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精准扶贫效益分析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da40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a.png)
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篇1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23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2021年“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2021年“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97fc1b856a561253d36fa7.png)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十三五”以来,我区在xx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牢牢锁定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行动。
截止2018年,我区共计x户低收入农户,共计x人,已累计脱贫x户,x 人,其中35户死亡绝户。
现尚有阳沟村于爱青一户,由于自住房屋在危房改造中,尚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要求。
预计2019年能够完成危房改造,能实现我区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
2018年是十三五扶贫承上启下的一年,这一年,我区共计脱贫84户,其中一户死亡绝户。
这一年,我们的保障政策,在全市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每一位扶贫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下,全部能落实到位,确保了每一位低收入农户都享受到党的关心和照顾。
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虽然我们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扶贫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存在的返贫风险是我们接下来工作中所要重点关注的,还需要在扶贫的精度、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为了更好的开展我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深入低收入农户家庭去走访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低收入农户主要致贫原因分析(1)因病致贫: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我区的低收入农户,主要的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
长期慢性病、重大疾病,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重大挫折。
比如腰圩村徐文早这户,户主徐文早今年51岁,在家做点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但是妻子李连香,不仅智力残疾,2015年还患上直肠癌,需长期看病吃药治疗,原本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在这样的不幸面前,走向贫困。
这时候,通过我们腰圩村会计的精准识别,在这样的家庭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帮他们走出贫困。
2015年新识别为一般贫困户,截止2017年,通过“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救助,通过帮其女儿徐娟安排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就业,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这样的事例在我区比比皆是。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37f126ce2f0066f4332231.png)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商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公司过风楼镇千家坪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
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家坪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千家坪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3户、1186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
地处丹江以南耀岭河上游,立地条件差,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
千家坪村贫困户共104户,365人,____年脱贫20户84人,目前,还有84户281人未实现脱贫。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香菇,饲养牛、羊、生猪、家禽等。
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室1所。
____年底,千家坪村种植业和种香菇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
从产业比重看,千家坪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
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千家坪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小麦62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3%。
另种植少量豆类、蔬菜约213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56头;羊存栏32只;猪存栏113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全部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建有饮水池,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有房301户,1160人。
4、公共服务设施党员活动室建起多年,由于没有资金,至今村部院落还没有平整和硬化,没有厕所和室内楼梯设计不合理。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分析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9e5e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8.png)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分析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该政策以精准定位贫困人口为基础,以精准施策为手段,以精准帮扶为落脚点,实现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目标。
下面是对该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精准扶贫政策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至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低到1.7%,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表明精准扶贫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贫困人口的减少,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精准扶贫政策在提高贫困地区发展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政府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截至目前,全国超过60万个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这一系列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精准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科学合理的特点。
政府通过大数据和精确贫困线的设定,分析贫困人口的原因和特点,制定了科学的脱贫方案。
政府采取了分类施策的措施,针对不同的贫困人口制定不同的扶贫政策,使得资源更加精准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
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形成了合力,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扶贫大格局。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扶贫模式,有力地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精准扶贫政策在推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贫困问题是中国的一大社会矛盾,而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效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缓解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贫困地区的发展也为全国提供了更多的绿色产品和人力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精准扶贫政策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地区发展水平、实施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村级扶贫产业发展效果监测报告范文
![村级扶贫产业发展效果监测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a0e3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c.png)
村级扶贫产业发展效果监测报告范文扶贫工作是我国的重要政策,旨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为了评估村级扶贫产业的发展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产业发展情况、贫困户受益情况以及扶贫成效评估。
一、产业发展情况村级扶贫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关键指标,能够衡量扶贫工作的成效。
根据对各村的调研,我们发现在过去一年中,村级扶贫产业得到了显著提升。
首先,在农业方面,通过引进新技术和培训农民的能力,农作物的种植产量有所增加。
其次,畜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养殖的家禽和牲畜数量有所增加,养殖技术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部分村还积极发展了特色产业,比如农村旅游、手工艺品加工等,这些举措都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贫困户受益情况村级扶贫产业的发展应该能够惠及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过去一年中,村级扶贫产业对贫困户的帮助是显著的。
首先,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项目获得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
其次,扶贫项目提供了培训和技术指导,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和种植养殖水平得到了提高。
此外,扶贫产业的发展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了单一收入来源的困境,增加了生活的稳定性。
三、扶贫成效评估要全面评估村级扶贫产业的发展效果,我们不仅要看数量指标的提升,还要关注质量指标的变化。
在对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受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时,我们应该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量。
同时,还应关注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即是否能够长期保持和发展。
在这一领域,我们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的评估,通过专业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对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受益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扶贫成效。
总结起来,村级扶贫产业发展的效果值得肯定。
通过对产业发展情况和贫困户受益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一年中,村级扶贫产业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实实在在地惠及了贫困户。
但是,我们也意识到评估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才能更加准确地了解扶贫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为村级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cec44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0.png)
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推进和加强。
为深入了解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我们对全国多个贫困地区展开了精准扶贫调研。
二、调研目的通过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贫困地区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调研方法为了尽可能地真实、全面地了解贫困地区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等。
1. 实地观察我们深入贫困地区的农村和城市,了解当地的贫困面貌,并对当地的脱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2. 人员访谈我们与当地的政府官员、扶贫工作人员、农民代表、企业家等多个群体展开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 问卷调查我们为当地的贫困家庭编写了一份问卷,了解他们当前的生活和经济状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扶持。
四、调研情况1.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近年来国家在财政投入、政策支持、产业扶贫等方面加大了力度,为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2.贫困地区的主要问题尽管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已经加大了力度,但贫困地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导致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进展缓慢;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得当地的劳动力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能力,进而影响了他们自我脱贫的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扶贫计划制定不够科学、实际效果欠佳等问题。
3.针对性措施建议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①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以提高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脱贫致富。
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总结
![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fd8c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a.png)
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总结
根据2024年的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总结:
1. 扶贫目标实现情况:在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部分目标得到了实现。
贫困人口普遍得到了有效帮助,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数量明显下降,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2. 扶贫措施实施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措施,包括精准识别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实施产业扶贫、发展教育和健康扶贫等。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能力。
同时,政府还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工作,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扶贫成果可持续性:2024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关注眼前的帮助,更注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倡导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强教育和健康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技能和健康水平。
这些举措有助于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贫困再次出现的风险。
4. 扶贫工作仍面临的挑战:尽管2024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部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仍然薄弱,需要继续加大投入。
其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另外,一些特殊贫困人群(如残疾人、单亲家庭等)仍需要更多关注和扶持。
综上所述,2024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报告7篇
![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报告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f32be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5.png)
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报告7篇篇1一、背景概述过去一年,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成效1.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年初的XX 万人减少到XX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XX%以下。
2. 贫困村面貌明显改善。
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工程,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
3. 脱贫质量持续提升。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创业等措施,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三、主要做法1.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突出精准施策,提高脱贫质量。
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精准化帮扶措施,提高脱贫质量。
3. 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4. 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市委、市政府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工作实效。
四、存在问题1. 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尽管全市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但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依然较大,需要继续加大帮扶力度。
2.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依然存在。
部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存在短板弱项,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升。
3. 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亟待加强。
部分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措施仍需加强完善,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针对未脱贫的贫困人口,制定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确保如期脱贫。
精准扶贫数据情况汇报
![精准扶贫数据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61519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a.png)
精准扶贫数据情况汇报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数量显著减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数据情况汇报成为了评估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精准扶贫数据情况进行汇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首先,就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汇报。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在过去五年中持续减少,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更为显著。
政府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和帮扶,有效地降低了贫困人口数量,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情况进行汇报。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同时,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保障,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这些举措使得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就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汇报。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扶贫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使得扶贫资源更加集中、更加精准地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身上。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督导和考核,确保扶贫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就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汇报。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总的来说,精准扶贫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扶贫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关注并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bcb44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5.png)
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2023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一年年下降。
2023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战略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贫困人口数量降至330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4%。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一次精准扶贫的调研,旨在了解贫困人口的现状和需求,为未来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本次调研选取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5个县,共调查715户贫困户,约3000人。
主要目的是了解这些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发展瓶颈、脱贫需求、社会保障情况等,为未来制定更合理的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结论1、贫困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贫困户的整体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区域差异。
主要收入来自果树、畜牧业、种植业等,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但由于交通等因素,一些偏远地区的贫困户仍存在收入难以增长的问题。
2、产业不够稳定,需要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调研发现,虽然一些贫困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其中很多是没有稳定市场需求的非关键性产品,导致生产选择和经营难度大。
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推进常见产业货品的生产稳定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
3、住房和食品安全问题普遍存在调研发现,一些贫困户的房屋条件不佳,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由于地区交通不便等原因,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因此,政策应该重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并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高贫困户的生活保障。
4、低保制度对扶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调研发现,当地的低保制度为一些贫困户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是,有的贫困户未能得到覆盖,低保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解决部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5、贫困户自我发展意识弱,尚需加强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培训调研发现,贫困户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较弱。
他们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技能培训和财务咨询等服务。
三、调研建议1、加强对贫困户的产业引导,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2024年某村扶贫工作总结及帮扶成效
![2024年某村扶贫工作总结及帮扶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f468dbd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5.png)
2024年某村扶贫工作总结及帮扶成效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重点扶贫对象的某村的扶贫工作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全面推进和提升。
本文将对2024年某村的扶贫工作进行总结,并评估帮扶成效。
二、扶贫工作总体情况1. 帮扶资金2024年,某村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累计获得扶贫资金500万元。
这些资金用于发展村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以改善村民生活。
2. 扶贫产业发展某村通过整村产业发展和扶贫合作社运作,积极引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
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村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同时,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展销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3. 教育医疗扶贫某村重视教育和医疗扶贫工作。
着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在医疗方面,建立扶贫健康档案,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服务。
此外,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健康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4. 基础设施建设某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道路、桥梁、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为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此外,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支持。
三、帮扶成效评估1. 经济增收在各项扶贫工作的推进下,某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村民也积极参与到电商、旅游等新兴产业中,实现了多元化的经济增收。
2024年,某村有96%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2. 劳动力就业通过扶贫工作,某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扶贫产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此外,某村积极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人才输出,帮助村民就业,提高了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3. 教育和医疗改善某村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的基础设施改善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2024年帮扶贫困村总结
![2024年帮扶贫困村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e65c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0.png)
2024年帮扶贫困村总结2024年是我国扶贫攻坚决战决胜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经过持续努力,我国成功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对2024年帮扶贫困村工作的总结。
一、坚持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2024年,我国贫困村帮扶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提高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了贫困村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确保扶贫政策精准到人,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实际困难,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贫困村实现了精准脱贫,贫困人口得到了有效帮扶。
二、加强产业扶贫,提升贫困村发展能力2024年,在帮扶贫困村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当地产业,提升贫困村的发展能力。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培育特色农产品,推动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同时,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增加贫困村的就业机会,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贫困村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三、加强教育和健康扶贫,提高贫困村人民素质2024年,帮扶贫困村不仅注重提高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注重提高贫困村人民的素质。
通过加大对贫困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提高贫困村孩子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贫困村的医疗卫生工作,提高贫困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贫困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党建工作,巩固脱贫成果2024年,帮扶贫困村的过程中,也注重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对贫困村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培养。
通过建立健全贫困村党组织,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建活动,提高村民群众的党性观念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汇报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04c9d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c.png)
精准扶贫政策评估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估专家:大家好!我是某地区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们汇报我们所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的评估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从政策背景、政策实施、政策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汇报。
一、政策背景精准扶贫政策是党中央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我国贫困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即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实施帮扶计划,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够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实施在政策实施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首先,我们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通过调查摸底、数据分析等方式,准确识别出贫困人口。
其次,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帮扶措施,根据不同的贫困户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
同时,我们加强了帮扶力量的组织建设,成立了扶贫工作队伍,确保帮扶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贫困户能够顺利脱贫。
三、政策效果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通过我们的努力,准确识别出了大部分的贫困人口,为后续的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帮扶措施的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们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帮扶计划,并提供了必要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最后,贫困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通过我们的帮扶工作,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贫困户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总结起来,精准扶贫政策的评估结果是积极的。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了组织建设,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精准扶贫村级情况汇报
![精准扶贫村级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78811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d.png)
精准扶贫村级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XX村的村级工作人员,现在向您汇报我所在村的精准扶贫情况。
首先,我要向您介绍我们村的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市XX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居民主要以种植业为生。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一直较低,许多家庭都属于贫困户。
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我们村积极响应,成立了村里的扶贫工作小组,制定了扶贫计划,并得到了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首先,我们开展了产业扶贫项目。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和优质农作物品种,帮助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收入。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我们注重教育和健康扶贫。
我们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了更加便捷的道路,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村饮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这些工作的推动下,我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贫困户的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们更加积极向上,乐观向上。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精准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比如,一些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更加具体的帮扶措施;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通过这次汇报,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16766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e.png)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精准扶贫要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
本文将介绍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一、纪家山村根本情况纪家山得名于大唐名将薛刚之妻纪兰英在此山安营扎寨,练兵打仗,故名纪家山,现存有石寨练兵场遗址。
纪家山村距竹溪县水坪镇政府1.5公里,距竹溪县城4公里,紧临305国道和麻竹高速,南与洞子沟村、胡柳树村相连,北与金铜岭村、向家汇村相邻,西与黄龙村连接,东与水坪街村、田垭村相接壤,全村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竹溪河绕村北边全境,长3公里,像一条蓝色彩带缠绕着纪家山村。
纪家山村为典型二高山,海拔最高点为500米,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森林植被密度大,森林覆盖率为70%。
全村下辖7个组、269户、人口989人。
全村劳力422人,其中,男性284人,县内外打工319人。
全村耕地面积84.8公顷,其中水田26.7公顷,旱地58.1公顷,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40公顷,全村茶园面积500余亩。
2022年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二、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499人,2022年-2022年脱贫销号57户219人,未脱贫贫困户85户280人。
1、面上致贫原因(1)交通道路极度落后。
该村于2005年硬化通村1.8公里村级公路,到2022年,路面已支离破碎,单向通行小车都比较困难。
全村通组到院路均为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严重制约着全村经济开展。
群众要求硬化路面的愿望非常迫切。
(2)饮水不平安。
纪家山村是典型缺乏平安饮用水的旱包子村,农户饮水根本上是从水井中抽水吃,细菌超标,无一户有平安饮用的自来水,遇到较大旱情,局部农户生活饮用水就无法解决,历史上政府曾屡次给群众运送饮用水。
(3)农户住房条件差。
全村目前还有土坯房农户65户,局部房屋倒塌其中危房30户。
(4)产业开展薄弱,经济收入低。
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8690元,增收渠道单一,主要靠外出打工经济。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分析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7a40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1.png)
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价分析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国家大力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实施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1.减贫成效显著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增收。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至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55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改善。
2.扶贫产业带动效应显著通过实施扶贫产业,引导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在产业扶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玉米、大豆和油菜籽等大力发展产业,扶贫车间、带动线,给了很多村民就业机会,让他们可以通过劳动走上致富路。
中国政府在产业扶贫方面也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帮助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走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扶贫产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生态也在不断改善。
3.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也有效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改善非常明显。
在教育方面,政府大力投入,提升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降低了贫困人口接受教育的门槛;在医疗方面,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在住房方面,通过实施住房保障计划,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住房改善和补贴政策,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二、精准扶贫政策的不足和挑战1.政策执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尽管精准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贫困村存在信息录入不准确导致的错扶和漏扶问题,一些扶贫资金使用不当、浪费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2024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情况汇报总结
![2024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情况汇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bdc4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9.png)
2024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情况汇报总结2024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的来看,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各级扶贫部门的精心实施,大部分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地区整体贫困率显著降低。
以下是2024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情况的汇报总结:1. 扶贫标准精确制定: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扶贫对象,针对每个贫困家庭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扶贫标准,确保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
2. 建立健全扶贫数据库: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我们建立了全面的扶贫数据库,包括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家庭收入、生活条件等。
这为制定精准扶贫政策和定向帮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3. 定向帮扶政策的实施:精准扶贫是按照不同的贫困情况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2024年,各级政府组织了大量的扶贫工作队伍进驻贫困地区,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扶贫政策,包括生产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
4. 资金投入的提高:2024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脱贫攻坚的资金投入。
除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外,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扶贫工作。
这使得贫困地区得到了更多的援助,加快了脱贫速度。
5. 教育扶贫取得成效:2024年,我们注重教育扶贫工作,通过提供资金资助、改善学校条件、增加教育资源等方式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这为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总结起来,2024年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政府的决心和各级扶贫部门的努力使大部分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地区整体贫困率显著降低。
我们将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全面脱贫,加快构建共同富裕社会的步伐。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cb01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4.png)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着力推行精准扶贫政策,旨在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地区的困难。
本文将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
此项政策通过充分搜集调查数据,运用大数据和技术手段,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准确的普查,避免了个别地区将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范围的问题。
三、优化资金分配精准扶贫政策将资金分配流程透明化,着力减少资金错配和浪费的问题。
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的资金审核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身上。
同时,政府还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健全相关制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四、推动就业扶贫精准扶贫政策鼓励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包括减税、贷款支持等,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
同时,政府还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技能,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力。
五、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
政府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六、加强教育和医疗精准扶贫政策注重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持。
政府针对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医院进行改建和补助,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
此举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扶贫对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七、打击腐败问题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也对腐败问题进行了有效打击。
政府加大了扶贫领域的反腐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严厉制裁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等行为,保障资金使用的公正公平。
八、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精准扶贫政策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调动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政府鼓励贫困地区主动探索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等方式,培育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九、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政策注重改善农村危房问题。
政府投入资金,改造农村危房,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
农村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报告
![农村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ebbe2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6.png)
农村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农村贫困人口的国家,为了改善农村贫困状况,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扶贫项目。
为了评估这些项目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市级范围内的评估工作。
二、评估方法我们选取了十个农村扶贫项目进行评估,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收集了相关数据。
三、农产品产量提升通过对扶贫项目涉及的农产品产量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项目实施区域内,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主要归功于技术培训和农业设施的改善等措施。
四、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不仅仅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政府还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这对于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状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教育健康改善扶贫项目也注重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健康状况。
通过修建学校和医院、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措施,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六、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项目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修建道路、铺设电力线路、改善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这些举措为农民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间接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七、产业转型升级为了使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向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项目还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这不仅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八、社会稳定和脱贫长效机制扶贫项目的有效实施为社会稳定和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通过各项支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农村地区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改善,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九、项目存在问题在评估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缺乏详细规划、项目资金使用不透明等情况。
为了提高项目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监督。
十、未来展望综合评估结果,农村扶贫项目在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教育健康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村精准扶贫工作效益分析报告2015年,xxx乡xxx村按照区委和乡党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要求,超前谋划,迅速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强化顶层设计,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引向深入。
以“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措施,全面落实省、市、区“1+17”、“1+19”、“1+19”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全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及致贫原因分析(一)基本情况:xxx乡xxx村地处祁连山北坡浅山区贫困片带,因受自然、区位、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郊乡村存在一定的差距,是全市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辖6个村民小组,270户,970人。
水浇地1764.3亩,人均仅1.82亩。
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2013年,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开始后,经过仔细摸排,全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扶贫对象30户,100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2202.32元。
至2014年,全村脱贫11户40人(剩余19户60人),返贫17户55人,贫困发生率11.85%,全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户115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256元。
贫困人口中,一般贫困户17户55人,低保贫困户19户60人,其中,因学致贫10户35人,占30.4%;因病致贫8户23人,占20%;因缺发展资金致贫10户31人,占27%;缺技术致贫4户11人,占9.6%;缺劳力致贫1户2人,占1.7%;因残致贫2户8人,占7%;因婚致贫1户5人,占4.3%。
2015年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43.6元(2014年贫困户人均2256元),同比增长334.3%。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80元(2014年为7671.6元),同比增长20.97%。
36户精准扶贫户2015年年底均已实现整体脱贫,其中建档立卡因残致贫2户8人,均已实现脱贫。
(二)主要致贫原因分析:1.自然条件恶劣。
xxx村土层浅薄贫瘠、气候恶劣,耕地复种指数小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年降水量不足320mm,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
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难以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农民脱贫致富困难较大。
2.农民素质偏低。
xxx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其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3.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村大部分青壮年远赴新疆、青海等地打工,有的举家外出,导2致孩子在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城区陪读,这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4.因灾因病返贫。
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旱、涝、风、雪、雹、霜和虫害、疫情等频发的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长期生病和积累的医疗费用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导致重新返贫。
二、主要工作成效(一)突出基层组织“强筋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
基层组织的一班人就是火车头,村党支部在精准扶贫伊始,积极把扶贫开发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以村务监督为重点,加快完善村级治理机制,结合市区两级政府下派的挂职干部、驻村干部,创新完善村级党组织设置,积极推动精准扶贫村的发展和民生改善。
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英文任组长,政府区长张玉林、市委老干局安月香、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魏士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福伟任副组长,乡党委书记、政府乡长、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为成员的党委副书记、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总队长为副组长,乡属各站所站所长、驻村工作队队员、贫困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xxx3村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村两委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坚持上下同心同力同向,把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等真正落到了实处。
切实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帮扶措施明确。
履行扶贫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硬”指标,形成“硬”约束,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实施。
在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的同时,把群众信得过、“双带”能力强的致富能人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建设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投资8万元,改善村级党建活动阵地,对原有露天的办公场所进行封闭处理,改善党员、群众开会、学习难题。
充分利用农闲时节,村党支部经过协商,就近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到甘州区明永镇沿河村、民乐县南古镇马蹄村等地学习高原夏菜种植技术,改善传统种植结构。
开展“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20余次。
发挥农村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以“一举一动树形象”为主题的“三个一”即“每月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活动,赢得了村社群众的广泛好评,也树立了党员志愿者的榜样形象,贫困群众对干部队伍的满意率100%。
(二)突出社会保障“全覆盖”。
村两委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落实并强化低保、五保、残疾、新农保、临时救助等保障制度,确保“应保尽保”。
一是认真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工作。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工作,全村参合人员970人,参4合率100%。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30人,参保率为100%,164名老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其中扶贫户参保63人,11名老人领取基础养老金。
二是民政工作扎实推进。
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全村低保123户195人,五保15户15人,36户贫困户中19户60人全部纳入低保。
至目前,共发放低保金15.3 元,五保金3.99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帮扶捐助活动。
市老干局、供销社、区房管局等帮扶部门捐助现金6万元,为困难户学生捐赠文具79套,衣物79套。
9组人大代表、18名政协委员为困难户宣传政策、制定脱贫计划的同时,帮扶资金4.6万元,进一步增强了精准扶贫工作“助推力”。
四是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工作。
现有学前教育适龄儿童16人,均在xxx乡中心学校幼儿园就学,并有校车按时接送,毛入学率100%;小学、初中适龄儿童61人,均在xxx乡中心校就读。
现有占地面积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一处,配有医师2人。
五是抓实抓好文化事业:村内现有文化广场1个,总面积2300平方米,舞台面积200平方米,配套安装体育路径工程10套,音响、灯光各一套,共开展活动12场次,满足了村内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全村通宽带17户,其中36户精准扶贫户通宽带3户,3G、4G网覆盖率100%。
六是做好养老互助院建设:xxx村养老互助院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设置老年活动室1间、午间休息室4间,厨房1间,室内各项制度完善,床位8个,常住老人6人,棋牌桌4张,音响一台,电视一台,满足了村内老年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5(三)突出基础设施“补短板”。
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在水、电、路以及科、教、文、卫等方面抓紧项目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贫困村通畅工程和农电改造、卫生室改扩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以及贫困村通讯信号及网络信号的覆盖工作。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首要任务,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积极争取帮扶部门的帮助和支持,重点抓好自来水管网改造、土地整理、村社道路、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
2015年,共筹资1137.24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3项。
投资73.2万元的13.6公里自来水管网改造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的问题;投资115万元的2.6公里村社道路建设项目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群众行路“不便”的问题。
投资394万元的2500亩土地整理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投资88万元的蓄水1.4万立方米塘坝建设项目已完工交付使用。
筹资270万元完成18户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
投资12万元完成640米高低压线路改造,照明电与动力电村社覆盖率100%。
投资62.4万元,镶嵌村社道路两侧路牙石1800米,整理花坛并铺设面包砖1500平方米;投资5.64万元,绘制文化墙320平方米;整理砂石、粪土、柴草等“三堆”2000多立方米;赠送“快乐老乡”宣传牌36副。
全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受益农户225户720余人,每户补助资金3000元。
极大改善了xxx村生产生活环境,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6(四)突出产业发展“强支撑”。
精准扶贫重在扶业,贵在扶业,难在扶业。
xxx村“两委”同各级帮扶力量精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引导群众精准脱贫。
一是精准选择特色产业。
引导贫困户开展“多种一亩经济田、多养一只羊、多栽一棚菜、多输转一名劳动力、多学一门技术“五个一”措施,努力做到村有富民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增收技能。
积极对接帮扶单位,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在巩固现有旱地谷子、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帮助精准扶贫户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特色养殖产业,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确保贫困户收入持续增加。
与绿涵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实验种植高原夏菜25亩,与区农技推广中心合作,推广繁育中药材100亩。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xxx村贫困户致贫因素多,整体素质偏低,农业生产技术参差不齐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帮助其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契约农业”、“订单农业”,着力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
至目前,投资32万元,新建钢屋架大棚20座,引导13户精准扶贫户种植高原夏菜20亩。
投资19万元,对19户精准扶贫户投放怀胎母羊190只(每户10只),现已产羔羊200多只,户均羊饲养量达25只以上,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是加大涉农资金保障力度。
2015年,xxx村实现各项涉农贷款806万元,比2014年的560万元相比,增加246万元,增幅43.93%,其中36户精准扶贫户每户贷款2.95万元,总计贷款106.27万元。
成立互助资金协会1个,区级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极大地解决了群众“融资难”问题。
有政府组织,实现农业保险对贫困户全覆盖,户均大农业保险额125元。
三是着力打造农业品牌。
依托本地“金xxx”小米专业合作社品牌效应,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和推介,充分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建立村级电子商务营业网点1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