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保定市城镇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由此可见,主体功能区有4种基本类型: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国家级保护区域。城镇发展定位一直缺少上位规划依据,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为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定位依据,城镇应依据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进行发展定位。
一、保定市概况
保定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以黄海高程100米等高线划分,山区面积1.11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0%;平原面积862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9%;洼淀区面积243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1%。山区包括涞源全部,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徐水、曲阳和阜平的西部深山区。平原和洼淀分布在东部,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大小不等的冲积扇构成,地形宛如半碟状,自北、西、南3个方向向东部白洋淀倾斜,包含保定市区、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州市、安国市、望都县、雄县、高阳县、清苑县大部,容城县、徐水县、定兴县、博野县和蠡县的一部分。洼淀位于平原东部,为白洋淀和周边低洼易涝区,海拔7米~10米,以安新县为主。
二、保定市主体功能区格局的划分
根据规划,保定市区2012年人口将达到115万人,2020年人口将达到170万人,属于超大城市范畴,具有带动整个保定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属于优化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是其首要任务。
保定市平原区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好,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是未来应该重点发展的区域,属于重点开发区,以县(市)城及一些重点发展的小城镇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保定市西部山区主要是以石灰岩为主的山地,土壤贫瘠,土层薄,植被覆盖度小,荒草地和裸露岩石分别占山区总面积的29.3%和34.6%。总体来看,保定市西部太行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应该纳入限制开发区的范畴。
保定市西部太行山区还有许多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金华山—横岭子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大茂山自然保护区、白石山自然保护区、狼牙山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驼梁自然保护区、西大洋水库上游自然保护区、王快水库周边及上游自然保护区、安各庄水库上游自然保护区、天生桥国家级地质公园、千佛山森林公园、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西胜沟自然风景区、南湖自然风景区、龙潭湖自然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
王印传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保定市城镇发展研究
安各庄水库)和一亩泉地下水源地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主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涵养、景观服务等多重功能,属于禁止开发区的范畴。此外,白洋淀湿地保护区位于保定市东部,属于河北省自然保护区,同样划分为禁止开发区。
三、保定市城镇功能定位及发展(一)保定市城镇发展格局分析
目前,保定的城镇化战略思路比较清晰,即大力发展保定城区,通过做大保定市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从布局上看,保定市的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形成4个层次的城镇结构体系。第一个层次是围绕保定古城的都市圈建设,即“一城三星”,包括保定中心市区和清苑、满城、徐水。中心城市是加快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龙头”,同时,对中心城市周边的徐水、清苑、满城三地按区管理,实现“市县一体化规划,经济一体化推进”,在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等方面与市区全面配套,提升中心城市生产要素集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第二个层次是“一主三次”,即以保定主城区为主中心城市,以涿州、定州和白沟新城为次中心城市,带动邻近县城经济发展,打造保北、保南和保东3个经济板块,重构保定城市空间布局,扭转“小马拉大车”的被动局面。第三个层次是县城区域的城镇建设,平原区县城属于重点开发区,城关镇的发展应配合保定市“一主三次”城镇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山区城关镇阜平和涞源属于限制开发区,城镇发展受到区域主体功能的限制。第四个层次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小城镇的建设。
(二)优化开发区———保定市都市圈的打造
1.保定都市圈规划的必要性。
保定市区属于优化开发区,市区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能再通过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因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格限制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保定市的城市化率为31.8%,较全国41%的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保定市的传统产业占比相对较重,产业结构需要全面提升。保定市的城市总面积为2.21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仅有314平方千米,2009年城乡总人口1101.66万人,市区人口为106.49万人,占总人口的9.7%。保定市要利用城市
化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意味着要用1/10的人口带动比市区面积大70倍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小城市与大地域之间的矛盾,即在城市化进程中核心城市的拉动力不够强,中心城市发展不够强大,难以有效带动20多个县级区域的发展。因此,仅依靠保定市区的发展很难带动整个保定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保定市区为中心,与周边的城镇分工协作,打造保定都市圈,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与京津对接,把保定市服务京津变为与京津协同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中重要的经济中心。
2.都市圈内部城镇之间的经济分工与协作。都市圈内部城镇之间经济分工与协作是打造保定都市圈的关键所在,都市圈由主城区、外围组团和重要建制镇构成,其主体是“1+3”、“Y ”字形空间布局形态。“1”为主城区,“3”为满城、徐水、清苑3个组团,外加漕河、大王店、南韩村和魏村4个建制镇,整个都市圈形成1个主城区、3个一级组团(或卫星城)、4个二级组团的空间布局(见图1)。城镇内部相对集中,城镇组团之间设有一定的生态防护距离,通过综合交通网络将各城镇连接为有机整体。
保定市主城区将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能辐射和带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都市圈中心,因此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形成布局合
图1
保定市“一城三星”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