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弯曲时的正应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空心轴内外径比为0.6。求空心轴和实心轴的重量比。
D=200
D1 d1
解:(1)确定空心轴尺寸

max
M W
32
D13 (1
0.64
)
7.9
104
D1 210 mm
(2)比较两种情况下的重量比(面积比):
A空 A实
4
D12 (1 D2
2)
2102 (1 0.62 ) 2002
0.7
4
由此可见,载荷相同、 max要求相等的条件
M z ydA M
A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E y
N dA 0
1
A
M y zdA 0 2 M z ydA M 3
A
A
将应力表达式代入(1)式,得
N
A
dA
E
A
ydA
0
Sz ydA 0
A
上式表明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
将应力表达式代入(2)式,得
A z
dA
E
yzdA
2. 纯弯曲时的变形特征
(1)各纵向线段弯成弧线,且部分纵向线段伸长, 部分纵向线段缩短。
(2)各横向线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仍保持为直线。 (3)变形后的横向线仍与纵向弧线垂直。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概述
3. 纯弯曲时的基本假设
(1)平截面假设( Plane Assumption )
(a) 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面上无剪应力
(2)纵向纤维间无正应力
纵向纤维无挤压
横截面上只有轴向正应力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1. 变形几何关系
M
M
z x
y
中性轴(Neutral Axis)

材料力学课件第5章

材料力学课件第5章

M
zM
x
等截面梁
y
注意 当梁为变截面梁时, max 并不一定
发生在|M|max 所在面上.
22
5.3 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h
常用图y形Wz
c b
Wz =Iz /ymax
z
Wz
Iz h
bh3 2 12 h
bh2 6
2
h2
h1
y
c
z
Wz
Iz h1
1 ( b1h13 h1 6
z
于是
M
E
Iz
M

1 M
EIz
y
x
代入
E
y得
My
Iz
15
5.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常用图形y、Iz
h
y
1.矩形
dy
c
y z
Iz
Ay2 d A
h 2
y2b d y bh3
h 2
12
b
y
同理:
Iy
hb3 12
z
Iz
b1h13 12
b2h23 12
c
b2 b1
同理: I y
h1b13 12
y
12 rp
mn
x2
x
x1
12
dx
'=
x2 FN1
FN2
'=
38
5.4 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F
Fx 0
FN 2 FN1 dx b
x1
y
12 rp mn
x2
x
12
dx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_图文

材料力学弯曲应力_图文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例题6-1
q=60kN/m
A
1m
FAY
C
l = 3m
FS 90kN
120
1.C 截面上K点正应力 2.C 截面上最大正应力
B
x
180
K
30 3.全梁上最大正应力 z 4.已知E=200GPa,
FBY
C 截面的曲率半径ρ y
解:1. 求支反力
x 90kN M
x
(压应力)
目录
目录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正应力分布
z
M
C
zzy
x
dA σ
y
目录
§5-2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常见截面的 IZ 和 WZ
圆截面 空心圆截面
矩形截面 空心矩形截面
目录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横力弯曲
6-2
目录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横力弯曲正应力公式
弹性力学精确分析表明 ,当跨度 l 与横截面高度 h 之比 l / h > 5 (细长梁)时 ,纯弯曲正应力公式对于横 力弯曲近似成立。 横力弯曲最大正应力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q=60kN/m
A
1m
FAY
C
l = 3m
FS 90kN
120
2. C 截面最大正应力
B
x
180
K
30 C 截面弯矩 z
FBY
y
C 截面惯性矩
x 90kN M
x
目录
§5-3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q=60kN/m
A
1m
FAY
C
l = 3m

3.3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详解

3.3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详解

剪切弯曲:横截面上既有剪力 又有弯矩。 纯弯曲: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 无剪力。
4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3.3.1 纯弯曲时的变形现象与假设
1、变形现象 ① 两条横向线mm nn不再相互平行,而是相互 倾斜,但仍然是直线,且仍与梁的轴线垂直。 ② 两条纵向线aa、 bb 变成 曲线 梁的轴线 内凹一侧的纵向线aa缩短了, 外凸一侧的纵向线bb伸长了。 中性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①纯弯曲 ( pure bending )
2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3.3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②横力弯曲
3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3.3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纯弯曲 ( pure bending )
横力弯曲 ( transverse load bending )
W I /y
Z z
max
14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第三章 直梁的弯曲
3.1 平面弯曲的概念 3.2 直梁弯曲时的内力分析 3.3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3.4 截面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 3.5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 3.7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途径 3.8 梁的弯曲变形与刚度校核
1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3.3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纯弯曲和横力弯曲
3.3.2 弯曲变形与应力的关系
4.弯曲应力
横力弯曲正应力公式
弹性力学精确分析表明,当跨 度 l 与横截面高度 h 之比 l / h > 5 (细长梁)时,纯弯曲正应力公 式对于横力弯曲近似成立。 危险点应力:
max
M max ymax Iz
Mmax:在梁的所有横截面中,选择弯矩为峰值的截面 ymax: 在指定的横截上,选择离中性轴最远的点

材料力学梁的弯曲应力

材料力学梁的弯曲应力

ab (y)dd yd
ab
dx
d
y
(a)
——横截面上距中性轴为y处的轴向变形规律。
曲率 1 ( ), 则 ( ); 曲率 1 ( ), 则 ( ); 1 C, y.
当 y0时,0;yym时 ax,ma.x
与实验结果相符。
.
9
(2)应力分布规律
在线弹性范围内,应用胡克定律
sE E y
120
B
x
180
K
FBY
y
FS 90KN
( )
() x
90KN
M ql2/867.5kNm
( )
x
.

30 2. C 截面最大正应力 z C 截面弯矩 MC60kNm
C 截面惯性矩
IZb1h 325.83210 5m4
s C max
M C y max IZ
60 10 3 180 10 3
2 5 . 832 10 5
92 .55 MPa
21
y
q=60KN/m
A
1m
FAY
C
l = 3m
120
B
x
180
K
FBY
y
FS 90KN
( )
() x
90KN
M ql2/867.5kNm
( )
x
.

30 3. 全梁最大正应力 z 最大弯矩
Mmax67.5kNm
截面惯性矩
Iz
bh 3 5.83210 5m4 12
Hale Waihona Puke s maxM max y max IZ
385.106Pa38M 5 Pa
19

工程力学5

工程力学5

B
l Fl
| M |max Fl 1.2 F N m
查附录型钢表3,
x
4 3
Wz 185cm 1.85 10 m
3
M
由: 得: 故:
M max Wz
1.2F (1.85 104 ) (170 106 )
[ F ]max
185 170 26.2kN 1.2
* N2 * N1
* * 得 dFS=FN F 2 N1
其中 dFS= bdx
* FN 2 dA Ay
* FN 1
M dM y1dA Ay Iz M dM y1dA Ay Iz
Ay
* FN 2
M dM Sz Iz
M F Sz Iz
* N1
dFS
p
(4)由于y、z轴就是横截面的形心主轴,从而可得到启示:当横 截面没有对称轴时,只要外力偶作用在形心主轴之一(例如 y轴)所构成的纵向平面内,上述公式仍适用。 (5)对于用铸铁、木材以及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梁,在应用上述
公式时,都带有一定的近似性。
例5-1 T形截面外伸梁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横截面对中性轴
§5-2
横力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梁的合理截面
q
一.横力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q b
M ( x)
z h
l
y
b
Fs ( x)
由于τ的存在,横截面发生翘曲(§5-3)。平面假设不成立, 且还有沿y的挤压正应力。 由弹性力学结果表明,当l/h≥5时,用(5-2)式计算跨中截面的 最大正应力,其误差≤1.07%。所以工程中仍用纯弯曲时的正应 力公式,计算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但要注意,横力弯曲时, 弯矩是x的函数,所以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课件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课件
正应力的定义
正应力指的是在受力物体的单位面积 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也称为法向 应力。
正应力的计算
正应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σ=F/A来 计算,其中σ为正应力,F为作用力, A为受力物体的横截面积。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
均匀分布
在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正应力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点。即在整个析法
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求解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 值。
有限元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求解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和最大应力值。
05
纯弯曲梁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简单梁的弯曲分析
简单梁是指长度远大于高度和宽 度的梁,其弯曲变形可以简化为
纯弯曲变形。
纯弯曲梁的受力分析
01
02
03
受力特点
纯弯曲梁在弯曲过程中, 只受到弯矩的作用,没有 剪力和扭矩。
弯矩分析
弯矩是使梁产生弯曲变形 的力矩,其大小取决于外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应力分布
由于弯矩的作用,梁的横 截面上会产生正应力和剪 应力,其中正应力是本节 重点讨论的内容。
纯弯曲梁的位移分析
位移特点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不再呈现对称性,需要采用更精确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实例三:实际工程中的纯弯曲梁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纯弯曲梁的应 用非常广泛,如桥梁、建筑结 构等。
对于实际工程中的纯弯曲梁, 需要考虑材料特性、载荷大小 和分布、支撑条件等因素对正 应力的影响。
实际工程中的纯弯曲梁分析需 要采用有限元分析、实验测试 等方法进行验证和优化。
脆性断裂失效
当梁受到的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 时,会发生脆性断裂失效,导致梁断 裂。
强度条件的建立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7-1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一、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如图7-2a 所示的简支梁,荷载与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加图7-2b 、c 所示。

在梁的AC 和DB 段内,各横截面上同时有剪力和弯矩,这种弯曲称为剪力弯曲或横力弯曲。

在CD 段中,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b )c )a )图7-2为了使问题简单,现以矩形截面梁为例,推导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其方法和推导圆轴在扭转时的剪应力公式的方法相同,从几何变形、物理关系和静力学关系等三方面考虑。

1、几何变形为观察梁纯弯曲时的表面变形情况,在矩形截面梁的表面画上一些纵向直线和横向直线,形成许多小矩形,然后在梁两端对称位置上加集中荷载P ,梁受力后产生对称变形,在两个集中荷载之间的区段产生纯弯曲变形,如图7-3所示。

从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m n nma )b )d )ij i j图7-31)所有纵向直线均变为曲线,靠近顶面(凹边)的纵向线缩短,靠近底面(凸边)的纵向线伸长,如图7-3b 中的i ′—i ′和j ′—j ′。

2)所有横向直线仍为直线,只是各横向线之间作了相对转动,但仍与变形后的纵向线正交, 如图7-3b 中的m ′—m ′。

3)变形后横截面的高度不变,而宽度在纵向线伸长区减小,在纵向线缩短区增大,如图7-3b 右所示。

根据以上观察到的现象,并将表面横向直线看作梁的横截面,可作如下假设:1)平面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它像刚性平面一样绕某轴旋转了一个角度,但仍垂直于梁变形后的轴线。

2)单向受力假设:认为梁由无数微纵向纤维组成。

各纵向纤维的变形只是简单的拉伸或压缩,各纵向纤维无挤压现象。

根据平面假设,梁变形后的横截面转动,使得梁的凸边纤维伸长,凹边纤维缩短。

由变形的连续性可知,中间必有一层纤维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此层纤维称为中性层,如图7-3d 所示。

梁的应力计算PPT课件

梁的应力计算PPT课件

2.7103 N m0.072m 0.573105 m4
3 3.9MP a
c
满足强度要求。
第23页/共44页
§6-3 变截面梁形状及变截面梁
设计梁原则: 满足强度条件
经济性,尽量节省材料
需要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一、截面的合理形状
强度条件:
max
Mmax WZ
单从强度来看,WZ越大越合理。
二、变截面梁
q=2kN/m
A
B
变截面梁——横截面沿梁轴 线变化的梁
C
xm
l = 4m
x
max
Mx WZ x
M
ql2 / 8 4kN m
WZ
x
Mx
x
等强度梁——梁强度沿轴线 均匀分布
第28页/共44页
§6-3 变截面梁形状及变截面梁
WZ
x
Mx
当荷载比较复杂时,等强度梁难以加工,增加了加工 制造成本,一般很少采用等强度梁。
WZ
σ
1.等截面梁弯矩最大的截面上
2.离中性轴最远处
3.变截面梁要综合考虑 M 与 Iz
4.脆性材料抗拉和抗压性能不同,两方面都要考虑
t,max t
c,max c
第14页/共44页
§6-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根据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1.强度校核
max
Mmax WZ
2.选择截面
22.5106 Pa 2.5MPa
t
满足强度要求。
第22页/共44页
§6-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2)校核最大压应力
与分析最大拉应力一样,要比较C、B两个截面。C截面上 最大压应力发生在上边缘。因MC、y1分别大于MB、y2,所 以最大压应力一定发生在C截面上。即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截面几何参数的定义,可得
E E Sz N Aσ dA A ydA o ρ ρ
(g)
E I yz E o M y A zσ dA A zydA ρ ρ E E Iz 2 M M z A yσ dA A y dA ρ ρ
(h)
(I)
E E Sz N Aσ dA A ydA o ρ ρ
o1
y
dx
o2
B1
B
B1B为 A B1 的伸长量
AB1
(c)
y (d θ ) AB1 B1 B ε dx O1 O2 AB1
为 A 点的纵向线应变。
C
d
O1 O2 dx 为中性层上纵向线段的
长度 A
o1
y
dx
o2
B1
B
中性层的曲率为
1 dθ ρ dx
(c)
y (d θ ) AB1 B1 B ε dx O1 O2 AB1
画两条相邻的横向线 mm 和 nn ,并在两横向线间靠近顶
面和底面处分别划将条纵向线 aa 和 bb (图5-1 a ) m
a b m n
m a b
n
m
(a)
(b)
根据观察,梁变形后: 1. 侧面上的两纵向线 aa , bb 弯成弧线; 2. 横向线 mm , nn 仍为直线,但相对转了一个角度且 与弯曲后的 aa ,bb垂直; 3. 靠近底面的纵线 bb 伸长,而靠近顶面的纵线 aa 缩短;
m a b m n n a b b m
m
a
m
n
m
a b n
(a)
(b)
平面假设 :梁在受力弯曲后,原 来的横截面仍为平面,它绕其上的 某一轴 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仍垂 C

材料力学 第七章弯曲正应力(1,2)解析

材料力学 第七章弯曲正应力(1,2)解析

M
1.平面假设: 梁各个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并仍垂直于变形 后的轴线,横截面绕某一轴旋转了一个角度。 2.单向受力假设: 假设各纵向纤维之间互不挤压。于是各纵向纤维均 处于单向受拉或受压的状态。
中性层 梁在弯曲变形时,凹面部分纵向纤维缩短,凸面 部分纵向纤维伸长,必有一层纵向纤维既不伸长也不 缩短,保持原来的长度,这一纵向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
C截面
Fb/4 拉应力 压应力 B截面
20
y 20
拉应力
压应力
可见:压应力强度条件由B截面控制,拉应力强度 条件则B、C截面都要考虑。
Fb/2
40 180
120 C 形心 86 z 134
Fb/4 考虑截面B :
t,max
c, max
M B y1 F / 2 2 103 mm134 mm 90 MPa 4 4 Iz 5493 10 mm F 73.8 kN
c
注:强度校核(选截面、荷载) ( 1) ( 2)
[ ]t [ ]c (等截面)只须校核Mmax处
[ ]t [ ]c (等截面)
(a)对称截面情况只须校核Mmax处使
maxt [ ]t , maxc [ ]c
(b)非对称截面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要校核 M+max与 M-max两处。
查型钢表得56b号工字钢的Wz比较接近要求值
Wz 2447cm3 2447103 mm3
此时 max
M max 153MPa Wz
误差小于5%,可用
例4-17 跨长 l= 2m 的铸铁梁受力如图,已知铸铁 的许用拉应力[ t ]=30 MPa,许用压应力[ c ] =90 MPa。试根据截面最为合理的要求,确定T字形梁 横截面的尺寸d ,并校核梁的强度 。

第十章 工程力学之弯曲应力

第十章 工程力学之弯曲应力

max拉MWm1ax [拉] ; max压MWm2ax [压]
式中W1和W2分别是相应于最大拉应力 max拉和最大压应力 max压 的抗弯截面模量,[ 压 ] 为材料的许用拉应力,[ 拉 ]为
材料的许用压应力。
例10-1 某冷却塔内支承填料用的梁,可简化为受均布载荷 的简支梁,如图10-8所示。已知梁的跨长为3m,所受均布
加载之前,先在梁的侧面,分别画上与梁轴线垂直的横线mn、 m1n1,与梁轴线平行的纵线ab、a1b1,前二者代表梁的横截面;
后二者代表梁的纵向纤维。如图10-2(a)所示。
在梁的两端加一对力偶,梁处于纯弯曲状态,将产生如图 10-2(b)、图10-2(c)所示的弯曲变形,可以观察到以下 现象:
•两条横线仍为直线,仍与纵线垂直,只是横线间作相对 转动,由平行线变为相交线。
2. 梁的变形规律
可以证明,纯弯曲梁变形后的轴线为一段圆弧。将图10-2(b)
中代表横截面的线段mn和m1n1延长,相交于C点,C点就是梁轴 弯曲后的曲率中心。若用 表示这两个横截面的夹角, 表
示中性层 故有
O
1
O
2
的曲率半径,因为中性层的纤维长度
O
1
O
2
不变,
O1O2
在如图10-2所示的坐标系中,y轴为横截面的对称轴,z轴为
如图10-1(a)所示的简支梁,其剪 力图如图10-1(b)所示,弯矩图如图 10-1(c)所示。可以看出梁中间一段 的剪力为零,而弯矩为常数,即为纯
弯曲; AC 和DB 段上既有剪力,又有
弯矩,为横力弯曲。
一、变形的几何关系
1. 梁的变形特点
如图10-2(a)所示,取梁的纵向对称面为xy平面。梁上的 外载荷就作用在这个平面内,梁的轴线在弯曲变形后也位于这 个平面内。

材料力学07弯曲应力ppt课件

材料力学07弯曲应力ppt课件
分离部分 ——平衡分析……
x
y 26
dA1
s
, b s
顶面有 ,存在.
两截面M 不等—— s 不等
(X 0)
左侧面
dx
N1
M
A1 sdA1 I z
A1 ydA1
右侧面
MS
z
Iz
dM
S
* z
, b( dx ) 0
Iz
FS
,
dM dx
S
z
Izb
FS
S
z
Izb
(∵切应力互等 )
2s
h
2 ( bdy )y s
bh2
M
0
4
s
4M bh2
2. 按沿梁高线性分布:
s max
M h2 Iz
s
6M bh2
s1 2 s2 3
(相差三分之一)
13
[例2]:
15KN
6KN
求B截面K点应力
B
1m
1m
解: M
3
6kNm
s
My Iz
90
K 90
60
120 ( 拉? 压应力? )
IZ
bh3 12
第七章 弯曲应力
§1 弯曲正应力 §2 正应力强度条件 §3 弯曲剪应力 §4 剪应力强度条件 梁的合理截面 §5 非对称截面梁弯曲弯曲中心 §6 考虑塑性的极限弯矩
1
概述

-F
Q
Fa

M
CD段:只有弯矩没有剪力- 纯弯曲
AC和BD段: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剪切弯曲
2
剪力FS
弯矩M
切应力τ
正应力s
先分析纯弯梁横截面的正应力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纯弯曲
max

M W
解:(1)计算W
W D3 2030109 7.910 4m3
32
32
(2)计算 max

max

M W
30103 38.2MPa 7.9104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例题
[例2] 在相同载荷下,将实心轴改成max 相等的空心轴,
空心轴内外径比为0.6。求空心轴和实心轴的重量比。
(b) 仍垂直于变形后梁的轴线
横截面上无剪应力
(2)纵向纤维间无正应力
纵向纤维无挤压
横截面上只有轴向正应力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二、公式推导
从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 静力学关系这三方面着手, 研究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研究思路:
变形
几何 关系
应变 分布
物理 关系
应力 平衡 应力 分布 方程 表达式
将应力表达式代入(2)式,得
AzdAE AyzdA0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E y
M zydA M3
A
将应力表达式代入(3)式,得
M ydA E y2 dA
A
A
Ay2 dAIZ
1 M
E Iz
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 M y
➢公式应用条件:
Iz
直梁
纯弯曲
线弹性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max

Mymax Iz
M I z y max
M W
抗弯截面模量( Section Modulus) W I z
y max
矩形截面
W I z bh 3 12 bh 2
h2 h2
6
实心圆截面 空心圆截面 型钢
W
dMz ydA
M z ydA M
A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E y
NdA 0 1
A
M yzdA 0 2 M zydA M3
A
A
将应力表达式代入(1)式,得
NA dA
E


A
ydA
0
Sz ydA 0
A
上式表明中性轴通过横截面形心。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1. 变形几何关系
M
M
z x
y
中性轴(Neutral Axis)
中性层(Neutral Surface)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b1'b2 ' yd
b1b2 dx O1O2 O1'O2' d
(y)dd y

d

d
(1)各纵向线段弯成弧线,且部分纵向线段伸长, 部分纵向线段缩短。
(2)各横向线相对转过了一个角度,仍保持为直线。 (3)变形后的横向线仍与纵向弧线垂直。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概述
3. 纯弯曲时的基本假设
(1)平截面假设( Plane Assumption )
(a) 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弯曲正应力 E y
3. 静力平衡关系
横截面上内力系为垂直于 M 横截面的空间平行力系。
这一力系向坐标原点O简化, 得到三个内力分量。
N dA 0
A
M y zdA 0
A
zM
O
dA x
dA
y
z
y
dNdA
dMy zdA
dx
M
M
O1
O2
y
y
b1
b2
直梁纯弯曲时纵向线段的线应变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推导
距离中性层为y的纵向纤维的应变 y
2. 物理关系( Hooke 定律)
E M
E y
中性轴 z
O
x
y
结论:直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弯曲正应力, 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成正比。即沿截面高度, 弯曲正应力按线性规律变化。
D=200
D1 d1
解:(1)确定空心轴尺寸

mmaaxx

M M WW
3 2 D 1 3(10.64)7.91 0 4
D1 210mm
(2)比较两种情况下的重量比(面积比):
A空 A实


4
D12 (1 D2
2)
2102(10.62) 2002
0.7
4
由此可见,载荷相同、 max要求相等的条件
纯弯曲
Normal Stresses During Pure Bending
среда, 26 февраля 2020 г.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概述
1. 问题的提出
一、概述
如何简化出火车车轮轴的计算模型? 如何计算火车车轮轴内的应力? 如何设计车轮轴的横截面?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概述
平面弯曲( Plane Bending)
下,采用空心轴节省材料。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结论与讨论
思考 从圆木中锯出的矩形截面梁,矩形的高:宽=?
才能最有效利用材料?

d h
b
李 诫 《 营
以 二 分 为 厚 。 ”
随 其 广 分 为 三 分 ,
凡 梁 之 大 小 , 各

意为矩形梁木的高:宽=3:2。
法 式

试用弯曲正应力条件证明:从圆木锯出的矩形
截面梁,上述尺寸比例接近最佳比值。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Iz d2
d 4 64
d2
d 3 32
D3
W
(14)
32


d D
可查型钢表或用组合法求
h h
b
z y d
z y
D d
z y
z
b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悬臂梁,其横截面为直径等于200mm
的实心圆,试计算轴内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
30 kN·m D
L
M
30 kN·m
纯弯曲( Pure Bending) —— 弯矩为常量,剪力为零
(如图中AB 段 )
横力弯曲(Transverse Bending) —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P
P (如图中AC 段和BD 段 )
a
a
CA
BD
Q
P
C A

B Dx
P
P M
A C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Pa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概述
2. 纯弯曲时的变形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