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促进着教育教学改革,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资源,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于数学教学之中,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融于一体,是数学课程的重要资源。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试就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习的欲望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吸收知识,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知识过程。
这一动态建构的过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开始,是保障学生主动参与持久性的动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新奇好玩、求知欲旺盛,教师根据多媒体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求,形成主动学习的动机。
例如讲述《圆的认识》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导入:动物运动会的情景,小鹿、小猴子、和小熊猫进行独轮车比赛,小鹿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猴子的车轮是椭圆形的,小熊猫的车轮是方形的。
比赛进行后,小鹿骑的车子快又平稳地前进,小猴子骑的车子上蹦下跳,小熊猫骑的车子向前滚动艰难,最终小鹿获胜第一名。
精彩有趣的画面,把小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了,一些平时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也活跃了。
纷纷提问探讨: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为什么车轴要安在车轮的中心位置?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渐入学习的角色,探索问题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思维空前活跃,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接下来让学生们主动地尝试画圆,剪圆,折圆找圆心,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其关系。
针对同学们的发现,多媒体课件演示车轮及轴心转动时留下的轨迹,根据画面借助圆的特征圆满地解决了新课伊始引发的重要问题,问题的提出、探究、解决,源自于情境的创设,兴趣的产生,多媒体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讲练一体,突出教学重点
多媒体技术的形象化、直观化突破了传统教学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局限,让丰富的信息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向学生进行传输和反馈,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唤醒主体沉睡意
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环境获得延伸和扩展。
多媒体技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突出了教学重点,是教师靠讲述无法比拟的。
例如讲述《圆的周长》时,重点是“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儿”,多媒体课件演示大、中、小三个圆的周长拉曲为直成三条长短不同的线段,接着用三条直径分别去测量每一条的周长,量后都剩余一小截,加红色闪烁剩余的一小截,学生真正看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儿”这一规律。
动态的过程是传统教学手段不可能解决的,突出了强调教材的重点。
三、动静结合,解决教材的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数学的严密性、逻辑性使一些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有这一切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产生矛盾,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动态的过程静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彻底解决了问题,将教材的难点分散,形象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理解和掌握学习难点,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现数学思想。
例如讲述相遇问题时,多媒体课件演示两辆汽车相向运动的过程,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清清楚楚看到了:两辆汽车0.5小时行进多少千米?1小时多少千米?1.5小时多少千米?……直到相遇。
课件的演示,学生清晰看到了汽车运动的时间、地点、方向、运动结果,理解深刻,。
接着课件把
运动的过程抽象成线段图,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静止的图示所反映的运动过程,静止的线段图便于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解决问题,提供了学生想象思维空间。
教学难点就在课件的动态演示中被突出了。
四、联系生活,让学习内容贴近实际
教材给提供的内容经过加工处理,具有典型性和理想化的题目;生活呈现在眼前的是纷繁复杂的现象,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正就是从呆板的教科书中走出来,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
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亲切的生活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更真实理解并学以致用,真正践行我需要我要学。
主要参与者教师必须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让教材资源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需要。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为开发生活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例如讲述《轴对称图形》时,多媒体课件播放“神舟5号”发射升空的片断录像,接着画面放大并静止运载火箭,提问:“看完了这段录像,知道了哪些问题?”学生纷纷回答,然后再问:“大家知道‘神舟5号’是用什么发射的吗?”课件在火箭的中间闪烁一条红线。
“火箭中间红线的两边大小如何?”教师运用鼠标把火箭左下角的一个圆柱移到右边,“如果用这种火箭,发射上空能产生什么后果呢?”学生探究后,教师把右边的一个圆柱移到左边,“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像火箭
一样,沿着中间把它分成两半,这两半的大小会是一样,今天,我们就认识这样的物体――轴对称图形。
”如此的设计,创设了学习情境,从生活中捕捉到的教学资源,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参考文献
[1]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21)
[2]论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12(34)
[3]刍议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教学融合?-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2012(31)
[4]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难点?-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2012(19)
[5]新课标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时代教育 - 2014(4)
[6]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1(6)
[7]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才智 -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