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篇导论:市场和价格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1.微观经济学的主题(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地所有者和企业)的行为,也研究构成市场与行业的消费者和厂商的相互影响。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2)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
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
运用经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简单的描述。
(3)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在经济学、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中,没有一个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理论的有用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地做出了解释和预测。
比如说,厂商并不总是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的,因此,厂商理论只在解释厂商某些行为(如资本投资决策的时机)时才获得了有限的成功。
尽管如此,这一理论确实解释了有关厂商和行业的行为、成长和演变方面的大量现象,所以它已经成为决策者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1)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既研究实证问题,也研究规范问题。
实证问题主要是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则研究“应该如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都是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含义实证分析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规范分析也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关系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引言消费者行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展现的行为。
平狄克(Philip Kotler)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其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影响因素。
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平狄克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包括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替代方案、购买决策和后续评估等阶段。
1.需求识别:在这一阶段,消费者会感知到一个特定的需求或问题,进而启动购买决策的过程。
需求识别可以来源于内部刺激(例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或外部刺激(例如广告、社交媒体)。
2.信息搜索:在需求识别之后,消费者会主动积极地寻找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以满足其需求。
信息搜索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在线搜索、口碑传播、向朋友亲戚寻求建议等等。
3.评估替代方案:消费者通常会在购买前对可行的替代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
平狄克认为,消费者在评估替代方案时会考虑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品牌声誉等多方面因素。
4.购买决策:在评估完替代方案之后,消费者将做出最终的购买决策。
购买决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偏好、经济状况、家庭影响等。
5.后续评估:购买决策之后,消费者会对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估。
如果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满意,他们可能会再次购买或推荐给他人;如果不满意,他们可能会寻求退货或抱怨。
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
平狄克将这些因素总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内在因素:内在因素指的是个体特征和行为心理学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其中,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行为心理学因素包括个人态度、知觉、学习等。
2.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全学习教案

会计学
1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 二十一分。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二讲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市场: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确定商品价格的系统
地理界限和产品范围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价格:买卖商品或服务必须收付的一定量的货币
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市场价格由买卖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产业是提供同类商品的厂商; 套利是从一个地方低价买进而从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
ΔL); 乘以边际劳动(
又因为劳动的边际产出(MPL)
Δ Q Δ =
消费者通过比较市场篮子来做出选 择
无差异曲线向下第13倾页/共8斜9页 且不与另一条 相交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 二十一分 。
第二篇 生产者、
消费者及竞争性市场
第4章 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
预算线因价格变化发生偏转时, 可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价格—消费曲线说明了不同价格 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需求曲线:显示其他因素不变时对
既定价格消费者第3页愿/共89页意购买的商品数
量,表示为Q = Q (P),在图形上, D D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 二十一分。
第一篇 基础知识
第五讲 市场机制
在使市场出清的均衡价格上供求曲 线相交
特点:Qd=Qs;无短缺;无过剩; 无变动倾向
存在过剩时,生产者降价, Qd增加 Qs减少
数量都是可变的,并且都呈现边际 报酬递减的趋势。
劳动—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是指在保持产出不变的前
提下,多投入一单位劳动而相应减 少的资本投入的量。
注意:在等产量曲线上边际技术替
代率递减
微观经济学总结(平狄克)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得两个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得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工人与投资者得行为-—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得市场本身得行为微观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个体之间怎样通过互动形成更大得经济单位——市场与行业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得分支,主要研究总量经济指标,诸如国民产出得水平与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微观经济学就是关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得学科微观经济学得主题有权衡取舍、价格得作用与决定机制、市场得核心作用、理论与模型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得分析(客观)规范分析:解析“应该如何”一类问题得分析(主观)市场:买方与卖方得集合,通过她们实际或潜在得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得价格市场界定:确定一个具体得市场应包括哪些买者、卖者以及产品范围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得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得市场,没有任何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通行得价格市场范围:市场得边界,既包括地理得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得边界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得绝对价格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得价格,就就是通过膨胀调整后得价格实际分析中,我们应该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把名义价格转换成实际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得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衡量半成品与批发品得总体价格水平得指标章节练习:1、人们常说,一个好得理论就是可以用实证得、数据导向得研究来加以证伪得。
试解释为什么一个不能用经验事实来验证得理论不就是一个好理论。
2、下面两个陈述哪个就是实证分析,哪个就是规范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什么不同?A、汽油配给制(为个人每年购买得汽油量设置一个最大限额)就是一个糟糕得社会政策,因为它阻碍了竞争性市场体系得运转.B、由于汽油配给制而境况变差得人要多于因此而境况变好得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圣才出品】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说明:
(1)本表虽尽量确保准确,但难免有所遗漏,请学员查看所报高校当年招生简
章及参考书目。本表仅供参考!
(2)部分高校将该书列为相关专业考研复试参考书目,在本表中在相关专业后
标注了“(复试)”字样。
(3)更多相关信息请登录圣才考研网()。
1/1
高校(包括科研机构)
对应院校(专业)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保险学院、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全球价值链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主编的《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
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具体如下表所示。
闽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
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
中山大学
管理学院
汕头大学
商学院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财政系、 计划统计系、经济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2021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精编资料

2021 年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精编资料一、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1 .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 2002--2017 年考研真题;其中 2005-2016 有答案、 2017 含部分答案、2. 厦门大学 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大纲①2018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大纲。
二、 2021 年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考研资料3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相关资料( 1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①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本科生课件。
③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 2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简答题精编。
②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论述题精编。
③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考研核心题库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综合题精编。
( 3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题 [ 仿真 + 强化 + 冲刺 ]① 2021 年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六套仿真模拟题。
② 2021 年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强化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③ 2021 年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六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4 .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相关资料( 1 )曼昆《宏观经济学》 [ 笔记 + 课件 + 提纲 ]①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笔记。
②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曼昆《宏观经济学》本科生课件。
③厦门大学 806 宏、微观经济学之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9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图 2 准租金
2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3.外部性[中山大学 2018 研;武汉大学 2019 研] 答: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未经补偿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 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增加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得到报偿。外部 经济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当存在 正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价值大于其私人价值。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小于社会最优数量。 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减少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为此付费。外 部不经济也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其私人成本。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大于社会最优 数量。 外部性纠正办法主要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3 / 5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的。
5.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中山大学 2015 研] 答: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如果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凸 的,那么总存在着一组价格,使得每个帕累托有效率的配置是某个合理配置禀赋的市场均 衡,即只要消费者的偏好都是凸的,那么每个帕累托有效率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均衡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表明价格的配置作用和分配作用是可以分开的。 该定理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累托有效率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在一个纯交换 经济中,如果每个人的效用函数 ui(ui 表示第 i 个人的效用函数)在 R+n 上都是连续、严 格递增与严格拟凹(严格拟凹的效用函数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的,假定是 该交易中的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同时假定禀赋经过再分配,使得分配后的禀赋向量为, 那么必是该经济的一个竞争性均衡。 只有在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时,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才成立。其意义在于指出了分配 与效率问题可分开来考虑,凸显了政府在再分配收入中的重要角色。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释为什么冰淇淋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市场出清水平。
答:如图2-3所示,假设短期内供给完全无弹性,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供给曲线S 与初始的需求曲线1D 相交,确定均衡价格为1P ,均衡数量为1Q 。
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当前价格1P 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消费者为获得冰淇淋,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淇淋出价更高。
在需求压力下,冰淇淋价格将上升,直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图2-3 冰淇淋的供求分析2.请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以下各事件会怎样影响黄油的价格、销售量及购买量:(1)人造黄油价格上升;(2)牛奶价格上升;(3)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答:(1)人造黄油和黄油是一对替代品。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将导致黄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黄油的需求曲线将从1D 向右移动至2D ,均衡价格将从1P 上升至2P ,均衡数量将从1Q 增加至2Q ,如图2-4所示。
图2-4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的影响(2)牛奶是黄油的主要原料。
牛奶价格上升将增加黄油制造成本。
黄油的供给曲线将从1S 向左移动至2S ,在更高的价格2P 实现均衡,同时供给量减少到2Q ,如图2-5所示。
图2-5 牛奶价格上升的影响(3)假设黄油是正常商品。
平均收入水平下降将导致需求曲线从1D 向左移动至2D ,结果价格降至2P ,需求量也下降至2Q ,如图2-6所示。
图2-6 平均收入下降的影响3.如果玉米片价格上升3%而使其需求量下降6%,那么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解: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微观经济学总结(平狄克)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工人和投资者的行为——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的市场本身的行为微观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个体之间怎样通过互动形成更大的经济单位——市场和行业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总量经济指标,诸如国民产出的水平和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微观经济学是关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学科微观经济学的主题有权衡取舍、价格的作用和决定机制、市场的核心作用、理论和模型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的分析(客观)规范分析:解析“应该如何”一类问题的分析(主观)市场:买方和卖方的集合,通过他们实际或潜在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的价格市场界定:确定一个具体的市场应包括哪些买者、卖者以及产品范围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的市场,没有任何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通行的价格市场范围:市场的边界,既包括地理的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的边界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绝对价格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的价格,就是通过膨胀调整后的价格实际分析中,我们应该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把名义价格转换成实际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衡量半成品和批发品的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章节练习:1、人们常说,一个好的理论是可以用实证的、数据导向的研究来加以证伪的。
试解释为什么一个不能用经验事实来验证的理论不是一个好理论。
2、下面两个陈述哪个是实证分析,哪个是规范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什么不同?A、汽油配给制(为个人每年购买的汽油量设置一个最大限额)是一个糟糕的社会政策,因为它阻碍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运转。
B、由于汽油配给制而境况变差的人要多于因此而境况变好的人。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7章-生成成本)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7章生产成本课后复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某公司支付给会计人员10000美元的年薪,这笔费用是一项经济成本吗?答:这笔费用是一项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
显性成本指实际支出,所有涉及到货币交易行为的成本都属于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是一种经济成本,不涉及到货币交易行为,但涉及到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源的成本。
当一个公司支付给会计人员10000美元年薪时,这是一笔货币交易,这笔费用是会计人员用劳动换来的收入。
因此,这笔费用属于经济成本中的显性成本。
2.某小零售店女店主自己做账,你将如何计算她工作的机会成本?答:该店主自己做账的机会成本是:她利用做账的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根据机会成本的定义,如果该小零售店女店主不是自己做账,她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做其他的事情,例如做小生意或者参加一些休闲活动。
那么,女店主自己做账的机会成本就是她用于做账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入。
3.解释以下说法正确与否:(1)如果一家企业的拥有者不给自己支付工资,则会计成本为零,而经济成本为正。
(2)会计利润为正的企业不一定经济利润也为正。
(3)企业雇佣了一些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工人,则其使用这些工人服务的机会成本为零。
答:(1)正确。
因为这里不存在货币交易,所以不存在会计成本(或显性成本)。
但是,因为企业的拥有者可以受雇于其他企业,因而存在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为正,反映了此人工作时间的机会成本。
(2)正确。
会计利润仅考虑显性成本。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来源微♥公号精研学习网
第1篇导论:市场与价格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微观经济学的主题(见表1-1)★
表1-1微观经济学的主题
考点二: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见表1-2)★★
表1-2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考点三:市场★
市场是指买者和卖者的集合,以及由此确定的潜在的买卖。
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不仅有买方和卖方都不会影响市场的竞争性市场,还有卖方影响市场的非竞争市场,如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等。
市场是有范围的,不仅要考虑地理边界,还要考虑包含产品范围的大小。
如住房市场是高度当地化的,而黄金市场却是世界性的。
市场的价格是在买卖双方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般而言,微观经济学考察市场均衡的价格,即一个市场上的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考点四: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
1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含义
名义价格是指以某些货币表示的,未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的价格。
实际价格则是指名义价格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价格。
2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关系
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关系需要引入消费价格指数(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
某年商品的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某年商品的实际价格=基准年消费物价指数/计算年消费物价指数×计算年的名义价格。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笔记(第13章 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13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博弈和策略性决策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描述、分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由棋奕、桥牌、战争中借用而来,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如用来表现寡头间相互依存的竞争特点便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现代经济博弈理论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莫根施特恩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1)非合作和合作博弈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如果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合作的。
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
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行业中的两个厂商谈判开发一种新技术的联合投资(假设其中任何一个厂商都没有能独自成功的足够知识)。
如果两个厂商能够签订一份分配联合投资利润的有约束力的合同,则使双方都获益的合作的结果就是可能的。
非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就是两竞争的厂商相互考虑到对方的可能的行为,并独立确定价格或广告策略以夺取市场份额的情况。
在这两类博弈中,策略设计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理解你的对手的处境,并(如果你的对手是理性的)正确推导出其对你的行为会作出的反应。
(2)二者差别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签订合同的可能性。
在合作博弈中有约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存在的。
2.占优策略有些策略在竞争者作某些选择时很可能是成功的,但如果他们作另外的选择就会失败。
而其他一些策略却不管竞争者选择什么都会成功。
占优策略——不管对手做什么——对博弈方都是最优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一、前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微观主体行为:消费者(如何)选择买(什么);生产者(如何)选择生产(什么).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联系纽带。
而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宏观课题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的要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们不总是能获得我们想要的,这就要求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配置可以通过市场、也可以通过计划实现,微观经济学的目的不在于确定哪种方式更好,而是给衡量配置方式优劣一个标尺。
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理论VS模型;实证VS规范;市场VS行业;竞争性市场VS非竞争性市场;市场的内涵VS市场的外延;市场的地理边界VS市场的产品范围;名义价格VS实际价格二、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需求与供给供给供给曲线显示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既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正向相关关系。
非价格的供给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本、原材料)。
供给曲线由非价格决定因素决定,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动,整条曲线都将发生移动;在非价格决定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发生变动带来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由曲线上点的移动来体现,此时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实际的落点。
需求需求曲线显示在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售价发生的变化导致他愿意购买的数量的变化(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反向相关关系。
非价格的需求决定因素包括:收入、消费者品味,相关商品价格(互补品、竞争品)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规律同供给曲线。
均衡均衡(市场出清):市场机制:(1)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市场出清价格;(2)一旦价格偏离均衡,则市场将通过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减轻需求方或供给方的过剩或不足,从而实现重新均衡;(3)要使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必须是竞争性的。
市场均衡的变化:非价格的需求或供给因素发生变化将使需求或供给曲线变化,进而导致市场均衡变化。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市场机制总结需求曲线非价格供给决定因素供给曲线需求与供给弹性需求和供给弹性介绍 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负值:p QQ p p p Q Q Ep ∆∆=∆∆=//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种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
无穷弹性和0弹性。
其他需求弹性,如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一般是正值 ,其他特点同需求弹性.非价格需求决定因素市场均衡衡短期弹性VS长期弹性需求方面:⏹价格弹性: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收入弹性:对于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收入弹性大于短期收入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供给方面: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对部分耐用消费品或可回收商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
政府干预效应:价格控制最高限价(政府认为均衡价格过高)。
最高限价必然产生过度需求。
图PP21.补充说明本章案例极多,可一一浏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使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考试时分析题的回答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使学习过程不至于沦为单调的理论推导。
但在浏览这些案例时应切记,重在“看懂”,而不在背下来LECTURE 3 消费者理论一、消费者行为基本概念市场篮子、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图、边际替代率、效用、基数效用函数和序数效用函数、预算约束、预算线、拐点解、显示性偏好、边际效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拉氏指数、派氏指数、连锁权重物价指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三个步骤:⏹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结合前面二者确定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偏好基本假设:⏹偏好的完全性、可传递性,以及“多总比少好”。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向下倾斜⏹其右上和左下分别表示偏好于和不偏好于⏹每条无差异曲线绝不相交⏹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图PP5,6。
思考:BADS,无差异曲线将是怎么样的?序数排列就足以解释大多数消费者决策是如何做出的预算约束预算线的斜率反映了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是两种商品价格比取负;截距表示使用已有收入能够购买的最多单种商品。
收入变化:⏹收入增加/减少使预算线向外/内平移。
图PP8;价格变化:⏹一种商品价格变化,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点为原点旋转。
图:PP9;⏹两种商品价格发生同比变化,预算线斜率不变,向外或向内平移。
消费者选择最大化消费者满足的市场篮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应在预算线上,⏹应给予消费者最受偏好的商品和劳务组合。
根据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C/∆F,预算线斜率为-Pf/Pc,最大化条件是MRS=Pf/Pc因此,当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图PP11。
拐点解:⏹发生在无差异曲线与横轴或纵轴相切时,此时MRS≠Pa/Pb。
图PP12。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相等边际原则:⏹边际效用与无差异曲线:⏹又,在无差异曲线上:MRS=-∆C/∆F⏹因此⏹又根据消费者最大化其满足感时有MRS=Pf/Pc ⏹因此有效用最大化条件(相等边际原则):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VS派氏指数:⏹两种指数都涉及基期和当前的价格水平对比;⏹拉氏指数立足于基期消费构成,派氏指数立足于当前消费构成;⏹拉氏指数倾向于高估生活成本,派氏指数倾向于低估生活成本。
二、个体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体需求需求曲线的两个特点:⏹沿曲线移动时可获得的效用发生变化;⏹曲线上的每点消费者都是通过实现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收入-消费曲线⏹描画出与每种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
⏹收入增/减将使预算线右/左移,并使消费点沿收入-消费曲线右/左移;同时使需求曲线右/左移。
⏹当收入-消费曲线有正的斜率时,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为正,此种商品为正常商品;⏹当收入-消费曲线有负的斜率时,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此种商品为劣质商品。
个体需求恩格尔曲线:⏹将商品的消费量与收入联系起来。
⏹正常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向上倾斜;⏹劣质商品的恩格尔曲线则向下倾斜。
个体需求替代品VS互补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上升/下降,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上升,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价格消费曲线如向下倾斜,则两种商品被视为替代品;该曲线向上倾斜,则两种商品被视为互补品;⏹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商品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是前者,一旦条件改变(如收入变化)则变成后者。
个体需求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效用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价格变化而改变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是价格下跌,消费数量增加。
⏹收入效应:在价格水平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因购买力变化而改变对该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收入增加,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可能上升或下降。
⏹即便是劣质商品,收入效应也很少有可能大于替代效应。
⏹吉芬商品: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倾斜。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 更多消费者进入市场将使市场需求曲线右移;影响众多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也将影响市场需求。
需求的价格弹性:P Q PQ //∆∆=∆∆=P/P Q/QE P⏹ 需求的点弹性:ope)(P/Q)(1/slE P = ⏹需求的弧弹性:)/Q P P)(Q/( E P ∆∆=消费者剩余:图PP26市场需求连带外部效应:⏹攀比效应:♦原因:互相攀比,赶时髦。
♦图PP28-31.⏹虚荣效应:♦原因:物以稀为贵。
♦图PP32-33.三、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 描绘风险正确计量风险必须了解:⏹ 行为可能导致的所有结果, ⏹ 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
主观判断VS 客观判断 几个基本概念:⏹ 期望值: n n 221X X Pr X Pr E(X)Pr ...1+++=⏹方差标准差: [][]222211)(Pr )(Pr X E X X E X -+-=σ一个例子Risk Averse A Scenario ⏹ A person can have a $20,000 job with 100% probability and receive a utility level of 16. ⏹ The person could have a job with 0.5 chance of earning $30,000 and 0.5 chance of earning $10,000.Expected Income = (0.5)*($30,000) + (0.5)*($10,000) = $20,000Expected income from both jobs is the same -- risk averse may choose current job The expected utility from the new job is found: ⏹ E(u ) = (1/2)u ($10,000) + (1/2)u ($30,000) ⏹ E(u ) = (0.5)(10) + (0.5)(18) = 14E(u) of Job 1 is 16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E(u) of Job 2 which is 14.This individual would keep their present job since it provides them with more utility than the risky job.They are said to be risk averse.风险的偏好风险溢价:⏹结果可能的变动越大,风险就越大,风险溢价也越大。
⏹例:PP46-51.风险溢价举例A ScenarioThe person has a .5 probability of earning $30,000 and a .5 probability of earning $10,000 (expected income = $20,000).The expected utility of these two outcomes can be found:E(u) = .5(18) + .5(10) = 14Question⏹How much would the person pay to avoid risk?风险溢价举例(续)Variability in potential payoffs increase the risk premium.Example:⏹ A job has a .5 probability of paying $40,000 (utility of 20) and a .5 chance of paying 0 (utility of 0).Example:⏹The expected income is still $20,000, but the expected utility falls to10.⏹Expected utility = .5u($) + .5u($40,000)= 0 + .5(20) = 10Example:⏹The certain income of $20,000 has a utility of 16.⏹If the person is required to take the new position, their utility will fall by 6.Example:⏹The risk premium is $10,000 (i.e. they would be willing to give up $10,000 of the $20,000 and have the same E(u) as the risky job.风险的偏好将预期收益和收益的标准差作为两轴可画出无差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