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b2b3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6.png)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生物学是一门图像丰富的学科,图表、示意图、模型等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呢?以下是一些策略和建议。
留出足够的时间讲解图表和示意图在生物课堂中,教师通常会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生物现象、生物结构和生物过程。
在这些图表和示意图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和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留出足够的时间,对这些图表和示意图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图表和示意图所表达的内容。
也可以教导学生如何阅读和理解图表和示意图,包括如何查找图中的关键信息和如何利用图表和示意图来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图表和示意图的绘制和分析除了教师的讲解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图表和示意图的绘制和分析。
在学习细胞结构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绘制细胞的示意图,标出细胞器的名称和功能。
在学习生物过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图表和示意图,分析生物过程的步骤和规律。
通过积极参与图表和示意图的绘制和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图表和示意图所表达的内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图表和示意图除了在课堂上讲解和分析图表和示意图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图表和示意图。
可以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表和示意图,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图表和示意图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来获取更多关于图表和示意图的信息。
可以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生物学教材、科普读物或科学期刊,以了解更多关于生物过程、生物结构和生物现象的内容。
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和文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表和示意图的内容,并且扩大他们的生物学知识面。
初中生物识图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识图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180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f.png)
初中生物识图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图的基本识别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图的种类及特点2. 生物图的识别方法和技巧3. 生物图的实际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生物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中所示生物的名称,引出生物识图的重要性。
2. 生物图的种类及特点:介绍常见的生物图,如结构图、生理功能图、生态图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 生物图的识别方法和技巧:a. 观察图中的线条、颜色、标注等,了解图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b. 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
c.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d. 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生物图的理解。
4. 生物图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图在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医学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5. 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生物图,让学生识别并简要描述图中所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识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识别不同类型的生物图。
2. 学生能准确描述图中所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3. 学生能运用生物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资源1. 生物图素材库:包括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生态系统图、人体生理功能图等。
2. 显微镜:用于观察生物切片。
3. 教学课件:展示生物图的种类、特点及识别方法。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结合实物、模型等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
4. 定期进行生物识图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经验总结(5篇)
![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经验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40fd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f.png)
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经验总结(5篇)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减数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多媒体课件,教师总结出有丝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
设疑: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情况标出。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须减少一半,即通过减数而非有丝。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为例)。
问题:减数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之后继续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是怎样减少一半的又是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学生根据有丝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猜想。
教师肯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观察分析减数次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变化情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233ee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f.png)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
重要的是对七年级试卷进行分析。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文一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一、试卷内容分析:本套试卷面向大多数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大多数能及格。
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生物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适当考查学生的生物能力。
试题设计和以往生物试题相比稳中有变,在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1.生物试题量:包括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计50分)。
2.生物题型:选择题,连线题,识图作答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
二、试题特点:试卷重视了对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科素质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对生物试卷的总体评价是:立足基础,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试题设计新颖独特,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主干核心知识:本试卷突出了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的命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如对《循环系统》的考查,围绕心脏结构,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
再如对《泌尿系统》的考查,突出了对“尿的形成”核心知识的考查,识图作答题第27题,第29题分别是对这两方面的检测。
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本试卷中涉及实验的命题占到了很大比重,主要考查了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如第五大题,实验探究题;就是专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本试卷中的试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
生物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生物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4d1101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2.png)
生物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教学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的,并且总是受一定理论指导的。
这种规律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具体教学活动方案表现出来,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有的是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概括和归纳出来的,也有的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先提出一种假设,经过多次试验而后形成的,所以教学模式既是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每个教师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总是在某种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来开展教学活动的。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
因此,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革新。
目前,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以下趋势:第一,重视能力的趋势。
以赫尔巴特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在强调系统、严格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并不否定发展能力的意义;不过它把发展能力置于次要的、从属的、“兼顾的”地位。
现代教育家们不再在知识与能力两方面各执一端,相互否定。
人们普遍认为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是教学的双重任务。
随着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化程度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一般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们在设计或归纳教学模式时,必将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
第二,重视学生的趋势。
可以说,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模式都在某种程度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上,不过重视对学生学习研究并不等于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赫尔巴特研究学生的学习是为研究如何发挥教师权威作用服务的,在教育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本世纪20至30年代的苏联、文革期间的中国都犯有轻视教师主导作用,轻视系统严格的知识教学的错误。
人们在认识到这一错误后,自然又在不同程度上向传统教育回归。
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探析
![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80cf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f.png)
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探析生物识图是指通过观察生物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等,辨认生物的种类或者某一组织的特征的能力。
培养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探索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识图的基础,能否发现生物的细微特征和组织结构对于识图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观察生物标本: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一些生物标本,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的生物材料进行观察。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结构、器官形态等。
2. 观察现实生物: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各种生物,如树叶、花朵、昆虫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
3. 观察生物图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丰富多样的生物图片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颜色等特征。
这些观察的实践,能够让学生着重观察细节,并学会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生物识图需要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等思维操作。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判断。
以下是几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1. 分类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生物图片或标本,让他们根据某一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通过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和分类能力。
2. 比较分析:给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生物图片或标本,让他们观察比较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 推理判断:给学生提供一些生物的描述信息或特征,让他们根据这些信息推理出生物的种类或特征,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这些训练能够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激发学生兴趣生物识图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任务,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十分重要。
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和探索。
七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精选5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e24c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3.png)
七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精选5篇)七年级下册生物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一一《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等方面,说说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两部分。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其中心脏是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动力结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这节内容的学习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知识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二)能力目标:(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四)教学重点分析:人体心脏结构和与其相连的血管关系复杂,它们共同构成血液流动的管道,心脏是促使血液在这个管道中流动的重要动力器官,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下一节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因此,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是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分析: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是由于心脏内具有瓣膜,心脏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从而控制血液在心脏内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而且,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复杂,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在生物中培养学生进行文字与图像信息的转换能力——图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生物中培养学生进行文字与图像信息的转换能力——图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5b2607bb68a98271fefab0.png)
【 才・ 识】 【 话勿培养】
在生物 中培养学生进行文字与图像信息的转换能力
— —
图像在 生物教学 中的应用
广东 河源 ●刘 江 丽
摘
要: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 , 图像题 不 出细胞的形态 、 结构。 有了图像 , 学生就 图像 信息 的能 力 。指 导学 生有 效地 、 准
及利用图像求解的试题频频 出现。 在 生物课 能够 真真切切地 看到 细胞 的形 态和 内部 确地抓 取图像相 关信息及 某些特 殊点所 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图像激发、 结构 , 感悟 其结 构和功能的统一 。又如在 表达 的含义 。如图 3表示 某种植 物的非
三 、在 生 物课 堂 教 学 中加 强学 生 进行
成题且有许多题因图而难 。 这就要求教师 文字信息与图像信息的相互转换. 常见的 图像 有结构 图 、 示意 图 、 坐标
注: 实线表 示 吸 收量
虚 线表示 c o 2 释放量
氧浓 度值
学生读 图、 识 图、 析图, 并且能利用丰富多 图和概念 图等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
彩 的图像来提高学生学 习生物 的兴趣 , 提 意将文字信息转换成 图像信息 , 这样有利
图 3
高课 堂教学 效率 。学生通过 对 图像 的掌 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举例如下 :
握。 就能够灵活地处理文字与图像信息的 转换 , 从而提高解题 的效率 。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图示运用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图示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3d7b0ceff9aef8941e0611.png)
认知结构 。运 用信 息技术使多种形式 凡 出现 插 图 的 地 方 大 多是 教 材 的 重 点 和 难
结合进行练习。设计小型测验题进行 点。紧密联系插图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讲解 , 教学 反 馈 。例 如 , 验 学 生 对 于七 年 级 有利于帮助学 生增强对教材 内容的感性认 测
下册 关于 人 体 循 环 、 吸 、 尿 等 几 个 识 , 呼 泌 有利于养成既认真读 书又注重识图的 良 图 系 统 的 多 个 知 识 点 的 核 心 知 识 的 理 好 学 习习惯 。 示 教 学 在某 种 意 义 上 能起 到 以图代文 的作 用, 是一条指导学生看图“ ” 知 解, 编制下列试题 : 图 中 X为 人体 某 组 织 器 官 ,其 中 ( ) 字 的重要捷径。 符 号 A BC D 甲 、 、 、 分 别 表 示 … 、 乙 丙 丁 不 同的 血 管 , 分析 回答 下 列 问题 。 脉 甲
生交 代 清 楚 一 些 识 图 常识 。如 : 的 名称 及 图
结 构 图 、 理 过程 图 、 态基 本 原 理 图 、 生 生 实验
图的类型( 态 形 A动脉 ( 动脉血 ) — ・ ( 静脉血 ) 静 其在 教材 中的地位和作 用 ,
奇心、 求知欲 , 又能使学生在动手、 动脑中加 深对书本 知识 的理解 , 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
心 如迷 的最佳境界。
仟 三、 亲手 绘 制 草 图
浅谈学生识图能力培养
![浅谈学生识图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0a81dfeba0d4a7302763a55.png)
此 ,我 们 要 尝 试 各 种 课 内 外 的 学 习 方 式 . 进 行 英 语 文 化
文 化知 识 ,并且 与 时俱进 加 强 自身文 化修 养 ,其 次 ,培 养 学生 文 化意 识 的具体 的实 践方 式却 是 动态 的和 不 确定
背景 知识 的学 习 .帮 助学 生增 加对 以英语 为母 语 的 国家 的 了解 ,增 强对 文 化差 异 的 敏感 性 ,培 养跨 文 化 意 识 。
二 是 要 把 握 分 寸 ,不 要 泛 泛 而 谈 ,不 能 忘 记 一 堂 课 的 主
要 目的与教 堂任 务 。下 面从 巧妙 运用 “ 插叙 ”和 结合 教 材 ,联系 实 际 ,适 时适 度 进行识 图教学 这两 方 面 进行 阐
述:
2结 合 教 材 ,联 系实 际 ,适 时 适 度 进行 识 图教 学 。 .
是 作 为学 科研 究 对象 凭 肉眼 在 同一 时问 不可 能直 接 把 它
尽 收 眼 底 。 这 说 明 生 物 教 学 最 基 本 的 目标 是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想象思 维 和空 间思维 的能力 ,因为 只有 具备基 本能 力 ,
才 能促 使 学生 激 发学 习 生物 的兴 趣 和求知 欲 。生 物 教科
2 0 。8 . 03()
推荐 《 刮痧 》等 。
英 语 教学 中 的跨 文化 意识 培养 不 是空 泛 的 ,而是 必
[ 林 大津 . 文化 交 际研 究 【】 州: 建人 民出版 社 , 9, 2 】 跨 M. 福 福 1 6 9
(0 . 1)
要 的和 可操作 的。通 过加 强跨 文化 意 识 的培养 ,在外 语
忆。
、
生 物 教 学 中 注 重 培 养 学 生 生 物 识 图学 习的 兴 趣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人教版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81965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3.png)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像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2. 掌握图像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图像识别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图像整理的概念和意义。
2. 展示生物学中常见的图像,并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分类。
3. 练习图像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4. 进行图像整理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图像整理的概念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图像整理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展示生物学中常见的图像,如动植物的形态特征、遗传的基本原理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整理,分类图像。
3. 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图像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图像分类表格、标签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分类图像。
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图像整理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一组图像的整理任务。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像整理的重要性,复习整理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应用图像整理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生物学课本和教辅材料。
2. 图像分类表格和标签等工具。
3. 图像整理示例和练习题目。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图像整理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整理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2. 学生互相评价,提供建议和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考核学生的图像整理能力,如完成相关作业和测试题目等。
高二生物优秀教案
![高二生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d846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a.png)
高二生物优秀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二生物优秀教案生物教案的制作作为生物教学的核心之一,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物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生物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fcebd601eb91a37f1115c9d.png)
生物教学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摘要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教学读图能力兴趣智力新课标生物教材图文并茂,简明直观。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
识图题在生物学考试中是一种基本类型,已经固定下来,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以及呈现方式也有所变化,插图与相关资料增多,实验增多,尤其是增加了一些探究性实验。
插图色彩更加鲜明,新教材因之变得更为生动形象。
生物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新专栏,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等。
新课标对教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较以往更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自主教学,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自身能动性,了解并渗透物理、化学常识以及数学统计计算方法,备课需查阅更多资料。
老师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另外,新课改后,生物教学会更多地使用多媒体。
在讲课过程中突出讲述主体,以提问为主,允许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读图,激发的兴趣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规律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充满兴趣。
开学了,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有好奇心,把新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吸引着他们。
老师在教学时要紧紧把握学生这点,利用生物课本图表,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有森林、城市、地球、海洋背景四幅图,图中有流水、岩石、车辆,山林、海洋生物,图景美丽无比,下方还配诗一般的解说语言,图吸引着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此图并问学生:此图能表达哪些内容?学生会领悟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学生神情专注,兴致勃勃。
高中生物教案7篇
![高中生物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e4af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6.png)
高中生物教案7篇高中生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较多的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过程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识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的观察以及实地考查生态系统,结合课本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为题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特点。
(3)碳循环过程图解。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2、难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3、疑点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只能是物质循环,能量能否循环。
4、解决办法(1)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重点、难点编制成图文、音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它们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难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易接收的知识。
(2)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讨论交流将知识化难为易。
三、课时安排2课时:能量流动1课时,物质循环1课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采用自学、讨论与讲述法。
五、教具准备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多媒体软件及电教设备。
2、电视录像带、放像机。
六、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全部内容。
2、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教师点拨指导。
3、交流总结,相互取长补短,获取新的知识体系。
4、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归纳小结,课后练习,写小论文。
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探析
![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308c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c.png)
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探析引言生物识图是指根据已有知识、利用观察、实验、测量等手段,对所研究生物进行生理、形态、结构、功能等特征的辨识、分类和描述。
初中生正处于生物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生物识图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一、生物识图能力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生物识图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生物概念。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学生可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物联系起来,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特性。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生物识图强调对生物形态、结构的观察,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识图过程也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推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生物识图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绘图、比对、分类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物识图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绘图能力等。
通过识图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生物识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生物识图能力的方法和策略1. 选用适合的教学材料生物识图需要通过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来进行,因此选用适合的生物标本或图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清晰明确、能够展示各种生物特征的生物标本或图片,供学生进行观察和绘图。
2. 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在进行生物识图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细节。
生物的形态、结构有时候会呈现出微小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可能是确定生物的关键特征,因此学生需要注重观察生物的每一个细节。
3. 提倡多种方式的识图生物识图包括实体生物标本的观察、绘图,也可以通过实验、图片等方式来进行。
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多种方式的识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初中生物识图作答教案
![初中生物识图作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f62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e.png)
初中生物识图作答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图的基本观察方法和识别技巧。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生物图中的各个部分,并理解其功能和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图来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和表达。
教学重点:1. 生物图的基本观察方法和识别技巧。
2. 生物图中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教学难点:1. 生物图的识别和理解。
2. 运用生物图来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生物图,包括植物图、动物图、细胞图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生物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中的生物是什么。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
二、生物图的基本观察方法和识别技巧(10分钟)1. 教师介绍生物图的基本观察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比较观察等。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生物图的识别技巧,如观察图中的线条、颜色、标注等。
三、生物图中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张生物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
2. 教师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
四、识图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一些生物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
五、运用生物图来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和表达(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生物知识点,如植物的呼吸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并绘制一张生物图,展示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流程。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生物图,并解释图中的各个部分和流程。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生物图的观察方法和识别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观察一些生物,如植物、动物等,并绘制生物图。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生物图来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和表达,如绘制生物的食物链、生态系统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167b1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e.png)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策略一、注重视觉教学视觉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像,举例说明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结合生动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讲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图示的内容。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生物现象,辅助认识生物图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图。
二、引导学生多维思考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图示的观察和分析,进行多维思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图示。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示中的各个部分,发现其中的关系和规律,从而深入理解图示的含义。
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示。
三、培养学生的图像识别能力生物学图示的构成往往较为复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图像识别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图示中的重点结构、关键部位进行重点讲解,并指导学生掌握图示的识别技巧,帮助他们更快地找到图示中的重要信息,从而提高图像识别的效率。
四、提供丰富的图示材料丰富的图示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识图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图示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的图示,逐渐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
可以通过生物学教科书、专业期刊、网络资源等多方面获取图示材料,并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图示进行教学。
五、开展实践活动生物课堂是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重要场所。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验、观察和调研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识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图示的重要性,提高识图能力和应用能力。
六、巩固复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练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帮助他们巩固识图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识图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识图的准确性和速度。
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是生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通过以上几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图示,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有利于提高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效果。
初中生物识图训练教案
![初中生物识图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c116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4.png)
初中生物识图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常见的生物图像的基本特征;
2. 提高学生对生物形态特征的识别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勤学生识图技巧;
2. 生物图像的基本特征;
3. 生物图像的分类和特征。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将一些生物图片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用10秒钟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生物的特征。
2. 讲解(15分钟)
教师介绍生物图片的基本特征,包括颜色、形状、纹理等。
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别生物的图片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征差异。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练习,通过观察和描述给定的生物图片,讨论及归纳出特征点,并进行分类。
然后呈现给全班,让全班一起分析并讨论。
4. 拓展(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生物图片的细节部分,让学生推测出整张图片所代表的生物,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生物的特征。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要多观察生物,提高对生物的认识和理解。
四、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自行观察并拍摄生物图片,并用一段文字描述生物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的识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观察生物时只关注了部分特征,导致识图的准确性不够高。
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练习,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观察和分析生物。
初中生物高频识图教案
![初中生物高频识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a973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f.png)
初中生物高频识图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够认识并理解生物中的各种图像符号,能够准确解读和分析生物中的各种图像,提高生物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学中常见的高频图像符号,掌握其含义和解读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图像符号解决生物问题。
教学内容:1. 常见的生物学图像符号有哪些?2. 如何正确解读和分析生物学图像?3. 如何应用图像符号解决生物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生物知识,了解生物学中常见的图像符号。
二、学习(30分钟)1. 介绍各种常见的生物学图像符号,包括动物、植物、器官等。
2. 给学生展示一些生物学图像,并让他们根据图像解读其含义。
3. 练习解读生物学图像,让学生独立分析图像并给出解释。
三、应用(15分钟)1. 设计生物学图像解析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像符号解读并回答问题。
2. 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总结解析图像的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更多的生物学图像符号。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图像符号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生物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析生物学图像,提高生物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图像符号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郑雪萍
识图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等对插图所蕴含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在现行的初中生物新课程生物教材中,每一册书都有大量的插图,这是生物学科的特点,每个插图都反应了生物结构功能或原理或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知识。
通过识图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和思维等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的技能。
在生物教学中要关注识图能力的培养,在整个七年级下册是学习人的生理卫生知识的内容,涉及人体的各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插图特别多。
教师要指导学生识图,这也是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能力的重要方面,平时教师习惯了利用多媒体展现教学的过程和环节,忽略了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的插图,课本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要充分利用好。
不同类型的插图,有简单、有复杂、有的只需要记忆,有的需要分析,有的需要综合解释等。
针对不同的插图,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指导策略。
下面是我根据下校听课,摘录了一些教师识图的一些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结构、组成和功能”类型的插图。
“生物结构、组成和功能”类型的插图,在课本中是最多的,如在七年级下册涉及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插图特别多,如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心脏的结构、眼睛和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肾的内部结构等,这类型的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观察这类型的图,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插图的名称,观察的目的是什么,从插图里获取什么信息。
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的方法,如观察插图要有顺序的,要抓住插图的主要信息,不要给无关紧要的画面所吸引,从而忽略最要的信息。
然后设计恰当的看图需要完成任务,让学生不观察,边完成任务,这样才能达到识图获取信息的效果。
【案例1】观察“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及“小肠和大肠结构”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会看图的原则与方法:1、先看标题(理解图的主要内容);2、先整体再局部(找出图中关键的部位);3、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引导观察消化系统的两条主线:消化道和消化腺);4、深入、细化要点(小图中肝胆胰腺的说明);5、分享看图经验。
然后让学生看并完成任务:就是根据图填写表格(如下)
根据图IV-21填空
(注:如果加入一列“功能”,让学生简单写每个器官的功能,是否就更好?)
根据P33对比小肠和大肠的不同
(案例由86中学李泰锋老师提供)
二、 引导学生分析以反映“生物各种生理过程”类型的图
这种类型的图比起观察生物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图来说,难度要大很多。
“生物各种生理过程”类型的图是静态的图反映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动态过程的图,静态的图不利于学生理解动态的过程,因此像这类型的图,必须辅助录像和PPT 或模型等能让学生看到动态的过程,才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和掌握知识。
如血液循环途径模式图,如果只是让学生观察静态的图片,学生很难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协同的关系。
这时就要播放血液循环的录像或动画形式的PPT ,让学生从整体把握血液循环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观察模式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把把血液循环假设为运输货物的过程,一辆货车载满货物从左心室出发通过不同的站点(卸货)和道路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如右心室)。
通过类比学生可能跟容易理解,同时给出任务(问题等),让他们进行分析填写,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这类型的插图,教材里也很多如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心脏工作示意图、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膈肌的运动、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等。
【案例2】分析“血液循环模式图”
任务:根据课本P70血液循环模式图,填写下面的血液循环途径图:
【案例3】分析“隔肌的运动”
根据图IV-26及PPT显示的动画图,填写下表
2
(案例由18中学罗旻提供)
在本案里中,教师采用了动画辅助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胸廓变化和呼吸的关系,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的。
三、引导学生解释“生物的遗传图解”类型的图
在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章里涉及到一些这类的插图,如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生男生女图解等图,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类型的图,本身就留有空可个给学生填写,在填写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指导整幅图的反应的是一个什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色体、基因是如何变化的。
如让学生分析《人的性别遗传》的“生男生女图解”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读懂”这个图解的意思。
如可以提问:父方、母方的性染色如何表示,请写在父方、母方上;看图猜测一下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为什么?通过学生推测、填图、分析从而知道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在初中生物中对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图谱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作为生物学上非常重要的内容,高中必修2整册都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生物的遗传图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八年级下册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课本只有“基因组成与形状的关系”图,没有遗传图解,那么学生对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所研究的遗传规律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课本图示的基础上增加遗传图解让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孟德尔的实验。
【案例4】分析“基因组成与形状的关系”图
1、根据图VII-15基因组成与形状的关系及下图写出遗传图解
四、引导学生分析“各类统计图”类型的图
以上三种类型的图都是比较直观的、感性的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知识。
还有一类图就是统计图是比较抽象的图,如“曲线图”,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表示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尚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无之间量的差异。
需要学生一定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这类图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在七年级下册《青春期》这课中,学要通过学生分析“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等,掌握青春期身体上的变化特征。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生了解曲线图横坐标、纵坐标表示什么,里面的曲线表示什么。
从图中可以读出什么信息,然后根据图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5】分析“某地男女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及“睾丸和卵巢发育趋势”曲线图
根据图讨论:
另外,还有模拟实验装置图、生物与环境关系等类型的图,如米勒设计的模拟原始地球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图、生态系统图等。
总之,解读、识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的技能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识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200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