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 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
1.右图连环画《三家分晋》的主角是( )
A.韩、赵、齐B.齐、楚、秦
C.齐、楚、燕D.韩、赵、魏
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B.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D.严明法令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5.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6.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7.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A.商鞅变法B.秦始皇改制C.汉武帝罢黜百家D.孝文帝改革
8.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A.尊王攘夷B.百家争鸣C.实行分封制D.商鞅变法
10.《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1.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A.秦国B.韩国C.楚国D.燕国
12.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
13.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商鞅变法B.长平之战
C.楚庄王称霸中原D.合纵与连横
14.右图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商鞅铜方量,该文物是商鞅变法中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
A.奖励生产B.加强刑罚
C.统一度量衡D.确立县制
15.如果你想实地考察都江堰,应该去的省份是( )
A.陕西B.山西C.四川D.湖北
16.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17.实行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
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和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8.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 )
A.土地私有B.确立县制
C.鼓励生产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9.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
A.商鞅变法B.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D.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20.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水利工程
C.位于四川岷江流域
D.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水利工程
21.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其主要措施。
(3)分析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3)结合材料三,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2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