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案例——竹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主题案例——竹子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我园是所农村幼儿园,地处山区,随处可见竹子、竹林。同时,湖林还盛产竹凉席,个别小朋友的家里便是从事这一产业。一天,幼儿在室外活动,一个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个阿姨正在穿竹凉席,便跑过去说:“阿姨我帮你拉线吧。”那个阿姨笑着拒绝了,他
还不死心,就站在那看。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过去,还七嘴八
舌的讨论起来了。我连忙走过去,一个小朋友看我过来,便拉着我跟
我说:“老师,你看,阿姨在穿竹凉席,跟我妈妈一样。”其他人也
跟着喊起来“我妈也是哦。”这时我便提出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做的吗?”有的小朋友摇摇头,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
我知道,是竹子。”“那你们知道竹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吗?”小朋
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老师你来告诉我们吧。”发
现他们对竹子、竹制品产生了兴趣。《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
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因此,我开展了主题活动:竹子。
(一)认识竹子
带幼儿到对面山上的竹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索。教师锯开竹
子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状特征、结构。并
请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小结竹子的种类。
(二)认识竹制品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设置竹制品展览会。让幼儿
自由欣赏、观察,请幼儿说一说:你认识哪一些竹制品,它们有什么用?教师重点介绍竹凉席的制作与用途。谈谈你还见过哪些竹制品,
它可以用来做什么?请幼儿回家后找找还有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
(三)竹凉席的制作过程
与竹凉席制作厂联系,带幼儿到厂里去看看。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到处乱跑,不到处乱摸。请厂里的叔叔为幼儿介绍竹凉席的制作工具,制作过程。让幼儿欣赏制作完成的竹凉席。
(四)竹编织
请一位会编织的阿姨来班上为幼儿表演编织。让幼儿讨论阿姨是
怎么编的。提供竹条,让幼儿学习编织,重点学习一上一下的编织方法。
(五)好玩的竹子
把这些日子所收集的竹子、竹制品,做一个展览会。提供材料,
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对所收集的竹制品,材料进行分类,形成区角活动。如:竹凉席厂、编织店、乐器坊等。
分析:1、幼儿对竹子的认识活动兴趣浓厚,但是由于知识面较窄,词汇掌握量较贫乏,因此在刚认识竹子的时候,幼儿不能用丰富的词
语表达出竹子的结构特征,对竹子的种类也一无所知。
2、幼儿与老师共同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在竹制品展览会上,幼儿能认真观赏各种竹制品,在欣赏的同时,还懂得主动跟伙伴们商
讨竹制品的用途。竹凉席是我们华安的一种特色工艺品,因此,我把
它作为重点来向幼儿介绍。这一活动下来,幼儿的知识面丰富了,对
竹子的用途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3、在竹凉席制作厂时,幼儿对那些工具都十分感兴趣,这想摸摸,那想摸摸。为了幼儿的安全,我制止了他们的行为,使得有些幼儿在
听厂里的叔叔介绍时,有点心不在焉的。但大部分幼儿对叔叔的介绍
还是十分感兴趣的,认真地听和观察叔叔介绍的工具和过程。
4、在欣赏阿姨编织的时候,幼儿的兴趣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跃跃
欲试。可是,在动手尝试的时候,很多幼儿都出现了错误,他们没有
掌握一上一下的规律,而且整体编织的速度都很慢。
5、本活动主要是立足于对竹子有较深刻的认识后,再进行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的综合活动。由于它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
兴趣的事物,因此孩子的兴趣十分浓厚。本次活动,教师留给幼儿充
分的活动空间,引导、鼓励幼儿观察、讨论、操作,让每个幼儿都有看、说、做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丰
富了经验,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口语表达和操作能力,整个活动的效
果还是不错的。
所有的知识、经验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整合、迁移和运用,才能转
化为人内在的、自我的知识结构。在孩子的探索学习活动中,我们可
以充分挖掘、调动幼儿原有的各种经验,让他们在投身于各种活动的
同时整合运用已有经验,并不断提升个体的经验。在这样的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要使他们的知识、
经验内化,就需要老师在活动中为其提供一个机会,使幼儿乐于参与,有要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已有经验进行整合、迁
移与运用。案例中,老师面对孩子们开始的“牛角尖”并没有失去耐心,而是一步步引导、帮助孩子提升经验,才使孩子始终保持了探索
的兴趣。
反思: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问题的时候,老师应该马上根据据
幼儿现有的经验或可能性发展以及幼儿发展的大目标,去分析这个活
动价值,然后积极的回应孩子们。当然这里的回应,不是给予他们一
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及时捕捉、发现、扶持幼儿生成的新萌芽,
并对幼儿的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试探性的问题、暗示性的问题、挑战性的问题等让从而让幼儿进行探究思考和选择,以此推进幼儿进一步探索生成的兴趣,擦亮幼儿生成活动新火花。同时,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按意愿行事,带有极大的兴趣性和随意性,因而在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往往会使具有发展价值的生成内容流失,幼儿还易遇困难和挫折而半途而废,因此对于幼儿生成的一些有价值的活动,教师还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给予他们时间、空间、环境上的支持,那么孩子们的生成问题真正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热点,发展的阶梯。
孩子的生成是随时的出现在他们的每一个学习活动中的,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捕捉到孩子们的这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能够激发孩子更多兴趣的生成点,并且根据孩子的生成点、兴趣、经验,组织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学习活动是一个孩子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活动,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不仅是一个活动支持者,更是一个引导者,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发出的各种信息,抓住新的教育契机,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从而使活动深入和扩展。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的碰撞,也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成活动,更应该包含着教师对孩子们了解和关注,对他们生成事物的剖析和再推动,只有这样的才能使孩子在不断的探索、理解、生成以及在探索、再理解、再生成的轨道上越走越稳。
孩子,老师错怪你了!
——如何对待顽皮的孩子
诏××县机关幼儿园郭炎珠
案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