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工程
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组员:邓晨刘潇钧
冯艳敏余朝忠
王宁王利超
冯飞艳陈文彪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众所周知,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他不可避免地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

一、三峡工程的基本资料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项目。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工程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十七年,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已经全部建成。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二、三峡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1)库区气候:
A 对气温的影响:三峡工程使库区的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增加幅度在0.2摄氏度左右。

B 对风的影响:三峡工程建库蓄水后,由于水面拓宽,风速有所增加。

但建库后,库区的风速和极大风速均不大。

C 对降水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库区内降水总量的影响很小,年平均仅3mm,对空间分布影响相对较大,水库上空及沿岸气流
的背风地段降水会有所减少,气流方向的迎风坡降水将增加。

D 对湿度的影响:三峡建库后水体增大,降水总蒸发量增加,导致平均水压增大,冬季绝对湿度增幅不大,夏季相对湿度增大百分之六左右。

(2)库区植物:
三峡建库后,水线以下和接近江面的陆地变成涨落区域,不但淹没了大量的栽培植物,而且也淹没一些牧草。

调查表明,三峡库区植物种类6,088种,这些植物的地理成份中,热带成份占38%,温带成份占32%,库区特有成份占2%以上,其余的是世界广布等成份。

这里的植物地理成份复杂,热带、温带种类云集,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

建库后,除海拨175m水淹线以下对部分植物种(约800种)有较大影响以外,在移民区,海拨1,000m以下的区域,植物种类有3,000种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较大的是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大戟科等;在物种消亡上,受影响最大的是兰科、无患子科和柽柳科的一些物种。

(3)库区动物:
A 陆生动物:由于较大地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库区内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各地物种群落结构极为相似,优势种和常见种差异不大。

在海拔1,300米以下地区,人为干扰强度大,已基本上开耕为农作区,主要生活着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或栖息于农耕环境的种类,如白鹭、黄臀鹎、大山雀等。

在500-1,300的区间内保留有零
星原生植被,保存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鸟种丰富,数量大。

在海拔1,300米以上地区,人为活动相对较少,尚保留有面积不大的森林植被。

具有代表性地区是开县一字梁,奉节茅草坝,巫溪白果等,这些地区人为干扰小,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

B 水生动物:三峡大坝的修建,使原有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分隔成不连续两个环境单元,造成了生态景观的破碎,对鱼类造成的最直接的不利影响是阻隔了洄游通道。

这对生活史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范围迁移的种类往往是毁灭性的;对在局部水域内能完成生活史的种类,则可能影响不同水域群体之间的遗传交流,导致种群整体遗传多样性丧失。

(4)库区农业生态环境
三峡库区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山多地少,平原狭小,人口密度又大(每平方公里200-350人),所以耕地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为缓解不断增长的粮食供应压力,陡坡开荒种粮,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条件恶化,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

建坝后,库区耕地将会进一步减少,而人口不断增加,库区的粮食缺口和土地承载压力增大。

同时由于库区域镇搬迁,农民就地后靠建房,修建水利工程等,需要大量木材,库区农村燃料缺乏,农民砍伐林木以作薪柴用,将加剧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三峡水库运行后,春夏之交,由于腾出防洪库容,加大泄水量,长江中下游水位提高,有可能提高江汉平原农田的地下水位,对农田土壤构成潜育化影响。

同时可能对河口地区盐土、盐化土的脱盐过程
产生影响。

在10月,三峡库区下泄量减少后,河口段盐水入侵时间提前,历时加长,使受咸天数有所增加。

三峡水库建成后,库区冬天温度上升,有利于病虫越冬,夏天湿度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水库运行后,春夏之间,农田地下水位上升,田间湿度加大,将会诱发和加重油菜核病、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

综上所述,水库蓄水后库区温度、湿度、土壤结构性状的变化,以及土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将使农业生态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给农业种植结构、动植物种群、类型、结构均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影响,对与工程建设相关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库区地质灾害
由于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开山破土,使本来就脆弱的三峡生态环境,更雪上加霜。

造成库区周围的建筑裂缝,山体滑坡加剧。

由于三峡工程而新建的新县城比如湖北的黄土坡和奉节的宝塔坪都由于严重滑坡,使新县城不得不转移阵地,但是由此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三峡工程诱使库区周边的地震多发,据统计,自2003年蓄水以来,奉节发生地震14次,最大震级2.9级,其中五次为有明显震感的地震。

水库诱发的地震一般发生在近坝区,它和普通地震的最大区别是:震源更浅、破坏性更大。

而为了治理这些灾害,截至2010年3月中国已经花费了120亿元人民币。

重庆山下库区近一半的地区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三峡库区重庆境内有超过一万处
隐患点。

截至2010年已发生地质灾害(险情)252处。

截至2010年5月,自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增多。

库区共发生形变或地质灾害灾(险)情132起,塌岸97段长约3.3公里,紧急转移群众近2000人。

在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范围外已发生新生突发性灾(险)情30 。

三、三峡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
(1)对水文的影响
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长江的水文情势有所改变。

库区江段的天然河道形成了水库,水位抬升,水面增大,流速减缓,局部水域泥沙淤积。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水库的调蓄作用,在枯水期的1~4月,水库下泄流量稍有增加,汛末10月的流量减少,河道水位及冲淤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将对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有关环境要素产生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
水库形成后,水流速度减慢,水底重金属大量沉积,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尤其库尾更为明显。

经分析预测,在库尾重庆段库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将增加34.5%-146.0%。

库区周围居民多以库水为饮用水源或利用库水发展养殖,水中各种污染物将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居民产生长期的健康影响,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将呈增长趋势。

库区人们对三峡工程影响环境的最大担忧来自于水库的污染。

目前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
入长江。

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泄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

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蓄水后,库湾及支流回水区多次出现水华现象,主要是由于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厘米/秒,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

四、三峡工程对人文的影响
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起自重庆奉节县白帝城,蜿蜒约200公里至湖北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沿途地形险峻,山川秀丽,古迹众多。

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涪陵区城北长江江面上,是一组天然石梁,长度约1600米,有题刻165段,石鱼18尾,揭示当地自唐代至清代间的72个年份的枯水资料,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水文题刻。

三峡蓄水完成后,白鹤梁将永远淹没水中,文物部门已经在其周围建设了巨大的水下无压透明容器以方便游客观赏和学者研究,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水下的博物馆。

张桓侯祠位于重庆云阳县县城的对岸,依山傍水,是纪念三国名将张飞的巨大祠庙建筑群,古建、碑刻等颇多。

2002年至2003年,文物部门按照“整旧如旧”原则对张桓侯祠实施了整体搬迁,新址在新云阳县城的对岸,东距原址32公里。

丁房阙—无铭阙均为位于重庆忠县境内的汉代石阙。

丁房阙为双
阙,坐落在忠县县城,是罕见的庙前阙。

无铭阙位于忠县县城外的古驿道旁,原为双阙,今仅存右阙。

现在这两组汉阙现在都已搬到了地势较高的忠县白公祠内。

石宝寨位于重庆市忠县石宝镇,其35米高的寨楼,是中国唯一一座穿斗式构架的高层木建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寨后有山,拔地而起,四面陡峭如印,名“玉印山”,山与寨浑然一体。

由于地势较高,石宝寨在三峡蓄水后将会成为一座孤岛,四面被水环绕。

但是由于水位的抬高,使其下的山石有可能软化、崩解,因此文物部门在其周围建造了一道巨型围堤,包围住整个山寨。

此外,地方政府还对千年古镇大昌镇和屈原祠的实行了整体搬迁,对原本三面环水的白帝城实施原址保护,使之成为一座江中岛,而夔州古城等无法搬迁的就只能永埋水底。

五、结语
三峡水利工程利弊皆有,虽然它对环境生态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破坏,但是它在防洪、发电等方面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仅靠近几年的数据就草草对其下定论是不合适的。

三峡工程是否是一项成功的创举,需要历史长期的验证,需要后人评说。

但我们相信,这样一个汇聚了一代华夏儿女心血的巨大工程,会像都江堰一样,惠及千秋,泽及万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