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李坤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国家获利。
❖ 由此引出:古典贸易理论关于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的概念。
三、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A国)
X ax Lx Y ay Ly La Lx
Ly

X ax

Y ay

La
La 其中 表示A国的劳动供应总量, 第三个表达式代表充分就业条件。
表2-3(a)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B
世界生产净变化
X
+2
-1
+1
Y
-1
+3
+2
表2-3(b)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X
+2
Y
-1
B -1 +1.5
世界生产净变化 +1 +0.5
结论: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比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更具 有普遍意义。
❖ 只要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国处于 全面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可以使
MRT px py
MRS px py
Xc X p Yc Yp
图1-5
(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图1-6
图1-7
(三)封闭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 本国(A国,图1- 8)与外国(B国,图1- 9)同时 存在的情形:
图1-8
图1-9
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国际贸易:
❖ 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 ❖ 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目的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和国内的流动程度的差别引起的对 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现实中人为的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
X ax Lx X bx Lx
Y ay Ly , Y by Ly
二、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 李嘉图认为生产成本取决于劳动投入,商品的生产 成本或价格与其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 A、B两国生产技术差异的两个实例:
表2-1(a)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3
12
Y的劳动投入量
❖生产均衡:MRT

px py
❖消费均衡:MRS

px py
Y C
Q
贸易平衡: Pxw(Xc X p)Pyw(YP Yc)
O
pw
X
图1-10
(二)国际均衡价格
Px/Py
Px/Py
A国过剩供给曲线
1
O (a)
X
O
(b)
图1- 11
Xp-XC
Px/Py
Px/Py
2
O
X
(a)
图1-12
B国过剩供给曲线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A 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生产技术差异
O
要素禀赋差异
需求方面的差异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
pb pa
A/
B/
X
图 1-17
本章小节
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 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也是国际 贸易理论中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常用的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 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在完全 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 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差决定了比较优势的表现。国家间的供 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差的根源。贸易后,国 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 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方都有好 处,贸易利益包括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在规模收益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具有同等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的 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因而也就没有 进行贸易的动机。因此,各个国家必须在这些方面至少一个 方面有所差别,才能产生比较优势,从而引发国际贸易。
诸实践的 ❖ 国际经济交易是在不同货币媒介下进行的 ❖ 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
之上的学科 ❖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发展脉络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
0.33
皮鞋
1.4
0.33
可乐
1.9
0.2
化纤
1.5
0.2
表2- 4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续表2)
棉制品
1.5
人造丝
1.4
啤酒
2.0
水泥
1.1
男式毛制品
1.3
人造奶油
1.2
毛衣
1.4
0.11 0.09 0.06 0.09 0.04 0.03 0.004
资料来源:迈克道格尔(1951)。
6
4
表2-1(b)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A
B
X的劳动投入量
3
12
Y的劳动投入量
6
8
表2-2(a)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X的劳动生产率
1/3
Y的劳动生产率
1/6
B 1/12 1/4
表2-2(b)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
X的劳动生产率
1/3
Y的劳动生产率
1/6
B 1/12 1/8
❖ 现在放弃1个单位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部门生产,专业化分 工后的净效果为:
❖ 过程推导:
(1)生产函数: X Fx(Kx , Lx) Y Fy(K y , Ly)
wk.baidu.com(2)充分就业条件: K Kx K y
L Lx Ly
(3)利润最大化约束条件:MRTS w
r
(4)契约线:
图1-1
由此导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2
2.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递增 见图1-2(a) ❖ 机会成本不变 见图1-2(b)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本章结构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模型基本结构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 二、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一、模型基本结构
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的经济学原理的联系
国际经济学是宏微观经济学原理在国际范围内 的延伸。
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与 宏观经济学
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 国际经济学研究以国家或独立的行政区域为单位的 跨国界的资源分配
❖ 国际经济学不同于区域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理论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相互关系中付
图2-4
由图2-3和2-4可知国际均衡相对价格为 pw ,
位于 pa 和 pb 之间。
(四)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 如下图所示:贸易后A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和出口X,
进口Y;B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和出口Y,进口X。
图2-5
(五)贸易利益
❖ 从贸易前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移动来判定:贸易后 社会无差异曲线均向上移动,因此,贸易改善了两 国福利水平;
❖ 斯特恩(Robert Stern)的实证检验:比较1950年 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出口 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证明在1950年,所观察的39 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假设检验,但到了1959 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本章小结
古典贸易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后经李嘉图和 穆勒的发展和补充,日趋完善。亚当·斯密从各国生 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李 嘉图则更进一步,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论证了各国 依据劳动成本的相对差异(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古典贸易理 论,从本质上讲,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 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 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 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
2.国际贸易理论构成
(1)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2)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二)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1.国际金融理论的构成: 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开放条件下 的宏观经济政策、最优货币区理论
2.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国际金融理论的 发展
四、本书的内容安排 ❖ 见课本P10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
微观基础
本章结构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2-1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 在封闭均衡状态下,A、B 两国的相对价格由各自的生 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 曲线相切决定:
(三)国际均衡价格
❖ A国X商品过剩供给曲线的导出:
图2-2
❖ A国过剩供给曲线与B国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国际 均衡价格:
图2-3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主要分析工具 ❖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 贸易利益
国际贸易的起因
❖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 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
绪论
本章结构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本书的内容安排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 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因此,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解释各个经济社会之 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不涉及货币因素 。 ❖ 在分析框架上,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
两国、两商品(或部门)、两要素。 ❖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
二、主要分析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 ❖基本假设: (1)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2)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既定且规模收益不变; (3)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固定不变; (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 (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
O
Xc-Xp
(b)
❖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 格(1 Pxw / Pyw2 ):
Px/Py
A国过剩供给曲线
2
1
O
图1-13
B国过剩需求曲线
X
过剩供给或需 求
五、贸易利益
(一)贸易利益的衡量
❖ 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


U2

U1
Q
p
pw
O
X
❖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判定:以A国为例,开放后放 弃1单位Y的生产,转而生产X,再用X与B国交换Y, 所得的Y商品数量为:
ax ay

pw
ax ay

pa
1
第三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 迈克道格尔(MacDugall)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 以1937年为例,考察了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 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 生产要素只有劳动一种; ❖ 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 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 规模收益不变; ❖ 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 ❖ 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 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 A和B两国的X和Y 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3.商品市场均衡:
❖ 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 本。
❖ 均衡图示:
图1-3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示: ❖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用途:
(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 (2)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图1-4
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生产均衡: 消费均衡: 市场出清:
表2- 4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
行业或产品 美国劳动生产率/英国劳动生产率 美国出口/英国出口
大于2
收音机
3.5
8
生铁
3.6
5
容器
2.4
4
罐头
5.2
3.5
机械
2.7
15
表2- 4 迈克道格尔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检验结果(续表1)

2.2
1.5
烟卷
1.7
0.5
油毡
1.9
0.33
针织品
1.8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本章结构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Y
❖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条件: 生产函数、要素供应量、消 费偏好都相同;规模收益不 变和完全竞争。
O
E
图1-16
p
X
❖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必要条件:Y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B
(4)规模收益不变;
图1-14
(二)贸易利益的分解
❖ 交换利益:个人或国家 Y 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 赋或偏好,通过商品交 易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图中U1到 U2);
❖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 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 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 获得额外的利益(图中
U2到U3 )。
O
C F
U3
E
U2
U1
Q
P*
pw
X
图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