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一种远中移动近中阻生磨牙的方法
![一种远中移动近中阻生磨牙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90e9382af90242a895e5b1.png)
关键 词 : 近 中倾斜阻生 ; 软组织阻生 ; 冠部分外露 ; 远 中直立
中图分类号 : R 7 8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3 4 2 2 ( 2 0 1 5 ) 0 7 一 封二_ 0 1
笔者 在 临床上 经 常 遇 到磨 牙 近 中倾 斜 阻生 的
长发 育进 行 间隙 预测 , 女孩 1 2岁之 前 , 男孩 l 4岁
目前在临床上有关远 中移动磨牙 的技术很多 , 由
于反作用力的作用本 方法 同时存在 第一磨 牙 的少许
前移 , 为防止 下牙列 的前 移 , 所 以作 者强调 主 弓丝尽 量用较 粗 的正 畸钢 丝 , 如0 . 0 1 8 ” 钢丝或者 0 . 0 1 8 ” ×
础, 另外 对 患 者 增 加 了 创 伤 和 成 本 费 。笔 者 近 几 年采 用 粘结 舌 侧 扣 结 合 远 中移 动 滑 杆 的 办 法 , 顺 利地 解 决 了该 情形 的难 题 , 现 汇 报如下 。
1 资料 和方 法
6周 复诊 1次 。⑤ 待第 二磨 牙 远 中移 动一 定 程
诊于濮 阳市 口腔 医院正 畸科 患者 1 5例 , 男 性 7例 , 女 性 9例 , 年龄 1 0~ l 4岁 , 选择病例 的情形都是单 侧或 者双侧第二磨牙近 中倾 斜 阻生 或者 牙冠软 组织 阻生 且存在第一磨牙远 中颈部阻挡其萌出的 隋形 。 1 . 2 磨 牙后 间 隙分析 及拔 牙原 则 在 头颅 侧位 定 位片中, 测 定 第 一 恒 磨 牙 的远 中沿 合 平 面 至 上 颌 结节 后缘 或下 颌 升 支前 缘 的距 离 。根 据 患 者 的生
的磨 牙 1 5例患者 , 男性 7例 , 女性 9例 , 年龄 1 0~1 4岁, 采取牙冠外露面粘舌侧 扣 , 结合o . o 1 8 ” 正畸钢丝 弯制的 滑动 杆 , 颌 内牵引力为 l O O~1 5 O g 左右 ( 用橡皮链 ) 。结果 合橡 皮链 远中移动近中阻生磨牙是一种有效 的方法 。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06158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9.png)
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研究作者:***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究微种植体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传统口外弓支抗治疗(对照组,n=60)及接受微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n=60)的安氏Ⅱ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两组矫治时间,计算两组牙冠、牙根远移值[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值(UM1E-Y)、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平均远中移动值(UM2E-Y)、第一磨牙牙根平均远移值(UM1A-Y)、第一磨牙牙根平均远移值(UM2A-Y)],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其他牙齿相关指标[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Y轴的距离(U6-Y)、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尖点至Y轴的距离(U6a-Y)、上颌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硬组织指标[上齿、下齿槽座角(SNA、SNB)、上下齿槽座角(ANB)、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软组织相关指标[上唇突度、下唇突度、鼻唇角(NLA)、上唇突距(Ls-E)]及咀嚼功能(咬合力、咀嚼效率)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平均矫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OP-SN较治疗前上升(P0.05),而研究组OP-SN显著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微种植体支抗;磨牙远移;咬合功能[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10-0157-04Clinical Study on Micro-Implant Anchorage for Molar DistalizationCHEN Xu-dao(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Dazhou Integrated TCM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Dazhou 635000, Sichuan,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cro-implant anchorage for molar distalization in correcting Angle Class Ⅱmalocclus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Ⅱ malocclusion who received traditional headgear anchorag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n=60) or received micro-implant anchorage treatment (study group, n=60)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The correction time was combin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rown and root distalization values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 crown (UM1E-Y),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maxillary second molar crown (UM2E-Y),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first molar root (UM1A-Y), average distalization value of second molar root (UM2A-Y)] were calculat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tooth-related indicators [the distance from maxillary first molar mesiobuccal tip to Y axis (U6-Y), the distance from maxillary first molar root apex tip to Y axis (U6a-Y),angle between the long axis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and the SN plane (U1-SN)], hard tissue indicators [sella-nasion-A point, sella-nasion-B point (SNA, SNB), A point-nasion-B point (ANB), occlusal plane-SN plane angle (OP-SN)], soft tissue-related indicators [upper lip protrusion (Ls-SnPg), lower lip protrusion (Li-SnPg), nasolabial angle (NLA), upper lip protrusion distance (Ls-E)] and masticatory function (occlusal force, masticatory efficien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correction time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andU1-SN in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OP-SN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and OP-SN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Key words: Angle ClassⅡ malocclusion; micro-implant anchorage; molar distalization; occlusal function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可分为1、2两个分类,其中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在我国青少年人群恒牙期的患病率约20%,不仅影响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牙列整齐,也会影响其面貌美观,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1]。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08639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d.png)
• 456 .口腔医学2021年5月第41卷第5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刘玲霞,关雨欣,武秀萍[摘要]尤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实现所有类型牙齿移动上,推磨牙向远中的效率最高但临床中容易出现磨牙远中倾斜,支抗 丧失等问题该文就隐形矫治推磨牙向远中的适应证、临床疗效、远移效率、支抗设计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芍[关键词]磨牙远移;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72(2021)05-0456-05[doi] 10.13591 /ki.kqyx.2021.05.014Research progress of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clear aligner orthodonticsLIU Lingxia, GUAN YiLxin, Wl) Xiuping. (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and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Taiyuan 030001, China)Abstract :File efficiency of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clear aligner i s the highest in all types of tooth m o v e ments.H o w e v e r,i t i s easy to bring prol)lems of molar distal tipping and the loss of anchorag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ndications,clinical efficacy,efficiency of m olar distalization and anchorage design of invisible orthodontic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 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molar distalization;clear aligner orthodontics;clinical efficacyStomatology,2021 ,41(5) :456-460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通过三维扫描获取数字化 模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生成一系列 个体化可摘式透明矫治器11。
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技术评估
![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技术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14f5c12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7c.png)
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技术评估
肖立伟;郑翼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年(卷),期】2000(027)005
【摘要】上磨牙远中移动是消除牙列轻中度拥挤、纠正磨牙近中倾斜及漂移,开拓间隙以改善安氏Ⅱ类磨牙关系的方法之一。
本文总结多种矫治器推上磨牙远中移动的疗效变化及相关因素,归纳其适用范围。
【总页数】4页(P301-304)
【作者】肖立伟;郑翼
【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
【相关文献】
1.摆形矫治器推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J], 李娜
2.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周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李志华;陈扬熙;刘剑;吴建勇;朱玉芬
3.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时牙根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李志华;吴建勇;刘剑;陈天云
4.分裂簧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临床研究 [J], 李开勇
5.摆形矫治器推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J], 李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培训课件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6c7c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6.png)
• 适用于替牙期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近移,
磨牙关系为远中,第一二前磨牙萌出间隙不足
者。
①
• ①深覆he患者:低位或者水平位牵引
• ②覆he浅、小开he:高位牵引
• ③后牙覆盖小者:扩大内弓半径
• ④伴轻度牙性前突者:将内弓前部与上前牙切 1/3牙冠相接触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10
• 2 口外弓配合唇挡推磨牙向远中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19
• 10 方丝弓“M”形曲远移磨牙 • 此种矫治所需推磨牙远移力来源于
Ⅱ类颌间牵引,此于滑动杆的原理相似。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20
推磨牙远移应注意的问题
• 1病例选择 • 2整体移动 • 3支抗控制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21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8
• 拔除第二恒磨牙,进行推磨牙向后。
• 第一恒磨牙远移,可能产生倾斜移动和 整体移动。倾斜移动后易于复发,矫治 器设计应使磨牙整体后移,矫枉过正的 法则同样适用于推磨牙向远中的治疗, 且矫治后应用腭杠保持以减少复发。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9
临床常用远移上颌磨牙的方法
• 1 替牙期用头帽口外弓远移磨牙
理论依据
• 1 上颌结节远中新骨的沉积
• 2 上颌骨疏松多孔,血运丰富,易于骨 的改建
• 3 生长发育 • 4 磨牙或前磨牙牙冠向近中不同程度的
倾斜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1
适应症
• 1 磨牙区间隙分析可容纳推入的磨牙 • 2 牙性Ⅱ类错he是明确的适应症 • 3 下颌牙列轻度拥挤或基本正常 • 4 面型凸度大体正常、侧貌外形尚好者 • 5 第二磨牙未萌出是较好的时机 • 6 第三磨牙先天缺失者
正畸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法和测量
![正畸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方法和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dc111428aaea998fcc220ed2.png)
学 习提 纲 : 1 掌握远 中移 动上 领磨 牙 的适应 证 。 、 2 熟 悉远 中移 动上领 磨 牙 的方法 和 临床应 用技 巧。 、 3 了解 不 同方 法远 中移 动上 领磨 牙的支抗特 点 。 、 近 年 来, 国内外 临床 正 畸 医师 在 结 合考 虑 患 者 的. 颌 、 牙台、 面部 关 系后 , 采 用 少拔 牙 或 不 拔 牙 的 多 矫 治原则 , 了获得 稳定 的牙台关 系, 为 以推 磨 牙远 移 开拓 牙 间 隙的较 多 。 因此 , 在传 统的 活动 矫治器 、 口 外力 牵 引推磨牙 远 移 的基 础 上 , 上世 纪 8 代 起 , 0年 逐步 发展 产生 了多 种 推 磨 牙 远 移 的 口内力 方 法 , 现 对 推上颌 磨牙 远移 的方 法作 一 综合评 述 。 1 口内力远 中移 动 上颌 磨牙 的方 法 类 弹性 牵 引进 一步 加强支 抗 。 当磨 牙远 移过 程 中 出 现 后倾 时 , 用高 位头 帽牵 引来纠 正 。 可 设计 : 一前 磨牙 上放置 带环 , 接舌 弓和 腭 弓 第 焊 ( 2 。主 弓丝 为 0 4 ×0 5 图 ) . 1mm .6 mm 矩 形 丝 , 紧 邻 第 一前 磨牙 托槽 远 中翼弯 制 停 止 曲 ( 防 螺 簧推 以 力致 弓丝 向前 滑 动 )螺 簧 置 于 主 弓丝上 , 于 第一 , 位 前磨 牙和 磨 牙之 间 , 簧长 度大于 牙 间距 3 0mm。 螺 . 超 弹 N卜 Ti 螺簧 , 用 1 0g力 能 有 效 的推 磨 使 0 牙远 移 , 平均 使用 时 间 5个月 。1 0 1 5mm/ . ~ . 月移 动率 , 有不 需患 者 自行 加 力之优 点 , 且 应注 意控 制所 移动 磨牙 的后 倾和 旋转 。 w i。 l n快速 磨牙 远 移法 又 称变 径 远 移 唇 弓, s 是 由 Wio 明的一 种活 动唇 弓, 用于 任 何 固定 矫 l n发 s 适 治器 联合 应用 。唇 弓前段 为 0 5 不锈 钢 丝 , . 6mm 两 侧 为 1 0m 不锈 钢 套 管在 尖 牙 区焊 有 牵 引 钩 , . m 双 尖 牙 区焊 有“ ” 状 的钢 丝 , “ ” 的远 中臂 与 Q 形 在 Q 曲 带 环 的 口外 弓颊 管 之 间 放置 有 螺 旋 开 大 簧 , 以颌 间 牵 引力量 推上 颌磨 牙 向远 中移 动 ( 3 。 此 装置 如 图 ) 能夜 间加 用 J形钩 , 会加速 磨牙 远 移, 支 抗 更稳 固 且 ( 4 。 同理 , 动杆 和螺 旋推 簧 推 磨牙 远 移 法 , 图 ) 滑 均 可在夜 间 使用 J 形钩 来加 强支 抗 。 该 法 通常 在 1 内均 可 改变 磨牙关 系, Ⅱ类 6周 由 为 I 咬 殆 关 系 , 在 上颌 磨 牙 远 移 的 同时 , 伴 类 但 均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394a6c40508763231121228.png)
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治疗。
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微螺钉种植支抗对安氏ⅱ类患者,前牙深覆盖及深覆牙合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情况。
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
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可以远中移动磨牙,并且有效而稳定,维持牙弓的连续性。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支抗滑动直丝弓磨牙growing micro-screw anchorage far upper molars of clinical researchxu xianlüdepartment of dentistry,gangkou hospital of rizhao,rizhao 27682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planting of micro-screw anchorage to move awa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upper molars.methods the use of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plant with micro-screw anchorage for angle class ⅱpatients,anterior deep overbite depth coverage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in upper molars distal movement.results aftertreatment,follow-up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jaw front teeth cover the relations and classⅱ molar relationshipchange,and face convexity of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conclusion discuss planted with micro-screw anchorage straight wire technique can slip away to move teeth,and the effective and stable,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the dental arch.【key words】 growing micro-screw anchorage;slide the straight wire;molar上颌前突患者需大量内收前牙以改善面部突度,对后牙支抗控制要求较高,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496c7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0.png)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何梦佳;周宇;王思婕;斯佳萍;陈小燕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
【年(卷),期】2022(42)9
【摘要】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但由于上颌解剖结构不同及患者依从性差异等因素,上颌磨牙远中移动的实际移动量与设计移动量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响最终矫治效果。
该文就患者基本情况、上颌磨牙及周围解剖结构、方案设计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畸医生设计上颌磨牙远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并提高远移实现效率。
【总页数】5页(P851-855)
【作者】何梦佳;周宇;王思婕;斯佳萍;陈小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癌症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5
【相关文献】
1.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
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评价
3.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评价
4.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
磨牙的效果评价5.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唇挡远移磨牙的临床效果及远移效率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184bf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0.png)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美 观的要求提高,上颌推磨牙远移 技术逐渐成为正畸治疗的重要手 段之一。
技术原理及适应症
技术原理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利用生物力学原 理,通过施加适当的矫治力,使上颌 磨牙在牙槽骨内产生生理性移动,从 而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
该技术适用于上颌牙列拥挤、前牙反 合、上颌前突等错合畸形,以及需要 改善面部美观的患者。
冷敷
术后24小时内,可间断性 地进行冷敷,每次敷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 和疼痛。
饮食调整
选择软食或半流食,避免 过硬、过烫的食物刺激手 术部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口腔卫生保持方法
刷牙
术后24小时后可开始轻柔刷牙, 注意避开手术区域,保持口腔清
洁。
漱口
使用医生推荐的漱口水,每天漱口 数次,有助于杀菌消炎。
避免刺激性食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随访内容
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患者自我评价等方面的 综合评价。
随访方式
采用门诊复查、电话随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进行。
复发预防和处理建议
复发预防措施
定期佩戴保持器、避免不良口腔习惯、定期口腔检查等。
复发处理建议
根据复发情况,采取重新治疗、局部调整或佩戴保持器等措施进行处理。同时,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复发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临床检查指标
包括牙齿排列、咬合关系、中线对齐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影像学检查指标
通过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牙齿移动距离、牙槽骨 改建等情况。
患者自我评价
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咀嚼功能改善程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改良Pendulum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殆的疗效分析
![改良Pendulum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殆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20fa14650e52ea5518986f.png)
距离 , 反映其远 中移动的距离 ; 2 D : I , 3 第一 、 二双尖牙牙 3 第 冠中心 到 Y轴的距离 , 反映其近远 中移 动的距离 ; 4 中切 D: 牙切缘 到 Y轴 的距 离 , 反映 其 唇 向移 动 的距 离 。D : 5 即 O, B 前牙覆殆 , 上下切牙切缘点至 F H平 面垂直距 离之差。 I : 0, 3 即 J前牙覆盖 , 6 上下切牙切缘点至过 S点 F H垂线 的
磨牙 的装 置 包 括 两类 : 一类 是 口外 弓 、 指 状 簧 的 活 动 矫 治 带
12 2 研究方法 : .. 拍摄 治疗前后头 颅侧 位片 , 量参考平 测
面为 : 治疗 前 后 的 F 平 面 为 x轴 , 蝶 鞍 点 S作 F H 过 H平 面
器 、 l n弓等 , Wio s 治疗 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 的合作程度 ; 另一类是对患者依赖低 , 制作麻烦 、 但 费用 高, 如磁力矫治器 、 附加压螺簧的横腭 弓等 。近年来 , 患者非依 赖型 口内力推 磨牙 向远 中的矫 治装 置 有 了很 大 的发 展。
形, 低角或均角 , 无开殆 , 无明显的颌 面畸变 。
12 方 法 .
双尖牙远 中漂 移 12 l , .1i n 上第 一 双尖牙 近 中移 动 17 T r .4
12 1 矫治器 的制作及 临床 应用 : .. 采用 改 良的 P n u m ed l u 矫治器 , 在上颌第 一双尖牙和第一磨 牙上制作带环 , 第一双 尖牙带环舌侧焊直径 0 8ir . n的钢丝 , n 伸入腭 侧塑料基托 , 边缘 离开龈缘 约 4 r。 上颌第 一磨牙 的舌侧 焊直径 ~5i n n 0 9ir . n的不锈钢圆管 。加力 弓丝用直经 0 7i n的不 锈 n . r n 钢丝弯制 , 从塑 料基 托的后缘 伸 出, 应尽 可能 地靠 近腭 中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e4a4f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0.png)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作者:吴冬雪张倩倩马萌魏亚珊施丹丽范琦左祎怡陈曦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第01期[摘要]目的:評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临床有效性。
增加医生在初期设计治疗方案的可预估性,使其更好地运用于临床诊疗。
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数据库,检索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相关文献,最后检索日期为2019年4月10日。
文献筛选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若出现意见不同必须通过讨论解决或交由第三位研究者评判。
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进行前瞻性研究,共165例患者,其中女108例,男57例,平均年龄24.6岁。
①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磨牙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5[0.77,0.93]、0.86[0.79,0.93];②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移2.2mm时,会伴有1.1mm的压低、0.8mm颊向倾斜、2.6°远中倾斜;上颌第二磨牙平均远移2.3mm时,会伴有1.3mm的压低、0.9mm颊向倾斜、3.1°远中倾斜;③将获取资料根据是否有二类牵引、隐形矫治器类型(国产隐形矫治器、隐适美)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二类牵引组和无二类牵引组上颌第一、二磨牙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5[0.73,0.98]、0.85[0.75,0.94]和0.84[0.69,0.99]、0.87[0.70,1.05];隐适美组及国产矫治器组上颌第一磨牙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5[0.77,0.94]、0.84[0.68,1.00];隐适美组及国产矫治器组上颌第二磨牙远移有效率分别为0.86[0.78,0.94]、0.87[0.70,1.03]。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概括
![推磨牙向远中技术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cc82e87941ea76e58fa04b5.png)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磨牙后间隙的分析
磨牙后间隙的分析是指第一磨牙远中的牙槽骨量是否能够容纳第二恒磨牙和第三恒磨牙。 从临床看,由于下牙弓对形态改变的适应能力更小,且下牙弓在矢状向的移动前方受覆盖的限制, 向后收到下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的拥挤阻生常有发生,故对下牙弓的间隙分析尤为重要。
➢ 第三磨牙低位时,可不予拔除,超过第二磨牙的根尖时,则应拔出后再进行推磨牙向后。
➢ 在成人,锥形第三磨牙应予以拔除,先推第二磨牙,过矫正并用腭杆保持,防止复发,再推
第一磨牙。设计矫治时,应尽量使磨牙整体后移。
常用磨牙远移测量分析方法
石膏模型以下颌牙弓做参照点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常用磨牙远移测量分析方法 模型照相测量分析
骨骼效应
通过头影测量与模型分析,结合组织学、细胞乃至分子水平进行分析。
谢谢观看!
上颌骨是疏松的多孔结构,并 有丰富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磨牙的 移动和骨的改建。尤其是生产发育 期的儿童与青少年,上颌结节的骨 吸收与沉积更为活跃。
另有学者指出,磨牙及前磨牙 的牙冠近中倾斜,有利于磨牙的远 中移动。
临床使用适应症
第二磨牙尚未萌出。 安氏II类错合。 轻中度拥挤,主要来源于磨牙的前移,下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常用磨牙远移测量分析方法
常用头影测量分析法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临床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推磨牙远移考虑因素
牙移动的速度
特指第一磨牙。一般认为,平均每月移动1mm左右的速度较为合适。如果移动速度 过快就可能引起组织学上的负面效应,还可能引起支抗的的丢失。
磨牙推进器远移上颌磨牙对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
![磨牙推进器远移上颌磨牙对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dd2de2a580216fc700afd61.png)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正畸治疗不再是仅仅追求牙齿的美观,对颜面部美观的改善也逐渐成为了他们的就诊的目的。
因此,临床医生越来越关注正畸治疗对患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改变,以期改善患者颜面部美观。
如何获得良好的软组织侧貌是正畸治疗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上颌磨牙远移是非拔牙矫治开辟间隙纠正Ⅱ类磨牙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有多种矫治器可选择用于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如:Pendul um 矫治器、口外弓、J ones J i g 矫治器、微种植体等[1]。
磨牙推进器是Jones j i g 矫治器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可有效远移上颌磨牙[2]。
但目前关于磨牙推进器远移上颌磨牙后,颌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较少。
本文研究磨牙推进器远移上颌磨牙后,患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以了解使用该矫治器对颜面部美观的影响,为临床医生使用该矫治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从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患者15例。
纳入标准:①恒牙列早期患者;②牙源性安氏Ⅱ类错牙合,无牙体、牙周严重疾患、无牙齿缺失、无正畸治疗史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③上颌第二磨牙未萌。
④颌骨发育无明显异常,上、下牙列轻、中度拥挤。
⑤非高角型,前后面高比在60~65%之间的患者。
最终选取的患者中男性7人,女性8人。
平均年龄11.3岁。
1.2 矫治器的设计及制作磨牙推进器的设计及加力[2]:制作双侧上颌前磨牙带环,颊面焊接颊管,腭侧制做N ance 托支架与带环焊接成一体,粘结固定;上颌第一恒磨牙用光面带环点焊与推进器配套的特制颊面管,粘结固定;将推进器远中端插入磨牙带环配套的颊面管内,牵引球部分系结扎丝(直径0.25m m )穿过第二前磨牙颊面管并向远中方向回拉压缩推簧加力拴结固定,一般压缩推簧全长的1/3,推力约为100g 的力量。
每隔4~5周复诊一次。
每次复诊时均检查拓展间隙及支抗情况。
当上颌磨牙推至磨牙关系中性偏近中的过矫正Ⅰ类关系时,去除联合腭托,制作上颌第一磨牙腭杆和N ance 托保持矫治效果。
正畸非拔牙矫治的典范-推磨牙向后
![正畸非拔牙矫治的典范-推磨牙向后](https://img.taocdn.com/s3/m/cbc4e860102de2bd9705887b.png)
非拔牙矫治的优势
当前口腔正畸的热点问题 治疗疗程相对短些 咬合关系较易达到尖窝相对 病人无病苦、无损伤 满足了患者、家长的心理需求
上颌推磨牙向远中
目前临床医生感兴趣的话题 解决拥挤的又一有效方法 患者、家长均乐于接受 费时费力但疗效尚好 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推磨牙远移的适应证
第二磨牙尚未萌出者 牙性II类错合 轻、中度拥挤来源后牙的前移 下颌轻拥挤或基本正常 配合良好的患者 多用于推上颌磨牙向远中 下颌鲜有使用
9、远移磨牙有增加牙弓宽度的作用,平均 增加2.9mm
10、远移磨牙的力值方向若通过牙齿的阻 抗中心,有减小磨牙倾斜的作用
11、温和而持久的力值是成功推磨牙的关 键
12、推磨牙的临床矫治方法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各种负作用的产 生不容忽视。否则意与愿违。
推磨牙向远中的禁忌证
1、I类磨牙关系严重的上下牙到拥挤患者 2、面型较突的II类患者 3、高角病例和有开合倾向者 4、磨牙牙轴已明显向远中倾斜者 5、磨牙区已有拥挤但拒绝拔除任何牙齿者
磨牙远移的矫治方法
(一)口外弓推磨牙 替牙期的II类磨牙关系 后牙反合的患者 为颊、舌移位的前磨牙开辟间隙 口外弓与唇档联合疗效更好
(四)改良的钟摆式矫治器(Distal Jet)
定量化使用更加确切 组装“拼盘”更加便捷 国内已有厂家生产 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五)GMD技术
颊、舌两侧共同用力 磨牙远移平衡不旋转 支抗设计更应重视 此方法远移疗效好 场开发还需努力
(六)口外弓+滑动杆(Slide Jig)
白天、晚上连续加力 上牙列向远中移 下牙列向近中移 磨牙关系调整快捷 后期咬合调整更适合
推磨牙向远中注意事项
多用于上颌磨牙向远中 第二磨牙未萌更好 可以第一、二磨牙同时向远中 拔除第三磨牙有利于推磨牙远移 拔除第二磨牙有利于第一磨牙向远中 让第三磨牙自行调整至理想位置 推磨牙向远中应矫枉过正 应强调病人密切配合
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
![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a16bf704a1b0717fd5dd53.png)
[ ] 罗卫红 , 2 王壬 , 民魁 . 弓推磨牙 向后治疗安 氏 Ⅱ类 1分类 傅 口外 错聆 的分 析研 究. 口腔 医学杂志 .0 0 1 ( )3 .6 实用 2 0 .6 3 :53 .
下切牙轻度唇倾 , 因而下中切牙倾斜度增大 ( 最大 3 m, . m 最 2
小 1 . mm)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牙 覆胎 覆 盖 减 小 至 正 常 。 6 , 前
中国药物与l 2 1 临床 0 2年 9月第 1 2卷第 9 C ieeR meis&CiisS pe b r2 1,o一 期 hn s e de l c,etm e 0 2V l ! n 表 1 治疗前后各项 目结果 比较( ) ;
覆 牙}覆 盖 正 常 l。 } 、 4 l
对于高角则禁止使用。联合牵引则是将颈牵引与高位牵 引联
合 , MPS 即 .N角在 3 。 4 。 间, 而对上颌骨生长在垂直 7和 1之 从
向和水 平向进行 更为全面而有效 的抑制 。 3 口外牵引装 置的戴用 时间 : . 4 口外牵引装置的戴用时 间与
整 上 颌 对 骨 性 Ⅱ类 矫 治 的作 用 : 患 者 上 颌 前 突 明 显 . 可 若 则
弓应扩大 , 以防止上磨牙 内旋 。③ 口外 弓用于产生 正畸效果 如增加 支抗或远 中移动磨牙 时 , 每侧力值为 2 0 3 0g 用于 0 ~ 0 :
产 生矫 形效果时 , 每侧力值为 3 0 5 0g 牵引时间每天至少 5 ~ 0 ; 1 0h以上 。④ 当 口外唇 弓与固定矫 治器 同时使用时 . 形 曲 n
软件 包 进 行 t 验 和 检 验 。 检
2 结 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ee51c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9.png)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疗效的系统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是一种相对传统托槽矫治技术的一种较新的矫治方式。
它利用透明的矫治器将牙齿进行逐渐调整,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
与传统托槽矫治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有许多优点,如外观美观、使用方便、舒适度高等。
然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疗效上是否与传统矫治技术相当还存在一定争议。
这些研究涉及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托槽矫治技术在上颌磨牙矫正方面的比较。
其中包括了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回顾性队列研究。
我们使用了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来评估这些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了数据提取和分析。
根据我们的评价结果,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上颌磨牙矫正方面与传统矫治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牙齿移动方面,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实现与传统矫治技术相当的矫正效果。
在牙齿根尖位置方面,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矫治技术的效果也相当。
此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还可以提供较好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我们也发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矫正时间和牙齿移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来达到与传统矫治技术相当的矫正效果。
此外,在一些较复杂的矫正情况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上颌磨牙矫正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达到与传统矫治技术相当的矫正效果,并提供较好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在治疗时间和矫正复杂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开展,以更好地评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疗效和适应范围。
23526578_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骨皮质区植入种植钉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效果观察
![23526578_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骨皮质区植入种植钉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19a85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0.png)
用的方法 [1]。临床上推磨牙向远中移动治疗不拔牙
。传统的推
年龄20~58 岁,平 均 (
36.
23±5.
36)岁;上 颌 牙 列 拥
挤:轻度 30 例,中度 10 例。对照组中男性 15 例,女
。近年来,微螺钉种植体
颌牙列拥挤:轻 度 32 例,中 度 8 例。2 组 的 临 床 资
P >0
.05);矫 治 后,对 照 组 患 者 的 U6
'
-Y、U6
″
-Y 较 矫 治 前 明 显 减 小,而 观 察 组 的
U1
-Y、
U6
'
-Y、
U6
″
-Y 较矫治前明显减小,以及 MTD 明显小于对照 组(
P <0
.05),同 时 观 察 组 的 U1
-Y、
U6
″
-Y 明 显
低于对照组(
P <0
n
t
ot
heobs
e
r
va
t
i
ong
r
oup(
n=40)andcon
t
r
o
lg
r
oup(
n =40)byr
andom numbe
r
t
ab
l
eme
t
hod.Theobs
e
r
va
t
i
ong
r
oupwa
st
r
e
a
t
edwi
t
himp
l
an
ts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拔除第二恒磨牙,进行推磨牙向后。 • 第一恒磨牙远移,可能产生倾斜移动和 整体移动。倾斜移动后易于复发,矫治 器设计应使磨牙整体后移,矫枉过正的 法则同样适用于推磨牙向远中的治疗, 且矫治后应用腭杠保持以减少复发。
临床常用远移上颌磨牙的方法
• 1 替牙期用头帽口外弓远移磨牙
• 适用于替牙期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近移, 磨牙关系为远中,第一二前磨牙萌出间隙不足 ① 者。 • ①深覆he患者:低位或者水平位牵引 • ②覆he浅、小开he:高位牵引 • ③后牙覆盖小者:扩大内弓半径 • ④伴轻度牙性前突者:将内弓前部与上前牙切 1/3牙冠相接触
• 4 螺旋推簧与头帽J钩联合推磨牙向 远中 • 注意:①主弓丝应较硬,用细的方丝或
0.45的不锈钢丝作为滑动主弓丝,可以 减少磨牙的远中倾斜。②当第一磨牙推 到位后不可用其做支抗牙,牵引前磨牙 向远中,只
• 通过TMA高弹性钢丝所产生的力推磨牙向 远中。 • 支抗由Nance腭托和两侧的前磨牙共同提 供。
• 7 磨牙牙冠向近中倾斜者 • 8 牙槽基骨较丰满者 • 9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更适合此 方法 • 10 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全过程者
禁忌症
• 1 经磨牙区间隙分析,其可用间隙明显 不足而又不愿拔任何牙齿者 • 2 高角病例或有开he倾向者 • 3 除上颌有严重拥挤,下颌也有较严重 的拥挤者 • 4 磨牙牙轴明显向远中倾斜者
• 注意:第一磨牙带环舌侧鞘应尽量靠近带 环的龈端以接近磨牙阻抗中心。
• 特点:①磨牙远移伴有较大的远中倾斜 (平均14.5度)和磨牙的压低。 • ②可伴有支抗的丧失,磨牙远移获得 的间隙71﹪-76﹪由第一磨牙远移提供, 24﹪-29﹪由前牙支抗丧失获得。
8 活动矫治器配合口外弓(ACCO)推 磨牙向远中
矫治方案的设计
• 1 拔除第三磨牙: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 童第三磨牙位置已超过第二恒磨牙的根 尖。 • 2 不拔第三磨牙:第三磨牙尚未钙化或 者位置很低(未达到第二恒磨牙的牙 尖),仍能推磨牙向后,可使第三恒磨 牙永久低位阻生而不影响牙弓前、中段 的疗效。
• 3 拔除第二恒磨牙: • ①第三磨牙牙胚的轴倾度相对于牙he面 不应大于30度②在第三磨牙牙冠完全形 成并且开始发育之前拔除③第三恒磨牙应 紧靠第二恒磨牙牙根以保证一萌出即可向 近中移动 • 4 在成人,如果第三磨牙为小牙畸形,应 拔除,然后依次推第二、第一恒磨牙,过 矫正并用腭弓保持;如果第三磨牙正常应
推磨牙远移应注意的问题
• 1病例选择 • 2整体移动 • 3支抗控制
• 2 口外弓配合唇挡推磨牙向远中
• 唇挡配合口外弓在白天使用,充当支抗 作用,阻止复发和磨牙近移,并压缩推 簧,起到轻微远移磨牙的作用。
• 3 口外弓与滑动杆联合推磨牙向远 中
• 白天不用口外弓和头帽时,仅用Ⅱ类牵 引的力量作用至滑动杆,磨牙将持续受 力向远中移动,同时其反作用力转移至 下颌,也间接引起下颌磨牙向近中轻微 移动。
基本原理: 利用活动矫治器上附加的指 簧远中移动磨牙,同时借助头帽加强支 抗。
9 活动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
由于施力方式不同,该矫治器有两种制作 形式: ⑴U形簧或别针簧矫治器 ⑵埋入螺旋开大器的活动矫治器
• 10 方丝弓“M”形曲远移磨牙
• 此种矫治所需推磨牙远移力来源于
Ⅱ类颌间牵引,此于滑动杆的原理相似。
上颌推磨牙远移技术
理论依据
• 1 上颌结节远中新骨的沉积
• 2 上颌骨疏松多孔,血运丰富,易于骨 的改建 • 3 生长发育 • 4 磨牙或前磨牙牙冠向近中不同程度的 倾斜
适应症
• • • • • • 1 磨牙区间隙分析可容纳推入的磨牙 2 牙性Ⅱ类错he是明确的适应症 3 下颌牙列轻度拥挤或基本正常 4 面型凸度大体正常、侧貌外形尚好者 5 第二磨牙未萌出是较好的时机 6 第三磨牙先天缺失者
• 5 Ⅰ类磨牙关系并有较严重的拥挤(除 非上下磨牙均向远中移动) • 6 磨牙区有明显的拥挤但拒绝拔除任何 牙齿的尝试(包括第三磨牙) • 7 面型不好,有前突表现者(推磨牙的 反作用力将使患者面型更糟)
间隙分析
• 上后牙段所需间隙: ——上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之和 现有牙弓的有效间隙: ——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沿he平面到上颌 结节后缘的距离 (随年龄、性别的差异 而不同,并随年龄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