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 摘要]由于父母对亲子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孩子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我国家庭教育在观念和方式上都存在许多误区,父为子纲、不打不成才、树大自然直等等的教育理念还深深影响着当今的家庭教育实践。论文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出发, 分析中国父母对孩子及亲子关系的基本认识后, 进一步探讨家庭教育误区产生的原因, 并给出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误区;原因;对策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奠基性,导向性,终生性。现在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引起家长的关注,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对教育孩子有困惑。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孩子的成长,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于目前的家庭教育,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在有心里话选择跟谁说时,很多孩子选择和同学说或好朋友说,选择和父母或老师的不多。聊城市的一次调查认为,有6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对孩子感到失望和灰心的家长也很多。

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两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观念有误区

教育观念的误区,指家庭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的一些失误。

1、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59%以上的家长期望孩子的学历为大学以上,89%的家长期望孩子从事脑力劳动, 文化期望与职业期望都较高。有的家长不惜耗尽积蓄送孩子读重点学校、“贵族”学校,有的家庭为孩子请“家教”、置电脑、购钢琴,并陪读陪练,而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等的培养, 却置若罔闻。只重视如何成才,却忽视如何做人。偏颇的教育观念加上不良教育方法, 使本是家庭教育重点的非智力因素的培育被忽视了。结果使孩子在智力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问题,反而有碍于智力因素的开发。

2、重分数轻品德。应试教育的以分取人,使家长盲目追求高分, 不是教育孩子掌握真才实学,做脚踏实地的人, 而是陷入“分数=知识=智力=人才”的怪圈。孩子得高分,家长就以肯定、奖赏。孩子得低分,家长便追究原因,甚至恶言相向, 拳脚相加。这就必然导致孩子对分数的崇尚与畏惧,以至考试作弊、涂改试卷上分数等事时有发生。

3、重身体轻心理。父母溺爱娇惯使孩子身体营养过剩,而心理营养却相对匮乏。有的父母对孩子百般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外出怕危险,做事怕累着,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养成, 致使孩子不会克服困难, 不会处理问题, 严重地束缚了孩子的聪明才智。据国家教委对万大学生的调查,其中20 %存在心理问题。北京 16 所高校对本科生做了10年的统计,证实造成大学生退学、休学、中断学业的原因中,心理因素高居首位。事实说明, 家庭教育不仅应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注愈孩子的心理健康。

4、重物质轻精神。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全面照顾,精神需求却往往被忽略. 在一个三口之家, 孩子的消费居首位,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而物质生活消费又占孩子总支出的%,集中在吃、穿、玩三方面 ,其中以食品支出为最高。对孩子的精神需求许多家长却无暇顾及。聊城市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有34%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谈;50%对父母的批评口服心不服;43%的学生感到家庭寂寞。以上可见物质满足太盛,精神交流却相对欠缺。须知,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里,人们更重要的是精神关怀!

5、重言教轻身教。言传与身教, 二者应该统一起来,而目前家庭教育中二者却常常割裂。许多父母说的多做的少, 口头教育多,以身作则少。不少家长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教育孩子说实话、做老实人,自己却盛情假意,投机取巧;教育孩子不要贪玩,自己却通宵玩麻将,抱着手机玩不停;教育孩子讲文明礼貌,自己却说脏话,对人尖酸刻薄;教育孩子孝敬老人,自己却不赡养父母,如此等等。许多家长忘记一个真理——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有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 至关重要的方法,不在于长篇说教, 而在于以身作则。

(二)家庭教育模式有误区

1、溺爱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为: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要求一概满足;孩子犯错误一味迁就,父母甘为儿女做牛马。

对孩子的影响: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任性、自私、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他们只习惯于被爱,不懂得感恩,稍不满意就嫉恨在心。他们往往在家里胆大包天,在外面胆小如鼠。这样的孩子缺少物理性、缺乏坚强的意志,甚至好逸恶劳,将来难以直面艰难的人生,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严酷现实。

2、专制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家长居高临下,对孩子无所谓尊重与理解,只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操持,一切由家长说了算,孩子无权决定自己的事,从每天的时间安排,参加什么兴趣班,交什么朋友都由父母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规矩很多,没有自由。一旦违抗,轻则骂,重则打,严厉有余,民主不足。

对孩子的影响——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生性懦弱的孩子,更加胆小怕事,唯唯喏喏,没有生气,缺乏创造性,他们心理脆弱,如踩钢丝,不知什么时候会摔下来。二

是生性倔强的孩子,更加顽劣,不怕骂,不惧打。他们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长大,逆反心理强,对他人更具攻击性。长大后,容易对他人实施暴力。

3、放任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父母崇尚“静待花开”“树大自然直”的理论。只管养,不管教。对孩子的表现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孩子表现好不夸奖,表现差不批评。强调工作忙,事情多,没时间管,学校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完不成。把孩子的教育全推给学校。

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这种无拘无束、自生自长的环境中生活,必然养成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的习惯,集体观念差,是非观念不强,对什么事都处无所谓的态度,不愿意约束自己。他们害怕困难,缺乏理想,做事拖拉,阻碍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4、奢望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太切,期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没有从实际出发。总爱拿其他的孩子的长处与自己的孩子短处比,发展特长也盲目攀比,拔苗助长。对老师过于苛求。对教育孩子缺乏长远考虑,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承受的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担心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如履薄冰。对学习、比赛、考试深感恐惧。他们活得很累,心理很脆弱。整天担心受怕,一旦满足不了父母的要求,就自责、内疚,感到无脸见人,甚至轻生。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仇恨父母,感情上越来越孤僻,内心越来越空虚。

5、矛盾型家庭教育

具体表现: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教育有矛盾。父亲严厉,母亲放纵。两代人对孩子教育有矛盾:老一辈溺爱有加,年轻一辈严格有余。家庭教育过程前后矛盾。家庭教育情绪化,高兴时,放纵,心烦时,拿孩子出气。家庭与学校有矛盾:不配合学校和老师工作,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说学校和老师的坏话。孩子有了问题,只怪学校和老师。

对孩子的影响:由于家长和学校“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家长“有的唱红脸,有的唱黑脸”。产生教育内耗。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有的孩子还会利用矛盾掩护自己,并从中学会投机取巧,两面讨好,形成双重人格。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产生的原因

形成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分析 :

1 、传统文化的影响。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着现代家庭教育。中国封建社会推崇忠、孝、节、义,从而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在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辈有绝对的权威。这种观念反映到家庭教育中, “奢望型”“专制型”等家庭教育的误区可见其影子。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理解、宽容,对孩子缺乏平常心。不明白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未成年人,他们有参与权、质疑权、出错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