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学校经验材料
例谈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案例一:左右孩子行为,扼杀创造思维
说说发生在我自己家中的一件小事。西瓜应该怎么切?这没有规定,更没有国际标准。儿子想吃西瓜,拿刀对着西瓜准备拦腰一切的时候,他爸马上说:“不对不对,要这样,从蒂到脐这样下刀。”我反对了,说:“让他自己切,就应该随他自己。一做事情就受指点,孩子就放不开手脚。”实际上,儿子做事前就总小心翼翼,爱问,怎样做?无独有偶,也听同事说起类似的事情,在砧板上切丝瓜的行为也遭到指责,说世上没见过切丝瓜的,只有拿在手上削才是正确。
一直以来我总不赞同大人总是教给孩子应该怎么怎么的,我不否定教育的功能,但我认为教育有方式。能不能先让孩子自己想想怎么做,做了后再看看有什么道理没有?孩子的思维许多时候比我们更有见解,为什么要抹杀这些稍纵即逝的光芒?
对儿子来说他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吃上西瓜,只要他能切出来,方便自己食用,为什么又要用大人惯有方式去要求他呢?如果他自己的方式不好,他终究会在生活中学会生活,知道什么方式最好。
他爸有自己的观点:教他知识有什么不好?是,全部的知识都要自己去实践的话,一生必定无所成就。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教的话,那么历史也只是用来复制的,思维禁锢,手脚被束缚,还有什么创新,有什么进步?
想起上个世纪在美国发生的一桩诉讼案: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就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案件以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告终。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出现了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年轻的百万富翁,这其中,创新的家庭教育方法功不可没。
案例二:恨铁不成钢,过高的期望徒增孩子压力
偶见一位老同学,向我诉苦,说儿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到初中了,成绩跌到十几名后了。我宽慰她:“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孩子尽了心、尽了力,就不要责求。让你去学你也不行啊。”
“是啊,他就是这样说的,说让你来考试,看你能考出什么成绩?我只是想,为什么别的孩子就能学那么好?”
我笑了:“我们做父母的,在单位里在社会上,所有成绩是不是也是最好的呢?有个笑话听说没有?父亲说,你知道林肯在你这么大时在做什么?儿子回答不知道!父亲说,人家整天在家学习,而你呢?儿子反问,我怎么啦?我知道林肯,他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总统了。”
因为教师身份的原因,与人聊天中比较多地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原因,也许是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存在激烈残酷竞争的原因,也
许是为了自己面子容光的原因,也许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原因,许多的家长都对孩子的教育心存焦虑。
作为家长,必须承认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在智力和潜能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由先天素质、家庭环境和社会教育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不要盲目地认为别的孩子能上重点大学,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能,别人能成画家,自己的孩子也要成画家。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爱好和特长,根据孩子的爱好和特长提出适当的期望,若期望值太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当然,若期望值太低,则不利于挖掘其潜能,父母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适当调整期望值。
案例三:家校教育脱节,孩子情感空间缺失。
我曾经被一个九年级的学生问到“人活着究竟为什么?”这个问题。刚听到这个问题,我足足震住了三秒钟,本想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奉献。”然后给他讲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一看学生情绪低落,心想这样讲未必就能让他信服。我就试探着说了一句:“人活着也许是为了体验痛苦吧?”这个学生马上接住了话:“对,我认为就是这样。”我从侧面了解原因的时候,一个女生居然玩笑似地对我说:“老师,他要自杀你可别拦。”问题有些严重了,当即制止这女生的说法后,我对这学生说:“相信老师我的话,有什么话就跟我说说吧!”我给了他一个独立的空间,听他倾诉。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一边静静地流泪一边轻轻地诉说,说到小学受到老师、同学的戏弄与打击,说到初中遭到老师、同学的白眼与憎恨,实在想不懂人活着究竟为什么?
这其中说到小学的一个经历让人有些震撼。小学的时候这学生刚开始成绩还不错,班主任老师还曾经写过一首诗送给他以示表扬。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同学间有些爱打架了,在几次遭受同伴“袭击”后,妈妈生气地教儿子:“你再打不赢,就是咬也要咬一口”。于是在一次与同学的“较量”中,他狠狠地咬了同学一口,自然被咬同学“哇哇”大哭起来,闻声赶来的班主任老师,看见被咬同学手臂上的牙印,生气地对这同学说:“你哪里是叫张其,分明就是叫张狗!”自此,全班同学就以“张狗”的称呼代替了他的正式名字。而后是转学、再转学,这学生逐渐对校园生活感到了不适应。
如何帮这位学生摆脱困惑在这里不必多言。值得请我们思考的是,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究竟有多大的情感宣泄的空间?学校里不说。家庭中,父母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又掌握多少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怎样才合适?
再读纪伯伦的《论孩子》,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