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之浅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之浅谈

作者:王亚苗.王丹.樊晓瞎.陈英丽.谢志

【摘要】开展协作学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开展协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协作学习有名无实,协作过程只是体现为分组、布置任务、个人完成作品、小组成员作品组合、作品汇报这样一个简单拼凑的过程等问题从协作学习的分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监控和指导,协作学习的评价以及协作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协作学习协作动机

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协作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并利用必要的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协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 问题与任务的难以不是合理

问题与任务是小组协作学习的中心。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需根据协作学习的特点把学习目标浓缩在几个协作任务中,这些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从表层学习提高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因此,任务要有一定的学习或研究价值。而且问题不能太开放,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使学生无从着手,缺乏兴趣。问题也不能局限性太强,要有探讨的空间。

2.缺乏监控协作学习过程和给予适时指导

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积极参与集体讨论,教师密切关注和适时指导,因为学生的知识就是在群组讨论和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中获得的,建立相互理解,创立、优化和构建知识并得以提高的。学生在协作解决问题时大致要经历构建问题空间、明晰基础概念、观点发散、观点联结和观点收敛几个过程。因此,为了保证最大限度地形成小组内的共同认识,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1)在构建问题空间阶段,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晰或过于集中于问题情境信息的具体细节时,应该及时给予引导,提示学生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或者用画图、列表等方式来表征整个问题,避免学生长久保持低层次上的交流。

(2)在明晰基础概念阶段,通过对学生是否建立共同概念空间的监控,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应用适当的概念来解决问题,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这些概念是否和前面确定的问题空间建立了联系。如果没有,教师应及时给予提示,帮助学生明晰概

念,理清概念框架。

(3)在形成并发表个人观点阶段,针对学生个体,教师应该通过提供摘要、阅读指导等方式帮助学习者选择需要的材料,进行最有效率的阅读,并敏锐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完成个体的建构性加工活动。针对协作小组,教师需要分析是否每位学生都在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小组的共享理解,彼此领会各自的观点、思想、情感、经验以及隐藏在这些因素背后的背景、起源和情境。

(4)在观点协商阶段,是容易出现意见分歧、产生冲突的时候。此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应用高级认知能力和策略来巩固自己的观点或通过认知推理分析别人的观点,学会调停冲突,在冲突中达成一致,保证讨论逐渐深入,得出高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每位学习者在讨论中的贡献,给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并鼓励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5)在达成共识阶段,小组成员把他们的观点和知识综合成明确、一致的结论或成果,用文字、图形或概念图等多种方式将成果形态化或结构化。教师可以对其成果提出修改建议,并要求学生反思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小组自加工能力。当然,在协作学习所必须经历的这几个阶段,教师不可能持续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而且每一个任务的完成也不是通过一两次讨论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可以要求各小组在每次讨论结束后将小组讨论记录和希望得到帮助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在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学习阶段后,便可适时地给予帮助。

3.评价环节不完善

关注过程评价,重视点评环节在前面的调研数据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对小组协作学习的评价比较倾向于已经形成体系的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尤其强调应提高个体评价在整个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学生关注的不只是最后的成绩,更加关注自己在协作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和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因此,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可以采用“个体自评+组内个互评+组间评价+教师评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可以适当增加组内个体互评的权重,有效减少搭便车现象。点评是协作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掌握程度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也可以从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研究,还可以从语言表达方面进行点评,教会学生如何答辩。

4.分组不合理

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分组的标准。一般来说课前或课上,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集体,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还缺乏基本的了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述或者以用以前的成绩作参照进行初步分组。经过一定时间的了解之后,根据小组协作的不同阶段重新分组。现实中常见的分组形式有以下四种:

(1)差异组合式,即异质分组。教师可以先确定一项关键属性作分组依据,将性质不同的学生混合编组。常见的是依照学生成绩的好与坏进行分组。异质分组有利于学生互相影响,相互带动,共同提高,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2)就近分层式,即同质分组:选择一项关键属性作分组依据,将性质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同质分组有助于老师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同质分组一般来说适合于个别化教学管理模式,性质相近的学生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在协作时的学习中一般不采用。(3)男女搭配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自异性的支持和帮助总是更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效果,这就是“异性效应”。协作小组以4-6人为一组,男女各半。

(4)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小组,这样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将朝夕相处的学生,组成一个讨论小组,这种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