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土地质量评价:是在特定目的的前提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综合鉴定的划分等级的过程。
2.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3.土地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或资源承载力,它是指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4.土地供给:可分为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土地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实质供给或土地物理供给,系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总量,这些数量不论是就某区域、某国家甚至于全世界而言,都是固定不变的。土地经济供给系指土地自然供给中的人类实际利用部分。
5.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某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去区域内,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以及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以空间上、时间上进行总体性的布局和安排,协调各业间的用地矛盾,促使土地利用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7.城镇化:城镇化有三层意思,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量日益增加;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8.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9.土地复垦:凡是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掘,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称作土地复垦。
10.土地开发:是指通过工程、生物和技术等措施,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如将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或农地开发为高效的城市建设用地。
11.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它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有序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12.土地用途管制:为了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
13.土地保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护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了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性措施。
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1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6.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总体面积与规划建筑用地建设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度程度。
17.建筑容积率:指建筑总面积和用地总体面积的比例。
1.土地的功能(填、简):生产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生态功能(p5)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简):
⑴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相对量小;⑵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平衡;⑶林地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极地;⑷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①耕地质量下降;
②水土流失严重;③土地沙漠化严重。⑸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p25)(计算)
①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②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③土地垦殖率(垦殖指数)=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④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p59)
土地集约经营程度指标:
①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人)/土地总面积(km2)
②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亩)/人口总量(人)
③人口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人)/人口总量(人)×100% (p174)
3.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
①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土地利用规划,将其视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关系,巩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②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的土地利用环境不仅反映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而且反映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对土地的改造能力和利用程度,因此,土地利用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才能把土地利用的潜在可能性变为现实生产力。
③综合效益原则: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整体化特征,土地利用所追求的效益绝对不是单项效益而是融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
④逐级控制原则:遵循逐级控制原则,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将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和活动落实于特定的空间;
⑤动态平衡原则:为了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提供适合的用途的土地,但土地总面积相对的讲是一个常数,土地利用规划时要满足各部门的用地要求,使规划区域内土地总面积达到平衡,合理地进行部门间的土地分配和再分配,实现耕地地总量动态平衡。(p49)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简):(1)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①区域光能、热量和降水等气候资源的特点;②地质地貌的特征;③水资源的丰缺状况及其分布;④土壤资源质量状况及分布;⑤特色农作物和水产品及其分布;社会经济:①人口的数量、构成、素质及其变化趋势;②国民经济发展水平;③生活水平;④工业、农业、林业、畜禽及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⑤交通、邮电、水电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等。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①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各个地类的数量、比重(即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等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及地域分布);②耕地在不同坡度级以及海拔区域内的数量分布;③二级地类的数量、比重(占一级地类总面积的百分比)及地域分布;④一级地类的人均数量等。
(3)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①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变化的原因;②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等非农建设用地的变化状况、变化规律及其占用农用地的情况;③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状况;④其他地类的变化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等。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以及集约化经营程度的高低;②土地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低等。
(5)土地潜力分析。①以利用土地资源的增产潜力;②各类后备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丰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