中的第五个音级,位于徵音之上,是音阶中的第五个音。
羽音在古代音乐中通常被用作音乐的结束,也是音阶中最为不稳定的音级。
以上就是五音史中的五大集成名词:宫、商、角、徵、羽。
这些名词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个音级,也是五音史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中音史考研题库
中音史考研题库中国音乐史作为一门学科,其考研题库内容广泛,涵盖了中国古代音乐、近现代音乐以及音乐理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中音史考研题库中的问题类型和内容。
一、古代音乐史1. 先秦时期音乐:请简述先秦时期音乐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2. 汉代音乐:汉代音乐有哪些显著的发展?请列举汉代著名的音乐作品。
3. 唐宋音乐:唐代音乐与宋代音乐在风格和形式上有何不同?4. 明清音乐:明清时期音乐剧的发展情况如何?请列举明清时期著名的音乐家。
二、近现代音乐史1. 清末民初音乐变革:简述清末民初音乐变革的背景及其影响。
2. 五四运动与音乐:五四运动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哪些影响?3. 抗战时期音乐:抗战时期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请列举一些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 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新中国成立后,音乐领域有哪些重大变革?三、音乐理论1. 音律学:中国古代音律学有哪些重要理论?请举例说明。
2. 音乐美学: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 音乐教育: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是什么?与现代音乐教育有何不同?4. 音乐创作: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有哪些特点?请列举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
四、音乐家与作品1. 古代音乐家:请列举几位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并简述他们的贡献。
2. 近现代音乐家:请列举几位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并简述他们对中国音乐的影响。
3. 音乐作品分析:选择一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结构、旋律特点及表现手法。
五、音乐与社会文化1. 音乐与宗教:中国古代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如何?2. 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3. 音乐与民族:中国各民族音乐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六、音乐的传播与交流1. 音乐的国际传播:中国古代音乐是如何传播到国外的?2. 音乐的民族交流:中国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是如何交流和融合的?结束语中国音乐史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涵盖了音乐本身的发展,还与社会、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音史(师范类归纳)
1.“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远古人们敲击着石头化装成各种野兽歌舞祭祀的生动写照。
2.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5000年前)彩陶盆。
3.八阕(que):跳两手各持一根牛尾舞蹈是所唱的歌。
4.《大夏》(颂神):人们为了欢庆治水胜利,歌颂禹的功绩,举行盛大的歌舞祭祀活动,人们表演的乐舞。
右手持羽毛,左手持乐器‘籥’(yue)。
籥排箫的前身。
《大夏》又称“夏籥九成”。
5.最早的南方民歌:“候人兮猗”是首情歌《候人歌》,等候禹的到来。
6.最古老的埙:构成两种三音列,大约六千年前浙江杭州湾河姆渡遗址与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
7.“七音”最早记载:《左传》昭公二十年(前632),新音阶(清音阶)(清角4)、旧音阶(雅音阶)(变徵#4)、清商音阶(清角、清羽b6)。
8.商代音乐属于巫文明:祭祀传统乐舞《桑林》,赞颂汤代夏立商武功的乐舞《濩》(huo)。
9.《大武》(颂人):西周初年创作的大型乐舞,描写周武王伐纣。
10.“国风”:收集在第一部诗词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总称。
影响较大:郑声(或郑风、郑音)(旋律美),卫音(擅长“趋数”)(节奏颇快),齐音(擅长“熬辟”)(旋律跳动大)。
11.“楚声”:战国时代兴起的楚国民歌和一部分利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总称。
著作:《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涉江》、《采菱》、《阳河》、《激楚》等。
12.屈原:名平,楚国贵族,曾任“左徒”。
作品:《九歌》(伴奏乐队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器,并附以竽、箎、瑟等管弦乐器,这种乐队就是所谓“钟鼓之乐”)、《离骚》大型乐曲。
13.编钟:整套共六十五枚。
曾侯乙钟继承了西周以来编钟的传统音列而又有所发展,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
几乎十二个半音俱全,可奏出完整的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14.十二个半音:我国传统音乐术语称“十二律”,最早记载于《国语》。
15.韩娥:战国时代民间女歌唱家(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同时代或稍晚:秦青、薛谭(“揭云”典故)。
中音史资料
中音史资料小曲:被认为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的一种艺术形式,建立在声腔基础之上的一字多音的民歌,较之于建立在“声韵”基础上的一字一音的古代民歌有着更加动听的旋律美感。
小曲其艺术形式音乐结构:1 一曲的变体 2 一曲前后分开3 一曲重叠运用 4 多曲连成一套 5 曲间加帮腔开门六喜:说明我国民间音乐已经具有一定高度的发展。
木卡姆:概念是新疆维吾尔著名的古典音乐,是由声乐、器乐、舞蹈组合而成的一种大型套曲。
音乐结构:1 穷拉额曼即“大曲”2 达斯坦即“叙事套曲”3 麦西热普即“歌舞套曲”。
纳西族音乐大致包括“热美磋”“白沙细乐”“洞经音乐”三个组成部分弹词:曲种分苏州、扬州、长沙、四明南词、绍兴平湖掉。
伴奏乐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
演唱形式:一人的“单档”二人的“双档”三人“三档”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梆子腔又称乱弹、秦腔或西安秦腔。
梆子腔是戏曲音乐板腔体首创剧种。
梆子腔的音乐特点:其曲调主要根源与陕、晋、陇东等地的民间曲词其音乐特点是声音高亢激越气势雄壮既适合表现慷慨激昂和凄楚悲切之情,又具有活泼流利和插科打诨之趣,他属于板腔体,唱腔由一个基本曲调,按角色要求和剧情产生变化,一般分为华音和苦音两大类。
花音又叫欢音,用来表达欢乐的音感,苦音又叫哭音,用来表达表达悲伤的情感,由于梆子腔的音乐风格粗犷有力,文字通俗易懂,很受北方各地群众的欢迎。
皮簧腔:西皮与二黄相结合的声腔。
皮簧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
琵琶音乐清明时期我国琵琶再度出现了艺术高峰时期,以反弹琵琶与唐代拨弹琵琶的艺术高峰相辉映,名曲众多,成为一个时代特色的艺术。
新法密率:即十二等程律,朱载堉的“新法密率”理论,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同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反映我国明代在世界律学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领先地位。
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学说,也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乐律理论成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
中音史 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音乐史
名词解释
1、昆山腔:也叫“昆腔”“昆曲”“昆剧”等,是明代产生的四
大声腔之一。
最初是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后经魏良辅吸收诸多腔调音乐和“北曲”唱法,并同云适等人研究,改创成了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的“昆腔”
2、三分损益法:是在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对乐律学
所提出的理论,这也是最早的律学理论。
“三分损益”是指把一个音管分为三份,“损减益加”,以此延续产生十二律。
3、八音:由于乐器种类增多。
八音即是一个对乐器分类的方法,
它按照乐器制作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也叫“八音分类法”。
后来“八音”成为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各类乐器的总称。
4、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指在十二律中,六个单数的伴音“律”
和六个双数的伴音“吕”的总称。
5、南戏:是我国戏曲正式形成的标志。
它源于北宋永嘉一带以民歌、曲子为基础的“永嘉杂剧”。
后又吸收唱赚、诸宫调和杂剧中的各种戏曲形式,最终形成了南戏。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
中音史问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皇帝时期开始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皇帝时的《云门》、唐尧时的《咸池》、虞舜时的《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代时的《大武》。
《大武》是六代乐舞之一,是西周时期产生的,一部歌颂武王伐纣的大型史诗性乐舞。
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八音分类法周代乐器的分类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共分成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三分损益律是我古代最早计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
它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的长度分为3份,去掉它是三分之一,得三分之二,称“三分损一”。
如加上它是三分之一,就得三分之四,称“三分益一”它所生的个律形成一种律制,为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
缺陷是:1.半音不均等;2.黄钟不能还原;3.旋宫转调受影响。
4.乐府西汉统治者在继承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建立的音乐机构。
1)职能:①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②采集、整理、改编曲调和歌词;③编配乐器;④编写军乐;⑤训练军乐队;⑥研究音乐理论;⑦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2)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职位;创作《乐府新诗》5.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儒家音乐美学著作。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专著,其作者尚无定论,其对中国音乐美学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乐记》讨论了音乐的本源问题。
②《乐记》探讨了音乐的特性问题。
③《乐记》探讨了音乐教育以及政治的关系问题。
《乐记》强调音乐在教育和政治当中发生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修养身心,可以调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音乐还是政治统治的手段。
6.李延年汉代乐府机构中著名的音乐家,中山人,乐工出身,他的音乐才能很受汉武帝的赏识,曾做过协律都尉,主要成就是能创作歌曲并演唱。
中音史
四、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 乐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创建于秦朝,汉武帝时进 行了扩建或改建。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除了采集民 间歌谣、加工配乐外,还创作并填写歌词,创作和改编曲调,研 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 意义:汉代乐府的设立促使民间音乐蓬勃发展。客观上起到保存 民间音乐的作用。乐府促使汉代民间音乐的高度繁荣。 李延年:1、汉武帝时代的乐府领导人,是一位具有杰出音乐才 能的任务。2、被封为协律都尉。3、唱歌非常出色。4、擅长作 曲。5、《郊祀歌》十九章。6、是历史上第一个吸收外来音乐进 行音乐创作的人。7、用一支胡曲为素材,改编出二十八首新颖 的乐曲。
3、黄帝《云门》是一部崇拜云图的乐舞。 4、尧《咸池》以水鱼图腾崇拜为主的乐舞 ,是一部远古时期优秀的乐舞作品。咸池是 天上西宫星名,古人称它是西方日落之处。 5、舜《萧韶》这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 水平的乐舞作品。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 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萧韶》;乐舞有9 个段落,所以称《九韶》;有9次歌唱,称 《九歌》;有9次变化,称《九辨》。
战国: 曾侯乙墓编钟出土的意义和音乐特点: 概括: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全套编钟65件,分列八 组,分三层,悬挂在高大的钟架上,总重量达2567公斤。 意义:1、钢琴七个八度,曾侯钟的总音域跨五个八度 ,基调和现代的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以 在三个八度内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也可以在旋宫转调的情 况下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2、每个甬钟都能敲击出两个 乐音,在隧、鼓部镌刻着该乐音的音阶名称。3、曾侯乙 钟上一共有2828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当时楚、齐、晋、 周、申等国与曾国的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在从原始落后的低级阶段逐渐进化 发展的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创造音乐和 接受音乐的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中国 古代的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以创造了 音乐,并在夏朝以前已经产生了一些作 品和乐器。
中音史
第一编乐舞时代第一章原始社会音乐1.原始乐舞的概念: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这是我国音乐的早期形态。
“乐舞”是后来出现的名词,先秦时期称其为“乐”。
见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出土彩陶盆图片。
2.原始乐舞的基本特点:歌唱、舞蹈、奏乐三位一体。
3.原始乐舞的具体作品及其特点:代表性原始乐舞作品原始乐舞作品多记载于《尚书》、《山海经》、《吕氏春秋》、《礼记》等古代文献中。
原始乐舞的代表作品主要有《云门》、《箫韶》。
4.贾湖骨笛1986、1987、2001年三次出土,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9000多—8600年;中期距今8600—8200年;晚期距今8200—7800年。
骨笛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乐器。
5.陶响器是一种腔体呈封闭状、内装小固体丸状颗粒、靠摇响发出音响的色彩性很强的节奏性乐器。
6.陶埙的发展(1)原始社会陶埙一音孔和二音孔居多(2)夏代陶埙都是三音空,多为彩陶制品,时代距今约3500年左右。
(3)商代的陶埙出土数量较多,形制较为统一,多为平底卵形,五个音孔。
制作材料以陶制最多,也有骨制、石制埙。
有些埙能吹出11个半音关系的音高。
第二章夏商音乐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是周代以前和周代著名的六部代表性乐舞。
包括: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大咸》、舜时的《大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大濩》、及周初的《大武》。
六代乐舞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各个时期统治者的文德武功。
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
2.石磬的发展:(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墓葬出土的4件石磬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石磬。
属于原始社会时期。
(2)目前出土的可能是夏代遗物的石磬有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石磬和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石磬等。
(3)商代的石磬比此前的磬在很多方面都有进步。
商代还出现了三个成编的编磬。
有很多种磬器工艺水平极高。
商代石磬为后世的石磬形制奠定了基础。
商代石磬有两个击点可以产生音高。
第三章西周春秋战国音乐1.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上下等级秩序而设立的一套严格的文化典章制度。
中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韶乐》:舜帝是的一部宗教性乐舞。
简称《韶》,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为《箫韶》;乐舞有九次变化,故又名为《九辨》;因其歌唱部分有九段而被称为《九歌》。
由此可知,《韶乐》是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多段体乐舞。
它的主要特征是“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欣赏过这部作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评价《韶乐》为“尽美矣,又尽善也”。
可见这部乐舞的艺术魅力。
2.葛天氏之乐:远古时期的乐舞,形式:三人操牛尾,顿足以歌。
内容:《载民》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玄鸟》对图腾的赞颂;《遂草木》,祝愿草木繁茂;《奋五谷》,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表达顺应自然规律的心愿;《达帝功》,歌颂天帝的功德,祈求护佑;《依地德》,感谢土地的赐予及恩惠;《总禽兽之极》,祈求鸟兽繁衍不息。
3.贾湖骨笛:原始社会乐器。
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属裴李岗文化。
目前该遗址共出土骨笛35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距今9000多年至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五孔、六孔,能走出四声音节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二、中期,距今8600至8200年左右,偶七孔,能走出六声和七声音阶;三、晚期,距今8200至7800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意外的若干变化音。
贾湖骨笛有三个特征:a 有固定音高意识 b 有音阶 c 律学测算,用等分来分的,能产生纯八、纯四度。
意义:说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至少已有八千年的可考历史;它们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仍可演奏的乐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
4.雅乐:含义: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
周代雅乐,是西周以礼乐制度为基础,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的宫廷雅乐体系,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
内容:包括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的音乐,它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雅乐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教育意义,用来配合道德方面的宣导。
中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音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音乐理论中,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那么“徵”对应的是哪个音?A. 1B. 2C. 3D. 4答案:C2. 以下哪位作曲家被誉为“人民音乐家”?A. 贝多芬B. 莫扎特C. 聂耳D. 巴赫答案:C3. 京剧中的主要唱腔是?A. 昆腔B. 越剧腔C. 京剧腔D. 黄梅腔答案:C4. 以下哪个乐器不是中国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钢琴D. 笛子答案:C5.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三分损益法”是用来计算什么的?A. 音高B. 音长C. 音强D. 音色答案:A6.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古琴曲?A. 《高山流水》B. 《广陵散》C. 《十面埋伏》D. 《春江花月夜》答案:D7. 中国古代音乐中,哪个朝代的音乐理论最为发达?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分类?A. 雅乐B. 俗乐C. 军乐D. 交响曲答案:D9. 以下哪位作曲家的作品不属于中国民族音乐?A. 黄自B. 冼星海C. 贺绿汀D. 肖邦答案:D10. 中国古代音乐中,“八音”指的是哪八种乐器?A.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B. 金、银、铜、铁、锡、铝、铅、锌C. 金、银、铜、铁、锡、铝、铅、木D. 金、石、丝、竹、匏、土、革、铜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八音”包括金、石、丝、竹、匏、土、革、______。
答案:木2.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______。
答案:荀慧生3. 古琴曲《广陵散》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嵇康4. 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宫、商、角、徵、羽”对应的现代音乐术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5、65.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雅乐”主要是指______音乐。
答案:宫廷6. 古筝曲《渔舟唱晚》的作者是______。
中音史
中音史⒈贾湖骨笛早期距今9000多年。
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和音阶规律的认识。
是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
⒉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
其名称的由来当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
它用于郊社,宗庙,宫廷礼仪,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
是周代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的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
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的六部乐舞.也是周代音乐文化具有集大成意义的代表性作品《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雅乐的特点:①台上登歌台下乐悬.文武八佾《大咸》(尧)祭地神大堂上演唱歌颂先王.大堂下使用编钟编磬《九韶》(舜)祭四望文队武队共计八八六十四人《大夏》(禹)祭山川②和平中正《大濩》(商)祭先妣③典礼仪式中使用.《大武》(周)祭先祖④强调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前三部属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作品.以图腾崇拜为主.后三部是夏商周三代的创作乐舞.均歌颂了开国元勋的赫赫功绩⒊大司乐是周朝职官的名称.后世将其作为周朝音乐机构的代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具有较为完备体系的音乐教育机构⒋八音分类法周代已经出现“八音”的名称.所谓八音.是我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成八个类别.这种乐器分类法名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金(钟、铙)石(编磬)土(埙、缶)革(鼓)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管)⒌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十二律我国最早生出的律法.最初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是一种在弦上求律的方法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十二律律名的是《国语·周语下》“周景王问律于伶州鸠”篇.即公元前522年.周景王像=向乐官伶州鸠询问有关于律的问题.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⒍音乐思想的百家争鸣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老、学派(老子、庄子)《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原有23篇.现存11篇⒎乐府秦王朝设立“乐府”机构.汉武帝时期对“乐府”进行大规模扩建.汉哀帝时期裁剪了乐府机构.“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音乐.包括“赵、代、秦、楚”的民歌.泛指四面八方的全国范围.乐府的工作任务.除了采集民歌、加工配乐外.还创作并填写歌辞.创作和改编曲调.研究音乐理论.进行演唱演奏.与周朝大司乐的人数规模比较也不相上下.代表人物李延年、司马相如⒏相和歌/相和大曲相和歌是汉代汉族各种民间歌曲到总称.它包括清唱的“徒歌”;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其常用乐器有节、笙、笛、琴、瑟、琵琶(即阮)、筝七种.汉代民歌《江南》是相和歌的正声.相和大曲是含有多段体的大型歌舞作品.为相和歌的最高发展形式.结构包括“艳”“曲”“解”“趋”四个部分.《陌上桑》乃东汉时期的相和大曲⒐古琴音乐《广陵散》记载于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琴操》一书.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讲述了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杀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广陵散》和《聂政刺韩王》是“异名同曲”.据考证. 《广陵散》在唐代以前有三十三段.分“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三个部分.是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这首具有情节性内容的大型琴曲在汉代的出现.说明了古琴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时代高度.⒑清商乐南北朝以后.成为汉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因此.“清商乐”是我国南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它包括“中原旧曲”(即相和歌)、“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三种成分.⒒文字谱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古老的曲谱.是由南北朝梁代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谱前有“序”.是目前所见我国最古老的曲谱.也是我国唯一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⒓多部乐形成:隋朝用国名和地名作为宫廷燕乐乐部的名称。
中音史
一:传统音乐1.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小调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省的民间音乐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早期著名艺人有严老烈,何柳堂等,五四运动后的鼎盛时期的艺人有吕文成等,作品有《步步高》《平湖秋月》等。
2.华彦钧:尤精琵琶及二胡的演奏,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等著名的六首乐曲。
二:音乐社团和院校1.上海国立音乐院:建立于1927年,原院长由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学院长蔡元培兼任,萧友梅任教务主任。
该校体制分为本科师范科及选科三部分。
1928年设预科本科专修科实行学分制,成立了理论作曲,键盘声乐小提琴大提琴国乐等,主要教师有萧友梅:(理论作曲)朱英(琵琶笛)王瑞娴(钢琴)李恩科(英文合唱视唱练耳)易韦斋(国文诗歌)2.国乐改进社:由刘天华,柯政和,张友鹤,郑颖荪等发起,正式成立于1927年,主要活动有:出版音乐刊物(音乐杂志)举办暑假音乐学习班,在北平举办了一次中外音乐家的音乐会。
3.民众歌咏会:成立于1935年2月22日,由一部分爱国的学生,职工和市民自发组成的,这个组织在1936年上海的救亡抗日歌咏运动中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早期新音乐的发展1.学堂乐歌定义:清末民初1911年前后新式学校音乐课上所教唱的歌曲。
内容:⑴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
⑵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
⑶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
艺术形式:这些歌曲基本上是以与西方和日本通用的简谱或线谱记谱的,供学生集体咏唱的齐唱曲,至辛亥革命前后有少量合唱曲。
最初我国所选曲的歌调大多是日本歌调。
历史意义:⑴它是中国近代社会资产阶级新文化发展的产物,是近代音乐文化的突出成果,它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习深远的影响,而且使一种新的集体唱歌的形式得到确立,为后面的革命歌曲发展开了先河。
⑵乐歌使西洋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五线谱和简谱的介绍,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中音史复习资料一.远古时期音乐的起源模仿说:音乐源于对自然音响的模仿。
《吕氏春秋》感情说:音乐源于人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礼记·乐记》劳动说:音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淮南子》对于中国音乐的起源,在基于一定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各种说法都仅仅是一种推测,应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不应简单归结为一种因素。
二.周秦时期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
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
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不得随意僭越。
六代之乐简称“六乐”,据说是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淡,节奏缓慢。
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郑卫之音自春秋起,周代的礼乐逐步走向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
“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深受一些诸侯国君的喜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了黄河流域绝大多数的民歌,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
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感情强烈,句式参差,语句间常插入虚词“兮”,节奏感、表现力很强,与《诗经》形式迥异。
十二律理论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十二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3、 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 年 11 月 27 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 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 年 7 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为院长。特 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 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学生以当时黄自“四大弟子”之称的贺绿汀、 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1、 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 琵琶技艺尤为高超。以卖唱奏乐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曾 派员前往无锡录制他演奏的曲目,但只初步录了 6 首,遗憾是他于 1950 年冬病故。二胡 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代表作:《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 船》。
4、 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1919 年取字子恺,浙江桐乡人。是李叔同的 学生。“五四”时期同吴梦非、刘志平,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是 一位美术家,中国漫画的创始人,是文学家,翻译家,音乐理论家。编写翻译编译了《孩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
乐研究会”,它是一个新型音乐社团。先后组建了国乐和西乐两部分,并设中乐唱歌班等。
聘请萧友梅为导师,并实际主持该会。因此。音研会实为北京大学所设一所业余音乐学校。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
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
中音史教学大纲
中音史教学大纲中音史教学大纲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音乐教育中,中音史是一个关键的学科,它涉及到中音乐的发展历程、重要作曲家和作品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导中音史教学,制定中音史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音史教学的重要性中音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音乐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音乐。
中音乐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音乐的起源、演变和发展,从而对中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中音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中音乐的重要作曲家和作品。
在中音史中,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他们的作品对中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些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他们的作品。
最后,中音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中音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中音乐,从而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中音史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制定中音史教学大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大纲的制定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中音史是一个相对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有限,因此大纲的内容和难度应该适当,不宜过于深入和繁杂。
其次,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音史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鉴赏。
因此,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通过听音乐、观看演出等方式进行实践。
最后,大纲的制定应该注重与时俱进。
中音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新的作曲家和作品不断涌现。
因此,大纲的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保持与时代的同步,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中音乐发展动态。
三、中音史教学大纲的内容中音史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要作曲家和作品、中音乐的流派和风格等。
中音史的名词解释
中音史的名词解释《走近中音史:名词解释》一、古琴:中国古代的弹拨乐器,亦称古琴。
作为中音史上的一大瑰宝,古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使其成为中华传统音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古琴以其深邃的内涵和高雅的风格,成为许多文人雅士追求的音乐艺术之源。
二、苏州评弹:流行于江苏苏州地区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苏州评弹以其婉转的唱腔、精湛的演技和独具江南韵味的音乐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
作为中音史上的代表性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苏州评弹通过夫妻谣、青衫湿、四大名旦等经典剧目,讲述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
三、京剧: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集音乐、舞蹈、唱腔、表演于一体,以其雄壮的唱腔、精巧的表演技巧和盛装华丽的戏服闻名于世。
京剧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激情澎湃的表演风格,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广泛的口碑。
它融合了中国古典戏曲、民间艺术形式以及西方戏剧等元素,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二胡: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之一。
二胡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悠扬的旋律,在中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通过弓弦乐器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艺术,传递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变化。
二胡在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在各个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使人们对它的喜爱与追捧不断上升。
五、诗词: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诗和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具有丰富的意境和精湛的表达技巧。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雅士都以写诗作词为乐,使得中华文化发展出了独具魅力的文学传统。
诗词中蕴含着华夏先民的智慧与情感,被视为中音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
六、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将中国与欧亚大陆连接起来,将不同文化、宗教、艺术等互相融合。
中音史上,丝绸之路的存在使得中国音乐在与西方音乐的交流中得到了磨砺和发展。
沿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互相借鉴、交流,成就了中华音乐的卓越成就和多元发展。
七、木鱼:佛教音乐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中音史
1.号子:劳动农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直接配合劳动的歌曲。
特点:节奏感强、简单、在演唱方式上往往一领众喝,具有号召力。
作用:统一劳动节奏布伐;调节情绪。
有:船拨号子、搬运号子、农事号子……2.山歌:劳动农民在山间野外抒发内心情感而演唱的歌曲。
特点:结构短小,往往是上下句;歌词往往是即兴的,内容广泛;节奏很自由,演唱方式一般是独唱、对唱;音乐特点高亢、嘹亮。
3.小调:日常生活中演唱的小型民歌。
特点:节拍规整,变化有制;在风格上细腻、婉转4.说唱:包括说类和唱类,一部分品种继承了宋代说唱。
例如:鼓子词、鼓曲、陶真、涯词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说唱形式如:牌子曲、琴书、渔鼓道情。
5.京韵大鼓:原称怯大鼓,产生于清代末年,起源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
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
刘派:高亢挺拔、气势磅礴;白派:朴素、自然;骆派:抒情色彩浓郁。
6.牌子曲:明清以来,运用当地民间小调,以曲牌形式,连缀成套用以舒事或抒情的一种说唱形式,有小曲与大曲之分。
7.弹词:明代中叶兴起于南方的一种板腔体的曲艺,唱词以七言诗赞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或三弦。
8.琴书:明清时曲艺的一种,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而得名。
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均用当地方言。
9.四大传奇:梁伯龙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记》、清代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10.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11.昆腔:又叫昆曲,因发源于江苏昆山而得名,在明嘉靖以前流传不广,后经魏良辅等人加工改进,扩大影响,以至于成为传奇据最有代表性的声腔,改进后的新昆山发展了南曲字少声多与婉转的特点,在运调上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演的细腻,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二中音史 选择 填空 判断 •1 不断变革中的传统音乐和不断发展中的新音乐,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内容。
•2 刘宝全被誉为“鼓界大王”。
• 乔清秀被誉为“坠子皇后”。
•3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 “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是将京剧推向国外,使中国戏曲艺术开始博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人。
•4 吴梅首开戏曲在高等教育设课之先河。
•5 华彦钧的代表作? • 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 《寒春风曲》 •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6 江南丝竹的代表作? • 广东音乐的代表作? •7 1906年初,李叔同在日本编刊的《音乐小杂志》是中国第一种音乐刊物。
•8 我国第一首学堂乐歌是《体操》。
•9 沈心工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有哪些? •10 李叔同学堂乐歌的代表作有哪些? •11 《送别》选自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原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
•12 李叔同创作的三部合唱曲《春游》是我国现见最早的合唱曲。
•13 192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是国立音乐院。
•14 王光祈将欧洲的比较音乐学引进我国。
•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著述最多的一位音乐学家是王光祈。
•15 青主在其音乐美学专著《乐话》中,反复阐述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的观点。
•16 萧友梅的代表作有哪些?• 《问》是萧友梅创作的独唱歌曲。
•17 赵元任的代表作有哪些?•18 《可怜的秋香》是黎锦晖最为成功的儿童歌舞表演曲。
•《小小画家》是黎锦晖最为成功的儿童歌舞剧。
•《毛毛雨》是黎锦晖创作的我国第一首流行歌曲。
•19 黄自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20 青主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
•21 黄自的“四大弟子”是指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
• 黄自于1932年出版的《春思曲》独唱歌曲集,收入了《思乡》、《春思曲》和 《玫瑰三愿》。
•22 刘天华的“国乐改进社”和郑觐文的“大同乐会”是从事国乐改进活动的代表性社团。
•丝竹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柳尧章根据汪昱庭《浔阳夜月》琵琶曲传谱改编而成。
•23 刘天华二胡作品有哪些?•24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鲍狄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 我国最早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文艺干部的艺术学校是高尔基戏剧学校。
•25 聂耳的代表作有哪些?• 聂耳为影片《风云儿女》谱写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和插曲《铁蹄下的歌女》。
•26 群众歌曲《大刀进行曲》是麦新的作品。
•27《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是张寒晖。
•28《四季歌》《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垦春泥》是贺绿汀的作品。
•29 1936年,江文也创作的管弦乐曲《台湾舞曲》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艺术竞赛中获奖。
•30 《待曙》《晓风之舞》《杨柳岸》《舟中》是丁善德的钢琴作品。
•31 马思聪的小提琴代表作有哪些? •《内蒙组曲》包括《史诗》、《思乡曲》和《塞外舞曲》。
•32 1938年,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
•33 冼星海歌曲的代表作有哪些?• 冼星海创作的四部大合唱作品是指《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和《黄河大合唱》。
•34 秧歌的形式以热烈红火的群舞场面为特点的“大场子”和以歌舞戏剧表演为主的“小场子”两种形式为主。
•秧歌剧《兄妹开荒》的曲作者是安波。
•35 新歌剧《白毛女》的词曲作者?•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北风吹》是表现喜儿形象的音乐主调。
名词解释•1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音乐方法和音乐形式所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它既包括在近现代之前相传至今的固有音乐,也包括由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中国人,用民族固有的方法与形式所创造的具有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具体来说,它由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等四大部分音乐所构成。
•2 沈心工•沈心工,名庆鸿,字叔逵,上海人,曾留学日本学习音乐。
1903年初,带着他在东京“音乐讲习会”期间编写的第一首乐歌《体操》,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创设“唱歌课”,成为学堂乐歌在中国真正的开端。
他一生共创编了180多首学堂乐歌,代表作有《赛船》、《竹马》、《革命军》、《燕燕》、《黄河》等,先后编刊了《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和《心工唱歌集》,是中国第一代新音乐家的代表人物。
•3 国立音乐院•1927年11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校。
1929年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为校长。
国立音专设预科、本科、研究班,并附设师范科与选科,成立了相当于系的理论作曲、有键乐器、乐队乐器、声乐和国乐等组,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专业设置。
在师资队伍方面,汇集了在当时中国来说最高水准的音乐师资力量。
此外,国立音专通过举办音乐会、创编音乐刊物、成立音乐社团、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等音乐实践,使其成为了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的音乐学校。
•4 艺术歌曲 •是指兴起于19世纪欧洲浪漫乐派时期,以诗歌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室内性声乐作品。
•5 群众歌曲 • 群众歌曲是在抗日救亡歌咏热潮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宽泛的歌曲体裁样式概念,主要是为群众集体歌咏和传唱而作,是指除大型声乐作品(如大合唱、清唱剧)和室内性声乐作品(如艺术歌曲)之外,几乎包含着与抗日救亡主题相关,而又曾在群众中传唱的所有歌曲的一个泛称。
•6 黄河大合唱 • 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大型合唱作品。
全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九个乐章组成,各乐章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由主题音调紧密联系在一起。
音乐语言准确生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多样,全曲宏伟的规模和音乐的英雄气概是其艺术特色所在。
简答题 •一 简述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答: 1、通过乐歌的传唱和乐歌为主的学校音乐教育,向中国大众特别是学生开始较系统地输入西方音乐知识,如传授简谱、介绍五线谱和基本乐理等; •2、确立了集体歌唱的形式,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3、为我国造就了第一代传播现代音乐文化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音乐家; • 4、开了新音乐创作之先河,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石和发端的作用。
二 简述学堂乐歌的兴起过程。
答:1、1898年,康有为上《请开学校折》,首次正式提出学校应设音乐课程; •2、百日维新失败后,知识分子留学日本,通过不同途径学习西洋音乐; •3、留日中国学生在刊物上提出设立音乐学校、提倡在学校开设唱歌课的主张; •4、中国留日学生开始在日本展开音乐活动,如成立音乐讲习所、编唱乐歌、编刊音乐书谱; •5、1903年,沈心工在南洋公学所设附属小学开设“唱歌课”,带来了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编写的第一首乐歌—《体操》,成为学堂乐歌真正的开端,学堂乐歌活动开始形成潮流。
•三 简述黎锦晖的儿童音乐创作。
• 答:黎锦晖的儿童音乐创作包括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和12部儿童歌舞剧。
•1 、儿童歌舞表演曲:是一种集音乐、诗歌、舞蹈和游戏于一体的新的儿童音乐体裁。
以儿童的世界为表现题材,以孩子气的白话为歌词,采用民间风味的音乐素材,谱成口语化的富于表情与动作感的优美歌调,并以边游戏边歌唱和载歌载舞的方式演唱。
代表作有《好朋友来了》、《蝴蝶姑娘》、《可怜的秋香》等; •2 、儿童歌舞剧:是在歌舞表演曲基础上的提高发展,同样采用了诗歌、音乐、舞蹈、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而又配合于舞台艺术的多种手段,对具有一定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作展示,代表作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
•四 简述黄自的音乐创作。
•答:一、声乐作品 • 1)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混声四部合唱);《目莲救母》(无伴奏男声四部合唱);《长恨歌》—我国第一部清唱剧; •2)艺术歌曲: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我国古诗词为题材,如《南乡子》、《点绛唇》、《花非花》、《卜算子》;一类是专为音乐会演唱所写的独唱曲,如《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 •3)学校歌曲:《西风的话》、《雨后西湖》、《燕语》、《本事》、《踏雪寻梅》等; •4)少儿歌曲:《牛》、《养蚕》; •5)电影歌曲:《天伦歌》 •二、器乐作品:管弦乐《怀旧曲》。
•五 简述聂耳的音乐创作特征。
•答:1)用音乐准确生动刻画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形象,以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热情以及对反帝斗争充满 希望和信心; •2)用音乐细致生动的刻画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3)重视音乐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形式创作和发展; •4)大胆突破了传统方整性的歌曲结构原则,创造性地探索了“以短小的动机或乐句为基础,加以一贯发展的原则”,使得歌曲形式丰富多样,特别富于动力和节奏感; •5)歌曲不仅具有民族的和大众的特点 ,而且富于时代特色。
•六 简述歌剧《白毛女》在音乐创作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答:1、在民间音调基础上发展、创造性格化的人物主调。
作者先根据剧中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选择适当的民间音调作为创造这个人物音乐主调的基础,然后按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要求,对音乐主调作必要的加工发挥,或增添补充性主调。
如在河北民歌《小白菜》的基础上写成了喜儿的主调音乐《北风吹》; •2、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演进对人物主调作戏剧性的发展,广泛应用了对主调音乐作板腔化、朗诵性的处理。
如将喜儿的主调音乐《北风吹》发展出了《刀杀我》、《他们要杀我》等音乐唱段; •3、运用齐唱、重唱、合唱等音乐形式作为创造新歌剧音乐的重要手段。
•4、 开创了一条使民歌音调戏剧化、戏曲音乐手法现代化和借鉴自西洋的音乐手法民族化的戏剧音乐创作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