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高中物理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教学目标不再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是一种综合的高级心理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较大帮助。
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出发点,在分析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性;思维能力;教学引言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受到自身能力和知识的限制而对物理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了学习效果不佳。
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因为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够深刻,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科学使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情境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当不断改变自身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与速度》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像、设计实验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速、加速等现象。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水平[1]。
二、合理布置任务,为学生的科学思维提供实践机会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通过观察生活现象,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分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分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物理教育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掌握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观察问题的角度出发,自主研究、自主思考,从而理解物理学中的概念及其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开展情境教学。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实际情境中,感知物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搭建情境教学的理论框架和场景场景,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到物理学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物理学的知识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探索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和发现新知识都需要创新思维。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中探求新知、寻找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链接,并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问题驱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发展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与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密不可分。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情境教学、创新思维和问题驱动教学四大特点,才能真正实现高中物理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作者:刘星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29期【摘要】教育部所颁布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新时代下的中学物理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物理教学的目的不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而是需要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大角度着手,这样才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综合型人才,有效地推进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设。
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执行工作任务的时候应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崭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在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中逐步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高中物理学习手段,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借此机会获得完善。
本文将会重点探讨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9-0121-02伴随现代高中新课程改革进程的越发深入,将学科知识作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正在被逐渐摒弃,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新型教育模式正登堂入室。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学思维,学生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学习各种新型知识的时候具备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能够积极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高中物理知识中的各项问题。
物理知识学习本身就富有极强的综合性,学生不仅需要将各种理论知识清晰记忆,还需要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方能借此机会得到显著提升。
一、利用实验探究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物理知识中的很多理论概念都是经由科学家进行多次实验总结得出的,是一种十分贴近人类实际生活的自然科学,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需要积极使用这种教学理念,让所有教学工作都能够在科学实验中得以阐释,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会更高,对于各个知识节点的具体内容也会具备为深刻的印象,在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环节也能够具有更高的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第11期科学·自然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高中生对问题的认识正确与否,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提升。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需要高中生具备专业的思维能力,也是满足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基础,更是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保障。
作为高中阶段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要想满足这两点来提升自我的学习效率,就需要依靠良好的思维能力来辅助。
相对于初中物理,高中阶段逻辑性更强,同时一些老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许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难以进行有效思维,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阻碍与困惑,学习效率低下。
所以说,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提升大家的物理水平,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思考习惯。
一、基础知识的传授要重视实验是物理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对一些物理知识现象的演示与解读,同时也是对自然学的再现,高中物理教材的各部分内容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应当对每个教学环节都予以高度重视,将各部分完全吃通的前提下,有计划的设计教学内容引入课堂,确保大家能够有效吸收,同时意识到物理所具备的特殊性。
要想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高中生在完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
因此,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应当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活动,采用一系列可行的教学新模式,确保其教材使用的创造性,不仅具备趣味性与吸引力,同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对其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入课堂,让大家带着认同感与求知欲,通过思考来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进行适当的引导,讲授相关的概念、定理、适用范围等知识来辅助大家完成作答,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对其基本物理方法进行有效掌握,并且能够掌握这一解题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思维意识。
因此,牢靠的学科基础知识是对高中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必备因素,完整成熟的知识体系掌握,有利于高中生进行总结和梳理物理知识。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李小恩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5年第01期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中,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创新人才也成为了社会最主流的主导因素,对于人的综合能力的考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全面普及的形势下,高中物理的课程的课程改革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当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认真贯彻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物理课程的改革落到实处.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老师是高中物理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和课本传授的知识,并且有些物理实验的方案是固定的,结论也是课本给出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某些个物理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而且也不知道每一个实验的具体细节是怎么回事,这就导致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薄弱,同时也会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很欠缺,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降低了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所以要想改变这种传统的物理实验模式,老师就应该改变教育理念,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例如,在讲述水的沸腾这一实验的时候,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老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时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学生们会各抒己见,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加盖后杯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2改革演示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改革这种模式,建立“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创新性的进行一些实验过程问题设计,将学生推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地位.例如,在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时,教师不是把感应线圈的绕向、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的结论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思考,自己弄清线圈绕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感应电流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磁场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的情况有关吗?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进而再让学生通过试验进行探索和研究,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把握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比较现象、动手操作等.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多向式信息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多运用演示法诠释相关概念及规律,并尽可能进行小组实验,培养创新思维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理论知识讲得再多再全面,不演示一遍,不自己做一遍,就永远不能真真切切明白其间的道理,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更不能在动手实践中有所反思、感悟和新的体会,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讲清相关概念及规律知识后,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能增强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一步可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少地去干预学生操作,使学生无论实验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能在这过程中得到交流和思考,感受到队友思维的迸发,有些学生擅于在失败中总结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运动这一章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时,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合作,一个释放小车,一个记录并操作电磁打点计时器,得到纸带后,学生们通过对纸带上的点反复大量举例的研究及计算中,理解速度概念,进一步得出一些规律,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些问题,并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甚至会有创新的发现.如,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在此次教学中很快发现了有关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相等关系,即v=[SX(]v0+vt2[SX)]关系,甚至很自然地发现了用v-t图象处理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在线性变化中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得出一个很有用的结论.既理解了概念,发现了规律,甚至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创新学习的好效果,令人惊喜!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除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外,还应充分挖掘物理问题中的猜想因素,适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名言所蕴藏的意义就在于此.猜想是人们凭想象未经逻辑分析而对问题结果做出合理推断的一种创新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学说的出现,都是从大胆的猜想和提出问题开始的.这就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适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去体验解决问题的艰辛和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机会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好的提问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光的反射》一课时,可以提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能看到电灯?学生回答:因为电灯是光源,发出光,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反思,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师生角色互换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的真实、形象、生动极易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其中蕴涵极其活跃的、能激活学生的猜想和求知欲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角色互换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师生角色互换”能高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互助精神,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本的内容.“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并没有消弱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也没有消弱教师在教育活动和对知识的传授中的作用,它只是把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也就变为了主动吸收,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实现了素质教育中以点带面、全面合作型的学习方式.此外,学生在扮演“老师”这一角色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通过师生互换角色,她觉得自己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更多的细节让她知道老师备课的不易.例如在讲解《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时,教师完全可以先布置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实验,接着进行讨论,最后得到楞次定律,其实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其实在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而且学生亲手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理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学习空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去保持创新教育的广阔天地,培植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热情和提供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展和亲身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创新人才.。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摘要】物理课堂教学应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实时把握思维发展的动向,充分体现学生为课堂的“思维主体”;有效利用物理实验,科学的巩固练习和有效提问,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物理课堂;思维能力真正的物理课堂应该是积极思考的天堂!应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乐土!高中物理课堂作为物理学习的主阵地,老师不仅要传授物理知识更应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是从理性上间接、概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脑一系列形象的、抽象的以及灵感的活动,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而这种能力在当前社会知识成“爆炸式”增长,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所最需要的;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我们要好好把握新课程理念,努力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一、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向,充分体现学生为课堂的“思维主体”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知识,更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注意力和思维动态。
要达到此种境界,作为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方能游刃有余地把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我们的思想和语言就不知不觉地针对学生而产生。
而我们注意的中心点,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了:从学生的回答、学生的表情、学生的神态、学生的眼神中就能判断出他们是否懂了,如有必要,就补充讲些新的事实。
这些情况并不是我们所能全部预料到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具体的思维逻辑和规律,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另外,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
基于此,物理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体”作用,能够让学生归纳的让学生归纳;能够让学生概括的让学生概括;能够让学生推理的让学生推理;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学生对抽象活动的精神需要,我们要做到,对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提供和描述上是慷慨的,而在进行理论提炼和概括上是吝啬的!在由事实到概括的过渡中,学生品味到思维的果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领略到物理学其中的美!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的考虑,怎样才能把学生引到这样一个独特的位置。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及策略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及策略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对物理教学提高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高中物理知识一般都是逻辑性、抽象性的,而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目前,高中物理教学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例如:没有形成关于创新思维的教学思想,没有掌握好学情,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渗透和引导,使他们在物理学习中走得更稳、更远。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意义及策略前言物理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创造性思维对于学习好物理、甚至是所有学科和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思维模式。
对于高中生而言,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对学好物理课程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物理现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已初步形成,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更应该激发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文章从高中物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也随之改变。
但由于考试压力和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教学重心仍然集中在物理知识的基本教学上。
老师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而在课堂上,却没有注意到对学生创新的发展。
面对着高三的高中生,他们面对着高三的学业压力,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下,他们依然只想着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而对于发挥潜能、锻炼创造性思维却缺乏足够的理解和意识。
也就是说,以目前的高中物理教育,依然是死记硬背地教授解题的技术和方式,就像是把一个模型牢牢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让同学们把答案和解题的技术结合起来。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固定的思考模式,在面对未知的问题时,很难通过创新的思考来进行求解;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会影响到物理学的长期发展。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物理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自然学科。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既要求我们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我们培养出准确而敏锐的思维。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物质变化所显示出的表面现象,而高中学习则是更深入探究物理变化的原因,透视物质变化的本质,因此我们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明晰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思维顺利迁移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物理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学习物理思维方法,从而勤于思考,独立探索,善于发现,探究创新,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物理思维能力是指会从物理角度观察、设计和进行物理实验,对物理现象和问题进行比较、猜想和分析,对物理现象问题和结论进行综合、抽象和概括;会对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物理概念、思想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形成良好的思维特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
”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
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
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
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有其独特的性质,在教学中要与初中物理教学相区别,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还要让学生勤动手,在动手中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一系列过程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从而培养多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探究动机和兴趣,通过引导,让他们的思维定格在一定的方向上,进而实现有价值的探究,最后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
无论是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还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都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
由此必须对物理的教材、教法进行新的处理,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检测、评价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扎实学好物理基础知识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学科,同时物理教学课程体系又相对完整系统,教材各章节知识点联系相当密切,相互关联,每个环节的教学都非常重要,相互联系也极为密切,在以后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起到很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学习物理知识,搞好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尤为重要。
搞好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熟悉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紧扣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解要详细,解疑要耐心;物理概念,物理定理定律的条件、属性及适用范围要特别明确;掌握各种基本物理方法和思想的来龙去脉:学会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
例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谈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在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当下社会发展时代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方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样的理念下通过物理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更加契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物理学科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核心素养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以科学思维为主导,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引导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引言:初中物理学科核心思维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四个方面,科学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能够运用物理视角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教学理论指导,结合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1、科学思维能力概述及其培养价值科学思维能力是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科学思维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之上,是学生基于已有事实证据,通过科学推理得出不同观点和结论的过程。
学生通过科学思维的培养,能够透过物理现象探究客观事物的本质,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基于自身认知等物理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系统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体现了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进行引导,能够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教材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素材和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好教材,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实施,这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力求在培养科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节,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作者:叶飞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8期【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强化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必须要依照学科内容,有序地进行设计教学计划。
并且,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展开科学思维训练,保证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以及经验,高效解决问题,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此,本文即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思维能力;学生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也强化了对教学理念和模式的优化,能够合理的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力求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然而,因为长时间被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所干扰,使得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育和培养期间,经常忽视学生综合水平的增强,十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加以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一)物理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滞后性针对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因为长时间被应试教育观念所影响,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习惯性地应用以往教学方法,课堂主体性较为明显,对学生只能单向地进行知识传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想法。
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期间,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化地进行学习,无法主动的思考和探究,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严重削弱,不能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会对物理产生较强的厌烦感,排斥心理显著。
同时,由于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教师为了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经常会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教师给定的思路上进行思考和观察。
对于这种方法来说,虽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学生却没有有更多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增强。
针对这一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较为滞后,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忽视科学思维能力的价值,进而导致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效率不高。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摘要:科学思维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思维能力要求,也是科学学习所需的核心能力。
它对在物理教育中,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物理学习和教育水平,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增强科学意识和积极探索世界的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对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及优化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物理教学;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传统的单纯的教科书知识教育发展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教育更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学生的未来也大有裨益。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与中学相比,高中物理科目要困难得多。
正因为如此,一些物理教师忽视了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它常被用来直接告知学生物理所包含的知识和实验结果。
一方面,启蒙和探究式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物理学习中探究的乐趣正在减弱。
所谓"轻易得到的不容易珍惜",学生"饭来张口",对于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应用程度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二)培养模式要丰富。
在新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授的作业似乎更具挑战性,但在现实中,教师更需要将各种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质量。
然而,许多物理教师缺乏精力去深入探究核心素养下各个具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验,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完成当堂课任务,而将一些重要的探究、实验环节省略,学生因此便更缺少进行科学、理性探究的机会,思维能力缺乏应有的培养。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一)兴趣激发,引导学习自主性在高中物理课程开发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摘要: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涵盖较多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新课改对物理课程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
但就目前来讲,部分物理教师依然向学生机械式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思考探究空间,不仅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造成阻碍。
面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要明确科学思维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思维一、物理课程科学思维的组成要素(一)模型建构在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时,教师先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从本质上来讲,物理模型属于思想方式的范畴,其能够对物理问题的决定因素、物质本质特征间的关系等进行精确的描述。
模型建构指的是抽象、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利用模型将事物本质特征重点反映出来。
为有效建构物理模型,学生需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简化、抽象、概括处理隐藏于复杂物理情境中的研究对象,以便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揭示。
(二)科学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皆属于科学推理,指的是依据某些科学判断得出其他判断,在科学思维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物理推理涵盖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归纳及演绎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既可以改善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效果,又可以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三)科学论证科学论证指的是利用相关证据描述、预测、解释待研究的科学问题,将证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利用证据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论证活动,利用科学证据解释相关现象、规律与概念,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质疑创新质疑指的是学生在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对象与问题后将新的问题提出来。
科学推理与论证是质疑过程的重要环节,质疑结果则是建立新成果或应用物理知识。
而创新是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思考与探究将新的结论提出来。
质疑和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结束于科学思维的范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质疑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作者:陈立端来源:《新课程·下旬》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探索,广大专家、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让高中生成长为具有各种重要思维能力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有能力的人。
高中物理是理科中思维性、逻辑性、关联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它是培养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较好媒介,也是高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物理的学习和物理成绩的提升。
因此深入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的方法,为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新课标特别强调各学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逻辑思维和学科特点,新时代的学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素养的第三条即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可见高中地理极为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思维的发展意味着学生思考模式、认知模式的提升和优化,意味着学生能更好地分析、处理、解决各种问题[1],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维方法的训练,知识是思维的载体和介质,思维是知识内化和灵活应用的成果,因此传授知识和培养思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2]。
广大物理教师需要秉持培养学生思维的理念,践行培养学生思维的目标,不断挖掘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所谓形象思维,即将抽象的、难以理解和描绘的事物、过程、情境等转化为直观的、易于观察和表征的事物和变化过程,减少认知的难度。
(一)要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就要巧借实物模型辅助教学,以降低知识难度例如,在讲解圆周运动的规律时,教师如果告诉学生一个转盘上各点的角速度大小一样,线速度的大小不相等,距离转盘中心越远的位置线速度越大,学生很难理解,这与学生日常的认知不符,学生会本能地认为同一个转盘上的各点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各点速度一样。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篇•经验交流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物理实验开始高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寻求物理现象和知识本质。
而本质是需要物理实验来证明的,正是物理实验道具的齐全以及物理实验的神奇,激起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
因此,物理实验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媒介是很有必要的。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从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也可在一旁适当协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经验,创造性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二、让学生跟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走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除了上与本堂课相关的物理知识,还要随时提出相关物理问题。
这些物理题并非无依无据,教师对此要进行深思熟虑,要以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依据。
学生听到问题要经过大脑反复推敲,想出最佳答案。
例如,在上一堂有关力学的高中物理课时,教师在教完学生相关概念后,出一道有关求力多少的题,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思考分析这一题并通过画图列方程等方法进行解题,在巩固知识与探索实验中,学生利用浅层次的物理知识解决了深层次的物理题,教师从旁进行适时讲解引导以及点评分析,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1.小组讨论法上高中物理课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当教师提出与本堂课相关内容的问题时,小组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每个人都在听、想、答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某些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学习别人是如何解决问题中逐渐得到启发和经验。
做物理实验时,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小组来完成,每个小组组员分工做自己那部分实验,之后轮换。
在做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或难解之处可先询问自己的组员,待商量讨论仍无解决办法时,学生再向老师求教。
这样,学生可以在做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操作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理解自然规律,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强调实验和探究:高中物理课程强调实验教学和探究性学习,通过实践和探索,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关注物理应用:高中物理课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理论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科学思维:高中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态度。
注重创新与实践:高中物理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培养综合能力:高中物理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人才。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摘要】现代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本文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倡跨学科思维和鼓励反问精神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策略。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并形成质疑精神;通过实践探究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逆向推理思维;接着,跨学科思维的引入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边界,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鼓励学生勇于发问和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了一系列训练方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指导,希望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能够不断提高逆向思维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正文、激发兴趣、引导质疑、培养实践能力、跨学科思维、反问精神、结论、总结训练方法、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中物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式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需要有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而逆向思维能力正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教育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的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急需研究和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逆向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逆向思维能力恰好能够培养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到新颖的解决方案。
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符合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_1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布时间:2022-08-03T08:01:44.55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3月第6期作者:李虎洲[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李虎洲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 71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科发展进步,增强其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教师除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之外,还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复杂物理现象的本质,提升自身的物理文化素养、综合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又被称作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根据具体的信息进行具有条理性、针对性及科学性的分析判断,并得到符合事实及逻辑规律结论的思维能力。
区别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不具备直观性特征,因而对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抽象性是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质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使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和物理的层次入手进行判断、区分,表达自己的认知、见解,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抽象思维能力是确定概念、总结规律、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抽象思维能力引言为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需以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为基础,并基于抽象思维视角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辩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等,进而促使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综合专业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高中教育阶段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需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终极目标,从而通过系统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智力水平。
1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1.1丰富了高中物理课程改革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便也如火如荼的展开,特别是对于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对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改革的重点,相较于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以学生的物理成绩和解题技巧为评分依据的教育目标,现在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高中物理中科学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中科学思维的培养摘要:对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而言,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很重要。
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分析、解读问题,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这才是教师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发展学生具备的学科能力。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有不同的开展方式,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教学参与空间。
基于此,对高中物理中科学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思维;培养引言科学思维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关键能力,是物理新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还是物理观念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形成,都需要科学思维的支撑,因此科学思维水平的高低会显著影响其他物理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书本上的知识是以图文方式进行描述教学,但是文字的描述并不能将知识的全部内容进行精准传达,这使物理实验显得极为重要。
例如,当学习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用简单的线圈实验道具,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中“磁生电”的现象;当学习“加速度”的时候,一个小球重力掉落实验,通过慢镜头捕捉小球运动路径,能够让学生亲眼见证小球下落速度是逐渐加快的;当学习“受力分析”时,能够通过绳子的变化,将物体受不同的力后的不同效果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二、高中物理中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一)教师应设计开放化的自主探究活动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开放化的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对于那些实用性很强、能够解答生活中各类问题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分析、解读知识内容时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或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发散思维,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开展以实验操作为背景的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大家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一同完成探究过程,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且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思
维能力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鉴别、概括、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假设和想象等思维的基本方法,形成概念并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的一种能力。
因此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
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或是对理性认识的掌握,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现阶段,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摆脱目前高中物理学科的困境,关键是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教材的处理、实验的指导、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习题的选编、三维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考查与测评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个人的教学经历和感悟,谈谈自己对此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教会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一般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是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物理概念形成的特点,以
及物理概念的不同类型,引领学生认识抽象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从而掌握学习物理概念的基本方法。
在学习物理概念时要弄清引入某个物理概念的必要性,掌握定义这个物理概念的思维方法,能否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这个概念的本质意义。
例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然会涉及到速度的变化。
“加速度”这个概念的形成可以通过列举实例:火车开动时,它的速度从零增加到几十米每秒,需要几分钟,急速驶行的火车要停下来,需要几分钟;汽车开动时,它的速度从零增加到几十米每秒,只需几秒钟,正常行驶的汽车要停下来,几秒钟就够了;机枪射击时,子弹的速度从零增加到几百米每秒,仅用千分之几秒,子弹射入墙壁中,千分之几秒就可停止了。
由此可知,常见的诸多变速运动,其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而且差别也较大。
为了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便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加速度”。
要让学生知道当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时,速度的变化快慢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当变化时间一定时,速度的变化快慢又与速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运用直接概括方法,综合可得速度的变化快慢――加速度,应由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从而得出加速度的公式。
二、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是由一些概念组成的,通过文字表述或数学逻辑表达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或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出问题,提供探索物理规律所必需的感性材料,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
但是不能因为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就认为任何结论都要通过实验观察才能得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降低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因为许多环节中实验观察是无法实现的。
如伽利略应用了理想实验这个科学的推理方法,成功地概括出物体的运动规律。
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学说,成功解释了磁现象的本质问题。
物理规律的建立可以通过实验得出或理论分析。
对于一些物理规律:(1)可由对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2)可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出结论;(3)可先从大量的实验现象或对事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结论;(4)可以在通过实验研究几个量的关系时,先分别固定某些量,研究其中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量的关系(确定变量法);(5)有些物理规律还可以通过理论分析来得到。
理论分析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思维或数学推理,得出新的物理规律
的方法,常见的有理论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种。
理论归纳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经归纳推理,得出更普遍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理论演绎就是利用较一般的物理规律,经演绎推理,推导出特殊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此外,科学假设、建立物理模型、等效思维、数学工具的应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练习、考查、实验等都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特殊到一般的多次反复过程。
在练习中学生要不断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假设与论证等思维训练。
近几年上海、江苏等省的高考试题中出现的论述题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素材,因为思维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表达也能起到训练思维能力的作用。
留给学生的作业量要适度,少了不利于对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过多又增加了学生负担,也不利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尤其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分析思路是否正确、合理。
考查作为“备、讲、改、辅、考”的五个重要环节之一,不仅要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兼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功能。
事实上教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考查时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论证说理能
力,最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总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给学生创设更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多做探究性实验,多参加课外活动,通过合作式教学去激发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训练他们的思维,并将各种思维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些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推理、分析、综合能力,均是有较大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