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中移动磨牙技术的研究进展
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中磨牙的拔除与保留
![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中磨牙的拔除与保留](https://img.taocdn.com/s3/m/d195678fbe23482fb5da4c27.png)
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中磨牙的拔除与保留目的:探析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中的咬合打开问题中的正畸治疗磨牙拔除与保留价值。
方法:选择应用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打开前牙咬合,而观察组则运用骨钉与镍钛方丝复合牵引钩将前牙咬合打开,对两组咬合打开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的咬合打开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矫治前的X 线头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咬合打开后的X线头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中运用骨钉与镍钛方丝复合牵引钩将咬合打开,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还不会对全牙弓整体后移产生影响,是运用骨钉比较重要的一种矫治手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口腔正畸治疗,通常情况下,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需要将咬合打开,并且在牙列内收的过程中使牙列维持平衡的状态。
有研究发现,运用牙槽外种植支抗钉对牙列整体后移进行牵引后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与打开咬合的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
当前临床上在打开咬合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每种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因此,本文对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咬合打开问题中的正畸治疗磨牙拔除与保留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应用骨钉牵引全牙弓后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5例。
对照组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13~47岁,平均(29.6±8.3)岁,其中50例为减数第三磨牙者或第二磨牙者,10例为不减数者;观察组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14~48岁,平均(29.8±8.5)岁,其中53例为减数第三磨牙者或者第二磨牙者,12例为不减数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矫治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50234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9.png)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背景和问题提出,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着详细介绍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和远移磨牙技术在矫治中的作用,以及前牙轻中度拥挤的治疗方案。
重点讨论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并通过病例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美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前牙拥挤、病例分析、优势、未来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矫治牙齿拥挤问题一直是口腔领域的难题,传统的牙齿矫治方法往往需要固定托槽,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
近年来,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矫治方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备受患者青睐。
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这一常见问题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挑战。
传统的隐形矫治技术可能无法完全解决这类轻度拥挤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远移磨牙技术的引入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远移磨牙技术是指通过在磨牙区域进行细微的牙齿移动,以释放前牙拥挤的压力,使得前牙得以自然移动至理想位置。
这项技术在矫治中的作用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减轻前牙的拥挤状况,为后续的矫治工作奠定基础。
结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和远移磨牙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前牙轻中度拥挤的问题,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问题提出前牙轻中度拥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除了影响患者的美观外,还可能引起咀嚼功能障碍和牙周疾病等问题。
传统的矫治方法主要包括牙套矫正和牙齿拔除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牙套矫正需要固定器材,影响美观和卫生,而拔牙可能引起牙列缺失等问题。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06158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9.png)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作者:***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对照组,n=60)及接受微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n=60)的安氏Ⅱ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两组矫治时间,计算两组牙冠、牙根远移值[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值(UM1E-Y)、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值(UM2E-Y)、第一磨牙牙根平均远移值(UM1A-Y)、第一磨牙牙根平均远移值(UM2A-Y)],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其他牙齿相关指标[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Y轴的距离(U6-Y)、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尖点至Y轴的距离(U6a-Y)、上颌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硬组织指标[上齿、下齿槽座角(SNA、SNB)、上下齿槽座角(A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软组织相关指标[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唇角(NLA)、上唇突距(Ls-E)]及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平均矫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OP-SN较治疗前上升(P0.05),而研究组OP-SN显著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微种植体支抗;磨牙远移;咬合功能[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0-0157-04Clinical Study on Micro-Implant Anchorage for Molar DistalizationCHEN Xu-dao(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Dazhou Integrated TCM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Dazhou 635000, Sichuan,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for molar distalization in correcting Angle Class Ⅱmalocclus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Ⅱ malocclusion who received traditional headgear anchorag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n=60) or received micro-implant anchorage treatment (study group, n=60)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The correction time was combin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rown and root distalization values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 crown (UM1E-Y),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maxillary second molar crown (UM2E-Y),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first molar root (UM1A-Y),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second molar root (UM2A-Y)] were calculat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tooth-related indicators [the distance from maxillary first molar mesiobuccal tip to Y axis (U6-Y), the distance from maxillary first molar root apex tip to Y axis (U6a-Y),angle between the long axis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and the SN plane (U1-SN)], hard tissue indicators [sella-nasion-A point, sella-nasion-B point (SNA, SNB), A point-nasion-B point (ANB), occlusal plane-SN plane angle (OP-SN)], soft tissue-related indicators [upper lip protrusion (Ls-SnPg), lower lip protrusion (Li-SnPg), nasolabial angle (NLA), upper lip protrusion distance (Ls-E)] and masticatory function (occlusal forc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correction tim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andU1-SN in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OP-SN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OP-SN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Angle ClassⅡ malocclusion; micro-implant anchorage; molar distalization; occlusal function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可分为1、2两个分类,其中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在我国青少年人群恒牙期的患病率约20%,不仅影响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牙列整齐,也会影响其面貌美观,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08639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d.png)
• 456 .口腔医学2021年5月第41卷第5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刘玲霞,关雨欣,武秀萍[摘要]尤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实现所有类型牙齿移动上,推磨牙向远中的效率最高但临床中容易出现磨牙远中倾斜,支抗 丧失等问题该文就隐形矫治推磨牙向远中的适应证、临床疗效、远移效率、支抗设计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芍[关键词]磨牙远移;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72(2021)05-0456-05[doi] 10.13591 /ki.kqyx.2021.05.014Research progress of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clear aligner orthodonticsLIU Lingxia, GUAN YiLxin, Wl) Xiuping. (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and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Taiyuan 030001, China)Abstract :File efficiency of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clear aligner i s the highest in all types of tooth m o v e ments.H o w e v e r,i t i s easy to bring prol)lems of molar distal tipping and the loss of anchorag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ndications,clinical efficacy,efficiency of m olar distalization and anchorage design of invisible orthodontic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 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molar distalization;clear aligner orthodontics;clinical efficacyStomatology,2021 ,41(5) :456-460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通过三维扫描获取数字化 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生成一系列 个体化可摘式透明矫治器11。
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临床分析
![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d5d9d55a8102d277a22f9c.png)
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临床分析目的:研究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8例(男11例,女7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年龄9~14.6岁,用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矫治,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以SPSS 20.0进行t检验。
结果:经过2.5~6个月的治疗,每侧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3.86mm。
结论:改良摆形矫治器与上唇挡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推磨牙向远中。
标签:改良摆形矫治器;上唇挡;磨牙远中移动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上颌磨牙前移,也可能是下颌后缩,或者是二者兼有。
对于上颌磨牙前移为主的类型,早期可以采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法来矫治。
目前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矫治器较多,但是大多数属于患者依赖型矫治器,如口外牵引[1]、唇弓、磁力矫治器[2]等。
很大程度需要患者的绝对配合才能完成,疗程较长,且效果不稳定。
1992 年,美国正畸医生Hilgers[3]发明了摆形矫治器用以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不需患者配合,治疗效果好。
2001年,周彦恒等[4]对其进行了改良、完善,后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接受。
2008年,严振梅[5]将前方牵引和摆式矫治器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使前移的磨牙更好更快的向远中移动,尽早矫治畸形。
笔者通过改良摆形矫治器并增加上唇挡联合应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汉中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正畸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9~14.6岁,平均13.4岁。
病例选择标准:①患者均为替牙晚期或恒牙初期;②磨牙关系为远中尖对尖;③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或者萌出未建牙合;④SNA偏小,前牙浅覆盖、对刃或反牙合,侧貌外形为凹面型;⑤腕骨X线片显示为生长发育高峰期或高峰前期;⑥未接受过正畸治疗。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94a6c40508763231121228.png)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治疗。
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微螺钉种植支抗对安氏ⅱ类患者,前牙深覆盖及深覆牙合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
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可以远中移动磨牙,并且有效而稳定,维持牙弓的连续性。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支抗滑动直丝弓磨牙growing micro-screw anchorage far upper molars of clinical researchxu xianlüdepartment of dentistry,gangkou hospital of rizhao,rizhao 27682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planting of micro-screw anchorage to move awa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upper molars.methods the use of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plant with micro-screw anchorage for angle class ⅱpatients,anterior deep overbite depth coverage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in upper molars distal movement.results aftertreatment,follow-up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jaw front teeth cover the relations and classⅱ molar relationshipchange,and face convexity of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conclusion discuss planted with micro-screw anchorage straight wire technique can slip away to move teeth,and the effective and stable,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the dental arch.【key words】 growing micro-screw anchorage;slide the straight wire;molar上颌前突患者需大量内收前牙以改善面部突度,对后牙支抗控制要求较高,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口内远移磨牙矫治器对面型影响的研究
![口内远移磨牙矫治器对面型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04d343c850ad02de8041aa.png)
・
5 ・ 1
口内远 移磨 牙 矫 治器 对 面 型影 响 的研 究
刘 莉 雍 威
近 年 来 , 磨 牙 向后 矫 治 器 发 展 迅 速 , 中不 依 赖 患 者 合 推 其 作 的 口 内远 中移 动 磨 牙 矫 治 器 更 为 广 大 临 床 医 生 喜 爱 。本 研 究 选 用 口 内远 中 移 动 磨 牙 矫 治 器 — — 改 良 Dsa—Jt 治 i l e矫 t 器 来 远 中移 动 上 颌 磨 牙 , 该 矫 治 器 对 面型 的影 响进 行 研 究 。 对
咬 合接 触 。
12 材料 .
带环 、 管 、 腭 不锈 钢 丝 、 钛 螺 旋 推 簧 、 镍 自凝 塑 料 。
13 矫 治 器的 制 作 与 临 床 应 用 矫 治 器 由 支 抗 和 作 用 力 两 . 部 分 组 成 。支 抗 部 分 : N n e 连 接 腭 杆 装 置 作 支 抗 。作 用 ac 托 用 力 部 分 : 直 径 0 8mm 的 不 锈 钢 丝 弯 制 滑 动 杆 。矫 治 器 用 . 完 成 后 用 玻 璃 离 子 体 水 门 汀 粘 固 于 患 者 口 内 。应 用 : 钛 镍 将 螺 旋 弹 簧 套 在 滑 动 杆 上 , 端 分 别 进 入 口外 弓 管 和 磨 牙 舌 侧 两 管 中 , 缩 镍 钛 螺 旋 推 簧 使 其 产 生 的力 值 约 10g左 右 。 压 8 1 4 头影 测量 项 目为 1 上 唇 一审 美 平 面 ;) . ) 2 下唇 一 审 美 平 面 ;) 颌 平 面 角 ; ) 下 面 高 ; ) 齿 槽 座 点 至 P 3下 4前 5上 TV 的 距 离 ;) 齿 槽 座 点 至 P 6下 TV 的 距 离 ;) 颌 前 牙 切 缘 点 至 P V 7上 T
牙列拥挤——推磨牙向远中
![牙列拥挤——推磨牙向远中](https://img.taocdn.com/s3/m/a8da0f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b.png)
关系.通常以上颌第一恒磨牙为治疗对象,一般上牙弓每侧可 以获得3~6mm的间隙.
适应症:适于轻度牙列拥挤,部分中度牙列拥挤的病例,必要 时配合其他牙弓扩展的方法.磨牙呈远中尖对尖关系时,推 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可以纠正磨牙关系;第二磨牙未萌或初 萌尚未建he,最好无第三磨牙.患者夜间配合戴用.
头帽口外弓通常应用于上颌,在三维方向上发挥作 用.
头帽口外弓的作用主要表现3个方面:(1)抑制上颌 生长,用于对青春快速发育期儿童的颌骨畸形的生 长改良治疗;(2)推上颌磨牙向远中(3)增强支抗.一 般,每侧磨牙受到200~300g的作用力时,可起到增 强支抗的作用;每侧磨牙受到300~500g的作用力, 可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每侧磨牙受到500g以上的作 用力,可以起到抑制上颌骨生长的矫形作用.
口外弓作用力与牙齿的接触部位:口外唇弓作用力通过上颌第一磨牙而 对上颌骨及上颌牙槽骨产生作用.
(1)推磨牙向远中矫治拥挤:在内弓的两端相当于颊面管口处弯一倒U形 曲或焊接阻止点.口内弓就位后,U形曲或阻止点顶!d=====( ̄▽ ̄*)b 住颊面管近中管口,前牙不与内弓接触.
(2)推磨牙向远中矫治前牙深覆盖:内弓与前牙接触.后牙向远中移动,前 牙覆盖减小.
(3)限制前突的上牙弓向前生长:内弓应与前牙接触,内弓就位后,在自然 状态下,其前牙区应位于牙冠的中⅓与龈⅓的交界处.在向后牵引力的作 用下,内弓前段内侧对上前牙唇面均匀施加压力,从而抑制其前突倾向.
(4)扩展牙弓宽度:对于上牙弓宽度不足的情况,使口内弓略宽于牙弓的 宽度,通常当一侧内弓就位后,另一侧位于颊面管的口外弓管的颊侧约 5mm;则当这一侧内弓就位后,可起到扩展牙弓宽度的作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治疗效果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治疗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0dc9f2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8.png)
无托槽隐形矫治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治疗效果研究蒋理亚;林军【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24(44)2【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牙齿的移动表达率以及其副作用移动。
方法选取24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完成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患者,利用治疗前后的CBCT建立三维坐标系,定位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及切牙的牙冠牙根标志点并获得牙齿治疗前后位置的坐标、轴倾角及转矩角,结合牙齿预设移动量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表达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磨牙和切牙在非计划移动方向上坐标的差异及轴倾角、转矩角的差异分析牙齿的副作用移动。
结果下颌第一磨牙牙冠的牙齿移动表达率最高,可达71%,牙根的移动表达率则显著小于牙冠(P<0.05)。
在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过程中,磨牙产生压低及颊向倾斜的副作用移动(P<0.05),切牙的副作用移动不显著(P>0.05)。
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推下颌磨牙远中移动的磨牙远移表达率较高,牙冠大于牙根,但移动过程中应注意减少磨牙的压低移动和颊向倾斜。
【总页数】5页(P100-104)【作者】蒋理亚;林军【作者单位】上海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上海市颅颌面发育与疾病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磨牙效果的三维分析与评价2.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磨牙效果的三维分析与评价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4.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效果及对正面微笑美学的影响5.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对骨性Ⅰ类及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MD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研究
![GMD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e44e3e83c4bb4cf7ecd15d.png)
中国美容医学 2 0 1 3年 1 2月第 2 2卷第 2 4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Ae s t h e t i c Me d i c i n e . D e c . 2 0 1 3 . V o 1 . 2 2 . N o . 2 4
统计分析 。 结果: 经过 3 . 5 ~7 . 2 个月的治疗 , 每侧上颌 第一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 3 . 5 6 m m 。 结论: G M D 矫治器是 种 高效 的远移 上颌 磨 牙矫 治器 。
一
[ 关键词] 安 氏Ⅱ类错牙 A ; G M D 矫治器; 远移上颌磨牙
[ 中图分 类号 ] R 7 8 3 . 5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8 - 6 4 5 5 ( 2 0 1 3 ) 2 4 — 2 3 9 7 — 0 3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u p p e r mo l a r d i s t a l i z a t i o n u s i n g GMD a p p l i a n c e .
正 畸 治疗恒 牙 列早 期安 氏 I I 类错 骀 以牙 性 为主
1 资料 和 方法
的病 例 中 , 多 以获 得 间 隙 的方 法来 纠 正牙 弓间 的 I I 类 关系 。获得 间 隙 的方 法 主要有 拔 牙 、 唇 展前 牙 、 扩 弓、 远 移 上颌 磨牙 口 。其 中, 在牙 弓矢状 长 度不 足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7c71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9.png)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牙齿拥挤是一种常见的牙齿不齐问题,可能会导致咬合不良、牙齿蛀牙、牙周疾病等口腔健康问题。
传统的矫治方法对于前牙轻中度拥挤的治疗通常需要拔牙或者使用固定矫治器械,这些方法存在着疼痛、不美观、食物残留等问题。
隐形矫治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采用了数字化制作透明的矫治器,可以准确地调整牙齿的位置,逐渐纠正牙齿拥挤问题。
而远移磨牙则是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调整牙齿的联系关系,实现对前牙拥挤的矫正。
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远移磨牙方面的效果。
通过对比传统矫治方法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优劣势,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也为未来矫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指明方向,促进口腔矫治领域的进步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并分析远移磨牙在牙齿矫治中的作用及原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效和方便的治疗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探讨其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效果;2. 探讨磨牙在牙齿矫治中的作用,探讨远移磨牙对牙齿拥挤情况的改善效果;3. 研究前牙轻中度拥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4. 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牙齿矫治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矫正牙齿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美容技术,对于改善口腔健康和提升个人形象至关重要。
而在牙齿矫正领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备受瞩目。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治疗牙齿拥挤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舒适度。
本研究旨在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在治疗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中的应用,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舒适和高效的治疗方式,同时也为牙齿矫正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09a06f48d7c1c708a14573.png)
Gr w i g M i r - c e c r g r Up e o a s o i c l Ree r h o n c o s r w An ho a e Fa p r M l r f Cl nia s a c
XU Xinl a U De a t n o n it y, a g o H s i l f i h o, ih o 7 82 Ch n p rme t f De ts r G n k u o p t o R z a R z a 2 6 6, i a a
j w fo t t eh c v r h eain a d ca s I a r n e t o e t e r lto s n ls I moa ea in hi ha g a d ae cn e iy ft e d g e f mp o e n . n lso l r r lto s p c n e, n fc o v x t o h e r e o i rv me tCo cu in
MEDl CAL TREATMENT
论
著
微 螺 钉 种 植 支 抗 远 中 移 动 上 颌 磨 牙 的 临 床 研 究
徐 先 绿
( 山东省 日照港 口医 院 口腔科 山东 日照 2 6 2 ) 78 6 【 要 】 目的 探 讨微 螺钉种植 支抗 远 中移动 上颔 磨牙 的临床 治疗 。 法 采 用直 丝 弓矫 治技 术 配合微 螺钉 种植 支抗 对安 氏 I类 患 摘 方 I 者 , 牙深 覆盖及深 覆 牙合 患 者进行 治 疗 , 察上颌磨 牙远 中移 动情况 。 果 治 疗结束 后患者前 牙覆颔 覆盖 关 系和 I奏 磨牙关 系改 前 观 结 I 变, 以及 面型 凸度 的改善 程度 。 结论 微螺钉 种植 支抗结 合滑 动直 丝 弓技术 可 以远 中 移动磨 牙, 且有效 而稳 定 , 并 维持 牙 弓的连 续性 。 【 关键 词 】 螺 钉种植 支抗 滑 动直 丝 弓 磨 牙 微 【 图 分 类 号 】R 3 5 中 7 . 8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l1 7 - 7 22 1 )4b- 0 2 0 6 4 0 4 (0 0 () 0 0 - 2 2
微种植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牙列效果分析
![微种植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牙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e136d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4.png)
微种植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牙列效果分析摘要:骨性Ⅰ类或轻度骨性不调伴牙列拥挤的成年患者,可以通过拔除智齿后远中移动牙列获得空间排齐上下牙列,维持原有侧貌。
但上下颌磨牙同时远中移动仍是目前矫治的难点。
本病例借助微种植体支抗,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微种植支抗钉;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临床上经常可以观察到骨性I类安氏II类错牙合的边缘病例,这类患者大多数是因为替牙期乳牙早失导致后继恒牙间隙丧失所致,既不存在上下颌骨不调也没有严重牙量骨量不调的问题,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使得许多这类II类错牙合的边缘病例可以采用不拔牙的方法治疗,大大降低了这类病人的拔牙率,但是传统治疗方法无论是头帽口外弓还是固定摆式矫治器等均存在对患者依从性要求高、矫治器体积大、操作困难,牙齿倾斜移动或前牙唇倾等不良反应。
微种植支抗钉作为游离在牙弓外的绝对支抗具有体积小、植入部位灵活,依从性要求低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14岁,主诉前牙突要求矫治。
临床检查为I类骨型,微凸面型,安氏II类远中错牙合,II度深覆牙合深覆盖,该患者矫治时间为24个月。
纳入标准 ( 1) 骨性 I 类,2≤ANB≤5°; 直面型或上颌前牙牙性前突导致的微凸面型; ( 2) 安氏 II 类错牙合,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或上前牙唇倾,下颌牙弓轻度拥挤或不拥挤; ( 3) 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案; ( 4) 无其他相关系统疾病患者。
1.2方法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低位自攻式斜行植入支抗钉,植入前局部麻醉后切开颊侧粘膜,自攻斜行植入直径=1.2mm,长度6mm的微种植支抗钉,支抗钉头设计为暴露式。
1.3测量方法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参考Ricketts分析法,以FH平面构成x轴,PTV平面通过Pt点垂直于FH平面构成Y轴。
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AU20.0软件,考察数据变量分布为正态分布,对每一病例头影测量的9个测量指标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概括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cc82e87941ea76e58fa04b5.png)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磨牙后间隙的分析
磨牙后间隙的分析是指第一磨牙远中的牙槽骨量是否能够容纳第二恒磨牙和第三恒磨牙。 从临床看,由于下牙弓对形态改变的适应能力更小,且下牙弓在矢状向的移动前方受覆盖的限制, 向后收到下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的拥挤阻生常有发生,故对下牙弓的间隙分析尤为重要。
➢ 第三磨牙低位时,可不予拔除,超过第二磨牙的根尖时,则应拔出后再进行推磨牙向后。
➢ 在成人,锥形第三磨牙应予以拔除,先推第二磨牙,过矫正并用腭杆保持,防止复发,再推
第一磨牙。设计矫治时,应尽量使磨牙整体后移。
常用磨牙远移测量分析方法
石膏模型以下颌牙弓做参照点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常用磨牙远移测量分析方法 模型照相测量分析
骨骼效应
通过头影测量与模型分析,结合组织学、细胞乃至分子水平进行分析。
谢谢观看!
上颌骨是疏松的多孔结构,并 有丰富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磨牙的 移动和骨的改建。尤其是生产发育 期的儿童与青少年,上颌结节的骨 吸收与沉积更为活跃。
另有学者指出,磨牙及前磨牙 的牙冠近中倾斜,有利于磨牙的远 中移动。
临床使用适应症
第二磨牙尚未萌出。 安氏II类错合。 轻中度拥挤,主要来源于磨牙的前移,下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常用磨牙远移测量分析方法
常用头影测量分析法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推磨牙远移考虑因素
牙移动的速度
特指第一磨牙。一般认为,平均每月移动1mm左右的速度较为合适。如果移动速度 过快就可能引起组织学上的负面效应,还可能引起支抗的的丢失。
CBCT 评价正畸治疗中快速远中移动尖牙的临床研究
![CBCT 评价正畸治疗中快速远中移动尖牙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7d58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f.png)
CBCT 评价正畸治疗中快速远中移动尖牙的临床研究周科曙【摘要】目的:对 CBCT 评价正畸治疗中快速远中移动尖牙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安氏二类错颌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46颗,将手术前作为对照组,手术后3个月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分别拍摄 CBCT,对两组患者的牙根长度、牙根倾斜度和牙槽骨的改建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果46颗尖牙在三周内都快速移动到位,术后3个月内牙根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且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患者的牙根倾斜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过 CBCT 的检查,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快速移动尖牙效果十分明显,没有出现明显的支抗丧失以及牙齿损伤,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缩短正畸治疗的治疗时间,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2【总页数】2页(P1429-1430)【作者】周科曙【作者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钟楼院区,江苏常州 21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正畸就是对牙齿进行矫正,解除错牙和畸形,随着近些年来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正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排列牙齿,还会涉及到颌骨以及颅面的协调性,达到面部整体的美观[1]。
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最为活跃的部位之一,对牙槽骨的改建可以通过增生以及吸收两个过程,这是正畸治疗的基础,在正畸过程中,主要是破骨以及成骨的生理平衡。
在经过正畸矫治,牙周间的宽度、牙周膜与牙槽骨以及牙骨质的连接都能恢复正常[2]。
本次研究通过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安氏二类错颌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CBCT评价正畸治疗中快速远中移动尖牙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安氏二类错颌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8~29岁,平均年龄为(24.3±2.1)岁,经过牙周膜牵引成骨术快速移动尖牙46颗,将手术前作为对照组,手术后3个月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分别拍摄CBCT,对两组患者的牙根长度、牙根倾斜度和牙槽骨的改建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
![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a16bf704a1b0717fd5dd53.png)
[ ] 罗卫红 , 2 王壬 , 民魁 . 弓推磨牙 向后治疗安 氏 Ⅱ类 1分类 傅 口外 错聆 的分 析研 究. 口腔 医学杂志 .0 0 1 ( )3 .6 实用 2 0 .6 3 :53 .
下切牙轻度唇倾 , 因而下中切牙倾斜度增大 ( 最大 3 m, . m 最 2
小 1 . mm)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牙 覆胎 覆 盖 减 小 至 正 常 。 6 , 前
中国药物与l 2 1 临床 0 2年 9月第 1 2卷第 9 C ieeR meis&CiisS pe b r2 1,o一 期 hn s e de l c,etm e 0 2V l ! n 表 1 治疗前后各项 目结果 比较( ) ;
覆 牙}覆 盖 正 常 l。 } 、 4 l
对于高角则禁止使用。联合牵引则是将颈牵引与高位牵 引联
合 , MPS 即 .N角在 3 。 4 。 间, 而对上颌骨生长在垂直 7和 1之 从
向和水 平向进行 更为全面而有效 的抑制 。 3 口外牵引装 置的戴用 时间 : . 4 口外牵引装置的戴用时 间与
整 上 颌 对 骨 性 Ⅱ类 矫 治 的作 用 : 患 者 上 颌 前 突 明 显 . 可 若 则
弓应扩大 , 以防止上磨牙 内旋 。③ 口外 弓用于产生 正畸效果 如增加 支抗或远 中移动磨牙 时 , 每侧力值为 2 0 3 0g 用于 0 ~ 0 :
产 生矫 形效果时 , 每侧力值为 3 0 5 0g 牵引时间每天至少 5 ~ 0 ; 1 0h以上 。④ 当 口外唇 弓与固定矫 治器 同时使用时 . 形 曲 n
软件 包 进 行 t 验 和 检 验 。 检
2 结 果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技术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d6ab171a26925c52cc5bfe7.png)
远中移动上颌磨牙技术【摘要】由于乳磨牙的过早缺失,患者家长没有足够的重视,未及时制作间隙保持器,尤其是患者第二乳磨牙早失导致第一恒磨牙向前移动,牙弓长度缩短所致。
当上颌第一磨牙向前移动而导致上颌前部牙弓缩短,上颌牙弓前部牙列产生拥挤,同时伴有磨牙远中关系。
另外,患者在混合牙列期由于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而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所导致的上颌磨牙向前移动,也可以表现为上颌牙列拥挤、磨牙呈远中关系。
安氏Ⅱ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通常表现为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前部牙齿前倾或内倾,重度深OB,前部牙列拥挤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颌磨牙向前移位,而下颌牙列和下颌骨发育基本正常的上颌牙列轻中度拥挤,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则是最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各种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的矫正技术发展也很迅速,尤其近年来种植体支抗的发明及其在正畸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非拔牙矫治;推磨牙向远中;安氏Ⅱ类错牙合Distal movement of the maxillary molars Technology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remature loss of deciduous molars, parents of patients without enough attention, not to make space maintainer,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loss of deciduous molars in second first molars moved forward, arch length shortening induced. When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 to move forward and lead to anterior maxillary dental arch is shortened, maxillary arch anterior dentition cause congestion, accompanied by the molar relationship. In addition, patients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 due to treatment of maxillary deficiency and the use of maxillary protraction in maxillary molars moved forward, also can be represented as a maxillary crowding, molar distal relationship. Class II malocclusion is common in orthodontic clinic of malocclusion, usually shows the relation between molar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forward or introverted, severe deep OB, anterior crowding. Due to various causes of maxillary molars moved forward, and the mandibular dentition and mandible development basically normal maxillary denti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ongestion, in growth peak, distal movement of the maxillary molars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ment. Development of correction technology push and maxillary molar distal movement is also very rapidly, especiallyin recent years, implant anchorag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orthodontics.Key words: non-extraction; Molar distalization; Class Ⅱ malocclusion1 引言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颌骨的发育正处于相对缩小的趋势,尤其是下颌骨的发育欠佳在口腔正畸临床较为常见。
微螺钉种植支抗配合弹力臂远中移动并直立倾斜磨牙的临床研究
![微螺钉种植支抗配合弹力臂远中移动并直立倾斜磨牙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aba0ca5fbfc77da269b156.png)
2 o o 7. 2 1: 3 6 7 - 3 7 4.
件下, E P O能 够控 制 H P A轴的 活动 , 增强 HP A轴 的活性 。
T r i n g a l i 等 对大 鼠下 丘脑 外植体研 究发 现 , 脑缺 氧缺血诱 导
6 81 .
6 曲佳 丽, 孙伟正 , 姚洪义. 补髓 生血冲剂对慢性再障 内分泌有关 指标 的影 响. 中医药信息 , 1 9 9 5 , 1 2 : 2 3 - 2 4 .
7 Bu e mi M, Ca v ll a a m E, F l o c c a r i F, e t 1 .Er a y t h mp o i e t i n a n d t h e b r a i n: f r o m n e u r o d e v e l o p me n t t o n e u r o p r o t e c t i o n . C l i n S c i , 2 0 0 2, 1 0 3: 2 7 5 - 2 8 2 . 8 S o l a A, Ro g i d o M, L e e BH, e t a 1 . E r y t h mp o i e t i n a f t e r f o c a l c e r e b r l a i s c h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种植支抗远中移动磨牙
4.1 腭部种植体支抗系统 腭部种植体支抗系统通过横腭杆将种植体和
第一前磨牙相连,使牙- 种植体成为一个整体来 抵抗磨牙远中移动时产生的反作用力,用螺旋弹 簧或片段弓置于第二前磨牙和需远中移动的磨牙 之间产生推磨牙远中移动的力量[13]。为了不使前 磨牙近中扭转支抗部分丧失,可将上颌推磨牙远 中的装置(如钟摆式矫治器等)与腭部种植体连成 一体,支抗单位没有牙的参与,远推磨牙的反作 用力全部释放于种植体,不发生支抗丧失。腭部 种植体系统只能用于上颌骨特定部位,施力方向 受到限制,而骨结合支抗种植体愈合期较长,为
磨牙向远中[5]。此种装置在国外已有成品生产。 2.3 磁体排斥力
1989 年 Gianelly等[6]提出利用磁体排斥力远移 磨牙,以 Nance 舌弓为支抗基础,双侧第一磨牙 放置带环,第一磨牙舌侧用 1.14 mm 不锈钢丝焊 接舌弓和腭弓,并以聚丙烯塑料完全覆盖,再以 1.14 mm 不锈钢圆丝弯制蛇形曲,曲的近中焊接 于第一前磨牙带环唇侧,远中抵住磨牙带环颊管 的近中,磁体被分别结扎固定于磨牙带环牵引钩 的近中和蛇形曲上,结扎后磁体相互接触,近中 磁体可以在蛇形曲上随磨牙远移而向远中滑动。 Bondemark等[7]研究显示,应用 2.21 N 起始磁力, 6 个月后可以推磨牙远中移动 2.2 mm。 2.4 腭托加双轨道
·336·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35 卷 增刊 2008 年 4 月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35 Suppl. Apr. 2008
远中移动磨牙技术的研究进展
吴佳培综述 赵志河审校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近年来不拔牙矫治重新得到正畸医生的重视,远中移动磨牙开拓间隙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常用的推磨 牙向远中方法有活动型、固定型、混合型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种植体支抗。本文对各种远中移动磨牙技术的 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远中移动磨牙;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种植体支抗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Ritto等[9]设计的活塞式矫治器,将 Eureka 弹 簧向下的尖端去除并磨细,使之能插入 1.14 mm 的磨牙圆管中,在弹簧的圆筒和活塞部分由树脂 夹板覆盖前牙和前磨牙,树脂内包埋固定有弹簧 的圆筒部分和位于前磨牙腭侧起固位作用的内卡 环。其作用原理是活塞部分通过两个拉钩间的弹 性结扎固定于圆筒内,然后将活塞部分的远中端 插入磨牙颊面管中,当弹簧被完全压缩时矫治器 可产生约 1.47 N 的力。磨牙远中移动后可在圆筒 内放置一小段弓丝进行加力调整。该矫治器每个 月可产生 1 ̄1.5 mm 的磨牙远中移动量,而且可获 得良好的磨牙控根移动效果。
5 结束语
磨牙远中移动的速度与矫治器的装置设计及 牙齿移动方式等有关[16]。使用口外弓推磨牙远移, 平均疗程 6 个月,磨牙每个月移动 0.3 ̄0.5 mm。 使用磁力装置同时移动第一和第二磨牙,平均疗 程 16.6 周,磨牙远中移动 4.2 mm[17]。改良 J 钩和 Ⅱ类颌间牵引用螺旋推簧推磨牙远中,平均速率 为每个月 1.6 mm[12]。口内装置对第一磨牙的移动 效果优于口外装置[18]。单独推一侧磨牙比双侧同 时推移动效果好,依次推单颗磨牙比整体推效果 好[19]。磁体相斥推磨牙在常规复诊间歇期内力值 很快衰减,故应缩短复诊间歇期。微种植体远移 磨牙支抗控制最佳,配合使用其他口内持续施力 装置,能更理想地控制磨牙远中移动。
Review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lar distallization techniques WU Jia- pei, ZHAO Zhi- he. (Dept. of Orthodontics, West China College of Stomat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 act] Molar distal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ace deficiency and protruding upper teeth, which is often seen in patients with malocclusion Class Ⅱ molar relationship. Also, lower molar distalliza- tion could relieve the crowd lower teeth and correct mild malocclusion Class Ⅲ molar relationship. There are kinds of appliance designs including removable, fixed or combined. Implant anchorage technique is becoming a new effective method to move the molar distally. This 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molar distallization techniques. [Key wor ds] molar distallization; removable appliance; fixed appliance; implant anchorage
将扩弓螺旋器埋置于活动矫治器内可用于远 移磨牙。扩弓螺旋器前后方向放置于欲移磨牙的 近中,旋转螺旋器时可使上颌磨牙向远中移动。
2 固定型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
2.1 钟摆式矫治器 钟摆式矫治器可用于推磨牙远移[3- 4]。钟摆式
矫治器 1992 年由 Hilgers 提出用于推磨牙远移, 1997 年 Byloff 等对其进行稍许修改应用于临床。 矫治器前部 Nance 托部分附有 2 个向后延伸的钢 丝,钢丝尾端反折,插入磨牙带环舌侧管中。前 磨牙上置!支托。该矫治器推磨牙远移伴有磨牙 压低及远倾,但前牙支抗丧失少。 2.2 改良钟摆式矫治器
滑杆由直径 0.6 mm 或 0.7 mm 的不锈钢圆丝 弯制而成,将其套入上颌主弓丝上,远中套管抵 住所移动磨牙颊侧管近中,近中套管置于尖牙托 槽远中和第一前磨牙托槽近中之间。配合口外弓 和Ⅱ类颌间牵引,橡皮圈挂于滑杆近中钩和下颌 磨牙带环牵引钩上,牵引力 2.94 ̄3.92 N, 晚上使 用口外力,白天配合滑动杆持续施力效果佳。滑 动杆弯制简单,操作容易,牵引力易于控制,支 抗良好,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每日更换牵引橡 皮圈。上下颌主弓丝不应过细,以免弓丝变形磨 牙旋转。 3.3 Wilson 快捷磨牙远移法
远中移动磨牙技术适用于牙列轻到中度拥 挤,磨牙为Ⅱ类关系,轻度牙性前突,无第三磨 牙牙胚或治疗前已拔除的患者。第二磨牙尚未萌 出的替牙期或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 1 分类患者, 上颌结节发育良好,可拔除第二磨牙推第一磨牙 向远中,让第三磨牙自行萌出代替第二磨牙 。 [20] 对于牙性或轻度骨性Ⅲ类错!,可拔除下颌第二 磨牙(第三磨牙牙胚存在),远中移动第一磨牙,
改良钟摆式矫治器在第一前磨牙上做带环, 在腭侧焊一支架包埋于腭侧小基托内,在小基托 内伸出一与牙弓形态一致的横杆,上边套入螺旋 钛镍推簧和固定小螺丝,利用螺旋推簧的力量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第 35 卷 增刊 2008 年 4 月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35 Suppl. Apr. 2008
·338·
4 ̄6 个月,矫治疗程较长。 4.2 微种植体支抗系统
微种植体支抗系统具有术式简单、植入部位 灵活、可即刻加力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微 种植体支抗系统分为微型钛板和微型钛钉。Sug- awara等[14]利用微型钛板种植体系统远中移动下颌 磨牙,在矫治开始前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先将 “L”型钛板植入下颌升支的前缘,在颊侧段牙列 整平排齐以后,用 0.46 mm×0.64 mm 或 0.48 mm× 0.66 mm 的不锈钢方丝做片段弓,去除第一磨牙 的带环,在第二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间置被压缩的 镍钛螺旋弹簧,并将前磨牙区的牵引钩和支抗板 牢固地结扎在一起,先推第二磨牙向远中,再以 同样方法推第一磨牙。Park等[15]在拔牙病例(拔除 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牙根 之间植入微种植钉,在第一磨牙与尖牙之间置镍 钛推簧,种植钉与尖牙近中牵引钩之间置镍钛拉 簧,内收前牙,远中移动磨牙。也可将种植钉置 于上颌结节向远中拉邻近的磨牙。由于使用了绝 对支抗,磨牙远中移动效果好。
3 混合型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
3.1 J 钩配合螺旋推簧 J 钩配合螺旋推簧可以推磨牙远移[10]。超弹镍
·337·
钛螺簧首先由日本学者 Miura 等应用于推磨牙向 后。在第一磨牙上放置带环,主弓丝使用不锈钢 方丝,紧邻第一前磨牙托槽远中翼弯制停止曲, 螺簧置于第一前磨牙与磨牙之间,螺簧长度大于 牙间距 3 mm。平均使用时间为 5 个月。为防止反 作用力引起的前牙唇倾,晚上配合使用头帽 J 钩, 白天配合Ⅱ类牵引加以控制。当磨牙远移出现后 倾时,可用高位头帽牵引来纠正。 3.2 口外力配合滑动杆技术
腭托加双轨道可以推磨牙向远中移动[2]。在第 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上做带环,在其腭侧焊一支 架埋入腭部正中基托,在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 的颊侧和腭侧各焊一“轨道”将镍钛推簧挤入轨 道内,将第一磨牙缓慢向远中移动。 2.5 螺钉装置施力的 Lupoli 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