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停车需求预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车需求预测
② 相关分析方法
不同类型用地的停车生成率往往是土地利用、人口、 交通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分析方法则考虑 了多种影响因素。
停车需求预测
▪ 数学模型如下
Pdi K 0 K1 ( EPdi ) K 2 ( POdi ) K 3 ( FAdi ) K 4 ( DVdi ) K 5 ( RSdi ) K 6 ( ADdi )...
停车需求预测
▪ 停车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伴随着交通出行而产 生,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2)二重性
▪ 停车者在使用停车设施的时间、地点和停车设施类型 上随机的; ▪ 需求的产生、时空分布、停车选择行为都有可控性。
3、停车需求影响因素
(1)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停车需求预测
▪ 不同性质、功能和开发强度的土地,表现出的停车需求也有 很大差异。
停车场设计
第三章 停车需求预测
由NordriDesign提供
www.nordridesign.com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设施系统规划的重要内 容,也是制定停车场设施建设方案及停车管理制 度的重要基础。 进行停车需求预测需要对停车系统的现状进行全 面分析研究,掌握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运用科 学的方法正确预测停车需求的发展趋势。
各种交通方式的合理出行距离
停车需求预测
全部出行方式
徒步、自行车
其他方式
徒步
个人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方式
自行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摩托车
轨道交通
根据选择步骤的模型
停车需求预测
e( Ii ) Pi ( I i ) e
I i I it I ip
I ip Itip * Ri Pil Ri 1 Qp
停车需求预测
▪ 模型可表示为:
Pi ( Ai Bi Ci Di Ei )
式中: ——i小区全日停车需求量 、 ——i小区全日大客车、小客车、出租车、大货 车、小货车吸引量 ——机动车平均停车率(0.8-0.9)
停车需求预测
城市交通规划或其他交通研究预测 的OD资料
各类机动车吸引量
▪ 由车辆保有量引起的停车需求,即夜间停车需 求,主要指居民或单位车辆。这类需求可从各 区域注册车辆数估计出来。 ▪ 一般不涉及复杂的技术方法。
停车需求预测
(2)社会停车需求
▪ 由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种出行所形成的静 态交通需求,也称日间交通需求。 ▪ 由于出行活动目的、地点和时间等均不易掌握, 这类需求分析就显得十分复杂。
停车难和拥堵
停车需求预测
▪ 停车难是造成各个城市城区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 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解决动态交通问题,首 先要解决静态交通问题,也就是停车问题。因为除了 出租车,一辆车80%左右的时间是静态的。 ▪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库,通 过静态交通建设,很好地杜绝了交通拥堵问题。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分析技术方法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手 段,通过对停车调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停车特性 参数,建立停车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停车设施的 数量和分布,为停车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1、需求定义及分类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是指各种出行目的的驾驶员在 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 (1)基本停车需求
车站警示牌
停车需求预测
3、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分析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手段,通过 对停车调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停车特性的参数, 建立停车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停车设施的数量和 分布,为停车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计算方法中的模型是在综合分析未来不同规划目 标下的发展政策和基础数据后建立起来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停车需求预测
传统的四阶段模式需要综合土地、人口、职工岗 位和交通OD分布等诸多因素对综合性功能区停车 需求的交互影响,使用时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分 别确定停车发生率和吸引率,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精度也未必可靠。 而停车发生率模型则不必分门别类的详细调查和 统计回归,只需按小区调查现状基本日停放车辆 数和各类用地的工作岗位数,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停车需求预测
840m 930m 目 的 地 550m 自行车 设 施 步行 1280m
小汽车 公共汽车 3050m 7780m 步行平均 自行车平均 公共汽车平均 小汽车平均 5000 6000 7000
11450m
580m 1580m 2590m 3070m 8000
0
500 1500 2500 3500
▪ 停车政策、车辆发展政策、交通管理政策、土地控制 政策等
(1)停车发展政策对停车需求影响模型 停车发展政策
▪ 改变交通模式竞争能力 ▪ 减少出行需求 ▪ 对交通设施的使用权限限制
停车需求预测
在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中加入交通政策的影响因素
▪ 停车需求管理:是与停车相关的交通政策之一。将停 车作为交通需求管理手段的停车需求分析模型通常分 两步:首先,研究停车管理政策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其次根据交通出行的情况对研究区域的停车需求进行 分析。交通出行分为: ▪ 弹性出行 ▪ 非弹性出行
停车需求预测
对于非弹性出行:停车政策的变化只能使这些出行所依赖 的交通方式间的相对竞争能力和特征发生变化,而对出行 时间和出行分布改变很小,在需求分析中只需要根据不同 方式的竞争重新进行交通方式的划分。
交通方式划分采用Logit模型
▪ 在不同交通方式的阻抗中加入由于停车政策而增加的 阻抗 ▪ 同时用非法停车的风险系数来表示停车政策的实施力 度
停车需求预测
修正后的研究区域泊位需求量为:
P
式中: 求量
泊位 j
Pj
高峰小时周转率的计算:
▪ ≥1,则周转率=总停放车 次数/车位总数 ▪ ≤1,周转率=60/泊位 平均停车时间
j
——第j区预测年实际泊位需求量 ——第j区预测年高峰小时停车需
——第j区泊位周转率,单个泊位 高峰小时平均周转率 ——年第30位停车需求量与年日 平均停车需求量的比值,通常取1.4-1.6
台湾地区台中市中心各土地使用高峰小时停车需求率(泊位) 土地使用类型 住宅 高峰小时停车需求率 0.49
百货商场、超市
观光饭店 精品商场 金融银行 办公大楼
1.46
0.51 1.04 11.80 0.62
大型餐馆
2.56
停车需求预测
(2)机动车保有量及出行水平
▪ 城市机动车数量是产生车辆出行和停车需求的必要条 件。 ▪ 静态:车辆增长直接导致停车需求的增加(停车泊位 和出行中的停车需求),统计表明每增加一辆注册汽 车,将增加1.2-1.5个停车泊位需求。 ▪ 动态角度:出车辆拥有停车泊位,出行过程中也有停 车需求。平均日出行次数越高,区域内平均机动车流 量越大。 ▪ 不仅影响停车设施的总需求量,而且影响停车设施的 高峰小时需求量。
式中: ——选择i种交通方式的概率
——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计算阻抗
——交通出行的交通阻抗 ——停车政策所引发的交通阻抗 ——非法停车的风险系数
——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转 换系数 ——研究区域内非法停车 的数量 ——研究区域内总停车 数
停车需求预测
对于弹性出行: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能力的变化 会导致总的交通出行数量、出行的时间分布、空 间分布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交通出行的分析中不 仅要考虑出行在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而且需要 考虑交通产生和交通出行分布的变化。
(2)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停车需求预测
在研究区域内,如果车辆停放行为相对较少,车 辆需求较少,车辆出行也较少,不需要考虑停车 需求管理的政策影响。
▪ ▪ ▪ ▪ 停车发生率模型 相关分析模型 机动车OD预测法 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
停车需求预测
① 停车发生率模型
▪ ▪ 建立在停车需求与土地利用性质关系基础上的回归模型。 “停车生成率”定义为某种性质的单位用地面积所产生 的全日停放车辆数。表示方法: A. 每100平方米用地面积需若干个停车位 B. 每个就业岗位(雇员)配备若干个停车位
机动车平均停车
机动车高峰停车需求量
机动车OD预测法流程图
停车需求预测
▪ 本方法需要的调查和资料
– – – – 现状各用地停放特征调查 现状小汽车出行调查 未来小汽车发展预测数据 未来OD资料
停车需求预测
④ 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
基本思想是任何地区的停车需求必然是到达该地区 行驶车辆被吸引的结果,停车需求泊位数为到达该地 区流量的某一百分比。 对数回归模型(一元和多元)
(3)需求管理模式
美国
停车需求预测
▪ 八十年代之前是不断扩大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建设规模, 导致小汽车泛滥,之后才认识到无节制地建设道路与 停车设施无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停车需求预测
Pj f ( Lij ) i Lij
i
式中:
——第j分区基本日停车需求量(标准车次或泊位) ——第j小区i类土地利用指标(土地使用指标)
——第i类用地的停车生成率指标,标准车次/(土 地使用单位指标· 日)
停车需求预测
上海自1988年以来,由同济大学(城建学院)开展了 以CBD区为重点的综合停车发生率的模型研究。 上海市中心停车发生率取值
——第d年i区高峰时间停车需求量(车位) ——第d年i区就业岗位数 ——第d年i区人口数 ——第d年i区房屋地板面积 ——第d年i区单位(企业)数 ——第d年i区零售服务业数 ——第d年i区小汽车拥有数 Ki(i=0,1,2,…)——回归系数 式中:
停车需求预测
③ 机动车OD预测法
其基本思路是停车需求与地区出行吸引量有直接关 系。有地区出行吸引量(人次/日),根据出行方式的 比例,可换算成实际到达的车辆数,再根据高峰小时 系数和机动车平均停车率,可得到高峰小时机动车停 车需求量。 关键是确定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和车辆的乘载量。
♣ 四种预测方法的比较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
⑤ 停车设施泊位需求修正模型 必要的停车场供应量不仅应能承担一天中高 峰小时的停车需求,还必须考虑区位特点、季节 和周日变动等影响停车行为及停车特性的因素。
不同土地使用类型的停车时间和周转率是不同的,停 车时间越短、周转率越大,则车位的使用效率越高,同 等停车条件下所需的停车泊为也越低。 因此在预测规划年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时必须对需求 量进行转换和修正。
停车需求预测
如何在预测以上两类需求的基础上,协调泊位供 给数量,使得未来的停车泊位既能够充分满足基 本停车需求和社会停车需求,又可以使部分泊位 兼有为两种需求提供服务的功能,提高泊位的利 用效率,是停车需求预测的主要问题。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可分为宏观停车需求预测和微观停 车需求预测。
▪ 微观停车需求是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停车场为对象。 ▪ 宏观停车需求预测用于预测更广大区域的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预测
(3)规划区内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人口状况是城市规模大小的直接体现,总人口变化— 消费量和使用交通工具的机会变化—停车需求变化 ▪ 美国联邦公路局对美国67个城市所作的调查研究表明: 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停车需求量是50万~100万人口 城市的1.8倍,是25万~50万人口城市的2.2倍,是10万 ~20万人口城市的5.8倍。 ▪ 人们的出行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因此停车需 求也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
(4)交通政策 A、改变交通模式的竞争能力
▪ 公交优先
B、减少出行需求
▪ 单双号通行 ▪ 中心区收取高额停车费 C、对交通设施的使用权进行限制 ▪ 停车设施的使用权
▪ 宽松型政策 ▪ 抑制性政策
公交优先
停车需求预测
▪ 珠海去年的公交出行率只有12.2% ,规划在2020年达 到30% ,发达国家城市70%至80%的比例
▪
log Pi A B logVi
式中: ——预测年第i区机动车实际日停车需求量,单 位:标准停车车位 ——预测年第i区的交通吸引量,标准车次 A、B ——回归系数
停车需求预测
▪ 注意:应将规划年区域交通吸引量分车型换算成标准 车作为模型的自变量; 出租车和公交车不占用公共停车位,需对这些因 素进行折减。
停车需求预测
宏观需求预测
▪ 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区域未来停车需求的总量, 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规划经验和实际需求,确定路 内停车场、路外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的规模。 ▪ 根据国内外规划经验: 配建停车场的比例70%-80% 路外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的比例一般在20%-30%
2、停车需求的特性 (1)派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