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填区域,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教育更是陷入让人非常不安的状态。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总的来说,还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根据几年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思考,现就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
尽管近20年来中国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还相差甚远,乡村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信息社会把原来就落后的乡村办学条件再一次向后抛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距离都远。许多村小不要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基本的教学手段都难以满足。许多学校用地狭窄,没有学生活动场地,没有基本体育、音乐、美术及其他活动课教学设施,老师们依然是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支粉笔一本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为严重的是还存在许多危房学校,被陶渊明称为“世外桃源”的陶寓村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每天轮流值班,在墙壁的裂缝处贴上白纸,一旦发现白纸有裂痕,马上组织学生撤离,这严重威胁着师生安全。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影响和阻碍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2、在校学生逐年减少,生源大量流失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资源的重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小学生源骤减问题日益凸现,以我校为例:2006年全校学生有305人,2007年280人,2008年为202人,2009年为167人。这种现状在我县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因而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种:首先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使生源大量减少。其次,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造就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加上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都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子女转学到县城小学,使农村小学生源日益减少。再次,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现在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送进城市学校就读,客观上造就了农村小学生源的减少。
3、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农村小学整体上出现了教师队伍“老龄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令人担忧。因为这些年纪大的教师,只有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民师转正过来的。他们仅凭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往往觉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教师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县内政策班招生的,虽然也接受过教师专业培
训,但教学基本功相当扎实的为数不多。再者教师队伍中出现“留不住”的现象,目前我县在村级小学任教的中师毕业生已寥寥无几,他们大多调往县城、乡镇中心学校或初中。
4、教学科研流于形式,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导致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能依靠制度强制推进,大多数教师认为从事教学研究是年轻教师的事,甚至是教育专家的事。即使开展教研活动,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把教学研究看作是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途径,评课也多为应付性地简单说两句,主题不明确,发言人不能完全投入,不是跑题,就是不了了之,缺乏应有的争论,体现不出教研的气氛。这种形式化的教研活动效益低下,不能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影响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
二、农村小学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农村小学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对农村小学现状的分析不是目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目的的所在。针对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
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使改善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基础教育是一项关于国计民生的大
事,小学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实施科学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我们应重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均衡教育,一方面教育当局应加大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继续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另一方面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教育,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使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有明显提高。
2、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
为了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县应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教育资源闲置的问题,打破乡镇、村组界线,采取分散合并、直接撤并,建中心学校,完全小学、教学点等方式,对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进行调整撤并,以布局调整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校舍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防止生源大量流失。
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常言道,学生要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当今时代这个比例不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小学老师,需打造成学习型教师,当今教师要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方能适应时代发展。教师
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
(1)以考促学
目前,有多少同行朋友用了多少时间去学习,钻研业务?自觉去“充电”?我认为老师与学生一样要读书啊。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有对教师进行考试检测,才能促进他们自觉去学习,自觉提高。八十年代,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对老师学习,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考促学,关键要务求实效,不要留于形式,一定要防止走过场,否则适得其反,才能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2)以训促提高
针对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知识贫乏,教学艺术差等现象,我认为教育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应组织对教师进行在职、离职、短期或较长期(一个月、一个学期)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实习等方式,可以提高老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制定培训规划,确定培训周期,力争两年或三年全县小学教师轮训一次。方式可采取逐级骨干培训,骨干培训骨干,最后达到全员培训。
4、坚持开展校本教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