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评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评课活动还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校本研训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就能确保基础课程改革步入正常、健康的轨道。科学正确的评课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反之不科学的评课就会降低应有的作用。从对一些学校的视导情况上来看,我认为目前在评课这一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敷衍了事。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只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经常是发言只有三五人,评议只有三言两面三刀语,评课冷冷清清。
2.平淡肤浅。有的听课者听了一节课后,缺少主见,看不出什么实质性问题,笔记上没写出什么,只是笼统地认为“这节课教得不错”,或者说“这堂课教得很差”。有的评课者虽提了不少意见,但多半是枝节问题,教者板书如何,声音大小,教态,拿教鞭的姿势,图表悬挂的高低等等。总之,评议平淡肤浅,没有触及到教学深层次的专业性问题。
3.面面俱到。没有根据每一次课的听课目的、所讲课型以及研讨主题,去对课的评议分清轻重、主次,因此评课时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4.参评面窄。评议会上评的少,听的多。为了避免冷场,组织者只好指名道姓发言,由于发言面不广,且大多属于被动发言。因此,评课场面冷清,难以形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
5.以偏概全。还有一种倾向,作为评价课,评课时只凭教师的一节课,就对其作出片面评价,不用教师系列课,去对其作出全面科学评价,这如管中窥豹,自然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
6.评“新”弃“旧”。眼下冠以“新方法”“新结构”“新课型”的课多起来了。于是,凡是有“新”东西的地方就门庭若市,评课时认认真真,而对传统的东西不屑一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有的评议者不明确评课的目的意义,评课又怕得罪人,怕影响讲课教师晋级评优,所以评议时只讲优点不讲缺点。也有的问题来自讲课教师身上,他们认为评课提自己不足,是掉自己的价,是鸡蛋里挑骨头,一旦别人提出不同意见就顶牛。
2.评议方法不当。评课是一门科学和艺术,有规律可循。如果不讲方法盲目地评课,自然效果就不好。
3.缺乏严密组织。评课效果不好,还与评课没有组织好有密切的关系。有些听课评课,组织人员事前没有具体要求和管理,评课也是盲目性,随意性,松松垮垮。
4.缺少理论支撑。出现上述评课问题还与评课者的理论素养低,教学经验不足,对课不能做到居高临下的分析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在日常评课时,我们应怎样做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1、明确评课目的。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或听课者听课目的来确定评课的话题与内容。评课时一定要围绕已确定的目的进行,做到既有理论阐发,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引导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第一,鼓励每个教师都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因此,评课必须围绕这些已确定了的目的进行,以便使评课活动具有主题性和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明确评课目的,是提高评课效果的前提条件。
2、把握评课内容。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⑴评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⑵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的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否克服旧的惟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再如是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⑶评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识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从正确的标准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作出何种的评判,形成何种的反馈信息,又是如何处理反馈的信息,以及施行何种的偏差纠正方案等。
⑷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⑸评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是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还是以“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的教学进程来安排。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⑹评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