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反思的优秀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反思的优秀论文
摘要:为了规范高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指出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存在着分类单一、效益意识薄弱、科目不够细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制度;核算方法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对高校的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规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新的会计制度下管理好高校固定资产,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策略探讨.
1新旧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发生的变化
1.1固定资产定义的改变新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 0 0 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 0 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原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标准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 0 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 0 0元以上”.新制度将固定资产的计量标准提高,此是适应近年来高
校规模不断扩大,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多的重要举措.
1.2固定资产计量基础的改变
旧制度下高校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会计核算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 计算本期盈亏.采用收付实现制,以实际入库的资金及实际支付的费用为会计确认数,操作简单,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成本比较低廉.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固定资产严格按照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报表项目以净值反映,固定资产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信息,为使用者及管理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固定资产资料,有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更好的维护,对陈旧固定资产、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理做出最佳决策.
1.3固定核算方法的改变
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在“固定资产”科目的基础上增设了“累计折旧”、“文化文物遗产”、“在建工程”,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折旧年限由上级财政部门或者是上级主管部门辅以高校按照自身固定资产的性质及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具体的折旧年限,一般应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以其成本计提折旧额,不考虑预计净残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按照实际计提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 ---------------- 固定资产”科目,贷记
“累计折旧”科目.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能或延长其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后续支出,应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成本以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 这样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逐渐转移,使得固定资产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日渐损耗的事实被记录,真实地反应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客观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在财务报表项目上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不再虚增固定资产价值[1].
2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分类单一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资金投入除了用于校舍、校
园、教室、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购置外,还有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学校超市、服务中心等后勤建设的资本投入,此投资比例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很多学校都早已开始了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将这些后勤保障服务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面向社会寻找优秀的管理机构,将场地等出租给承包单位,从而更好、更经济地为学校的教职工服务.高校财务对于这些房屋场地并没有给出差别定义而是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等一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这种定义方式不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即管理层通过会计数据做出对这些出租固定资产给出更有利的、更符合具体情况的管理决策,不利于对这些资产的管理.
2.2缺乏效益意识
高校固定资产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国家有关部门将固定资产拨付到高校.二是通过财政拨款,高校根据具体情况购置.三是社会捐赠.高校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使得高校管理者长期以来形成了消费资产的观念,认为固定资产可以无偿占用,无需考虑占用费用,乃至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2]. —些高校为扩大学校规模,盲目增加固定资产占有量,盲目扩张,忽视购置资产的成本及使用效率的评价,结果出现购置的资产使用率不高,使用价值低等问题.更有甚者使大量购置的资产闲置浪费,多年搁置.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等规模的高校根本不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而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自行管理.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核算,各实际使用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保存,后勤负责管理房屋建筑物、附属设施等,信息中心负责电子产品及软件系统等,图书馆负责图书杂志等,各教学单位负责本部门使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 各职能部门都是按照自己的管理方式管理资产,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3].有的高校从固定资产购买到使用报废从未进行过统一的财产清查,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存在状态、有无丢失等情况并不掌握.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在管理混乱、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资产流失等问题.
2.4固定资产会计科目设置不够细化
会计制度将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
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在会计科目设置上,按照这六类分别设置二级科目进行核算记录.同时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外,根据不同的使用寿命、适用不同折旧率确定各固定资
产的折旧额.动植物不计提折旧却把它与家具、用具、装具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归为一类,此种分类无论是在业务处理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对于此类资产的折旧的核算,首先要将动植物类分离出来后,再对家具、用具、装具计提折旧,此工作繁琐,无端增加工作量,且当今各高校使用的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统一对同一类固定资产或者提折旧,或者不提折旧,不能智能区分,无端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难度,增加了会计的工作量.
3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固定资产的分类
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存在形式、使用状况多种多样,固定资产除满足高校自身使用外,将闲置房屋等出租以赚取租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服务进入校园等,如超市,眼镜店,书店,浴池,餐饮等社会企业通过租用校园场地、进入校园,既为在校师生服务,也面向社会经营.此部分固定资产是为赚取租金而持有,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即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高校应将该部分固定资产分类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与自用固定资产差别管理,以提高利用效率及更科学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存在形式.
3.2合理配置,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