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分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分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分析目的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45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观察所有患儿抢救、护理前后的血糖、血钾、血钠指标,并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经过抢救、护理后,患儿的血糖量显著降低,血钾、血钠恢复到正常值范围;患儿家属满意度高达97.78%(P<0.05)。

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明显疗效。

标签: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护理措施小儿糖尿病的重症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发病后,机体代谢出现紊乱,脂肪加快分解、运动,导致大量丙酮、β-羟丁酸、乙酰乙酸产生,诱发酮症酸中毒[1]。

儿童发病前,可能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一般家长极易将上述症状忽略,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突发时,束手无策,若不能及时送医,采取抢救措施,有极大可能造成患儿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安全[2]。

患儿机体免疫力较差,抢救成功后,还应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主要研究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确诊的45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3~10(6.34±0.21)岁;患儿平均血糖量为(18.45±22.73)mmol/L;入院时,患儿均出现意识不清、呼吸深长、烦躁不安、心率加速症状。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抢救方法1.2.1 供氧入院后,应即刻予以患儿鼻导管吸氧,确保患儿的呼吸能够保持畅通,供氧流量为1.0~2.0 L/min,同时密切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与心电图。

收集患儿的血液、尿液做样本,检查其血清C肽、血常规、心肌酶谱、血气、动脉血气、血生化、血清胰岛素等指标,患儿小便后,检查其尿酮体、尿糖。

1.2.2 创建静脉通路取静脉滞留針2枚,为患儿快速创建2条静脉通路,其中一条用于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帮助扩展患儿的血容量,改良患儿的微循环,起到校正酸中毒的作用;另外一条用于胰岛素的小剂量持续性输送。

诊治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诊治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常 的睡眠 。
11 一般 资料 本 组 资料 共计 1 , . 3例 均为 2 1 00年 1月至 2 1 01 年 6 我院收治 的糖 尿病 酮症 酸中毒患 儿 。男 8 , 5例 , 龄 月 例 女 年 1 4 , ~1 岁 平均 79± . 岁 。其 中 , ~ 岁 2 , 3 2例 , . 17 1 2 例 2~ 岁 4— 6 4例 , 1 5例 。患 儿 临床 上 均有 明 显 的糖 尿病 症状 , 岁 6— 4岁 脱 水、 疲乏无 力 , 反射异 常。其 中 , 多尿 9例 , 躁 、 腱 多饮 烦 精神差 、 嗜 睡等 7 , 例 乏力 4 , 例 纳差 、 腹痛 、 呕吐 或腹泻 6例 , 呼吸 深大 7例 , 明显脱水貌 的 3 。所有 患者均符 合世界 卫生 组织 的糖 尿病 诊断 例 标准和 国内的糖尿 病酮症 酸 中毒 的诊断标 准 。 12 诱 因 发病 有 明确 诱 因 的 1 , 染 5例 ( . 2例 感 消化 道 感染 2 例, 部感染 2例 , 感 染 1 ) 摄人 过 多甜 食 3例 , 岛素 治 肺 尿路 例 , 胰 疗 中途停药或 剂量不 足 2 , 中静 脉输 入 葡萄糖 2例 , 明显 例 误诊 无
酸中毒患儿 1 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在诊断治疗后, 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意识模糊4h恢复, 昏迷6h 意识恢复正常, 血压下降 者 3h血压 恢复正 常 , 1 h脱水 纠正 ,8h酸 中毒全 部纠正 。所有 患儿 在 治疗后期 病情都得 到 了有效 的控 制。结论 : 0 1 小剂量胰 岛素持续 静
脉滴注是 治疗 小儿糖尿 病酮症 酸 中毒的有效措 施。 ・
【 关键词】 小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治 【 中图分类号】 75 8 R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62— 53 2 1)8- 0 1 0 17 22 (0 10 06 - 2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分析_1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分析_1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分析目的分析总结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5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急救措施以及护理对策。

结果52例患儿经过有效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2及IL-1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患儿均得以治愈出院,未发生低血糖事件,护理满意度达100%。

结论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开展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与护理措施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降低血糖水平,且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患儿康复。

标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儿;急救措施;护理措施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FENG Xian-zhe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yi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Linyi,Shandong Province,27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ediatr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And the clinical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After treated by effective emergency measur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IL-6,IL-12 and IL-18)of the 52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ll the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There were no hypoglycemia even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care work was 100%. Conclusion For children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timely and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reduce the blood sugar levels,maintain acid-alkali balance and water-electrolyte balance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Key words] Diabetic ketoacidosis;Children;Emergency measures;Nursing intervention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儿童糖尿病并发症,患儿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及脱水等,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及干预措施,将导致患儿昏迷,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

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目的探究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综合護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前后血糖水平。

结果观察组65例患儿治疗前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05);观察组65例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7,P<0.05)。

观察组65例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5例患儿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97,P<0.05)。

结论临床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血糖水平,缓解患儿临床病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儿;护理干预;临床效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中死亡率较高儿科内分泌疾病,其主要因患儿体内胰岛素水平较低导致脂肪代谢与糖代谢发生混乱所致。

其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给予患儿有效治疗,可引发多种意识障碍,甚至死亡[1]。

有研究显示,在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治疗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显著作用。

对此,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65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预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院收治的130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观察组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2.5~11岁,平均年龄(6.04±1.34)岁,病程1.2~7.8个月,平均病程(4.56±1.30)个月;对照组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3.5~10岁,平均年龄(6.14±1.14)岁,病程1.5~8.8个月,平均病程(5.56±1.20)个月。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小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采用相同急救方法,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干预后FB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科学有效的急救方法配合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发展,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标签: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急救措施;护理方法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临床儿科常见病,其属于儿童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体内胰岛素水平过低或不足,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导致的。

以恶心呕吐、多尿、脱水、腹痛等为主要症状表现。

该病具有进展速度快的显著性特点,不及时进行治疗的情况下会导致患儿意识障碍、昏迷甚至直接死亡。

相关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在科学对症的治疗前提下,辅助系统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和预后。

该文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小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小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51例患儿中男31例,女20例,患儿年龄3~12岁,平均(6.5±1.4)岁;病程2~8个月,平均(4.8±1.5)个月;研究组51例患儿中男30例,女21例,患儿年龄4~11岁,平均(6.4±1.3)岁;病程2~9个月,平均(4.9±1.4)个月。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基本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价值。

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行为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行为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行为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摘要】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儿的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行为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酮症酸中毒可能导致患儿出现情绪波动、认知能力下降等行为问题。

在护理干预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儿及家庭的疾病认知水平,及时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规范用药和饮食管理等措施。

结论指出,关注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行为影响因素,积极进行干预和管理对于减少患儿的不良行为影响,维护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针对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行为影响因素、护理干预、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而小儿糖尿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血糖控制不当,导致体内产生大量酮体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患儿在酮症酸中毒发作时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口渴、尿频等症状,甚至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血糖控制不当、不规律的饮食和运动、感染等。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包括定期监测血糖、合理控制饮食、遵医嘱用药、定期体检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行为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护理水平,降低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小儿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丰富的参考资料,以改善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小儿糖尿病患者在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和需求,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

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

的护理措施对 提高4 , J L 糖 尿病酮症酸 中毒 的治 疗质量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该 院采 用综 合护理 干预进行 小儿 糖尿病 酮症 酸 中
毒 的护 理 , 总 有效 率 9 3 . 3 3 % 显 著 高于 常规 护理 的 8 0 . 0 0 %, 表 明综 合护理干预能较好 的保 证小儿糖尿病酮症 酸 中毒 的护理效 果。 因此 , 护 理 人员在 4 , J L 糖尿 病酮症 酸 中毒护 理过 程 中要对 综合 护理 干预措施给予有效 应用 , 以帮助 患儿更快 的恢复健 康。 综上所述 , 在4 , J L 糖 尿病酮 症酸中毒护 理过程 中实施综合 护理 干预 , 能取 得较 好 的护理 效果 , 促 进患 儿 的康复 , 值 得在 儿摄入足 够的维生 素 、 纤 维素 以及 矿物质 ; 让患儿 少食 糖类及 蛋 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 白质食 物 , 并 保证 患儿 的用餐 规律 , 控制 好患儿 的饮食 结构 及 【 参考文献 】
1 . 2方 法
对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 措施进行 护理 , 研究组 以对照组 为基 础 , 再采用综合 护理干预措施 , 具体如 下 : ①心 理干预 。 在 糖 尿病 合并 酮症 酸 中毒 过程 中 , 由于 呕吐 及腹痛等不 良症状 的出现 , 患儿容易 出现烦躁 、 抑郁 等情 绪 , 这 时护理人员要和患儿 进行积极 、 有效的沟通 , 给予患 儿安慰 , 以 缓解 其不 良情绪 , 使患儿积极配合 医生的治疗 。 ②生活干 预。 糖尿病合 并酮症 酸中毒患儿的抵抗力会下 降 , 皮肤感染 的几率升高 。 因此 护理 人要 定期 帮助患儿更换衣物及床 单, 保 持患儿皮肤 的清 洁及干燥 。 针对意识 障碍患儿 , 还要使 用 生理盐水 ( 0 . 9 %) 帮助患儿擦洗 口腔. , 以确保患儿的 口腔卫 生 口 】 。 ③ 饮食 干预 。 帮助 患儿 养 成 良好 的少食 多餐 习惯 , 保 证 患

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目的观察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患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9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和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各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改善,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6.20%,较对照组81.82%高(P<0.05)。

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行有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标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儿;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diatr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nurs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56 cases of diabetes and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2016 Februa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n = 77),the observation group(n = 79). The former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latter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care of the indicators than before nursing were improved,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3例儿童糖尿病酮症患儿的护理体会

3例儿童糖尿病酮症患儿的护理体会

3例儿童糖尿病酮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关键词糖尿病酮症;血糖;护理体会糖尿病酮症是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体内胰岛素不足明显加重,造成高血糖、高血酮为主要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病情发展快,易发生漏诊,误诊。

糖尿病的病情血糖波动大,稳定性极差,年龄越小发病的几率越高。

在临床上对酮症酸中毒的患儿要做到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专业护理,以提高糖尿病酮症的好转率。

2009年本院急诊成功治愈了3例糖尿病酮症患儿,经过精细的治疗和严格的护理取得了患儿满意的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儿女,10岁,恶心、无力、呕吐、腹泻2 d,神志不清1 h,6月5日急诊科入院。

医师诊断为“1型糖尿病酮症”。

入院查体血氧饱和度(SpO2):97%、呼吸(RR):28次/min 、心率(HR):106次/min、血压(BP):115/90 mm Hg (1 mm Hg=0.133 kPa)、体温(T):37.4℃。

化验检查:血糖:31.0 mmol/L、尿常规检查示葡萄糖(+++)、尿酮体(++)。

钾:3.2 mmol/L、钠:145 mmol/L、血氯:102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48 mmol/L。

病例2:患儿男,13岁,体重27 kg,身高140 cm。

于9月7日入院。

诊断为“1型糖尿病酮症”。

患儿体格消瘦,痛苦,口干、恶心、乏力、头晕、无呕吐、饮水量2 L/d左右,夜尿3次/d。

入院查体:SpO2:98%、RR:27次/min、HR:94次/min、BP:110/85 mm Hg,T:36.4℃。

化验检查:血糖:31.0 mmol/L,尿常规葡萄糖(+++),尿酮体(+++)。

钾:3.0 mmol/L、钠:146 mmol/L、血氯:110 mmol/L、CO2CP:2.60 mmol/L。

病例3:患儿男,14岁,体重29 kg,身高155 cm。

于10月27日入院。

医师临床诊断为“1型糖尿病酮症”入院。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和护理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和护理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糖尿病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尤其是酮症酸中毒作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常常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临床上需给予特殊的专业护理,需严密观测病情,及时准确的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预防休克、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病程。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发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反应使胰岛β细胞损伤破坏所致[1]。

1型糖尿病病情极不稳定血糖波动大,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由于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各种升糖激素分泌过多,所造成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在各种诱因下均易诱发。

很多患儿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儿童酮症酸中毒病情较成人重,若不及时救治将导致严重后果。

由于患者存在具有年龄小,认知性差的特点,在一定治疗和护理上均有难度[2],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护理观察儿童糖尿病常为急性起病,可由于感染、情绪激惹、饮食不当等诱因起病,出现“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及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

DKA是由于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各种升糖激素分泌过多,在各种诱因下均易诱发。

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表现为昏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疲乏、无力、发热、深大呼吸发散出酮体味、不同程度脱水征、消瘦、末梢循环差,面色青灰、四肢厥冷等。

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发生率越高。

2 护理重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常常造成多器官功能的衰竭,临床上需给予特殊的专业护理,患儿经确诊后治疗关键是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降低血糖,减少酮体生成,对症输液,恢复循环灌注,纠正脱水、酸中毒。

护理重点酸中毒。

护理体会重点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发生。

对昏迷病人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

可以通过给病人刺激,观察其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机敏能力予以判断。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干预分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干预分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干预分析目的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干预分析。

方法在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依照入院先后的不同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血糖控制指标并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同时记录2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与治疗总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血糖,提高其治疗总依从性,有利于其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标签: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干预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步升高,控制率也相对较低,而且小儿糖尿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程度的影响。

由于患儿的身体发育并未完善,其体内的血糖波动相对较大,加上该病情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极其容易使得幼儿患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1]。

据相关研究报道,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以及控制,就可使病死率下降10%,而控制血糖和治疗依从性是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方法。

该疾病的治疗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部分患儿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就会擅自停止,治疗依从性的降低不仅影响到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因此,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该院特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手段,探寻这一方案是否能在临床上得到推广,该文对此展开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在该院治疗并留院观察的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即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

纳入标准:①均无感染病;②精神状态良好,积极配合研究工作;③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均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摘要】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在将介绍疾病背景和护理重要性。

在正文中,将详细讨论临床表现、护理措施、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和实践经验。

在将总结护理体会,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旨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指导,提高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水平,为患儿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临床表现、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实践经验、护理体会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疾病背景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功能障碍而导致血糖不能正常代谢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下,血糖不能被细胞有效利用,导致血糖堆积,进而出现高血糖的症状。

当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过低时,身体无法将血糖转化为能量,因此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身体开始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使血液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这种情况下,患者体内的酮体浓度过高,血液酸性增加,导致症状严重。

对于小儿糖尿病患者来说,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认真了解这种临床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和管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护理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有效预防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1.2 护理重要性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护理旨在帮助患儿管理疾病,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一严重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儿的异常情况,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和药物管理,护理人员能够帮助患儿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防止发生酮症酸中毒。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摘要】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及时的护理对患儿的生命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监测有助于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合理的饮食管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是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关键,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应积极纠正并及时就医。

在护理中,我们要始终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切实保障患儿的健康与安全。

护理体会总结为及时、细心、专业,对护理策略的反思是要不断学习提升,未来护理的展望是为患儿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护理人员应时刻警惕疾病变化,努力提高护理水平,为患儿的康复和生长发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早期识别、监测、饮食管理、血糖水平、纠正、就医、护理体会、护理策略、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疾病背景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儿。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完全缺乏,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导致血糖升高,同时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造成酮症酸中毒。

这种情况常见于患病时间较长、胰岛素治疗不当或患儿感染等诱发因素作用下。

酮症酸中毒危害巨大,患儿可出现昏迷、呼吸急促、心率不齐等严重症状,甚至威胁生命。

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至关重要,及时发现、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病情,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2 护理重要性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治疗和管理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过程中,护士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专业人员之一。

他们需要通过早期识别和监测病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血糖水平和其他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纠正病情的变化,避免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

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和家属密切配合,制定合理的饮食管理方案,帮助患儿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儿临床治疗观察-文档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儿临床治疗观察-文档资料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患儿临床治疗观察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高血糖反应为主要特征,而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酮症酸中毒,但是首发症状酮症酸中毒在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现象,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1];该院为了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首次症状中毒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效果,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次选取该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

观察组:男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女性患者=10:10;年龄1~12岁,平均年龄(7.12±1.21)岁。

对照组:男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女性患者=11:9;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15±2.24)岁。

40例患者均符合首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家属同意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分别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方法:一旦确诊后对其建立静脉通道,纠正酸中毒,给予扩充血容量、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必要时可对其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在第一个小时内以25 mL/kg的速度为其输入生理盐水,并根据患者的血纳溶度水平给予持续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200 mL生理盐水0.9%+胰岛素0.1U/(kg/h),并每间隔2 h对患者测量一次尿糖、血糖,同时记录患者血糖降低速度,若患者的降低血糖速度在3.5~5.5 mmol/L左右,应维持原来注射速度,若是降低血糖速度低于3.5 mmol/L,则停止滴注胰岛素,改为皮下持续注射。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实验室指标(K+、Na+、CL-、Ca2+、尿素氮、pH、血碳酸氢根、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进行观察和评价。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王欢吴莫龄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王欢吴莫龄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王欢吴莫龄发布时间:2023-05-15T10:43:15.52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王欢吴莫龄[导读] 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对上述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了综合性护理,回顾护理效果。

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74±2.28)d,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儿的餐前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患儿家长对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100.00%(12/12)。

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血糖水平,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出院。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PICU 518100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对上述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了综合性护理,回顾护理效果。

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74±2.28)d,经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儿的餐前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患儿家长对此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100.00%(12/12)。

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血糖水平,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出院。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综合性护理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儿所有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发病时患儿的主要表现症状为血糖上升、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1]。

一般情况下,并发此症的糖尿病患儿均为1型糖尿病,此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23]。

在对此症患儿进行救治的过程中予以高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我院对此症患儿实施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症患儿,年龄:3-15岁,平均(9.16±2.25)岁,其中男性患儿7例,女性患儿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明确糖尿病史,并符合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摘要】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正确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患儿家属教育和护理团队的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症状和及时监测血糖和酮体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液体管理和调整胰岛素治疗也是关键措施。

预防再发和并发症同样重要。

结论部分强调了护理的重要性以及持续的护理和监测的必要性。

家庭护理在患儿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儿可以尽快康复。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家属教育,监测血糖,酮体,液体管理,胰岛素治疗,预防再发,并发症,持续护理,监测,家庭护理。

1. 引言1.1 患儿家属教育的重要性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患儿家属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属们需要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表现,及时处理措施以及预防方法。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监测患儿的血糖和酮体水平,并且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

家属还需要了解患儿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及时调整剂量以防止病情恶化。

家属的教育和配合是确保患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家庭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强调患儿家属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配合和理解,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和管理。

1.2 护理团队的配合护理团队的配合对于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处理这种急性并且危险的情况下,护士、医生、营养师和家属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护理团队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交流。

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营养师则需要为患儿设计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而不引起血糖波动。

家属在护理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全力配合护理团队的工作,关注患儿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反馈患儿的病情变化。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临床护理体会探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临床护理体会探析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6例临床护理体会探析【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本次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依照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一组涵盖患者13例。

乙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优良率及各相关指标,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甲组患者护理优良率高于乙组患者,且各相关指标优于乙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结论: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可帮助患者尽快实现临床症状的缓解。

故而应当在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综合护理方式。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综合护理;优良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显著不足,生糖激素无法适当升高,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酮等病理改变的症候群[1]。

该疾病极为显著的特征是病情进展快且发病突然[2]。

若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救治,则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其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对其身体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基于此,笔者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形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2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根据硬币法将患者完成甲组(13例)与乙组(13例)的划分。

甲组患者年龄范围是4-10岁,均值(6.47±0.35)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6:7;平均患病时间为(4.57±1.38)个月。

乙组患者年龄范围是5-11岁,均值(6.75±0.27)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7:6;平均患病时间为(4.74±1.24)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目的观察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
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患儿临床资料做回
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9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和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各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改善,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6.20%,较对照组81.82%高(P<0.05)。

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行有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标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儿;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diatric diabetic ketoacidosis nursing.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56 cases of diabetes and ketoacidosis in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2016 Februa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n = 77),the observation group(n = 79). The former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latter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care of the indicators than before nursing were improved,the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给予健康饮食及卫生清洁护理。

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具体实施:①对患儿行胰岛素抽取及检测,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注射,以0.05~0.1 mg胰岛素与2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50 mL/h匀速静滴,注射期间检测患儿血糖指标。

②每隔1 h对患儿呼吸、脉搏、体温及血压等进行检测和记录,观察其皮肤颜色、弹性、湿度等,以便及时发现情况进行急救。

③护理人员适时同患儿交流,通过讲述童话故事、玩游戏以及唱歌等娱乐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并以温柔的语气给予患儿安慰和鼓励,缓解其恐惧和紧张,给予其安全感。

④进行饮食护理,给予患儿营养丰富、高蛋白且易消化食物,增强其抵抗能力;以及采用中药疗法,进行补血益气、清热解毒,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⑤出院时,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健康饮食维护,叮嘱其监督患儿饮食和生活习惯,并讲解血糖自我检测、胰岛素注射及感染预防措施,以提高患儿康复效率;此外,两周1次回访以判断患儿康复情况,并鼓励其继续学习和交友等。

1.3 观察和评定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及满意度,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尿胴体转阴速度等;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很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各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护理后各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见表1。

2.2 两组家属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不满意18.18%(14/77)、满意38.96%(30/77)、很满意42.86%(33/77),总满意81.82%(60/77);观察组不满意3.80%(3/79)、满意43.04%(34/79)、很满意53.16%(42/79),总满意96.20%(76/79);观察组满意较对照组高(P<0.05)。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症状表现有嗜睡、无力或严重脱水等,严重者会导致昏迷及死亡。

临床治疗此病常以小剂量胰岛素注射,以增加患儿体内胰岛素含量刺激糖分及脂肪活性,促进代谢功能恢复[3],此外,联合护理干预,还可提高患儿免疫力,抑制并发症发生。

该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尿胴体转阴速度较护理前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良,此结果表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病情恢复效率。

分析原因是,综合护理是通过对患儿各方面进行全面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定期记录患儿治疗情况和相关指标,可根据记录判断其治疗效率及出院时间;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可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以便及时进行救治[4-5]。

护理期间,通过密切注视患儿情绪变化,可以及时判断患儿心理变化,从而依据判断结果给予合适的鼓励、安慰,以缓解患儿恐惧和担心的消极情绪,增加安全感和舒适度;出院时,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治疗、用药、饮食及生活指导,可以提高院后自我恢复效率,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后期调查,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达到96.20%,较对照组81.82%高,由此表明,对患儿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还能增加家属满意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病情改善效率,增加其家属满意率,值得临床儿科护理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乃香,刘海霞.46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急救及护理初探[J].糖
尿病新世界,2014(14):62.
[2] 曹莉.儿童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17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56-357.
[3] 王菲.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临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9):198.
[4] 彭海燕,傅雯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脑瘫患儿1例护理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95-96.
[5] 范叶梅,王莹,陈秀华.1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2):127-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