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资源对经济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姓名:邓益向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文中介绍了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中国水资源现状。并简要谈了针对不同时期水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国外和国内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最后对水资源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水资源经济;水资源综合管理;环境影响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

同时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且具有绝对和相对两个方面。从功能来分析水资源一般可分为生态功能和资源功能两大类。其生态功能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材料,水使人类及一切生物所需的养分溶解、输移。这些都是任何其他物质绝对不可替代的。水资源功能的大部分内容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水的汽化热和热容量是所有物质中最高的,水的表面张力在所有液体中是最大的,水具有不可压缩性,水是最好的溶剂等等。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仅说明其在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也提高了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水资源匮乏掣肘经济发展。它对工业和服务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水资源匮乏有的是由于没有合理利用,产生浪费。如家庭生活水的浪费,工业废水随意排放,污染水源和水循环,导致水资源合理利用较少。其次由于农村水资源的漫灌农田,人们认为水是无限的,随意利用。这是由于农民使用水是免费的,村民自建,节水意识淡薄。另外由于农村和城市储水系统不足,雨季城市地表水容易流走,难以收集。另外有的地方容易出现在城市“看海”,所以加快雨水收集,减缓旱季缺水,用于补充用水。如可建立“海绵”城市,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再者可以在城市建立污水处理厂,改善水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水资源保护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水资源的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水

资源的短缺我国经济发展转轨时期水资源的污染已经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保护水资源除进行技术改造,使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排放要达到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理水资源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极其丰富的功能,大体上具有生活用水功能、生产用水功能和生态用水功能。生活用水功能包括饮用、梳洗、装点等功能,生产用水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运输用水、养殖用水等功能,生态用水包括水生态景观、水生态调节、水环境容量等功能。这种水资源的多用途性,就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将稀缺的水资源配置到人们最急需的地方去,以产生最高的效用。

我国关于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都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侧重点的改进。20世纪70年代,国内有关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侧重于水资源价值的评估,很多学者提出多种方案对GNP进行修正,包括运用污染和控制污染的费用及利润。有关水资源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则侧重于水价制定和水服务费用的收取,最为典型的是水资源费用收取的研究,例如1979年11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深井管理办法》。

鉴于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水资源现状已形成危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认为对于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测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最后,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子,人们在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获得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其研究重点是以水为核心因子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价值,例如2004年丰华丽在《人与生态和谐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等研究中提出,水的服务功能主要是指水资源的供给功能,即供给社会一定质量的水资源量的多少,用以维持人类健康、支持经济生产、稀释和运输废物、提供娱乐休闲等,同时认为,从维持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饮用水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和人类的福利息息相关,不但人们生活用水,对于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