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建筑设计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中国商业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钱塘江北岸城市新中心——钱江新城内,东临富春江路,南面为曹娥江路,北邻新安江路,与杭州大剧院、音乐广场遥遥相对,东面为临江的之江路。建设用地地块平整、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建设国际会展中心的理想用地。
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为国内外名品提供了高层次的展示场所,也为商界名流交往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活动基地。将起到“展示中国名牌商品,弘扬中国商业文化,汇聚海内外商界信息,促进国内外经济交流,提高杭州知名度”的作用。同时,也为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向“钱江时代”战略转移吹响进军号角。
国际会展中心由会展中心及其配套的商务楼、酒店组成,总占地面积93046 m2,总建筑面积为209911m2,地下建筑面积为60717m2,最高建筑高度为120m。
2. 设计依据
2.1 中国商业博物馆筹建工作委员会、杭州钱江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筹)《中国商业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征集文件》。
2.2 杭州市规划局1120011928勘设红线。
2.3 《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有关本设计的相关内容。
2.4 杭州市规划设计院业务联系单。
2.5 国家有关设计规定、规范。
3. 设计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充分考虑与城市的整体协调关系,从空间形态、交通网络、建筑界面和组合方式、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使会展中心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3.2 个性化原则:通过表达会展建筑的特点,历史文脉、地域特征的表达,突出建筑的个性,使会展中心具有鲜明的特点,成为江滨新城和钱塘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实用性原则:会展空间有其突出的空间特性和外在的表现形式,本方案力图从以经济实用角度出发,确定内部功能和空间形式,进行结构造型和设备选择,以期达到最经济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回报。
3.4 人性化原则:遵循以人为本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市民活动和人的感受,使会展中心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内外环境充满活力和生机。
4. 设计构思
4.1 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表达
是我们构思的源泉,通过简炼、明确的建筑语言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建筑的屋面、高层建筑的外墙起伏变化,抽象地表现浙江民居延绵起伏的坡屋面,波澜壮阔的钱江潮、波光鳞鳞的西湖水,以体现鲜明的文脉、地域文化特征,交织着理性的感受与浪漫的情调,从而达到建筑表达和结构逻辑的统一。
4.2 城市设计方法的运用
充分分析了地块周边的环境,了解原有城市设计的特点和要求。从大尺度城市空间着手,形成了与城市设计相吻合的建筑界面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为了使会展中心不单从形态上符合城市设计要求,而且力求流线组织、空间组织方面与城市空间,道路网络、市民活动相吻合。在会展中心的西侧至东侧有宽12米的交通廊道,正对A、B地块间的支路,作为城市脉络的延续。北面临音乐广场设置台阶、斜坡,提供空中市民活动场所,和杭州大剧院呼应与对话。不考虑把大剧院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延伸、强化,以达到突出行政中心的轴线的目的。
4.3 与钱塘江景观的交融
钱塘江是浙江母亲河,举世闻名。本方案努力做好钱塘江文章。通过纵向廊道的组织,把人流引到临江一侧的观景平台,从不同层面看江观景。舒展、大气的建筑群体,又与钱江相映衬,成为亮丽的风景,二者相得益彰。
4.4 “城市客厅”概念的引入
会展中心规模庞大,开放时段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开放时的会展中心仅仅是人不可接近的城市摆设,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本方案引入“城市客厅”
的概念,把会展中心设计成综合体,利用两层公共开放廊道旁的咖啡休闲座、临江观景平台、可进行小电影放映的会议中心等活动空间,加强会展中心的开放强度,引入城市人流,积聚人气。
4.5 群体的整合
会展中心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是城市空间的组成细胞,自身又是整体。本方案通过形体组合和室外空间的整合,会展中心、商务楼、酒店三个单体从形体上相互呼应关联,更在三者之间通过连廊,强化空间联系,并在功能上赋以实用价值,将城市人流尽快引入会展中心。
5. 总平面设计
5.1 总体布局
根据场地环境和总体布局要求,本设计在A地块布置商务楼,B地块布置近600间床位的配套酒店,C地块布置以展览、国际会议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尽量在面向杭州大剧院一侧退让,形成会展中心的舒展、大气,以硬地,绿化、水体相结合的室外广场,烘托会展中心气氛。商务楼和酒店则利用地块间的支路,做一定退让,形成入口的场所空间。总体布局既强化相互间的联系,又密切与城市的关系。
5.2 交通组织
会展中心的主要人流从北侧广场引入,面向A、B地块从富春江引入的支路设次要入口,沿曹娥江路设辅助入口。而商务楼、酒店的人流从二者之间的支路引入。
公共活动的车流主要从会展中心与商务楼、酒店之间的支路引入,就近进入地面或地下停车场所。
会展中心的货流主要从曹娥江路靠近之江路一侧开口进入场地,可以直接进入地下仓储区,亦可以到达南面的卸货平台,把商品直接送到各层展位。人流、车流、货流基本上有所区分,互不干扰。
5.3 绿化景观设计
结合平面布局的周边绿化景观带进行绿化平面的整合,使绿化景观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同时,室外停车场做草坪砖停车方式,室外展场考虑树坑种植高杆乔木,提升环境的品质。
在建筑空间组织上,面对钱江设观景平台,面向音乐广场设咖啡休闲座,达到对景和借景的效果。
5.4 消防设计
会展中心、商务楼、酒店场设环形通道,会展中心底层设消防通道。高层建筑的登高面、登高场地均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6. 建筑设计
6.1 平面设计
会展中心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下室主要为仓储,设备用房、室内停车,平战结合五级人防等用房;底层主要为展览,配套办公、商店;二层主要为展览、配套办公等功能用房;三层主要为展览、国际会议厅;四层为展览、会议厅、大型多功能会议厅等功能用房。大型多功能会议厅可在需要时改为展览厅每层设夹层,用于布置设备用房。一~二层设置贯通东西、南北的公共交通廊道,既组织交通,又布置吸引市民活动的休闲功能。
商务楼主体32层,地下二层。地下室主要布置停车,设备、平战结合五级人防等用房。一——四层裙房为商场商务配套用房。5层~32层为商务办公。其中16层设避难层。
酒店为主体27层,地下二层。地下室主要布置停车、设备、酒店配套洗衣房、平战结合五级人防等用房。一——四层(局部五层)裙房为酒店配套的餐饮、康乐、商务用房。五层为设备层。6~27层为客房层
商务楼的裙房功能可以作为酒店配套功能补充。
6.2 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力求体现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的内涵,通过折板、折形外窗体现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建筑形式与结构逻辑力求达到高度的统一,理性之中交织着浪漫,金属板材、玻璃幕墙、石材面饰的使用使建筑更加精致、现代。总体氛围既有历史内涵,又面向现代化。
6.3 竖向设计及消防疏散
会展中心为大面积、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本方案以满足使用功能、满足消防疏散要求为原则设置垂直交通。会展中心共有14部封闭疏散楼梯,19部电梯,14部自动扶梯,满足使用的消防疏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