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扁七点面积井网理论研究及应用
低渗透油藏七点井网的有效动用程度
北
石
油
大
学
学
报
第3 7卷
Vo 1 .3 7
第 2期
No. 2
2 0 1 3年 4月
A pr . 2 013
J OU RNAL OF NORTH EAS T PETROLEU M U NI VERS I TY
低 渗 透 油 藏 七 点 井 网 的 有 效 动 用 程 度
王 军 磊 ,周 明 旺 ,罗 二辉 ,韩 海 水
(1 .中 国石 油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北京 1 0 0 0 8 3 ; 2 .辽河 油 田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辽宁 盘锦 1 2 4 0 1 0)
摘
要: 为 表 征 剩 余 油 的 分 布规 律 , 以及 井 网后 期 加 密 调 整 提供 理 论 参 考 , 利用叠加 原理, 求 解 考 虑 启 动 压 力 梯 度 的
1 渗 流 模 型
在无 限大 均质储 层 中 , 口油 、 水井( 视 为源 汇项 ) 同 时生产 , 不考 虑流 体 、 岩石 的 压缩 性 及油 水 的 流度 差异 , 保持 注采 平衡 , 其 质量守 恒定 理 和渗流 规律 ( 流体 在低 渗透油 藏 中的流 动是 非线性 的) 分别 表述 为
作者简介 : 王军磊 ( 1 9 8 6 一) , 男, 博 士 研究 生 , 主要 从 事 油 气 藏 工 程 及 渗 流力 学方 面 的研 究
・
1 O 2 ・
第 2期
王 军磊 等 : 低 渗 透 油 藏 七 点 井 网 的有 效 动 用 程 度
将式( 2 ) 代 人式 ( 1 ) 可 得 二 维 直 角 坐 标 系 下 的井 网 压 力 控 制 方 程 为
水平井井网产能公式
第3章水平井开发井网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3.1井网产能研究油藏渗透率越低,井网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越大,井网的优化部署在整个方案设计中也越关键。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天然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等特征,而且往往又需要压裂改造后才能进行投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常常出现注水见效慢或者方向性见水快等难题。
并且当采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时,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因此,合理的注采井网是利用水平井经济高效开采低渗透油藏的基础保证。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低渗透油藏直井的井网形式和合理井排拒的选择基本有了明确的认识。
而对于水平井井网形式,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开发试验阶段,尽管国内外学者曾通过物理模拟、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3.1.1水平井面积井网产能计算公式3.1.1.1求解思想1.渗流场劈分原理以水平井—直井五点混合井网为例进行说明。
从图3-139可以看出,可以将整个面积井网单元的渗流场劈分为3个子渗流场:直井周围的平面径向渗流场、远离水平井地带的椭圆柱体渗流场和近水平井筒附近的椭球渗流场。
不考虑渗流场交界面的形状,只记交界面的压力:径向渗流场与水平井远部椭圆柱渗流场交界面处压力为pr,水平井远部椭圆柱渗流场与近井筒椭球渗流场交界面处压力为pj。
图3-139 五点法面积井网单元渗流场简化俯视图2.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直井径向渗流产能公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平面径向渗流控制方程:1r∇ r ρK μ∇ρ−G =0 (3-195)记拟压力函数为: m p =exp α p −p i =μ0ρ0κ•ρK μ(3-196)若令 ξ=dm dr−αGm (3-198)则式(3-197)可以化简为 rd ξdr+ξ=0 (3-199)方程(3-199)的解为:ξ=c1r (3-200) 由式(3-200)和式(3-198)得到:dm dr−αGm −c 1r=0 (3-201)设ζ=mexp −αGr (3-202) 则方程(3-201)变为:d ζdr−c 1rexp −αGr =0 (3-203)求解方程(3-203)得到: ζ=c 1• exp −αGrrr r edr +c 2 (3-204)即m =exp αGr • c 1• exp −αGrrr r edr +c 2 (3-205)因此,压力分布方程为p =p i +1α•ln exp αGr • c 1• exp −αGrrr redr +c 2 (3-206)通过内外定压边界条件p=p i (r=r e )和p=p w (r=r w ),可以确定常数c 1和c 2, c 1=exp −α p i −p w +Gr w −exp −αGr eexp −αGrr wredr或c 1=exp −α p i −p w +Gr w −exp −αGr e−E i −αGr e +E i −αGr w(3-207)c 2=exp −αGr e (3-208) 因此,一维径向非线性稳态渗流的压力分布公式为:p =p i +Gr +1α• c 1• −E i −αGr e +E i −αGr +c i (3-209)式中,−E i −x = e −uudu +∞x是幂积分函数:当x<0.01时,−E i −x ≈−ln 0.781x ;当x ≥10时,幂积分函数−E i −x ≈0。
不同井网形式下的水平井产能分析
目前 在水 平井 的稳 定 流研 究 中 , 国外 比较 成熟 、 的优 劣之处 。
研究 较 多 的是水 平井 单井 问题 国 内学者 对水 平井 的单 井 问题及 水平 井 与直 井联 合布 井 和水平 井 布井
井 网进行 了研 究 ,并 给 出 了不 同井 网形 式下 的水平
1 各种 面积井 网的水平井产能公式
图 1所示 的 四种井 网是 目前研 究 较 多且 实践 应
井产 能公 式及 其 势 函数 分 布等 。但 对 于不 同井 网 的 用 较 多 的水平 井井 网方 式 , 1 水平 井联 合 五点 图 a是
产能 优劣 , 各文 中并 没有相 关 的论述 。 文对 目前研 井 网 . 1 本 图 b是水 平 井 一 井 联合 五 点 井 网 . 1 直 图 c是
穿透 t( d e/ )  ̄
() 8
05 1 04 . 和 .3时才 大 于相应 的直 井井 网l】 因此 , 2 3。 . 4 穿 由 图 3看 出 对各种 井 网形式 .随着 水平 井 长度
. 从 上 述 公 式 可 以 看 出 .对 水 平 井 产 能 影 响 较 大 透 比合理 的取值 范 围应在 05左 右 。
水 平 采 油 井
图 1水 平 井 常 用 井 网 示意 图
水平井 五点 联合井 网在 保角 变换 、 势叠 加原理 的基础上 推导 得其 产能公 式 为公式 ( ) 。 1[ 1 1
Ql — — — — — — — — 丛 }— =
2 rc a ch
— — — — — — 一
() 7
九点 井 网 : = , 、 d a 、 d 考 虑储层 渗透 率各 向异 性 的影 响水平 井产 能公式 为 : m 3R= / , / ,
水平井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工艺技术水平井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梁宝安 王悦田 刘 喆(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录井公司)梁宝安,王悦田,刘喆.水平井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录井工程,2010,21(4):1~4摘 要 水平井录井过程中,只有数字化精细描述井眼轨迹,才能将录井信息与井眼轨迹以数据的形式联系起来,有效地指导水平井施工。
在水平井录井应用软件研发过程中,应用反推法建立了定曲率井眼轨迹数据离散、井眼轨迹盲区预测公式,实现了井眼轨迹的数字化描述,在此基础上将井眼轨迹与录井曲线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结合水平井现场录井实际,总结出录井气体参数变化反映水平井油气水特征的规律,将该方法用于指导水平井施工,有效地提高了水平井钻遇率,为水平井录井技术的拓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水平井录井 井眼轨迹 数据离散 预测公式 钻遇率梁宝安 工程师,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辽河石油学校,200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络教育石油工程专业,2007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攻读工程硕士,现任长城钻探录井公司技术装备部副主任,负责录井技术研究攻关及管理工作。
通信地址:124010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石油大街77号。
电话:(0427)7801906。
E mail:BaoAn Liang@s 0 引 言水平井是提高油气采收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水平井规模化实施,简单地把普通井录井方法移植到水平井录井作业中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针对水平井录井与普通井录井的差异,在井眼轨迹描述算法基础上,推导并建立了适合录井作业详细描述井身结构的实用公式,同时阐述垂深、井位校正的注意事项,探讨气体参数的修正法、比值法在水平井录井中的应用。
1 井眼轨迹描述数据计算水平井录井过程中需要把井眼轨迹描述数据与油藏描述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已知井斜、方位数据基础上,利用反推法推导出数据离散、轨迹预测计算方法。
1.1 数据离散计算水平井包括大斜度井钻进过程中,实际井斜、方位数据来自于M WD/LWD 每单根一测的数据,测量井深间隔8~9m 才能获得一深度点井斜、方位数据。
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产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收稿 日期 :0 1 14 改回日期 :0 l10 2 1 l1 ; 2 1 】2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基 金“ 低渗非达西渗流压裂 水平井 流 一固耦 合渗 流理论研 究” 18 2 2 ) 国家 科技重 大专项 “ ( 0 70 7 ; 薄互 层低 渗透油 藏开发 示范工 程”
(01Z 0 0 1 2 1X 55 )
相似准则及 等值渗流阻力原理 , 虑低 ( 考 特低 ) 渗
透油 藏存 在启 动压 力梯 度和 油水 两相 渗流 , 建立 各
括垂 直裂 缝 内的达 西 渗 流 区和平 面 内裂 缝 泄 流 引 起 的低渗 非达 西椭 圆渗 流 区 ; 2流动 区为未 受水 第
引 言
低渗 、 特低渗 透 油 藏 储 层 物性 差 、 均 质性 严 非
重、 油层 导 流能力 差 、 地层 能量 较弱 , 以建立 有 效 难 的驱 替压 力 系统 。利 用 水 平 井 一直 井 整 体 压裂 井
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 产 量 预 测 模 型
1 1 模 型假 设 .
作者简介 : 王志平 (9 1 , , 0 18 一) 女 2 4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 , 0 现为北 京科 技大学渗 流力学 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低渗透 、 特低渗透 油藏 工程 、 渗流力学和油气 田开发方面研究工作 。
12 0
特 种 油 气 藏
第 1 9卷
王 志平 朱维耀 高 英。张玉广 岳 明 , , , ,
(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 京 1 北 10 8 ;.中 油 大 庆 油 田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龙 江 0032 黑 大庆 130 ) 6 10
摘 要 : 对 低 渗 透 油藏 水平 井 一直 井 整体 压 裂 组 合 井 网 中裂 缝 一基 质 耦 合 渗 流 的特 殊 性 , 等 针 以
论文: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及应用
有关水平井产能的公式一、理想裸眼井天然产能计算公式1.Joshi 公式应用条件:Joshi 公式,裸眼井、等厚、均质、无限大油藏、单相流动。
())]2/(ln[)/(2/2/ln )/(5428.022w o o h r h L h L L a a B P h K Q ββμ+⎥⎥⎦⎤⎢⎢⎣⎡-+∆⨯=其中,5.04])/2(25.05.0)[2/(L r L a e ++=。
2.当有偏心距和各向异性系数时,Joshi 修正公式应用条件:考虑偏心距和各向异性,裸眼井、等厚、无限大油藏、单相流动.()]2/)()2/(ln[)/(2/2/ln )/(5428.02222w o o h hr h L h L L a a B P h K Q ββδββμ++⎥⎥⎦⎤⎢⎢⎣⎡-+∆⨯=3.Giger 公式应用条件:裸眼井、等厚、均质、无限大油藏、单相流动。
())]2/(ln[2/2/11ln )/()/(5428.02w eH eo o h r h r L r L h L B P L K Q πμ+⎥⎥⎦⎤⎢⎢⎣⎡-+∆⨯=4.Borisov 公式应用条件:裸眼井、等厚、均质、无限大油藏、单相流动。
)]2/(ln[)/()/4ln()/(5428.0w e o o h r h L h L r B P h K Q πμ+∆⨯=5.Renard & Dupuy 公式应用条件:裸眼井、等厚、均质、无限大油藏、单相流动。
)]2/(ln[)/()(cosh )/(5428.01wo o h r h L h x B P h K Q '+∆⨯=-πβμ式中 ;5.04])/2(25.05.0[/2L r L a x e ++==;]1ln[)(cosh 21-+±=-x x xw wr r )]2/()1[(ββ+='. 以上公式中各参数代表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如下:—Q 水平井产油速度,d m /3;—h K 水平向渗透率,2310um -; —v K 垂向渗透率,2310um -;—h 储层厚度,m;—o B 原油体积系数;—o μ原油粘度s mP a ⋅;—L 水平井水平段长度,m ;—e r 泄油半径,m; —w r 井眼半径,m ;—β储层各向异性系数,v h K K /=β; —δ水平井眼偏心距,m 。
水平井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水平井注采井网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田鸿照【摘要】水平井注采井网开发低渗透、薄层油藏可以增大注水量、降低注水压力、有效保持地层压力、提高油藏的采出程度.结合M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应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对该油田的水平井注采井网类型、方向、排距以及转注时机与注采比等开发指标进行优化,达到经济、高效地开发目的.结果表明,水平井注采结构采用完全正对排状井网可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优化后的井距为100 m,水平井与最大主渗方向呈45°夹角,注采井排距为300 m,地层压力水平在85%以上时注水保压,推荐注采比为1.0.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部署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6(035)008【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水平井;注采井网;注采参数;转注时机;注采比【作者】田鸿照【作者单位】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地质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420世纪90年代,Taber最早提出了水平井注水技术[1],并成功地经过了多个油田项目的论证[2-8]。
理论研究和油田实践表明,利用水平井注采井网开发低渗、薄层油藏可增大注入量、降低注入压力、有效保持油藏压力、提高单井产能和减少井数,进而提高油藏采出程度[9-11]。
2004年,Westermark[12]通过水平井注水案例分析认为,相对于直井注水,水平井注水更均匀、水驱效率更高。
2008年,李香玲等[13]在总结国内外水平井注水技术应用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储层物性均质、低渗透、薄储层、稀井网且油水流度比低的稀油油藏更适合水平井注水开发。
此外,一些学者还对水平井井网类型、井距及注入量进行了研究[14,15]。
但是,在水平井整体部署中,对水平井注采井网类型、方向、排距以及水平井注采参数等研究较少。
M油田为薄层、低渗透油藏,采用水平井整体部署开发既要考虑整个油田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和单井控制储量,井网不能太密;又要充分考虑注水井和采油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关系,注采井距不能过大;另外还要最大程度地延缓方向性水淹和水淹时间。
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员运用 随钻地质 导 向跟 踪技术 ,对储层 岩性 、含油性 变化 等进行 监测 。 随钻绘 制 自然 、钻 时 和钻压 曲线 。向 甲方及 时作 出汇报 。录 井人 员 进行岩 屑录 井要从 N g 组 底部 6 5 0 M 开始 ,要 求每 2 C M 取 一包 ,在 泥 浆高 架槽 口录取 岩 屑 。钻 到水 平段 入 口之前 ,进 行 中途 电测 , 电测 时 要根据 现场地质 人 员的要求进 行 。测 井项 目是 2 . 5 Qm 底部梯 度视 电阻 率和 自然 电位 S P 。为 了保 证做 到提高 纠正 预测 ,将轨迹 偏差 降到最 低 限度 ,现场 地质 人 员和工 程工 作人 员必 须要 配 合协作 ,共 同来 根据 油 层的 变化特 点 ,来研 究 确定钻 具组 合 。两 口井实 施 以后 ,以录 井 、测 井和现 场跟 踪参 数 资料作 为依 据 ,相关 地质 研究 人 员要总 结报 告综 合 地质 实 施 情 况 。钻 到 入 口点时 ,按要 求 再 次 进行 电测 ,测井 项 目为 2 . 5 nm 底 部梯 度视 电阻 率和 自然 电位 S P以及 井斜 。之后 是 下套 管 , 2 4小时 固井候凝 ,然 后对 固井质 量进 行检测 ,包括 变密 度和 声幅两 个 项 目。钻到 水平段 末端 点时 进行 完井 电测 ,电测项 目有 : 自然 、 自 然 电位 S P 、八 测 向、感应 深浅 、声波 时差 、密度 、补 偿 中子 等等 。期 间要 有一 名测井 解 释人 员在 测试现 场跟 随 ,以便 完井 电测后 与有关 地 质人 员在现场 展开研 究 ,最终 确定 完井事宜 。
四 、 水 平 钻 井 技 术 的应 用 效 果 和 现 存 问题
以下就 某油 田两 口稠 油水 平井 钻井施 工 ,来确 定现 场地 质跟 踪 导
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
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水平井是现代水平井钻探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表现出的独特性质使得其在实际油气开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要实现对水平井的开采,需要对其井身内部的岩石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性质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渤海油田作为我国大型海上油气生产基地,水平井的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因此,对于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油田勘探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水平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井型,其主要特点就是井身沿水平方向穿过地层,具有更广泛的侧向贡献面积,可以更好地利用储层产能。
同时,水平井在确定储层厚度、含油性等方面的测量更为准确。
水平井测井技术的一大优点是能够通过测量丰富的地层参数,实现水平井与储层之间的精准匹配,更好地了解井内油气储量和开采潜力。
从水平井测井的技术路径来看,它主要包括了钻探合成孔径声波测井、微波测井、位置脉冲电阻率测井、中子探针测井、成像测井等多种方式。
其中,合成孔径声波测井技术成为了实现水平井测井的主要手段之一。
合成孔径声波测井技术能够测量井壁岩石的弹性波速、泊松比、密度和阻尼系数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储层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
通过将合成孔径声波测井与位置脉冲电阻率测井、微波测井和中子探针测井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水平井地层模型。
除了使用合成孔径声波测井技术外,成像测井也是实现水平井测量的有效手段。
成像测井技术通过实时采集水平井壁岩石的高分辨率三维照片,可以了解井延长节段的垂直方向上的构造特征、裂缝特征等。
通过成像测井技术,可进行压裂液追踪和含水性评价等,以获取更为详细准确的地质信息。
在应用方面,水平井测井技术应用既有技术瓶颈,也有开拓空间。
面对各种难度,水平井测井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例如,对于软岩地层的测井难题,可以加强钻井液设计、合理选择钻头和增加测井点数等。
并且,水平井测井技术的未来发展还具有广阔的空间,多学科技术综合,遵循工程实践的需求,将是今后技术创新的重点。
水平井、大斜度测井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水平井、大斜度测井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林 科,高 岩,汪佳荣,张 博,胡恒波,何小兵(河南油田测井公司,河南南阳 473132) 摘 要:河南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开发难度加大,随着水平井、大斜度井技术的日趋成熟,水平井逐渐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对水平井测井响应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水平井测井解释应采取的对策,形成了一套针对河南油田不同区块的水平井测井评价技术,并在河南油田的多个区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控水增油效果。
关键词:河南油田;水平井;测井响应特征;水平井测井评价技术;控水增油 中图分类号:T E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5—0122—02 目前我国东部老油气勘探开发面临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已成为油田开发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随着国内水平井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应用,水平井已成为当前条件下高效开发油田的重要手段。
但由于水平井特殊的钻井方式,使得水平井测井的施工技术,仪器响应特征,解释模型都非常复杂,这些都对测井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孕育着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1 水平井测井评价面临的难题1.1 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在垂直井中,一般情况下测井仪器轴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地层面,可以认为地层、井眼、泥浆的侵入形状均是绕仪器轴旋转对称的。
但是水平井测井仪器轴跟地层平行或近似平行,则地层、井眼、泥浆的侵入不是绕仪器轴对称的,此外,在重力作用下,水平井中仪器偏心影响显得严重,使得贴井壁测井值倾向于井眼下方的地层值。
1.1.1 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通过对不同井斜,不同层厚等多种情况下的双侧向测井响应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研究,得出结论:井斜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体现在层界面附近。
随着视井斜角增大,围岩影响增大,视电阻率幅度降低。
深侧向的井斜影响大于浅侧向的井斜影响。
同时,钻井周期较长,侵入较深和侵入的不对称性也是造成水平井油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平井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1 1 数 据 离 散 计 算 .
量 井 深 间 隔 8 9m 才 能 获 得 一 深 度 点 井 斜 、 位 ~ 方
数 据 。 过 去 应 用 的 计 算 软 件 都 是 对 应 井 斜 测 量 深 度
一 士 ( S sj s 一i 1 n) i “ n垂 —— 垂 直 曲 率 ; 直
随着水 平井 规模 化实 施 , 简单 地 把 普 通 井 录井 方 法
移 植 到 水 平 井 录 井 作 业 中 引 发 了 一 系 列 的 问 题 。 本 文 针 对 水 平 井 录 井 与 普 通 井 录 井 的 差 异 , 井 眼 轨 在
料 的基 础上 , 采用 假定一 段距 离 内曲率 不变 ( 即定 曲
l -
K 水 一
( 2)
( i R- sna sna - i a)
( 。 3 )
d 一 赤 ( ̄CA CBO) O -S S f
—
一
( 4 )
() 5
( OS 一 。 C 一∞
)
水 平井 包括 大斜 度井钻 进过 程 中 , 际井斜 、 实 方
位数据 来 自于 MWD/ I WD 每单 根 一 测 的 数 据 , 测
轨 迹 盲 区预测 公式 , 现 了井 眼 轨 迹 的 数 字 化 描 述 。 此 基 础 上 将 井 眼 轨 迹 与 录 井 曲 线 变 化 有 机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 实 在 结 合水 平 井 现 场 录 井 实 际 , 总结 出录 井 气体 参 数 变 化反 映 水 平 井 油 气 水 特 征 的 规 律 , 该 方 法 用 于 指 导 水 平 井施 将 工, 有效 地 提 高 了 水平 井钻 遇 率 , 水 平 井 录 井 技 术 的 拓 展 奠 定 了一 定 的 基 础 。 为 关键 谰 水平 井 录 井 井 眼 轨 迹 数 据 离 散 预 测 公 式 钻 遇 率
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水平井 的定义为 : 凡 是井 眼在油层 中延伸 较长距 离 , 井 斜角达 到8 5 。 以上 的 井称为水平井。 水平井因为定义角度的不同所引起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但核心 是井 眼都 必须 在 油层 中延 伸 出较长 距离 。 1 2 水 平井 的主 要分 类
1 . 2 . 1按 照 水平 井的 用途 分 类 生 产水 平 井 ; 注 入水 平 井 l 横 向勘 探 水平 井 。 1 . 2 . 2按照 井 的类 型分 类 常规 水平 井 l 套管 侧钻 水 平并 , 分支 水平 井 。 2 . 水 平井 技术 应 用的现 状 当前 国外 已经相 当普遍地 采用水 平井钻井 生产技 术 , 与 国外大 量的水 平井 应用相 比 , 我国 的水 平井 钻井 技术 还 存在 差距 , 特别 是在 钻 井设 备 、 工 具和 仪
1 1 基本 概念
3 1 -7 1 c P 井, 1 9 9 7 年在杜8 4 块完成国内第一对水平井——杜8 4 平卜 1 井和杜8 4 平卜2 井。 经过“ 八五” 和“ 九五” 期间的深人研究与推广 , 截止2 0 0 5 年9 月底 , 辽 河 油 田共 完成 水平 井 、 侧钻 水平 井 1 2 9 口, 其 中水 平井 1 0 3 口, 侧钻水 平井 2 2 1 1 、
举例l 阶 梯 水平 , 例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内缺乏专业的水平井技术服务公司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 水平井施工队伍 和 现 场服务 人 员流动性 大 , 随 意性 大 。 造 成施 工不 熟 练 , 掌握专 业技 能不 够 , 给 水 平 井施 工带 来安 全 隐患并 影 响水平 井钻 井施 工速 度 。 3 . 3 设备 配套 问题 我 国大部 分性能好 的钻机 在 国外 或外油 田服务 , 现有 的设备 陈旧 、 老化 、 性 能差 , 有 部分水 平 井施工 队伍 的设 备不 配套 , 适 合水 平井施 工 的顶驱 设备 更是 无从谈起, 造成设备修理时间长、 施工周期长和存在安全隐患。 适应薄油层开发 的L WD 仪器和性能稳定的MWD 仪器( 进 口) 严重不足, 不能适应辽河油田水平 井快速发展的需要 。 4 . 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曩 水平井在辽河油 田的底水油藏、 稠油油藏. 低渗透油藏、 薄油层和井间剩余 油 的开 发 中都 见到 明显 的效果 。 特别 是应用 井 眼轨迹 控 制技术 , 解 决 了 由于 受 地面 条件制 约而造 成靶前 位移不 够的 “ r型 井身剖 面 , 为 了提高 固井 质量 , 防止 顶水下窜的双靶点“ 型井身剖面 , 以及各种三维井眼轨迹和防碰绕障问题 。 在杜8 4 - 平4 5 、 4 6 两口稠油水平井钻井施工中, 确定现场地质跟踪导向实 施 原则 : ・根据地 质 设计 要 求 , 钻井 轨迹 既 井 眼轨迹 纵 向摆 动 幅度 距设 计 轨迹 误 差 士l m。 左右平面摆动距设计轨迹误差士2 m, 现场地质人员进行随钻监测。 ・地 质导 向跟 踪人 员通过 随钻 v、 岩屑 、 钻时、 钻 压等 综合信 息 。 运 用随 钻 地 质导 向 跟踪技 术监 测储层 岩性 、 含油性 变化 等 。 随钻 绘制 自然 v、 钻时 、 钻 压 曲线 。 及 时 向 甲方汇 报 。 ・要 求录 井 人 员从Ng 组底  ̄ ¥ 6 5 O m, 开 始 岩屑 录 井 , 每2 m取 一包 , 岩 屑要 求在 泥浆 高架槽 口录取 。 ・钻至水平段人 口前 , 根据现场地质人员要求, 进行中途电测 , 测井项目 为: 2 . 5 nm底部梯 度 视 电 阻率 、 自然 电位s P。 ・现场 地质 人员 与工程 人 员密切 配合 , 根 据油 层变 化特 点 , 共 同研究确 定 钻 具组合 , 为最 大 限度 降低轨 迹偏 差 , 做 到提 高 纠正 预测 。 ・ 待 两 口井 实施 后 , 地 质研 究人员 根据录 井 、 测井 以及现 场跟踪参 数 资料 , 形 成综 合地 质实 施总 结 报告 。 ・钻至入 口点 时 , 要求 进行 电测 , 测井 项 目 : 2 . 5 QI n 底部 梯度 视 电阻率 , 自
水平井技术原理与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井眼轨迹及投影图、井身立体空间轨迹图、水平段轨迹与邻井对比图、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图。
研究内容有水平井基本原理、水平井层界面识别方法研究、水平井测井资料在分段压裂中的工程应用研究,利用各向异性数据分析结果分别对宋深103H、达深CP302和徐深CP11水平井工程压裂进行评价。
根据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水平井和直井的不同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出不同火成岩岩性和含气性对测井曲线的影响规律。
针对常规测井和随钻测井得到的地层界面解释方法,能对砂泥岩储层和火山岩储层作出较好的地层界面解释。
并针对不同的测井系列影响因素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曲线能更加真实反应地层测井值,提高了解释精度。
通过这些研究,最终要形成一套适用于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储层的水平井测井校正方法和水平井解释方法和软件,能够满足当前深层勘探开发阶段的需求。
利用水平井水平段和邻井对比的数据能很好的分析储层各向异性特征,应用到地质工程中时,能指导钻井设计和轨迹调整以及地层压裂。
关键词:水平井钻井;常规测井;随钻测井;邻井测井目录第1章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主要研究内容及完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国内外发展状况 (2)2.1国内外同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2.2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5)第3章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 (7)3.1水平井钻井原理 (7)3.2水平井技术设计的方法及应用 (17)第4章水平井应用 (28)4.1邻井测井资料分析各向异性 (28)4.2水平井数据在钻井设计及轨迹调整中的应用 (29)4.3水平井数据在压裂工程中的应用 (31)第5章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煤层气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
煤层气水平井是一种常见的开采方法,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讨论煤层气水平井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水平井施工技术的分类与特点水平井施工技术主要包括直推型、压裂型以及钻爆型。
直推型水平井施工技术是运用聚能穿透技术,以压裂作辅助手段,将钻孔直推至煤层中。
压裂型水平井施工技术则将孔眼打到煤层中,再通过水射流对煤层进行压裂,形成水平井。
钻爆型水平井则利用钻爆器具将煤层炸裂扩大孔径,施工较为简单快捷。
这些不同的施工技术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施工。
二、水平井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在水平井施工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井眼稳定性问题,由于存在地应力差异以及煤层裂隙的存在,井眼容易变形和坍塌。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固井技术和应力控制技术。
其次是井眼离心力的影响,这可能导致顶部和底部井眼直径不一致。
通过提高钻杆转速和适时的挤压,可以减少离心力的影响。
另外,水平井的通流能力也很重要,通过增加压裂和合理设计井眼,可以提高水平井的通气能力。
三、水平井施工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在水平井施工中,关键的设备和技术主要包括钻井设备、固井设备、压裂设备和井下测量设备等。
钻井设备需要满足水平井的要求,包括低噪音、高效率和可靠性等特点。
固井设备则需要能够稳定井眼以及提高固井质量。
压裂设备需要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以扩大煤层孔径。
井下测量设备则用于监测井孔、煤层应力和温度等参数。
四、煤层气水平井的应用及其效益煤层气水平井通过有效开采煤层气,可以提高煤层气开采的效率和产量,减少煤层损失。
同时,煤层气水平井的施工技术还可以减少液体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煤层气水平井还可以增加煤层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节约开采成本,并且降低了安全风险。
因此,煤层气水平井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利用前景。
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
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水平井测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油气井、水井等地下水文地质工程领域,并且已经在石油勘探、采油中得到大量的应用。
本文将对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进行分析及应用探讨。
1. 水平井测井方法水平井测井是指在油井、水井等垂直井中斜向钻进水平孔道,通过在孔道内发送特定的测井信号,测定地层的电性、物理性质和流体特性等参数。
水平井测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电测井:根据测量电阻率的方法,通过连接电极一次性测量电阻率,然后将其转换为电导率。
水平井电测井常用的是侧壁电阻率测井和同轴电阻率测井。
(2)声波测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回声时间和波速来确定地层性质。
水平井常用的是多普勒声波测井和压力波测井。
(3)核磁共振测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磁场并对沿着水平井轴向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地层信息。
常用的水平井测井中,核磁共振测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
水平井测井在石油勘探、开采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沉积环境:水平井测井可以在水平井轴向上提供大量的地层信息,为沉积环境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沉积环境包括地层岩性、压力分布、地下水、裂缝等信息。
(2)判别油气:水平井测井可以提供油气地层中流体特性的信息,如饱和度、相对渗透率、孔隙度、渗透率等。
通过测量油气成分和属性,可以帮助识别油气层, 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油气藏的分布情况和有效充满程度。
(3)评估储量:水平井测井可以评估油气藏的储量,通过测量地下油气藏的物理性质、流体特性和流动状态,得出油气储量的预测信息,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依据。
3. 水平井测井的技术发展趋势(1)多测参数综合利用:随着水平井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参数测量的技术方式已经得以实现。
通过综合多参数测量结果,可以更加深入地刻画储层物理性质、流场复杂性和聚集状态等一系列有关储层的细节信息。
(2)数学模型及人工智能:水平井测井珂以通过数学建模方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其更加准确、客观、自动化等特点。
水平井参数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
水平井参数优化设计理论与实践李留仁西安石油大学2008.07.15目录1水平井技术国内外进展 (1)2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方法研究 (2)3水平井产能研究 (4)4水平井产能与直井产能的比较 (11)5水平井抑制底水锥进挖潜剩余油研究 (12)6水平井的优化设计 (26)7大芦家临二块馆二段底水油藏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研究 (28)8底水油藏水平井整体调整挖潜的实施及效果 (60)9结论与认识 (71)1水平井技术国内外进展水平井技术,从1928年最早提出发展到今天,在水平井油藏工程、钻井、完井、测井、射孔、增产措施、井下工具、井下作业以及生产监测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已发展成为技术配套的完善技术,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尽可能多钻穿油层,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注入量,发展到特殊类型油藏(底水油藏、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薄层油藏、海上油气藏、环境恶劣地区的油气藏、垂直裂缝性油气藏、裂缝溶洞型油气藏、天然气藏)的开发技术,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水平井与蒸汽驱、蒸气吞吐以及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相结合开发稠油和油砂储层、水平井与压裂技术相结合开发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减缓底水油藏的锥进和气顶油藏的气锥等。
我国于1965年在四川钻了两口水平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成为增产和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
1.1底水油藏水平井技术影响底水油藏开发效果的根本问题是底水锥进。
与直井相比,水平井不仅能提高产能,更重要的是将水的“锥进”改成了“脊进”,临界产量高,能延缓见水时间和见水后的含水上升速度,从而提高底水油藏的开发水平。
1.2稠油油藏水平井技术影响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根本问题是油稠,粘度高,阻力大,致使油井产能低,泄油半径小,开发效果差。
与直井相比,水平井能增加井深与油藏的接触(作用)面积,从而增加油井产能,扩大泄油范围,提高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1.3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技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根本问题是储层渗透率,致使油井产能低,泄油半径小,开发效果差。
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问题—五点法面积井网
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问题—五点法面积井网
郎兆新;张丽华
【期刊名称】《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3(017)006
【摘要】介绍了一种水平井面积井网(五点法注采井网)的渗流力学求解方法。
在稳定流情况下,用一种形式简单的茹可夫斯基函数作变换,获得了压力分布、产量计算、见水时间及面积扫油系数的公式。
根据公式和实例运算可得到水平井穿透比对渗流速度和波及系数等的影响,对于油藏工程研究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总页数】6页(P50-55)
【作者】郎兆新;张丽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3.3
【相关文献】
1.水平井与直井五点法井网的数值模拟 [J], 赵春森;宋文玲;眭明庆;冯凤萍;单春龙
2.水平井与直井联合面积布井的开发理论研究(二):七点法面积井网 [J], 葛家理;王德民
3.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井网产能预测新方法 [J], 徐庆岩;于靖之;蒋文文;杨正明;吴向红
4.水平井直井联合开采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研究 [J], 庞长英; 连军利; 胡定堂; 张卫东; 唐永飞
5.水平井与直井混合注采井网的流场计算——以五点法注采井网为例 [J], 叶双江;陈志海;姜汉桥;汪震;李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平井工艺研究与新技术应用
水平井工艺研究与新技术应用摘要:80 年代后期进行的水平井科研攻关, 促进了水平井开采技术的发展, 取得可喜的成果。
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水平井适应性筛选方法、深层特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砂砾岩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浅层超稠油水平井开采技术、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火山岩裂缝性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和水平井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技术等7 套技术, 包括油藏地质研究、完井、射孔、测井、举升、防砂增产等主要技术。
同时, 在侧钻水平井中进行分段酸化,调剖堵水、冲砂技术也在现场试验成功。
对水平井成功地进行了限流法压裂和暂堵法分段压裂, 取得了施工技术的成功, 也取得了油田应用的好效果。
关键词:水平井;混合井网;欠平衡钻井;浅层目录1前言2水平井适用情况3 水平井应用情况3.1国外3.2国内4 水平井产能预测5水平井钻井方法5.1氮气泡沫欠平衡钻井法5.2浅层水平井钻井技术(以吉林油田为例)6 水平井的完井6.1带管外封隔器的衬管完井技术6.2水平井的筛管配套完井技术6.3管内砾石充填防砂工艺6.4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裸眼防砂完井一体化技术6.5水平井砾石充填防砂完井技术6.6鱼骨状分支水平井完井技术6.7高级别分支水平井完井技术7 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7.1人工举升方式7.2水平井采油技术7.3水平井采油相关配套技术7.3.1 高含水油田控水稳油工艺技术7.3.2 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工艺技术8 水平井的增产技术8.1水平井的压裂增产8.2水平井生物增产结论参考文献1前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水平井具有穿透油层长,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低、产量高、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受到国内各大油田重视,各油田相继开始了水平井技术研究。
JS油田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始于1996年,成功完钻了G6P1井,但由于水平井开发初期经验和对油藏的认识不足,导致G6P1井投产后效果不理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水平井技术的发展,JS油田加大了水平井的研究力度,2002年实施了油田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口水平井—AP1井,并且开发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T 3 4 E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 -74 (0 0 2( 5 - 0 03 5 2 1 )0 பைடு நூலகம்O 40 ) 5
THEoRETI CAL TUDY S oN LAT . P F 7 S oT W ELL P ATTERN FoR
H oI Zo NTAL ELLS AND TS APPLI U W I CATI oN
wiey u e o ol n a ed d v lp n ,a d t e c re p n i g r s r ore gn e i g c l u ain meh d e d d l s d t i a d g sf l e eo me t n h or s o d n e e v i n i e r ac lt to sn e i n o
DOI 1 . 9 9 J I S 1 0 —7 4 2 1 . 2 O 1 : 0 3 6 / . S N. 0 0 3 5 . 0 0 0 . 1
水 平 井 扁 七 点 面 积 井 网理 论 研 究 及 应 用
刘秀吉 , 刘月田 姜 洪福 万桂锋 '
( .辽河油 田公司 ,辽宁 盘锦 1 14 1 2 00;2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12 4 ;3 0 2 9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 江 大庆 13 1 ) 6 3 1
21 0 0年 4月
大庆 石油地 质 与开发
Per l u Ge l g n l ed De eo me ti q n toe m oo y a d Oi l v l p n n Da i g i f
Ap .,2 1 r 0 0
第2 9卷第 2期
V0. 9 Nn 2 12
B i g 12 4 ,C ia . a i i e o p n t. D qn 6 3 1 hn ) e i 0 2 9 hn ;3 D qn Ol l C m a yLd , a i 1 3 1 ,C ia j n g f d i g
Ab t a t:Th l s cn atr t h o i ain o o io tlwe l n e t a lsa e mo e a d mo e sr c e we1 pa ig p te n wi t e c mb n to fh rz n a lsa d v ri lwe l r r n r h c
摘要 :水平井 与直井联合布井方式在油气 田开发 中越来越 多的得到应 用 ,相应 的油藏工程计 算方法有 必要进行
深 入研究 。为此 ,利用复位势理论 和叠加原理 ,研究一种典 型的水平井开发井 网—— 扁七点 面积井 网 ,包 括产 能 、见水时 间、波及系数的计算 ,流函数 的推导 以及油层厚 度 、井 网形 状 、水平 井段长 的影 响规律研 究等 ,在 此基础上对扁七点面积井 网与矩形井 网水平井产能进行 对 比分 析。水 平井产 能理论计算 与油 田实 际生产情 况基 本一致 ,可用于现场产能预测 。 关 键 词 :水平井 ;面积井 网;扁七点 ;油气 田开发
LU Xuj 。 I u .a J N o gf WA u. n I i- LU Y et n , I G H n . , i i A u N G i eg’ f 。
(. ioeOle o p n , aj 2 0 0 C ia . hn nvrt e o u 1La h i l C m ay P n n14 1 , hn ;2 C i U i syo t l m, i f d i a e i fP r e
t e f rh rsu id.I h spa e o b u te t d e n t i p r,a tp c lh rz n a l p t r ia s o r a ten,i t d e a e n y i a o io t lwel at n,f t7-p ta e lpatr e s su i d b s d o c mp e oe t lt e r n u e p sto rn i l s Wha t d e n l d s t e p o u tvt o lx p t n i h o y a d s p r o i n p i cp e . a i tsu id i c u e h r d ci i y,wae r a t rug trb e k h o h t i me,te c lult n o we p e c e c h ac a i fs e f in y,t edei ain o te m u ci n a d t e efc folly rt c n s o i h rv to fsr a f n to n h fe to i a e hik e s,wel l p te n s a e a d h rz n a e t n ln t Ac o d n o h t d atr h p n o io tl s ci e gh. o c r i g t te su y,t e p o u tvt f te fa s o r a l h r d c iiy o h t7一p ta e l wel l p te s c mp r d wih t a f t e r ca u a o io t lwelp t r Th h o e ia a c lto e ut ft e atr i o a e t h to h e tng lr h rz n a l at n. n e e t e r t l c u ai n r s ls o h c l h rz n a lsp o u t iy a e smi r n h sme h d c n b p le o fed p o u t i r d cin. o o t wel r d c i t r i l ,a d t i t o a e a p id t l r d c i t p e ito i l v a i 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