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界融合”视角窥视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视界融合”视角窥视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作者:陈李馨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如今翻译事业对各行各业产生的贡献及对社会教育、科技、经济、乃至强国战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比拟的。译者从过往的“舌人”、“仆人”和“戴着镣铐的舞者”等卑微形象逆袭到不容小觑的重要角色,是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做到“绝对忠实”和“隐身”。翻译活动不再被看做是一种孤立地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主体间(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对话。本文将在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这一基础理论背景下,进一步探讨翻译活动主体间性问题。
关键词:主体间性;视界融合;译者;翻译
一、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译作交互主体性,最早由现象学家胡塞尔为摆脱“唯我论”的困境而提出,后经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发展,由哈贝马斯真正引入到社会生活中。主体间性现象是一种主体间的和谐共在。[1]在主体间性观照下,主体之间不再是“我”与“它”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成了“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共生、理解、对话、交流的关系。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中,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群主体活动,是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对话与交往。“翻译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体现出一种伦理关系。比起客观性或主观性来说,交往性实际上是翻译更为基本的属性。”[2] 翻译的主体间性正是翻译作为交往活动所派生出来的属性。由于翻译同时兼有认识活动、生产活动、交往活动的性质,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仅要去面对原文,更要处理好作者、读者等诸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3]用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为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提供可能。
二、“视界融合”
“视界融合”作为一个阐释学术语,是由阐释学家伽达默尔三大哲学解释学的原则之一。伽达默尔反对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原意只有“唯一正确”的理解。他认为,传统解释学中的客观主义努力追求杜文本作者本意的迷信,而没有看到人类理解的历史性。[4] 他表示,接受时会带着所处时代的精神,这样,接受者对某一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会不同于之前历史中的接受者,他将用新的眼光,带着新的问题去接受它、评价它、创造它。正是在历史中永不消失、不会重复的“现代视野”使艺术接受中的创造和评价能在无限的历史过程中展开。所以,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主体——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两者都具有自己的视界(视界指的是理解的起点、角度和可能的前景)。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界,而理解者具有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之间存在着各种差距,这种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是任何理解者都无法消除的。伽达默尔主张,应
在理解过程中,将两种视界交融在一起,达到“视界融合”,从而使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来的视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
三、“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活动
翻译是一种对文本意义进行解释的主观过程。因为意义是一种动态生成物,是读者通过文本的中介在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是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过程中生成的。哲学阐释学所说的理解,也就是“对意识的意识,集认知、评价和审美于同一过程。这与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活动是个人视界与历史视界的融合”的“视界融合”概念吻合。[5] 因此,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前理解基础差异,理解的视界的深度和广度不一致、理解的偏好和侧重点以及对文本的期望不尽相同。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而毛泽东却从中看见了阶级斗争。[6] 然而要实现翻译视界融合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不言而喻,视界融合的过程也是世界碰撞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用一种视界代替另一种视界,而是必定同时包括两者的差异和交互作用,即“传承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内在的互动”。[7]以我国古代佛经翻译为例,译者主体性意识加强、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和肯定的趋势,以及以分工明确、适应需求存在的翻译方式和特色(如唐代玄奘主持的译场),无一不体现出,“视界融合”下,翻译活动主体间性的存在和意义。
结语:
综观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解释学思想,不难看出,理解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释者试图理解作者的园艺;同时,这种理解受当前历史条件的制约,作者的初视界与解释者的现视界相互交融看,达到一个新的视界。[8] 现今作为译者的我们,应该跳出机械翻译的束缚,在主体意识前提下,深入把握译者、作者和读者三者的关系,做好翻译时的“客观”与“主观”,“异化”与“归化”,“忠实”与“创新”权衡。在具体翻译时可以反复阅读原作,对作者、作品所属时代的社会、文化、风俗以及作者的生活观念和语言风格透彻了解,以此来达到“作者”与“译者”的视界融合;而译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可以通过译者进入读者视域来决定翻译策略,选择语言风格并且填补被原文作者和读者所知而对于译者读者扑朔迷离的异域文化的缺省。
参考文献:
[1] 季羡林,许均. 2001,《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 译林出版社
[2] 吴志杰,王育平. 2008,《以诚立译——论翻译的伦理学转向》[J],南京社会科学, 8 (140)
[3] 何其莘,仲伟合,许均. 《翻译概论》[M]. P121
[4]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思果. 2001.《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6] 张德让. 200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M]. 22(4)
[7] 丸山高司. 2002. 伽达默尔事业融合[Z]. 刘文柱等,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8] 李培平. 2012.伽达默尔“视界融合”视角下的翻译活动主体间性[J].校园英语
作者简介:
陈李馨,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