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4月月考试题(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三4月月考试题(历史)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

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

2、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全国,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晋书》以

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四十郡之多。对郡县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废分封、行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②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③元代所设行省与秦始皇所设郡的数量一致④废分封、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

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汇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助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4、“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二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洪秀全定都天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

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

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7、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

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8、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病的士气,军方

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强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救了英国盟军 B.英军在缅甸得到了中国远征军的救助

C.日军在缅甸遭到中英联军的重创 D.世界反法斯西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9、《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

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曼洛夫王朝的战争政策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B.列宁在四月份提出的口号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C.战争造成的紧张是爆发第二次革命的关键因素

D.半年后的第二次革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

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11、xx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

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的一段话:“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

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如机器盛行,则失业者渐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这段话表达的基本统治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中体西用 C.以农为本 D.农商并重1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

“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

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14、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

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15、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

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6、西方“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

城市的特征。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城市的性质》)这样的叙述能否适用于说明中国城市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