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

合集下载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不适、咽痒、干咳、咳痰或痰稀薄、声音嘶哑、溢音等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主要与脾胃失调、湿热内蕴有关。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时,常常从脾胃角度出发,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本文将通过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中医治疗此病的优势和特点。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原则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原则是“清热化痰、健脾和胃、润肺止咳”。

根据慢性咽喉炎的病情表现,中医常常采用清热化痰、健脾和胃的方法来治疗。

这些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食疗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玄参、金银花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咽喉部症状,改善病情。

针灸和艾灸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对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行气化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食疗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一种辅助方法。

中医认为食物有温热性、寒凉性之分,科学的食疗可以通过调理饮食帮助患者改善脾胃功能,从而改善慢性咽喉炎症状。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方法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通过对大量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不难发现中医脾胃论治对于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显著。

中医脾胃论治能够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气血旺盛,才能产生充足的气血养护全身各脏腑,人体的抵抗力也会得到提高。

而慢性咽喉炎多由脾胃失调、湿热内蕴所致,因此调理脾胃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中医脾胃论治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方法多以清热化痰、健脾和胃为主,这些方法可以促进病灶的吸收、结痰化澄,改善患者的症状,使咽喉部不适、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得到缓解。

周福生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咽炎_季幸姝

周福生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咽炎_季幸姝

脾气不转 , 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 。” 部 , 咽部经络失养而为病 。由此可
食物消化后 , 脾又助胃肠吸收水谷 见 , 慢性咽炎的患者 , 应注意对其
精微 , 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 消化系统仔细检查 , 治疗上必须溯
全身 。脾气主升 , 将水谷精微向上 本寻源而治其本 , 才能使津液的生
转输至心 、肺 、头目 、咽 、喉等处 。
的运化功能正常 , 则津液上注于口 津液上乘 , 亦可出现咽 喉干燥感 。
为涎 , 以濡润咽 。 若脾的运化功能 除局部 表现 外 , 全 身均 有 胃纳 不
失常 , 则津液不能上注于口为涎 , 佳 、食后腹胀 、大便溏泄 、倦怠乏力
咽就得不到濡养 , 同样会出现咽部 等脾胃不调证候 。 此类病人 , 多反
从解剖学看 , 咽部神经末稍分 布丰富 , 有迷走 、舌咽 、副 神经 、三 叉神经 、颈交感神经的分支均达此 处 , 故一些远端的内脏疾病可通过 神经反射 , 引起咽部不适 。 如胃酸 减少 、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 癌 、幽门痉挛 等病 , 均可引起咽部 感觉异常 ;当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 时 , 也可使口腔内腺体分泌发生紊 乱 。这也从另一角度解释了胃肠 道与咽的关系 。
周福生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咽炎
○ 季幸姝 1 廖荣鑫 2 侯丽颖 1 梁雪芬 2
摘 要 慢性咽炎的病因非常复杂 , 但其根本的原因却是脾胃虚损 。因此 , 补脾益胃是治疗慢性咽 炎的根本原则 。周福生教授从脾胃辨证治疗慢性咽炎 (脾胃失调型 ), 尽显独到 。 关键词 慢性咽炎 治疗 经验
干燥 , 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 。
复不愈 。 周教授指出慢性 咽炎患
者反复就诊疗效不佳的原因 , 主要 在于中医治疗常偏 重养阴清肺或 滋阴补肾等补阴之法 , 西医治疗多 以抗生素和口含药为主 , 这些治疗 不但疗效不佳 , 反而有伤脾胃, 使 病情久治不愈 。周教授特别强调 这是因为慢性咽炎 一般不需要使 用抗生素治疗 , 因为慢性咽炎并非 细菌感染 。 然而 , 在门诊 , 许多确 诊为慢性咽炎的患 者很强烈要求 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 , 部分患者甚 至自行到药房购买抗生素服用 , 如 此易因滥用抗生素 而致咽喉部正 常菌群失调 , 进而引发二重感染 。 又因各种抗生素均有全身副作用 , 滥用抗生素除对人体造成危害外 , 亦能引起细菌耐药 。 另外 , 慢性咽 炎可能与免疫有关 , 细菌感染在慢 性咽炎病因学中并不起主导作用 , 是用抗菌素治疗效 果不佳的主要 原因 。

干祖望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经验总结

干祖望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经验总结

干祖望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经验总结标签:名医经验;干祖望;慢性咽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干祖望主任医师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80余年,著作等身,具备极高的学术威望。

笔者有幸跟随干老侍诊,获益匪浅。

兹就干老从脾辨治慢性咽炎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一般认为,慢性咽炎的主要病因为肺肾阴虚,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犯,熏蒸咽喉[1]。

《素问·阴阳类论篇》有“咽喉干燥,病在土脾”。

咽喉者,呼吸之门户,水谷之道路,脾主运化,脾虚则难以化生精微,津液难以上承咽喉;如能使脾气健旺,转输精微之职正常,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上济咽喉,则干燥自除。

干老认为,临床上慢性咽炎真正属于阴虚证者不过20%左右,大多数患者属于脾虚证[2]。

这就是慢喉痹从脾论治的理论滥觞,但自《内经》以降,少见喉痹从脾论治的文献记载。

干老认为,脾虚型慢性咽炎患者除有咽干咽痛、灼热、咽痒、异物感等一般症状外,还有几个伴随症状可以帮助诊断。

①胸闷。

患者胸前及两膺有闷塞感觉,叹息后可宽畅片刻。

所以然者,宗气来源于脾,积于胸中,其病当然如此。

②双侧颈部有牵掣感,尤以晨起最为明显,严重者甚至误以为落枕。

因津血同源,共荣同辱,津枯者血亦虚,则难以荣经,经脉失养而致拘急不舒。

③咽部反射感。

晨起漱口刷牙,即引起恶心呕吐,查咽部时,压舌板尚未触及舌体,即泛恶。

此乃脾气一损则胃气上逆所致。

④偶有耳鸣。

听力障碍也有耳中憋气作闷者,此即李东垣所谓胃气一虚,耳、目、口俱为之病,而脾胃互为表里。

⑤大便稀溏。

患者常年便质偏稀、每日2~3次,此乃脾虚湿盛,大肠传化失职之故。

⑥头昏乏力。

患者常有不自主头晕昏蒙,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此为脾失健运,精气不能上承之故。

2 治疗重在健脾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干老认为,随着五运六气的变化,慢性咽炎的证型也在变化。

慢性咽炎多因脾虚难以化生精微,津液难以上承咽喉。

犹如花卉枝叶枯槁之时,园丁一味浇水反使根柢糜烂,不如疏土透气,沐浴阳光[3]。

慢性咽炎的病根,就在脾胃

慢性咽炎的病根,就在脾胃

慢性咽炎的病根,就在脾胃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是什么呢?吃了辛辣的食物、感冒后就会引起嗓子疼,有的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实这便是急性咽炎,而治疗急性咽炎,只要适当的吃一些解毒的药剂就能够有所缓解了。

不过若是长时间的嗓子不舒服的情况的话,那便会比较难办,就算到了大医院检查,也未必会有器质性变化。

只不过若遇到外界刺激的时候,比如空调、冷饮、辛辣食物、烟等,那就难办了,其病症便会加重,必须要经常清理嗓子才会有所缓解,比如说喝一些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等润喉茶,只不过这些就仅能帮人缓解一时,作用效果并不会太大,并且有的时候,还会引起人发生腹胀、大便不成形、拉肚子等。

小伙伴们这时候便会有所疑问了,其实慢性咽炎的病根,它就在人的脾胃里,并且主要就是因为脾胃升清降浊这一过程出现了问题。

大家要知道,我们人吃进去的食物,它是需要经过胃来腐熟并且进行消化的,而脾胃有之间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转化人体所需要的水谷精微,而这些水谷精微,经过脾向上传给肺,又让其在肺中起到宣发的作用,然后布散到身体各处,当然这一个过程便是升清了。

不过若是脾的升清功能不足的话,那么我们人体的咽喉便会得不到水谷精微的滋养,因此就会容易出现干痒、咳嗽、有异物感,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影响到肺的功能。

由于脾,其实是肺的老母亲,母病的话就会涉及到子,因此脾不好的时候,肺也就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吸清呼浊了,这就会导致身体里的痰排泄不出去,因此人就总会觉得有东西在自己的嗓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上呼吸道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影响全身健康,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胃主受纳膳食,化生精气,两者合称为“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因此,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关键在于调和脾胃。

本文结合自己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经验,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的发病与脾胃失调、湿热蕴结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慢性咽喉炎患者多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湿热内生,导致病邪停留于咽喉,长期不愈。

而中医的治疗思路是从调和脾胃出发,清除湿热,扶正祛邪,达到治愈的目的。

具体治疗措施如下:1、中药汤剂治疗中草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主要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处方要善于调和脾胃消化,疏通气血,清热利湿。

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能够调整患者脾胃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清洁体内的湿邪等病理物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调和脾胃功效中草药治疗可调和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身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同时,还能起到畅通经络,调节内分泌,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2、改善患者症状通过中药汤剂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咽喉疼痛、干燥、灼热、咳嗽等症状。

3、提高治疗效果中医脾胃法治疗能够调节和平衡机体内外环境,起到修复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进而使治疗更加有效,减少复发的概率。

1、饮食调节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B的食物,如柿子椒、花椰菜等,以促进机体对营养的吸收。

2、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正面的心态对疾病的恢复和治愈也很重要,患者需要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心灵愉悦和平和的状态。

3、按时服药按时按量服用中草药汤剂,不要随意更改剂量及用法,以免影响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减少复发的可能性,纠正咽喉炎病因,恢复健康。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湿热内生、气滞血瘀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慢性咽喉炎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主要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以及清除湿热等病因,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熏蒸治疗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中药的温补、健脾、清肺、祛湿、化痰等功效,调理脾胃功能,清除湿热等病因。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黄连、黄柏、石膏、连翘、白芍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清利咽喉、健脾和胃等作用。

一项对于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

中药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咽炎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针灸治疗是另一种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有效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脾胃功能、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等。

一项对于针灸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咽喉炎症状的发作次数和程度。

中医熏蒸治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中医治疗方法,适用于慢性咽喉炎的湿热型患者。

通过将中药熏蒸于专用设备中,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得以渗透到患者的咽部,达到清热解毒、祛湿消炎的目的。

熏蒸治疗具有疗效快、操作简便等优点。

一项对于中医熏蒸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研究表明,熏蒸治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咽部不适感,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熏蒸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咽喉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重视和推广应用。

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和质量的不一致性,以及缺乏长期的随访观察,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摘要】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理论基础在于认为脾胃失调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疗效。

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治疗后咽喉炎症状明显减轻,预防复发效果良好。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具有独特的优势,且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 慢性咽喉炎, 中医脾胃论, 疗效分析, 临床实验, 临床观察, 预防调理, 研究方向1. 引言1.1 慢性咽喉炎的病因及症状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病原体感染、过敏或其他因素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咽部干燥、灼痛、刺痛、异物感、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和咽喉痒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咽喉部充血、水肿等情况。

慢性咽喉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吸烟、长时间大声喊叫、长期暴露在干燥或污浊的环境中、饮食不洁等。

寒暑变换、气候干燥、过度疲劳、饮食过于辛辣刺激等也可能会引发或加重慢性咽喉炎的症状。

患有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应该避免吸烟、远离尘土和刺激性气味、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以及注意饮食卫生等。

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是缓解和治愈慢性咽喉炎的关键。

通过中医脾胃论治疗,可以有效舒缓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1.2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理论基础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脾胃的功能特点、中医对脾胃的认识以及脾胃与咽喉炎之间的关系。

脾胃在中医理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中的消化系统的关键器官,主要负责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

正常的脾胃功能可以保证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得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供应,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

中医对脾胃的认识是通过传统医学理论经验总结得出的。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喉咙疼痛、声音嘶哑、咳嗽难止等症状。

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认为,慢性咽喉炎是由于脾胃虚弱、肺气失降,导致病邪侵袭咽喉,从而引起气滞痰湿、火热内盛等症状。

因此,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

病例分析患者胡某,男,35岁,平时经常熬夜工作,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几个月前开始感到喉咙沙哑,声音嘶哑,咳嗽,经过西医治疗多次,但症状未能得到控制。

后来他到中医门诊就诊,被诊断为慢性咽喉炎,并遵医嘱接受中医脾胃论治疗。

治疗方案按照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原则,应该从调理脾胃入手,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为重点,调整体内气血平衡,去痰化痰、清热解毒,促进气机畅通,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选用的方剂是:保和丸加吴茱萸生姜汤。

治疗过程在治疗前,中医医师按照中医诊断标准,对患者做了整体的中医辨证分析。

通过仔细询问、望闻问切,发现患者的偏食偏寒,口干喉燥,舌质偏红、苔黄,脉细数。

综合分析后,初步诊断为脾胃气虚、痰热内盛。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首先开具了保和丸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剂,每日三次口服,每次10克。

接着,对患者进行中药理疗。

选择生薏苡仁、茯苓、黄芩、黄连、紫苏等中药,制成煎剂。

患者每日两次口服,每次150毫升。

患者服用上述方剂一周后,喉咙疼痛、嗓音嘶哑症状有明显缓解。

继续服药两周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咽喉部症状消失,精神状态好转。

总结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能够达到较好的疗效。

通过调理人体脾胃,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气机不畅和痰湿内滞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疾病。

对于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工作,应强调药物方剂的切实效果,精细化,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开始。

标题:脾胃论治慢性咽炎:舒缓症状、促进康复的有效方法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鼻塞、咳嗽、咽痛等不适。

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中医脾胃理论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将介绍脾胃理论在治疗慢性咽炎中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脾胃理论对慢性咽炎的解释中医认为,慢性咽炎多与脾胃虚弱有关。

脾胃是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脏腑,若脾胃功能不佳,则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营养不良等问题,使得喉咙黏膜的抗病能力下降,易受感染并发炎。

二、脾胃养护对慢性咽炎的重要性1. 调理脾胃功能:中医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可采用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后小憩、禁止暴饮暴食、避免辛辣刺激等。

同时,中医药也可辅助调理,如服用健脾化湿的药物。

2. 调整饮食结构: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患者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提高喉咙黏膜的抗病能力。

饮食上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蔬菜汤等,避免煎炸油腻食物的摄入。

三、脾胃理论的具体应用1. 中药治疗:常用草药如黄连、升麻、黄芩等可清热解毒,具有抗炎、镇静作用;杞菊地黄丸可助于调理脾胃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

中药的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症状调整剂量。

2. 食疗调理:脾胃虚弱的慢性咽炎患者可通过一些食疗方法来缓解症状。

如煮蛋花汤、莲子粥等具有养阴润燥、滋补脾胃的作用。

此外,还可适量添加蜂蜜、银耳、黄豆等具有润喉护嗓的食物。

3. 调理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慢性咽炎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运动,养成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的好习惯,避免寒冷刺激等。

此外,也要避免长时间用力说话、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四、脾胃理论治疗的注意事项1. 就诊:在治疗慢性咽炎时,应找正规中医医生进行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脾胃调理方案。

2. 疗效评估:脾胃理论治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患者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和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经验总结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经验总结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经验总结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疾病,具有难治愈的特点。

笔者对慢性咽炎论治的理论提出“从脾论治慢性咽炎”,这一中医经验经过大量临床实践,通过中医理论指导,分析患者的脏腑辨证论治,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针对脾脏治疗等,总结治疗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1.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中医分析慢性咽炎发病病因是肺肾阴虚,导致津液不足,使虚火上升,循经熏蒸到咽喉处。

早在中医典籍《素问·阴阳类论篇》提出“咽喉干燥,病在土脾”。

作为呼吸门户的咽喉,当脾虚时,五谷化生精微很难运行,使津液不能顺利上行至咽喉。

只有脾气健旺,才能起到转输精微的职能,通过调理五脏六腑,恢复脾气功能,才能解决干燥问题,实现上济咽喉,解除慢性咽炎的病症。

大师提出“慢性咽炎阴虚证只占20%,大多是脾虚证。

”而以上分析就是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理论基础。

脾虚型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出咽干、咽痛、咽痒、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同时合并胸闷、双侧颈牵掣感、咽部反射感等,具体症状分析如下:(1)胸闷。

胸前、两膺出现闷塞感,叹气后可缓解胸闷,可见,宗气源于脾,积于胸。

(2)双侧颈牵掣感。

晨起症状严重,多误作落枕,由于津血同源,津枯则虚,无法荣经,使经脉失养引起不适感。

(3)咽部反射感。

晨起刷牙有恶心呕吐感,咽部检查未触及舌体就会有泛恶,表示脾气受损,导致胃气上逆。

(4)耳鸣。

胃气虚致偶尔耳鸣。

(5)大便稀溏。

例稀,每日2-3次,表明脾虚湿盛,影响大肠的传化职能。

(6)头晕。

不自主头晕,活动后头晕明显。

表明脾失健运,导致精气不上承。

2.慢性咽炎从脾论治的方案慢性咽炎治疗,随五运六气变化,证型改变,由于脾虚不能化生精微,使津液无法上承咽喉。

健脾法通过健脾治疗,起到升清、利咽的功效,常用中医经验方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针对症状化裁,疗效较好。

具体从脾论治方法如下:(1)健脾益气。

此法对脾运不健、气虚等症状的患者尤其适用,患者面色无华,懒言,声低,气低,易感冒,舌胖大,有齿痕,其质淡而苔薄白,且脉细或沉。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代长青(洁河市中心医院,河南洁河462000)河南中医2012年6月第32卷第6期,p719~720悛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往往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压力。

慢性咽炎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肥厚性咽炎、干燥性或萎缩性咽炎。

临床表现为咽部的不适,如咽干、咽痛、灼热、发痒、异物感等。

由于咽部不适,咽后壁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部分患者往往有清嗓动作,晨起易干呕。

西医在治疗本病中并无优势。

笔者在工作当中采用单纯中药辨证治疗,收效显著,现报适如下。

1病因病机慢性咽炎属中医“虚火喉痹”范畴,多数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以肺肾-万损,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蒸,熏蒸咽喉为多见。

也与职业因素有关,如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嗜食辛辣之物、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是造成虚火喉痹的病因之一。

临床治疗中多从肺肾阴虚、肾阴不足入手,采用滋阴降火之原则来遣方用药。

然笔者在实际上作中发现,慢性咽炎与脾胃在生理及病理方而有很大渊源,脾胃与咽喉的生理关系在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

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阴阳类论》亦云:“咽喉干燥,病在土脾。

”《诸病源候论》云:啁喉者,脾胃之候也。

”从经络走向来看,足太阴脾经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也。

”说明人体脾胃健旺,元气充足,若脾胃受损,元气不足,则诸病皆生。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胃降,水谷精微才能布散至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当然也包括对咽部的濡养。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健,则津液无以化生。

慢性咽炎的一系列症状,诸如咽干、咽痒、疼痛、异物感等,均为咽失濡养所致。

临床工作中,针对脾胃致病的机制,从脾胃立论,总结出慢性咽炎的治则以调理脾胃为主。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咽喉疾病,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咽部疼痛、干燥、灼痛、灼热、异物感等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咽喉炎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采用中医脾胃论治疗方法来治疗。

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针灸治疗等。

中医药物治疗是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阿胶、炙黄芪、泽漆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补益气血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咽喉炎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

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还强调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脾胃为人体的“根本”,脾胃功能强盛可以调理全身的气血运行,提升人体抵抗力。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蛋、瘦肉、粥等,同时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饱。

中医还可以通过针灸治疗来调理脾胃功能,缓解慢性咽喉炎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足三阳、大陵、关元等。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加速炎症的消退。

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也存在一些问题。

中医治疗需要个体化的辨证施治,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可能不同,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并且效果逐渐显现。

治疗过程需要患者遵守饮食调理、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建议,需要一定的自律性和耐心。

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在使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和治疗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近况标签:慢性咽炎;脾;综述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

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笔者近年临床观察,许多慢性咽炎的发病与脾关系密切,从脾论治疗效显著[1]。

为对今后的研究思路提供有益的思考,现就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以期对慢性咽炎的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1 古代医籍对咽与脾胃关系的论述1.1生理关系《普济方·卷二十六·咽喉门》曰:“夫咽喉者,生于肺胃之气也,……主通气水谷,胃气道路,故为胃之系。

”《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曰:“咽喉者,脾胃之侯也。

”《重楼玉钥·诸风秘论》也曰:“咽属地气,属脾土”。

1.2病因病机及治疗《素问·阴阳类证》曰:“咽喉干燥,病在脾土。

”《医学心悟·卷六》曰:“喉间肿疡,名曰喉痹。

古人通用甘桔汤主之,然有虚火实火之分,紧喉慢喉之别,不可不审。

虚火者,色淡微肿、便利,脉虚弱,饮食减少,此因神思过度,脾胃不能中护,虚火易于上炎,乃内伤之火…”。

《医学入门·卷之四》认为:引起咽喉病的虚火可有3种,即肾火、肝火、脾火“…气虚者四君子汤,加甘草、桔梗、元参、升麻…”,提出中气即虚,相火上浮无制,补脾气以制相火。

2现代医家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近年来,现代医家从脾论治慢性咽炎,取得了满意疗效。

干氏[2]认为,慢性咽炎临床上“真正属阴虚者,十无二三,出于脾虚者,十居八九,其病因病机是由于脾胃虚弱,气化乏源,精微不能上承,而出现咽干、微痛、异物感等症状。

治疗补脾益气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化裁。

其治愈率达89%,有效率达98%。

刘大新[3]认为,部分咽炎是由于中医治疗偏重养阴清肺或滋阴补肾等滋阴之法,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或口含药为主,损伤脾胃,使病情久治不愈。

治以健脾调胃、理气生津利咽之法,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治疗,疗效显著。

袁林[4]认为,咽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皆有密切的联系。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80例思路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80例思路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80例思路分析目的探讨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思路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治疗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脾胃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奇霉素,雾化吸入8万U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采用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黏膜炎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咽部发干、咽痛、有异物感,慢性咽喉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旨在为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治疗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2.1±7.8)岁。

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1.9±7.4)岁。

两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胸闷、咽喉有异物感,部分患者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咽喉部检查可见不同程度滤泡小息肉样增生。

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症状。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患者以中医脾胃论为依据加以治疗,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理论,方剂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选用半夏10 g、陈皮10 g、柴胡6 g、木香10 g、茯苓15 g、党参30 g、茯神15 g、酸枣仁10 g,海螵蛸300 g、甘草3 g,胃热重,舌苔黄腻者加用大黄10 g、枳实10 g,舌质红而边有瘀点者,加用丹参10 g及川芎10 g。

干祖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咽炎五大法则

干祖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咽炎五大法则

干祖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咽炎五大法则慢性咽炎,中医称为“虚火喉痹”是耳鼻咽喉科的难治顽固病。

干祖望教授倡导从脾论治虚火喉痹,干老从脾论治喉痹治愈率达89%,有效率达98%。

一、从脾论治慢性咽炎的理论依据慢性咽炎历代文献多认为是阴虚火旺之故,常以滋阴降火,养肺肾阴论治。

干祖望教授积累其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临床上虚火喉痹“真正属阴虚者,十无二三,出于脾虚者常居八九”,从而提出从脾论治虚火喉痹的理论。

干老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影响着津液的盛衰,脾气健运,水谷精微运化输布正常,津液充盈上润眼耳口鼻诸窍则不为病;若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则津液衰少,诸窍失养而为病。

因此脾虚津液不足,不能上行濡润咽喉,是导致慢性咽炎的重要原因。

而造成这种脾虚不化精微的原因很多,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寒凉湿浊,久困伤脾;呼号多言,伤津损气;烟酒辛辣,热伤三阴;七情抑郁,思虑伤脾;久病元虚,中土衰弱等均可伤脾,导致脾失健运,不能化生精微,则肺金失养、输布失职,肾精失充,水源枯竭,导致虚火喉痹。

二、从脾论治慢性咽炎五大法则干老认为“喉需液养,咽赖津濡”,咽喉干燥,养阴生津固然重要,但脾主升清,脾气健运,才能化生精微,上行濡润咽喉。

用健脾法治疗,使脾气健运而津液自生并上行输市于咽喉诸窍,此不言养阴却达养阴之效,实为治本之法也。

干老从脾论治慢性咽炎,常用五大法则:1.健脾益气法:症见咽干不欲饮,或喜热饮,咽痛,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畏寒怕风而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

证属脾胃气虚,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

2.健脾渗湿法:症见咽中干涩而不思饮,咽痛,咽部粘膜充血不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团块样增生,或伴胸膺不畅,食后不舒,大便多溏,舌有白苔甚至较厚,舌质胖嫩,甚至舌边出现齿痕等,证属脾虚湿困,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3.健脾润燥法:症见口咽干燥,饮不能解,倦怠乏力,或有低烧。

咽粘膜干燥或萎缩。

舌淡苔少脉细。

证属脾虚气弱,兼用阴虚津亏者,多用于干燥性、萎缩性咽炎,或患鼻咽癌放射线治疗后产生的咽喉干燥者,方用生脉散加味。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咽喉不适、灼热感、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胃的调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本文将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中医脾胃理论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两者协调作用正常,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而慢性咽喉炎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即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

在治疗慢性咽喉炎过程中,中医常用的药物有健脾化湿解表、清热化痰、消肿止痛等功效的药物,如黄连、苦参、黄芩、防风、白芷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脾胃功能,清热解毒,调理体内湿热等作用,改善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是肯定的。

研究显示,使用中医脾胃药物治疗慢性咽喉炎能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炎症反应,并达到一定的病理学和生理学效果。

一项研究观察了60例慢性咽炎患者在中医脾胃治疗后的症状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咽部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良好。

中医脾胃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还与患者的体质相关。

中医认为,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对于脾胃的调理反应也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脾胃治疗慢性咽喉炎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中药外治、针灸、中西医结合等。

治疗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遵循医嘱,合理调整饮食习惯,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并且避免过于刺激性的食物、饮料等。

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指咽喉黏膜及其邻近组织持续或经常性的炎症反应,症状包括咽痛、咽干、声音嘶哑等。

中医脾胃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若脾胃功能失调或虚弱,则会导致气滞、痰湿等病理状况的发生,从而导致慢性咽喉炎的发生。

本文将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慢性咽喉炎主要包括调理脾胃功能、祛痰化饮、活血化瘀等方面的治疗方法。

调理脾胃功能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关键。

中医认为,脾胃失调是慢性咽喉炎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调理脾胃,可以改善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调理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避免过度劳累等。

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可以明显改善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症状,同时提高机体对炎症的抵抗力。

祛痰化饮也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的多数病理机制与痰湿有关,痰湿堆积会导致咽痛、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祛痰化饮可以消除痰湿,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祛痰化饮的中药有枇杷叶、苏子、浙贝母等,通过其功效可以减少痰湿的生成和堆积,并促进痰液的排出。

研究表明,祛痰化饮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60%以上。

活血化瘀也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的发生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而血液循环不畅则容易导致瘀血生成,从而加重炎症的程度。

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散瘀血,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常用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川芎、丹参、桃仁等。

研究表明,活血化瘀对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0%以上。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较好,可以缓解慢性咽喉炎的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脾胃论治疗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需要患者在生活和饮食方面有所调整和保持,因此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外敷、艾灸、针灸等,从多个方面综合治疗。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指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的咽喉黏膜充血、水肿、增生,以及慢性疼痛、刺激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可以调整人体的脾胃功能,并以治疗病因为重点,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脾胃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其功能主要包括运化水谷、产生气血津液、控制肌肉、提供营养等。

脾胃功能失调被认为是慢性咽喉炎的致病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脾胃失调会导致气血不足、湿浊内蕴、痰火郁结等病理变化,从而引发慢性咽喉炎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核心思路是调理脾胃功能。

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中医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煎剂、艾灸等多种方法。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气血双补药物、清热解毒药物、疗湿除痰药物等。

气血双补药物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炎症的愈合;清热解毒药物可以清解病邪,消除炎症病理变化;疗湿除痰药物可以减轻湿浊内蕴的症状,改善疼痛、刺激等不适感。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疗效确切、作用迅速,但是也有副作用和毒副作用的风险。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善脾胃功能,调整气血运行,在治疗慢性咽喉炎中有很好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温针、电针、艾灸等。

针灸治疗的优点是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治疗,并且可以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增强疗效。

中药煎剂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中药煎剂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气血运行,消除湿浊内蕴。

中药煎剂制剂简单,易于制备和使用,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煎剂的优点是疗效确切,作用迅速,但是煎剂的副作用与药物治疗相似。

艾灸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艾灸可以通过热刺激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调理机体免疫功能。

艾灸的疗效确切,但是疗程较长,治疗周期较长。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分析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咽喉不适、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属于脾胃失调的范畴,主要与湿热内蕴、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中医脾胃论可以作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主要包括调理脾胃、祛湿化痰、平肝潜阳等方面。

脾胃是人体生化之源,对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内蕴,湿热困于咽喉部位,容易引发慢性咽喉炎。

中医通过调理脾胃,可达到改善湿热病理,从而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目的。

祛湿化痰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关键环节。

中医认为慢性咽喉炎的病理过程中,湿邪困于喉部,阻滞气血流通,容易导致痰液积聚。

祛湿化痰是治疗慢性咽喉炎的重要手段。

中医常用的祛湿化痰的草药有枳壳、半夏、厚朴等。

这些草药具有祛湿化痰、理气降逆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咽喉湿热病理,缓解咳嗽、喉痛等症状。

平肝潜阳也是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一种常用方法。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阳上亢会使湿邪内蕴。

慢性咽喉炎患者常见咽干喉痛等症状,可与肝阳上亢有关。

中医常用一些药物如柴胡、丹参等药物,以平肝潜阳,从而改善咽干喉痛等症状。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临床观察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主要针对脾胃功能失调、湿热病理等问题,治疗后患者的咽痛、咳嗽等症状应有所改善。

通过喉镜检查观察咽喉黏膜的恢复情况。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可以改善喉部的湿热病理,促进黏膜的修复,治疗后的喉部黏膜炎症应有所缓解。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等进行辅助诊断。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主要目的是改善脾胃功能,调理气血运行,治疗后患者的舌质、舌苔、脉搏等应有所回复正常。

中医脾胃论治疗慢性咽喉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调理脾胃、祛湿化痰、平肝潜阳等手段,可以改善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症状,促进咽喉黏膜的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脾胃论治慢性咽炎
代长青
(洁河市中心医院,河南洁河462000)
河南中医2012年6月第32卷第6期,p719~720
悛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往往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压力。

慢性咽炎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肥厚性咽炎、干燥性或萎缩性咽炎。

临床表现为咽部的不适,如咽干、咽痛、灼热、发痒、异物感等。

由于咽部不适,咽后壁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部分患者往往有清嗓动作,晨起易干呕。

西医在治疗本病中并无优势。

笔者在工作当中采用单纯中药辨证治疗,收效显著,现报适如下。

1病因病机
慢性咽炎属中医“虚火喉痹”范畴,多数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以肺肾-万损,津液不足,虚火上炎,循经上蒸,熏蒸咽喉为多见。

也与职业因素有关,如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嗜食辛辣之物、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是造成虚火喉痹的病因之一。

临床治疗中多从肺肾阴虚、肾阴不足入手,采用滋阴降火之原则来遣方用药。

然笔者在实际上作中发现,慢性咽炎与脾胃在生理及病理方而有很大渊源,脾胃与咽喉的生理关系在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

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阴阳类论》亦云:“咽喉干燥,病在土脾。

”《诸病源候论》云:啁喉者,脾胃之候也。

”从经络走向来看,足太阴脾经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

李东垣在其《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也。

”说明人体脾胃健旺,元气充足,若脾胃受损,元气不足,则诸病皆生。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升胃降,水谷精微才能布散至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当然也包括对咽部的濡养。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健,则津液无以化生。

慢性咽炎的一系列症状,诸如咽干、咽痒、疼痛、异物感等,均为咽失濡养所致。

临床工作中,针对脾胃致病的机制,从脾胃立论,总结出慢性咽炎的治则以调理脾胃为主。

2分型辨治
2.1脾胃湿热型症见咽干咽痛,口气热臭,院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喛气吞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清热利湿。

方选平胃散合清胃散加减:石膏30 g,黄连6 g,生地黄15 g,牡丹皮12g,升麻6g,白朮15 g,苍术12 g,厚朴9 g,薏苡仁20 g,陈皮15g,炒麦芽10 g,神曲10 g,甘草6g。

胃热伤津、口燥烦渴者加天花粉、麦门冬。

方中石膏、黄连清热泻火,除胃中积热,牡丹皮、生地黄清热凉血,白朮、苍术、薏苡仁健脾除湿,厚朴、陈皮理气化湿,炒麦芽、神曲消食份滞,升麻散火解毒,与黄连相伍,使上炎之火得散,内郁之湿得降,并为阳明引经药。

全方相配,共具清热利湿,行气和胃之功效,使上攻火热以泻而降,湿浊阻滞以利而除,脾胃复健,胃气和降,气机调畅,则诸症自除。

2. 2脾胃虚弱型症见咽部堵塞、异物感明显,食少便派,而色萎黄,体倦乏力,胸脘闷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治以益气健脾,化痰利咽。

方选参苓白朮散加减,药用:人参10 g,黄芪30 g,白朮15g,茯苓15g,薏苡仁20 g,白扁豆12g,砂仁9g,山药30 g,陈皮15 g,清半夏9g,炙甘草6g。

方中以人参、白朮、茯苓、炙甘草四君补脾胃之气,黄民、山药益气健脾,薏苡仁、白扁豆益气健脾并除湿,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和胃,佐四君促进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通畅。

脾虚易生痰,痰流于咽喉则咽部堵塞、异物感明显,方中用陈皮、清半夏理气化痰以达利咽日的。

2. 3胃热阴虚型症见咽干隐痛,烦热干渴,胃脘嘈杂,消谷善饥,口臭,舌红苔黄少津,脉数无力。

治以清胃热、滋胃阴,方选玉女煎加味,药用:石膏30 g,熟地黄24 g,麦冬12 g,石斛15g,天花粉15 g,知母12 g,鸟梅15 g,山豆根6g,射干6g,佛手10 g,砂仁
10 g,生甘草6 g。

胃阴-了虚常由胃热伤阴所致,故方中重川石膏、知母以清阳明胃火,熟地黄、麦冬、石斛养阴生津,山豆根、射干、天花粉清热生津利咽,鸟梅、生甘草酸甘化阴,佛手、砂仁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共奏清胃火、滋胃阴、利咽喉之效。

3病案举例
赵某,女,42岁,因咽干、异物感3月余就诊。

症见咽干咽痒、异物感、常需清嗓,讲话无力,口淡无味,而色萎黄,体倦乏力,胸院闷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检查见咽部孰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中无充血、脓点及新生物。

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排除食管占位性病变。

诊为慢性咽炎,辨证属脾胃虚弱型,治宜益气健脾、化痰利咽。

方选参芬白朮散加味,药用人参12 g,黄芪30 g,白朮12 g,茯杏12 g,山药30 g,薏苡仁20 g,白扁豆12g,砂仁9 g,厚朴9g,陈皮12g,清半夏9g,桔梗9g,炙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6剂。

嘱清淡饮食。

一诊咽干、异物感减轻,体倦、胸脘闷胀缓解,进食有味,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

上方去黄芁,加山豆根,继服6剂。

三诊,咽干、异物感明显减轻,胸脘闷胀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

上方去山药,继服6剂后复诊1次,症状基本消失。

随诊0. 5 a,未见复发。

方中人参、黄芪、白朮、茯苓、山药益气健脾,薏苡仁、白扁豆健脾除湿,陈皮、清半夏、桔梗理气化痰利咽,砂仁、厚朴行气化湿和胃,合方共奏益气健脾、化痰利咽之功效。

4小结
传统中医中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强调脾胃在慢性咽炎致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并不否定该病的其他证型如肺肾阴虚、气虚、血虚等在本病致病中的实际存在,主张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顾护脾胃,从而为疾病的恢复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