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网络教学模式
【摘要】:网络的发展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本文针对网络教学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

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

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

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

(2)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
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

(4)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5)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 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

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

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六种方式:①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

②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③web 教材: 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④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⑤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⑥聊天室: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学生自主学习问题。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

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

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

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

(2)学生互动学习问题。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

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比如上课开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上课结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

(3)课件的使用问题。

课件的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

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

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五、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需要集中讲解、广播或转播等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停止操作的情况,就可以利用一些网络教室系统强制中断学生上网学习,保证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网络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自由空间。

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时机和控制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秀英.世纪回眸.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 10
[2]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教育技术中心
2004.10.24
[3]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 条原则[m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年第1、2期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