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三节 合同解除的程序
一、协议解除程序 实质上就是以一个新合同的方式解除原合同关系。须
经过要约和承诺阶段。 关于协议解除是否须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我国法律
未作明文,原则上应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 在协议解除发生效力的时间上,若合同解除需办理批
准、登记手续的,则办理完这些手续为合同解除日期。不 需要办理手续的,则一般当事人协商一致之时就是合同解 除生效之时。当事人也可以商定解除生效的日期。
例如合同质量条款约定不明,解释时应当参考价格条款, 如果约定的是上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上等质量;约定的是 中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中等质量。同样,如果价格条款约 定不明,也应当参考质量条款解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三)目的解释 所谓目的解释,指解释合同时,如果合同所使用
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应采取最适合于 合同目的的解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 一章合同的解释
2020/11/28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一节 合同解除的概述
一、概念和类型
合同的解除源于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债权 的牵连性。
合同的解除是合同关系终止的一种方式, 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解除条件具备时, 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或者法院的 裁判使合同关系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
ART.93.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 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三节 法定解除
一、概念:法律直接规定的解除权产生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 解除合同的行为。 分为一般法定解除权和特殊法定解除权 前者适用于所有合同,后者仅在特定类型合同中出现。
n 一般认为,本案法院判决是值得商榷的。从合同 条款我们可以看出,当事人的真实目的是,以乙 方为甲方提供服务为条件,甲方卖给乙方集资优 惠房。现乙失踪已达四年之久,即乙方没有为甲 方服务达四年,致使合同目的不能达到,显然已 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当然该合同条款解释还有 一个问题,即“服务十年”究系连续十年或总年 限达十年?依据生活经验,应认为除非甲方同意, 否则应是连续服务十年。
主要包括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 除和裁判解除四种主要类型。其中裁判解除主 要适用在情事变更的场合。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合同解除的法律性质
1、以生效的合同为标的,与合同无效和撤销、适当履行较大差异。 与上述各制度共同构成合同消灭(终止)体系。 2、合同解除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
ART.93.1 ART.94 一般法定解除条件的规定。 ART.164—167、 ART.219等是特别的法定解除条件。 3、合同解除原则上必须有解除行为 我国合同法不采取当然解除主义立法,因此合同的解除通常除 了须满足解除条件外,还需要解除行为。主要包括双方协商同意或一 方发出解除的意思。 4、合同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涉及到溯及力的问题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整体解释 整体解释,也称作体系解释。是指根据条款在整个合同
中的位置与其他条款的关联确定各个条款在整个合同中所具 有的正确意思。
一个合同是一个整体,要理解其整体意思必须准确理解 其各个部分的意思;反之,要理解各个条款的意思,也必须 将各个条款置于合同整体之中,使其相互协调,才可能理解 各个条款的正确意思。如果将某个条款单独解释,或许存在 不同的意思,难以确定哪一个意思是当事人的真意,但只要 将该条款与其他条款相联系,相互解释,相互补充,即不难 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合同解释应首先探寻当事人的真意,在不能求得当事 人真意,或依据一般解释方法明显不公平、不符合常理、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时,可以运用诚实信用、交易习惯等 方法解释确定合同的含义。但法官不能够在当事人意图 已明确的情况下,以客观标准来曲解当事人的意思,那 样会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涉。
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演变。☆
二、法定解除的条件 ART.94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根本违约) 2.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 行主要债务(预期违约) 思考:比较此项规定与ART.68.69的规定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现实违约) 思考:欠缺之处?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的(根本违约)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依其规定。 6.解除权的不可分性。当事人一方为数人时,应由
该数人或对该数人共同行使解除权。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四节 合同解除的效力
关于合同解除效力在各国法律中的不同,请参阅教材相关内容
1、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 所谓非继续性合同,是指履行为一次性行为的合同。就非继续性合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为法定解
除。ART.94 约定解除,是当事人以合同的形式,约定为
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行为。其中,保留 解除权的合意,称为解约条款。 ART.93.2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二节 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n 如:甲公司与员工乙签订集资购房合同,合同中 约定 “乙须为甲服务十年,否则,甲有权解除购 房合同,收回房屋”。合同签订二年后,乙失踪 四年。甲起诉要求解除合同收回房屋。法院以甲 解除与乙劳动合同的通知没有送达乙,没有产生 劳动合同解除的效力,当事人仍然存在劳动合同 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5.对合同是否生效要求不同。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四、合同解除的类型
(一)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 单方解除,是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
为。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 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 方主张,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协议解除,也叫合意解除,是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 同意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以解除权的存在为必要,解 除行为也不是解除权的行使。实际上是以第二契约解除第 一契约的行为。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一节、合同解释基础理论
一、合同解释及解释主体 合同解释是指阐明合同条款的含义,从而确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权利、
义务的活动。 严格意义而言,合同解释的主体为法庭或仲裁庭。理论界和实务界的
研究多基于此视角。 二、合同解释的对象
合同解释从来都不是“镜外生像”,而是要对一定的文本,即合同的 条款展开解释。
坚持客观立场,以外部意思为主。 区分解释的文本和解释的辅助材料。 三、合同解释的内涵及类型 1、阐明解释:在可能文义范围之内阐明当事人的真意 2、补充解释:在可能的文义范围之外解释 3、修正解释:无视当事人本来的意思,基于公共政策或公平诚信的考 虑,对合同进行价值判断,进而拟定特定的合同意思,使合同内容发生变 更的解释,属于合同的司法变更
n 在诉讼中,当事人往往各执一词;而且,有的当 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违背订约时的真意为 自己辩护。这为法官探寻真意增加了难度。需要 法官在诉讼运用自己的智慧,综合合同签订、履 行等各方面情况确定当事人真意。在当事人存在 分歧,难以确定当事人真意时,法官则应以合同 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一个“合理标准” (standard of reasonableness)确定合同内 容,即运用客观标准推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wk.baidu.com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行使解除权的程序 1.解除权的行使以当事人享有解除权为前提。(形
成权) 2.解除权的行使应该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3.解除合同原则上续采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当事
人。Art.96 4.解除权行使须及时。Art.95 5.法律规定解除合同应办理登记批准等手续的,应
同的性质而言,当它被解除时能够恢复原状,即已经进行的给付能够返 还给付人。
2、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 所谓继续性合同,是履行必须在一定继续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一
时或一次完成的合同 。如租赁合同、仓储合同等均属此类。租赁、借用、 消费借贷等继续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标的物为目的,已经被受领方享用 的标的物效益,是不能返还的,也就不能恢复原状。
如,委托合同的解除不能有溯及力,主要是因为委托合同解除溯及 到合同成立当初消灭,会使受托人进行的代理行为全部失去法律根据, 从而变成无效。这样,代理人及通过该代理行为而与委托人成立法律关 系的第三人均遭不测之损害,也使社会经济秩序紊乱。因而,为保护善 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化,委托合同的解除 不应有溯及力。 3、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
同所表达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因此进行文义解释,应探求当 事人共同的真实意思,不应仅满足于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 应拘泥于所使用之不当词句。
德国合同解释理论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是:“误载不害真 意”,即解释合同时应探寻当事人的真实含义的意思,不应 拘泥当事人误书。
如“贷到付款”,“一方元”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n 思考,合同的解除与附解除条件这两种制度。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三、合同的解除与附解除条件
二者表面上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别仍是主要的: 1、解除条件原则上可以附加在一切法律行为及意思表示,
不限于合同。 2、法律行为附条件主要是为了限制法律行为的效力,满足
当事人的特殊需要,为此当事人以意思表示对法律行为加 上附款。合同的解除不是合同的附款,往往都不是基于当 事人的约定,而主要是基于法律的规定。 3、解除条件成就,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当然且自动消灭, 无须当事人再有主动的行为,而在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尚 必须有解除行为的实施。 4、解除条件成就,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一般是向未来失 去效力,而合同的解除既有向未来发生效力的,也有溯及 到合同成立之时的。
我国《合同法》ART.125 我国合同法的态度。 六 、合同解释问题是个事实问题还是价值问题? ☆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二节 合同解释的具体规则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解释方法的规定有以下几条: ART.41, ART.61, ART.62, ART.125.
(一)文义解释 通过对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含义的解释,以探求合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五、各国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释的规定 《法国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解释时,应探求当事人
的意愿,而不应拘泥于合同文字的字面意思”。 《德国民法典》第133条规定:“解释意思表示应探求其真
意,不得拘泥于文词”,第157条则规定:“解释合同应按照 诚实信用的原则及一般交易上的习惯解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四、合同解释的标准 合同解释的目的在于探求当事人的“真意”,补充
合同的漏洞。 什么才是当事人的内心真意,即使找到一方当事人
的真意,如何对相对人的信赖利益进行保护? 这涉及到合同解释的标准问题: 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坚持把探寻当事人内心的主观
意思(目的意思)。客观主义是以一个理性人在此情况 下所用语言文字的含义为标准,即所谓合理的客观标准。
一、协议解除 合同成立以后,在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双
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ART.93:“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约定解除 合同成立时或成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
当事人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某种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 解除权,并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
当事人订立合同必有其目的,该目的是当事人真意 所在,为决定合同内容之指针。因此,解释合同自应符 合当事人所欲达成之目的。如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前 后矛盾或暧昧不明,应通过解释使之明确,以符合当事 人之目的。合同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有两种相反的 意思,自应采取其中最适合于当事人目的的意思。
应注意,此所谓当事人目的,乃指双方当事人共同目 的或者至少是为对方当事人已知或应知的一方当事人目 的。若属于对方不可能得知的一方当事人目的,自不得 作为解释之依据。
第三节 合同解除的程序
一、协议解除程序 实质上就是以一个新合同的方式解除原合同关系。须
经过要约和承诺阶段。 关于协议解除是否须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我国法律
未作明文,原则上应该由当事人自由选择。 在协议解除发生效力的时间上,若合同解除需办理批
准、登记手续的,则办理完这些手续为合同解除日期。不 需要办理手续的,则一般当事人协商一致之时就是合同解 除生效之时。当事人也可以商定解除生效的日期。
例如合同质量条款约定不明,解释时应当参考价格条款, 如果约定的是上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上等质量;约定的是 中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中等质量。同样,如果价格条款约 定不明,也应当参考质量条款解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三)目的解释 所谓目的解释,指解释合同时,如果合同所使用
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应采取最适合于 合同目的的解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 一章合同的解释
2020/11/28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一节 合同解除的概述
一、概念和类型
合同的解除源于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债权 的牵连性。
合同的解除是合同关系终止的一种方式, 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解除条件具备时, 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或者法院的 裁判使合同关系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
ART.93.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 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三节 法定解除
一、概念:法律直接规定的解除权产生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 解除合同的行为。 分为一般法定解除权和特殊法定解除权 前者适用于所有合同,后者仅在特定类型合同中出现。
n 一般认为,本案法院判决是值得商榷的。从合同 条款我们可以看出,当事人的真实目的是,以乙 方为甲方提供服务为条件,甲方卖给乙方集资优 惠房。现乙失踪已达四年之久,即乙方没有为甲 方服务达四年,致使合同目的不能达到,显然已 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当然该合同条款解释还有 一个问题,即“服务十年”究系连续十年或总年 限达十年?依据生活经验,应认为除非甲方同意, 否则应是连续服务十年。
主要包括协议解除、约定解除、法定解 除和裁判解除四种主要类型。其中裁判解除主 要适用在情事变更的场合。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合同解除的法律性质
1、以生效的合同为标的,与合同无效和撤销、适当履行较大差异。 与上述各制度共同构成合同消灭(终止)体系。 2、合同解除必须具备解除的条件
ART.93.1 ART.94 一般法定解除条件的规定。 ART.164—167、 ART.219等是特别的法定解除条件。 3、合同解除原则上必须有解除行为 我国合同法不采取当然解除主义立法,因此合同的解除通常除 了须满足解除条件外,还需要解除行为。主要包括双方协商同意或一 方发出解除的意思。 4、合同解除的效果是使合同关系消灭,涉及到溯及力的问题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整体解释 整体解释,也称作体系解释。是指根据条款在整个合同
中的位置与其他条款的关联确定各个条款在整个合同中所具 有的正确意思。
一个合同是一个整体,要理解其整体意思必须准确理解 其各个部分的意思;反之,要理解各个条款的意思,也必须 将各个条款置于合同整体之中,使其相互协调,才可能理解 各个条款的正确意思。如果将某个条款单独解释,或许存在 不同的意思,难以确定哪一个意思是当事人的真意,但只要 将该条款与其他条款相联系,相互解释,相互补充,即不难 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合同解释应首先探寻当事人的真意,在不能求得当事 人真意,或依据一般解释方法明显不公平、不符合常理、 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时,可以运用诚实信用、交易习惯等 方法解释确定合同的含义。但法官不能够在当事人意图 已明确的情况下,以客观标准来曲解当事人的意思,那 样会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涉。
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演变。☆
二、法定解除的条件 ART.94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根本违约) 2.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 行主要债务(预期违约) 思考:比较此项规定与ART.68.69的规定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现实违约) 思考:欠缺之处?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的(根本违约)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依其规定。 6.解除权的不可分性。当事人一方为数人时,应由
该数人或对该数人共同行使解除权。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四节 合同解除的效力
关于合同解除效力在各国法律中的不同,请参阅教材相关内容
1、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 所谓非继续性合同,是指履行为一次性行为的合同。就非继续性合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为法定解
除。ART.94 约定解除,是当事人以合同的形式,约定为
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行为。其中,保留 解除权的合意,称为解约条款。 ART.93.2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二节 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n 如:甲公司与员工乙签订集资购房合同,合同中 约定 “乙须为甲服务十年,否则,甲有权解除购 房合同,收回房屋”。合同签订二年后,乙失踪 四年。甲起诉要求解除合同收回房屋。法院以甲 解除与乙劳动合同的通知没有送达乙,没有产生 劳动合同解除的效力,当事人仍然存在劳动合同 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5.对合同是否生效要求不同。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四、合同解除的类型
(一)单方解除和协议解除 单方解除,是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的行
为。不必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只要解除权人将解除合同的 意思表示直接通知对方,或经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向对 方主张,即可发生合同解除的效果。
协议解除,也叫合意解除,是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 同意将合同解除的行为。它不以解除权的存在为必要,解 除行为也不是解除权的行使。实际上是以第二契约解除第 一契约的行为。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一节、合同解释基础理论
一、合同解释及解释主体 合同解释是指阐明合同条款的含义,从而确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权利、
义务的活动。 严格意义而言,合同解释的主体为法庭或仲裁庭。理论界和实务界的
研究多基于此视角。 二、合同解释的对象
合同解释从来都不是“镜外生像”,而是要对一定的文本,即合同的 条款展开解释。
坚持客观立场,以外部意思为主。 区分解释的文本和解释的辅助材料。 三、合同解释的内涵及类型 1、阐明解释:在可能文义范围之内阐明当事人的真意 2、补充解释:在可能的文义范围之外解释 3、修正解释:无视当事人本来的意思,基于公共政策或公平诚信的考 虑,对合同进行价值判断,进而拟定特定的合同意思,使合同内容发生变 更的解释,属于合同的司法变更
n 在诉讼中,当事人往往各执一词;而且,有的当 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违背订约时的真意为 自己辩护。这为法官探寻真意增加了难度。需要 法官在诉讼运用自己的智慧,综合合同签订、履 行等各方面情况确定当事人真意。在当事人存在 分歧,难以确定当事人真意时,法官则应以合同 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一个“合理标准” (standard of reasonableness)确定合同内 容,即运用客观标准推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wk.baidu.com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二、行使解除权的程序 1.解除权的行使以当事人享有解除权为前提。(形
成权) 2.解除权的行使应该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3.解除合同原则上续采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对方当事
人。Art.96 4.解除权行使须及时。Art.95 5.法律规定解除合同应办理登记批准等手续的,应
同的性质而言,当它被解除时能够恢复原状,即已经进行的给付能够返 还给付人。
2、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无溯及力 所谓继续性合同,是履行必须在一定继续的时间内完成,而不是一
时或一次完成的合同 。如租赁合同、仓储合同等均属此类。租赁、借用、 消费借贷等继续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标的物为目的,已经被受领方享用 的标的物效益,是不能返还的,也就不能恢复原状。
如,委托合同的解除不能有溯及力,主要是因为委托合同解除溯及 到合同成立当初消灭,会使受托人进行的代理行为全部失去法律根据, 从而变成无效。这样,代理人及通过该代理行为而与委托人成立法律关 系的第三人均遭不测之损害,也使社会经济秩序紊乱。因而,为保护善 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化,委托合同的解除 不应有溯及力。 3、合同解除与恢复原状、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
同所表达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因此进行文义解释,应探求当 事人共同的真实意思,不应仅满足于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 应拘泥于所使用之不当词句。
德国合同解释理论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是:“误载不害真 意”,即解释合同时应探寻当事人的真实含义的意思,不应 拘泥当事人误书。
如“贷到付款”,“一方元”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n 思考,合同的解除与附解除条件这两种制度。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三、合同的解除与附解除条件
二者表面上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差别仍是主要的: 1、解除条件原则上可以附加在一切法律行为及意思表示,
不限于合同。 2、法律行为附条件主要是为了限制法律行为的效力,满足
当事人的特殊需要,为此当事人以意思表示对法律行为加 上附款。合同的解除不是合同的附款,往往都不是基于当 事人的约定,而主要是基于法律的规定。 3、解除条件成就,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当然且自动消灭, 无须当事人再有主动的行为,而在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尚 必须有解除行为的实施。 4、解除条件成就,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一般是向未来失 去效力,而合同的解除既有向未来发生效力的,也有溯及 到合同成立之时的。
我国《合同法》ART.125 我国合同法的态度。 六 、合同解释问题是个事实问题还是价值问题? ☆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第二节 合同解释的具体规则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解释方法的规定有以下几条: ART.41, ART.61, ART.62, ART.125.
(一)文义解释 通过对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含义的解释,以探求合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五、各国民法典关于合同解释的规定 《法国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解释时,应探求当事人
的意愿,而不应拘泥于合同文字的字面意思”。 《德国民法典》第133条规定:“解释意思表示应探求其真
意,不得拘泥于文词”,第157条则规定:“解释合同应按照 诚实信用的原则及一般交易上的习惯解释”。
第十章合同的解除第十一章合同的解 释
四、合同解释的标准 合同解释的目的在于探求当事人的“真意”,补充
合同的漏洞。 什么才是当事人的内心真意,即使找到一方当事人
的真意,如何对相对人的信赖利益进行保护? 这涉及到合同解释的标准问题: 主观主义,主观主义坚持把探寻当事人内心的主观
意思(目的意思)。客观主义是以一个理性人在此情况 下所用语言文字的含义为标准,即所谓合理的客观标准。
一、协议解除 合同成立以后,在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双
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ART.93:“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约定解除 合同成立时或成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之前,
当事人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某种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 解除权,并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
当事人订立合同必有其目的,该目的是当事人真意 所在,为决定合同内容之指针。因此,解释合同自应符 合当事人所欲达成之目的。如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前 后矛盾或暧昧不明,应通过解释使之明确,以符合当事 人之目的。合同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有两种相反的 意思,自应采取其中最适合于当事人目的的意思。
应注意,此所谓当事人目的,乃指双方当事人共同目 的或者至少是为对方当事人已知或应知的一方当事人目 的。若属于对方不可能得知的一方当事人目的,自不得 作为解释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