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收益视角分析内部控制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分析内部控制实施【摘要】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实施以来,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依据该规范制定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且公开披露,但存在一个问题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不高。无疑,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会给企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目前来看并没有给多数企业带来直接的现实收益。这样会导致内部控制可能并不是上市公司的自愿选择,而是迫于政府监管部门压力的无奈选择,严重影响了这一制度的高效运行。文章分析了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带给企业的成本与收益,以及两者的权衡,试图为后期的实证研究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一、引言
通过查阅巨潮资讯网、上交所和深交所网站上所公开披露的上万个内部控制制度与公司治理相关文件,笔者发现一个事实:2007年以前,有极少企业制定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经过粗略的估计,2007年以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上市公司比例不足百分之五。另外,2007年至今的一段时间内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公开披露其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披露内部控制制度的上市公司不足二百家。在已经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制度中,相对于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来说,都还有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比如,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身份,还处于ceo的领导之下。陈汉文(2010)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
体水平不高,处于vi级水平。这些事实的存在也许在说明一件事情:内部控制并不是上市公司的自愿选择,而是迫于政府监管部门压力的无奈选择。那么无疑要考虑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获得的收益。如果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成本大于收益,那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必然是公司的最佳选择;反之,则可能是被迫选择,因而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就会受到质疑,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则可能纯粹处于应付政府的状态,必然在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时候,只局限于做表面文章。那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要付出哪些成本以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又能获取哪些收益?上市公司又该如何权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成本与收益?
二、内部控制的成本
如果说市场能够无成本地解决一切问题和争端,那么内部控制的实施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具体来说内部控制的实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如下一些成本的增加。
(一)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成本
高成效的内部控制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让公司内部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依制度而井井有条地进行。制度的设计一般要经历较为长期的不断修正,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杂项费用,因而上市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往往照搬照抄其他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查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时会出现经营领域等相差很大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却极为相似的原因。然而,进行制度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政府管制和
制度制定成本,也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否则,无效的制度设计必然造成后期更大的资源浪费。
(二)控制环境改造成本
控制环境包括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包括:员工的诚信度、道德观和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管理层授权和职责分工、人员组织和发展方式以及董事会的重视程度和提供的指导①。控制环境是上市公司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它主要的影响对象就是人,可以说控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实施的成效。所以,实施内部控制,就必须对其生存环境进行一番改造,成本自然包括: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对员工素质的塑造;管理层的定期培训;岗位和职责权限的适当设计等。
(三)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
内部控制再实施方面要求上市公司对其治理结构做出重大调整,比如:要求改变董事会的结构,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于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作用的大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但也变相增加了董事会的规模。linck(2005)发现萨班斯法案实施以来,2001年至2004年间,董事会平均规模增加了7%。此外,实施内部控制的其他要求:董事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必要的活动;高管要对内部控制运行状况发表声明;上市公司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提出改进的建议;外部审计师要针对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进行审计等。诸如此类的要求无非需要通过权力分散和部门专职化提升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
果。然而,altamuro和beatty (2010)发现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以后其费用(direct costs of internal control regulation)大幅度增长了。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后续完善成本
内部控制一旦实施以后,就需要定期审核、鉴证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之后就需要立即应对,以弥补缺陷。持续的监控不仅来自于专门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也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管理层和外部独立审计等。内部控制的持续监控和完善,需要上市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如内部审计、财务部门等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实施。在竞争日趋全球化的快速经济时代,成本的增加,无疑会导致公司整体竞争力的下降。
(五)各种隐性成本
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远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其他的成本依然有很多,如:由组织分权、职责分离等带来的组织冲突,导致部分资源被浪费到冲突和解决冲突上;内部控制实施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机会成本,这些资源用在其他地方也许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因为内部控制实施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导致的企业竞争力下降;内部控制的实施也会导致依赖心理的加强,控制不力或组织合谋会纵容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而过于依赖内部控制的公司如果放松警惕就会遭受更大规模的损失。
三、内部控制的收益
考虑到两个问题:上市公司为什么需要内部控制制度?为什么
需要标准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不得不谈论内部控制的实施收益。需要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护上市公司免受可控的损失;需要标准化内部控制的原因是: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投资者的横向比较,有利于降低信息流通的成本,也有利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和考核。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内部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带来增量的收益。关于内部控制的收益,关键就在于其能够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依据内部控制实施的初衷,它有助于企业实现其业绩和利润目标,防止资源损失,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它要受到董事会、高级人员和企业内部其他员工等的影响;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又在约束、规范着经济事项的开展和人的行为。这样一种过程对于企业目标实现作用的大小,有赖于管理层的重视和利用程度。但是,无论是依据coso委员会的报告、不同派系学者的研究,还是各国的实务,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目标实现的贡献尚还没有人提出过严正的质疑。实际上,内部控制的本质就是为了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
完备性而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一个控制机制(刘明辉、张宜霞,2002)。这样一套机制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将企业维持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避免走弯路和遭遇突然袭击。尽管这种收益难以量化,但是它的确存在。
第二,内部控制有利于监督上市公司合法经营,并维护企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