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尝试诗意的德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尝试诗意的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是一种诗意的追求与心灵的唤醒,语文最显著的特征是诗意。
让学生在语文诗意的阅读中,构建心灵的家园;在诗意的写作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在诗意的活动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意的德育,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阅读写作活动
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不尽相同,但“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残品,德育不合格则是危险品。
把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么一个沉甸甸的担子,交给学校、家庭、社会任何一方单独承担,或是交给任何一门学科的老师单独承担,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我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渗透着诗意的德育。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德育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整合出合适的德育方法,让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在诗意的阅读中,构建心灵的家园
1、品读文本,在美的课堂中感悟。
语文新教材的选文包括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以这些文本为依托,设计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运用文雅精致的教学语言,和颜悦色地和学生交流对话,在平和、互动、有亲和
力的氛围中让学生去感悟,让那些诉说着作者生命轨迹、表达着作者人文情怀的花能开在学生的心里。
2、诵读经典,在美的世界中徜徉。
语文课堂上的阅读,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进行。
课外的阅读,同样不可忽视。
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时尚的机会多,说着一些大人听不懂的“魔语”,甚至一些不健康的书籍也充斥着孩子们的阅读视野。
在这些毫无文化内涵可言的书本影响下,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堪忧。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来对抗那些“文化垃圾”。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中,强调了“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诵读经典在语文成绩方面很难检测其成效,但在学生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却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是提高未成年人素质和民族素质的必由之路。
二、在诗意的写作中,形成正确的观念
1、敞开心扉,在自由的写作中感悟生活。
在作文中让学生说真话,真实地表述自我,不说空话、假话、套话,学生能写出自己独有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体验,写出自己成长中真实的喜怒哀乐。
如老师可以引领孩子用诗意盎然的心灵去感受日出日落,欣赏草长莺飞,留心花开花落,关注风起风驻,捕捉欢声笑语,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写对生活的热爱,指导学生学会诗意地生活。
写得多了,诗意就能体现到笔端,更能起到升华学生品格的效果,在学生品德的塑造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2、诗意批改,用美的语言加以引导。
学生到底是未成年人,在他们自由自在的抒写中,会烙上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对人对事的看法上,会有不恰当的地方;在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上,会有失偏颇的地方。
教师不及时加以指导,学生就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形成错误的观念,影响对事物的真实认识和理解。
因此要利用批改作文的机会,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能让他们逐渐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教师的态度和语言非常重要。
教师要用美的语言加以引导。
如有的学生写父母对自己不理解的苦恼,我引导他与家长换位思考;一位很有灵气的学生写作时完全不受格式的约束,包括平时的为人,我委婉地批上:“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文如此,作人亦如此。
”对一些学习松懈的学生批上:“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苦读时”等;对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则赠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三、在诗意的活动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1、搭建平台,在校园中学会共处。
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人的本质是活动,活动某种意义上说是给学生的礼物,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乐于参与。
在诗意盎然的活动中,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合作,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走出校门,感受真实的生活。
“生活是散文与诗之间连续不断地相互联系。
散文代表如实的物质生活和实际行动,诗借以指思想
活动和精神生活,两者的结合才能达到自身实现的人格教育。
”利用综合性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跟社会交往接触,使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在此基础上思考生活,总结生活,对学生的成长也是非常需要的。
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验爱心与责任;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体验艰辛与创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
”有了诗意,就有了知、情、意、趣,有了德育的魅力。
语文教学,更是一种诗意的教育。
在德育和语文教学中,诗意不再是风花雪月的吟唱,更是一种人文情怀。
诗意的心灵,是美好道德与品质的创造者,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诗意情怀,便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完善自我,会让自己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
如果每一个语文教育者都能自觉地在教学中多一些诗意的德育,让学生去感受体验甚至领悟到德育的诗意魅力,那么学生会有更多率真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 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大出版社,2002
2 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州教育出版社,1996
3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出版社,1982
4 诗意,德育的价值选择.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