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低就业率现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毕业生低就业率现象分析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过低的就业率不仅会对就业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待业人员的工作态度。
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就业率,让大学生找到匹配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山东省各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此外,本文针对提高就业率提出几项措施,希望能够给已经毕业和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一些启示。
关键词就业率大学生山东高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hot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to the community, low employment rate would be employed not only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amage, is still a certain extent, affected the unemployed people in their work. How to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rate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so that students find a match work, the value of your lif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rea of human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subject. This article by reading related literature on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everal measures to raise employment rates, hoping to have graduate and graduate students will soon face some enlightenment.
KEYWORDS Employment Rate University Students Shandong Colleges
目录
目录 (3)
1前言 (4)
1.1高校毕业生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 (4)
1.2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5)
2 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探究 (5)
2.1就业的概念 (5)
2.2.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 (6)
2.3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7)
2.4大学生就业准备期应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 (12)
3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13)
3.1就业形势越严峻,越应该提升劳动力素质 (13)
3.2大学教育要有前瞻性,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13)
3.3充分认识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 (14)
3.4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14)
3.5积极推进学分制改 (14)
3.6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适应性 (15)
3.7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5)
3.8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16)
3.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6)
3.10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7)
3.11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17)
4 结论 (18)
5谢辞 (19)
参考文献 (20)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就业率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我也亲身体会到了现在山东省的就业压力。
如何提高就业率,是当前政府和高校毕业生急待解决的问题。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与对策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论题,许多文章从不同的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如决战大学生就业》一书,系统的讲述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圣经》则系统讲述了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素质,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在吸收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采取资料查阅的方法收集数据,结合我近两年来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了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符合当前情况的对策,希望能给同龄的毕业生们提供一些借鉴。
1.1高校毕业生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
2009年10月27日,由“麦可思” 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的《2009年山东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完成。
该报告基于对山东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对2008届山东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就业1与收入、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
山东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6%),比2007届本省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86.7%)有所下降。
根据学校类型来看,山东省2008届本科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6%,比全国本科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88%)略低,较本省上届本科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山东省2008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85%,比全国2008届高职高专平均水平(84%)略高,与本省2007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率(85%)持平。
就业的山东省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9%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就业的。
山东省2008届本科各专业大类中,工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为90%;法学(77%)相对较低,远低于山东省(86%)和全国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88%)。
麦可思调查的山东省2008届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为95%;医药卫生大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为73%,远低于本省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半年后平均就业率(85%)。
1.2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打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达到611万),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
2 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探究
2.1就业的概念
“就业” 的含义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在我国,就业人口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
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企业界学术界提出了“可就业性”新概念。
具体说来,劳动者随时有“下岗”另谋职业或改变工作岗位的可能,但每个人必须提高自己的“可就业性”,意味着人人都要争取掌握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专业和技能。
现在,许多行业的雇主和工人们很欣赏“灵活劳动”这个新概念,甚至认为机动灵活的用工方式是“新世界经济的现实”。
一些企业正在向双轨雇佣制方向发展。
其核心轨道是全日制的正式雇员队伍,辅助轨道是机动灵活的临时工队伍,每天约有150万临时工在企业里忙碌。
同时还存在着规模庞大而又种类繁杂的散工队,其中有秘书、保安人员、工程师、校长、总裁等,他们灵活地用不同方式(以钟点计、以天数计、以工作项目计等)为企业或社会服务。
2.2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
就业力不仅是在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含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就业力也不等同于职业技能,而是把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为组织和社会创造更高附加价值,进而为个人创造有尊严的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能力,是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
总的来说,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
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
产业人才需求变化迅速而高等教育调整相对缓慢,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落差,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力不充分,这是一个世界性就业难题。
当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政策目标逐步从提高“就业率”转变为提升“就业力”。
就业率是数量概念,以就业率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注重通过引导就业意向和拓宽求职渠道等政策措施,在短期内(大学毕业后6个月之内)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
但是对表面数量指标的过度关注容易掩盖人才供求内在矛盾,
致使大学生就业力不能充分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这一实质性问题长期蓄积,最终导致就业愈加困难且愈加难以解决。
与此相对应,“就业力”则是质量概念,关注大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包括可在不同专业领域内转换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养成。
以就业力为目标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并非只注重短期就业数量,而是重视大学生的竞争力。
从劳动市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培养出具备核心就业技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能够为组织创造高附加价值的高素质毕业生,其本身就是将来为社会创造新就业机会的源泉。
因此,就业力是长期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和保证,是使就业率表现出来的数字信息具有真正意义的本质。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的转变,是大学生就业政策理念的深刻变革,反映了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深化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急剧变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高等教育都面临要更直接贡献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就业力,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2.3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3.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
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
2.3.2热门专业人才 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
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
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2.3.3“薪水”[4]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
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
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
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
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
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2.3.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
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2.3.5劳动力需求不足,“市场”[5]白领需求不足
需求,外贸,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社会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而近年来房地产商刮取中产阶级的腰包,从而导致内需不足。
政府加大财政投资拉动就业效果不大。
第三产业比重始终在百分之40左右,远远落后发达国家2,经济不能带动就业。
相关报道指出,姜大明在两会期间说,山东1.8万亿投资创造90万就业岗位。
平均每2000万才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显然在拉动就业角度效率太低了。
2.3.6“高校扩招”[6]难辞其咎
在两会上,与会大学校长纷纷否认了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联系,大学生供应量多而市场需求少,这么简单的供求关系他们都搞不清楚吗?说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毫无关系未免有点自欺欺人。
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学的财源是扩招带来的。
停止扩招自然会切断财路,大学其实再走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扩招——贷款扩建——再扩招还贷款”。
据统计全国高校负债总额已突破五千亿。
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直属23所院校贷款余额75.4亿,每年仅利息就高达4亿多,而每年教育投资仅有1亿,不靠扩招敛财如何还贷款?
有专家称,目前国家已停止扩招,所以大学生就业难与扩招关系不大。
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2.3.7“学生就业渠道”[7]不畅通
如今大学生就业早不是分配,而是自己找工作。
但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
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
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对于像山大一般的名校,重点高校来说招聘会会比较多,招聘职位多,而像一般的大学相比而言在招聘会上并不占优势。
招聘会在运营上也存在问题,一是学校不积极联系,每当毕业时,企业主动来学校招人毕竟是少数;二是某些学校对企业设置障碍,有些企业或高等院校根本没有资格去名校开招聘会。
还有政府举办的大型招聘会收取门票。
本来政府主办的招聘会就是为广大毕业生服务,再收门票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2.3.8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毕业生也有不对之处。
一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企业只注重当前,有些老板直接挑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好用,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毕竟企业不指望你能帮企业赚多少钱,只用新人。
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而不少企业为节省财力,追求最大利益而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毕业生期望过高,笃定自己不久未来会跳槽,于是也不主动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这就为维护自我权益埋下隐患,极易遭遇“被炒鱿鱼”。
2.3.9高校专业设置错位导致供求结构失衡
遥想几年前学子们还为考上计算机,管理,财政会计,法学而兴高采烈,如今这些专业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现象。
专业设置不合理,调整不灵活。
大学设置新专业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周期长,已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
连年扩招,高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都以不能满足要求。
另外,部分高校热衷于上投资小见效快的专业,如财会,法学。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学校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更是雪上加霜。
2.3.10学生自身问题包括自身素质不高等
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对企业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要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就好似上场比赛前还要先热身先了解比赛规则一般,通常在投放简历以前应该多了解应聘企业的情况,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百度一下就能让自己获取更多信息。
可是很多企业称通知来面试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从没有看过企业的网站。
这在职场是不允许的。
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相比于过去,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逐渐完善、选择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
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对此不少大学生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
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
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2.4大学生就业准备期应正确对待的几个问题
2.4.1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影响
随着科技、经济、社会分工和教育的发展,家庭对人们进行就业准备的作用,虽然越来越小,但由于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长时间在家庭中生活,长辈们的文化程度、职业种类、生活经历、思想意识等都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家长不尊重子女的选择,不根据子女的兴趣、爱好,而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为子女确定就业目标,甚至给子女施加压力。
如果不能处理好家长与自己就业目标的关系,就会给自己的就业准备造成思想障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压抑自己的个性发展,最终荒废学业
2.4.2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和其他社会因素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结构更加复杂,职业种类更加多样,行业间差异越来越大,在人们的心目中职业地位的差别更加明显,这使得不少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发生极大的变化,甚至有的对就业目标发生动摇。
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就不可能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就会朝三暮四,结果只会虚度美好的大学时光
2.4.3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准备影响
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就业重要场所。
而学校为大学生就业准备提供的各种条件,如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思想教育、就业指导以及学校社会地位等都会对大学生就业准备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对美一个大学生来说,所处的环境是确定的,能否充分利用学校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正确对待不利条件,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就业准备。
尽管如此,无论是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影响,毕竟是外界因素,它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是否充分,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
只要正确对待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就一定能为就业作好充分准备,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3.1就业形势越严峻,越应该提升劳动力素质
一是国家要坚定不移地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教育体系也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调整,注意为就业服务。
每个家庭为子女进行人力资本的投入,自然期望有比较好的收益,教育不能无视这种预期。
二是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要注意就业的需求。
因为很多发达国家出现劳动力短缺,所以转变发展方式是用技术和资本替代劳动,而我们在很长一个阶段还不可能有技术和资本的比较优势,优势还是在劳动力上。
只不过过去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随着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要把这种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力素质上,要通过劳动力从成本到素质的转变来保持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3.2大学教育要有前瞻性,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现在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很快,而大学的师资力量结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材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这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教育不能无视现实的变化,大学教育更要有前瞻性,适应现实和将来变化的需要。
3.3“充分认识教学改革”[8]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
各高等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坚持分类办学的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努力办出特色,形成优势。
”[9]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基础,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3.4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要和就业市场需求
各高等学校要主动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要发挥优势、凝练特色,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对就业率低的长线专业予以调整或改造,对就业率连续2年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连续3年不足50%的专业要暂停招生或予以撤销。
加强新上专业论证工作,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制度。
3.5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高等学校要认真总结学分制管理的经验,更新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
”[10]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通过实施学分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