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财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学科建设是大学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龙头工作.“十二五”中后期至“十三五”期末,是加快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我校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为科学谋划学科建设,为到2020年顺利实现“基本建成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根据学校《上海财经大学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第七次党代会的原则和精神,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形势

(一)学科建设现状

1.学科布局

学校坚持以经、管学科为重点,经管法文理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形成了财经特色较为鲜明的多科性学科体系。学校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本科专业,及6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一级学

科16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

2.建设成效

学校抓住“211工程”建设机遇,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重点建设,推进发展中学科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环境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入选国家教改项目,并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探索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表彰和奖励。

学校现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金融学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4个财政部重点二级学科;拥有金融学、会计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6个上海市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A 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学校的“经济学创新平台”成为国家首个先行先试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学校借鉴国际主流师资管理模式和学术评价标准,进行“常任轨”为核心的师资管理制度创新,汇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

规则、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办学能力的教科单位负责人、海外特聘教授和“常任轨”教师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3.建设水平

整体学科水平有所提升,部分学科有所突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统计学学科排名第4、应用经济学第6、工商管理第8、理论经济学第10。

从国际评价来看,学校经济学和商学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荷兰蒂尔堡大学(TilbergUniversity)世界经济学顶尖期刊发文排名、美国UT达拉斯分校(Universi ty of Texas at Dallas)世界顶尖商学期刊发文排名、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University)世界金融学顶尖期刊排名中,学校实现了从榜上无名到位列国内高校前茅的飞跃.根据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机构发布的201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学校会计和金融学科进入全球前150名(国内前5).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一流和国内领先水平相比,我校重点学科的差距还较大,学科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在:缺乏一支与高水平学科建设相匹配

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缺乏社会公认的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学科布局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三)原因分析

学科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非常复杂、系统的工作,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其外部约束,如:学校没有一级学科点自行审核权,难以自主进行高水平的学科布局等;同时也有其内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建设高水平学术队伍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兼顾国际国内标准的学科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的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体制机制亟需深化改革和创新。

(四)面临的形势

首先,教育放权大势所趋,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将逐步扩大;其次,国家对学科建设的载体和抓手发生转变,2011计划、高水平交叉学科平台、智库将成为重点;第三,学科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挂钩,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学校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最后,国家“学科点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政策,使学校优化学科布局面临新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办特色,上水平”为主线,瞄准学科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优化结构,促进交叉,不断提升我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步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方针

学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突出重点,培育基础;强化特色,提升实力;优化结构,协调发展;整合资源,创新机制。

三、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建设目标

按照建设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要求,持续推进“学科竞争力提升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干、一流的经管学科,精干、先进的法文理学科”格局,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主要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着力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

平,增强学科综合竞争力;着力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营造开放竞争、协同创新的学科生态。

四、主要举措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推进“五大计划”,在学科梯队建设、学科建设体制重塑、学科建设机制创新、学科布局优化、学科条件保障等重点领域采取有力举措,下足功夫。

实施“学科梯队建设计划”,包括强化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引进、培养、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科梯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科基本队伍建设。

实施“学科体制重塑计划”,包括做实校部学科建设组织管理体制;做实院(系、所)学科建设组织管理体制。

实施“学科机制创新计划",包括重点健全学科规划的落实机制;重点构建学科评估和优胜劣汰的机制;重点完善学术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学科研互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

实施“学科布局优化计划",包括稳步推进,着力解决院系学科布局中的突出难点;促进交叉,着力构筑跨学科发展的学科平台.

实施“学科条件保障计划”,包括进一步完善常规经费与专项经费相结合的经费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以信息化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