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掌握本课中词语的用法。
理解并能够模仿课文中“纵然……也会”,“……除了……外,也……”
等句式造句。
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理解
课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 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听说读写能力,逐步形成真实交际能力。
(三)情感渗透点
了解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然奥秘的兴趣,积极探索自然奥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纵然……也会”,“……除了……外,也……”等一些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自学法,引导法,讲解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自学本课词语,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
2。
能够结合实际,用新词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
【教学方法】自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书,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试读词语。
(二)检查词语预习
1.每个人在小组中汇报词语预习情况。
2.清理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需要帮助的内容。
3.提出需要全班解决的疑难词语。
(三)导入新课,学习词语
1.百慕大三角区海域发生了无数失踪疑案,科学家们试图揭开这些谜团。
谜解开了吗?请打开课文。
2.师范读课文。
3.生从课文中找出重点词语。
4.学习重点词语。
庞大:多指形体和组织方面,常含有贬义。
“巨大”多指数量和规模方面。
畏惧:动词,可带宾语,多用于书面。
“恐惧”是形容词,“害怕”是动词,可与“畏惧”互换使用,多用于口语。
骤然:副词,用于书面。
“突然”还可形容词,较常用。
【巩固练习】
1.用重点词语造句。
【小结】
1.进一步熟读所有的词语,做到能流利地读和书写,使用。
【布置作业】
1.学会今天所学的词语。
2.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自渎理解,讨论交流,是每个学生达到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课文大意。
【教学方法】引导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书,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组和句子。
(三)导入新课
1.百慕大三角区海域发生了无数失踪疑案,科学家们试图揭开这些谜团。
谜解开了吗?请打开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抽读课文。
4.分组读课文。
5.用提问和回答的方法对课文进行初步理解。
问:“魔鬼三角”发生了哪些疑案?
问:科学家对“魔鬼三角”之谜是如何解释的?
问:这些解释让人信服吗?
问:“甲烷”之说的内容是什么?
问:甲烷冰为什么会溶解?
问:海底甲烷释放时,水的密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问:甲烷气泡是怎样使飞机坠海的?
问:失事船只和飞机为什么不发求救信号?
问:人们为什么找不到肇事船和飞机残骸?
问:你还知道哪些跟课文中类似的的事件?
【巩固练习】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小结】
1.“魔鬼三角”地区曾发生多起飞机和船只失踪案件,人们众说纷纭。
后来有人提出“甲烷”说,这似乎能解释疑案,也比较可信。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抄写课文的最后自然段。
【板书设计】
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神秘失踪案件及各种猜测
甲烷气可能是罪魁祸首
百慕大海床的甲烷冰
推测甲烷气造成灾难的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60%的学生达到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解疑难句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教学难点】能够概括段意,能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结构。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书,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提名读课文。
(三)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理解,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重点句型。
请问课文共分了几段?请用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每一段的中心意思。
2.串讲课文。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叙述“魔鬼三角”出现的一系列疑案,人们对此众说纷纭。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介绍美国科学家对“魔鬼三角”之谜新的解释,并得到研究队的证实。
第三段:(第4自然段)
描述“魔鬼三角”发生意外的经过。
3.句型学习
“连……也……”——这一句型表示对所说的事实或情况加以强调,“连”前面还可以加副词“就”以加强语气。
“也”有时可替换成“都”。
如:他很忙,连看也没看我一眼。
“一旦……便……”一这一句型表示条件关系,“一旦”引出一定的条件,“就”引出这种条件下的必然产生的结果,在口语中“便”可以换成“就”。
如:小偷一旦遇到他,便别想逃走。
“纵然……也……”——这一句型表示让步的假设关系,意义与“即使……也……”相仿,一般用于书面语中。
“纵然”也可以省略为“纵”。
如:纵然困难再大,我相信他们也能克服。
【巩固练习】
1.用今天学的三个句型说几个句子。
【小结】
1.“魔鬼三角”地区曾发生多起飞机和船只失踪案件,人们众说纷纭。
后来有人提出“甲烷”说,这似乎能解释疑案,也比较可信。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句型
“连……也……”——
“一旦……便……”——
“纵然……也……”——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自有交际的目的。
2 .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练习部分。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能够完成练习部分。
【教学难点】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交流,通过真实情景的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实际生活中自有交际的目的。
【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书,黑板,粉笔。
【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课文。
2.用上节课所学句型造句。
【教学过程】
1。
做练习一, 选择下列个句中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2。
做练习二,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3。
做练习三,模仿造句。
4。
做练习四,,选择恰当的答案完成句子。
5。
做练习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6。
做练习六,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7。
做真实交际1。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世上还有许多解不开的谜,例如:恐龙灭绝之谜,金字塔之迷等。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请大家说一说。
【小结与作业】
1.预习课文二的词语。
【板书设计】
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累计和扩展词汇量;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累计和扩展词汇量;
【教学难点】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方法】引导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书,黑板,粉笔。
【复习旧课】
1.试读词语。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魔鬼三角》这篇课文,了解了
许多神秘失踪案。
但是百慕大三角海域海底还有金字塔,你
相信吗?请阅读课文2。
1.引导学生自渎,边读边读边画出生字和词语,较难理解的
句式。
2.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每一段中的关键词句,初步掌握归纳
概括的能力。
3.重点字词例示
补充:在主要事物之外追加一些。
如:在复习时,老师经常给我们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
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
如:马克思理论注意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况且:表示更近一层。
如:奶奶年岁大了,况且还有病,怎么能这么重的活呢?
贸然:轻率地,未经考虑的。
如:没有经过仔细调查,我不敢贸然行事。
【巩固练习】
1.做课后练习;
【小结】
课文中的谜团蕴含着知识,它们的玄奥已经超越了人类所现有的解答能力。
它们既让人兴奋,又引人深思,也促使人类生存不息,探索不止。
【作业】
1.预习下一课重点词语。
【板书设计】
第八课“魔鬼三角”之谜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课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句型。
2.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让学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
2.讨论,合作
情感目标:让学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语言感受。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课文
可以老师领读,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读,要求发音正确,流利;分小组读或全班齐读。
各小组把还没有弄懂的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其他部分汇总,拿到全班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求得对本课课文疑难点的理解。
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深思,联想,慢慢地理解和解决疑难。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玛雅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2.你相信海底金字塔式人工杰作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证明海底金字塔是人工杰作后,科学史就得重写?
4.除了埃及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金字塔?
三,思考与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有人推测玛雅文明的发达程度不亚于现代文明。
(2)19777年4月7日新华社报道,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一座金字塔。
(3)玛雅人喜欢建造金字塔。
(4)一位美国海军上校发现了一座高度约360米的金字塔。
(5)目前没有人相信,海底能建造巨大的金字塔。
(6)科学家相信,金字塔出现在海底一定是陆地下沉造成的。
四,读拓展阅读资料。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