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略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略谈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人说起语文教学,往往只谈基础知识如何教,听、说、读、写能力如何提高,很少有人注意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说明美育并未受到重视。因为在教学中美育不仅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重要的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情操、心理、性格、意志、信念的形成,起到塑造灵魂的作用,而语文这门学科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由此,将美育融于语文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得到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做法:

一、发掘分析教材中形象、情感等内在美的因素,让学生从艺术美中感受社会和生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有记叙革命领袖、伟人及英雄模范人的崇高思想和革命事迹的记叙文;有描绘祖国河山的优秀诗篇;有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园林建筑的说明文;也有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的议论文。无论是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无不倾注作家的爱憎,善恶,凝聚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精辟的思解和强烈感情,歌颂了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文章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曼·罗兰这句名言更激发我带领学生在教材中发掘,捕捉那些美的因素。我在教授《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诗时,在体会诗歌内在包含的旋律美的同时,重点放在分析周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人格,抓住时空高度的转换,集中放映全国人民对总理深切的爱,感人至深,这样带领学生,体物入微,批文入理,进入诗的境界中,以诗内含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用周总理光明磊落的形象魅力陶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及世界观的形成,真切地明白善恶美丑。

二、创造美的意境,让学生在直观、真实的生活画卷中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课堂中创造美的意境,就是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提高学生情绪,活跃思维,展开想象,强化教学效果有很大意义。而美的情境创设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又要符合学的心理要求。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针对不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使其富有立体感的艺术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利用实物、图片、电化设备以及一切可行的手段来唤起学生探索美的兴趣,使学生能摸到、看到真实的东西,感受到美的存在。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扣住文中富有“画意”的特征,使用录象播放放出苏州各大园林的实景,再配以对应的解说,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声像结合,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领略到和谐悦耳的自然风光,诱发了美感,也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得空间。再有,《沁园春·雪》一文,学生很难体会出其中思想感情和意境,于是我利用幻灯片、录象相结合,再现出“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江山如此多娇”的壮丽美景,再勾画出一代伟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气魄,学生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模范事迹和教师的人格作榜样,使学生最直接地体验美,学习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借助文章中英雄们克己奉公,无私无畏的精神及科学家治学严谨,献身科学的行为,感化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指向自然和人生的哲理,体味出人类理性的深远和壮美,让学生在不决中得到感召,在思索中展开想象,也增强了自身的人格魅力,另外教师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自身的审美形象至关重要,因此,在平时除了注重有整洁大方的服饰美、端庄秀丽的仪表美等外在形象美外、更加强了隽秀漂亮的板书美、规范利索的绘画美、严谨幽默的语言美、博学多才的知识美、高尚文明的行为美、谦和真诚的心灵美等内在修养,最大限度的熏陶学生,引导学生,以美的教学来感染学生,以至善的思想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觉以教师作榜样,不断规范自己,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美育越来越大的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学生的成长中,对他们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陶冶灵性,“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必然能收到更佳效果。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略谈

林亭口初中

杨立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