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8)?.3@*+5.@,[收稿日期]!"""A #!A "+[作者简介]赵小刚(#$B ">

先秦散文人物意象析论 赵小刚 兰州大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第*+卷第,期-./0123.45.0(67&8(5.0923:1;<&08;(=(

%.>;23%>;&1>&8)?.3@*+5.@,

[收稿日期]!"""A #!A "+

[作者简介]赵小刚(#$B *

—),男,甘肃张家川人,兰州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古代汉语和文化学研究先秦散文人物意象析论

赵小刚

(兰州大学中文系,甘肃兰州C *""""

)[摘

要]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安排人物意象各有特点,历史散文重于抒写母亲意象:子孝母,

母爱子;诸子散文重于抒写父亲意象:子孝父,父爱子。母亲意象在传沿过程中发扬光大,而父亲意象发展则相对迟滞。

[关键词]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意象[中图分类号]D !"C @B !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A $#B !(!""#)",A """#A "F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块群英争

艳、百花竞姿的芳香园地。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互展风采,各有千秋:历史散文叙事顺达流畅,简明洗练;诸子散文说理生动缜密,鞭辟入微。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显其高标,诸子散文则由《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示其壮观。

综观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许多文学意象都有共同表现特征。然而在表述人间亲情及伦常观念时,两者的人物角色意象却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一、历史散文多写母亲意象

首先,历史散文着意记录了母亲受到儿子孝敬的许多事例,藉此刻画人物性格,宣扬孝道观念。如:

颍考叔舍肉遗母。《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为继承王位而与母亲发生矛盾,他发誓断绝母子关系,到死不与母亲见面,不久又感后悔。颍考叔乘机见到庄公,庄公用肉食招待他,颍考叔有意留下饭中之肉,

庄公问其原因,他回答说:“小人有母,皆

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此举诱导郑庄公说出了心事。最后颍考叔设计,使郑庄公母子的矛盾得以化解。

南宫长万单车护母。《左传・庄公十二年》载,宋国发生内乱,南宫长万杀死宋闵公,立子游为国君。萧叔大心等人不服,杀掉子游,又追杀南宫长万。南宫长万逃跑时没有携带其他,仅以车子载着母亲逃奔陈国。《左传》这样记述:“南宫长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

灵辄舍食念母。《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盾于首山打猎时遇见行将饿死的灵辄,便给他饭食。灵辄吃了一半,而留下另外一半。赵盾问其中原因,灵辄回答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贾获忠君奉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郑国进攻陈国,陈国的贾获用车子载着母亲与妻子逃跑,途中碰见也在逃命的陈侯。贾获让母亲与妻子下车,把车子交给陈侯使用。陈侯临走时嘱托贾获保护好他的母亲。于是贾获同妻子扶着母亲藏匿,免于死

#

难。

陈无宇避祸探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载,齐国人陈无宇跟随齐国大夫庆封打猎。同族陈文子得知有人欲杀庆封,这势必殃及随从。于是陈文子假托无宇母亲患病,请求庆封允许无宇回家探母。由此无宇免于一死。

冯谖谋食贡母。《战国策・齐策》载,冯谖家境贫寒,经人引荐而成为孟尝君的食客。照常理,孟尝君供给衣食,冯谖该心满意足,但他一再提出种种要求,最后竟然要求他的母亲也能得到供养。孟尝君勉强答应,不料此后冯谖竟为他政治地位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聂政拒财孝母。《战国策・韩策》载,严遂(字仲子)与韩傀结怨。严遂“奉黄金百镒”求屠夫聂政为自己报仇。聂政推辞说:“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严遂再三诱劝聂政,聂政回答说:“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最终严遂怀着敬仰聂政的心情离开。

其次,历史散文塑造了一批晓理明义、富有卓识的母亲形象。如:

与子相依,义不受禄的介之推之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文公逃难返国后奖赏其随从,介之推认为这是上天佑助文公的结果,个人不得受赏,因此他拒绝接受俸禄。他的母亲表示支持,并说:“能如是乎?与女偕隐。”母子两人隐居而死。

知古达今,析理训儿的叔向之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国的叔向欲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为妻,而母亲却要他娶她的亲族。母亲分析了巫臣妻子的恶行,又举往昔贪娶美色而招致大祸的后夔、共子及三代灭亡事例劝说叔向。她训导叔向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后来叔向被平公所逼,娶了巫臣之女,结果导致叔向家族灭亡。

明察世态,取譬诫儿的密康公之母。《国语・周语》载,密康公随周恭王出游,带回几位私奔的女子。其母得知后,力劝他把女子交于恭王。母亲分析了不能接纳这些女子的道理并给予告诫。她说:“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王田不取群,公行下众,王御不参一族。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密康公不听母言,不久被杀。

另外,《国语・鲁语》还写到了深通礼法,为儿留名的公父文伯之母。

上述两类例子反映了母亲得到儿子孝敬,儿子深受母亲抚爱这一思想内容。这些例子透露出一个消息:儿子孝敬母亲且牢记母亲教诲,则往往遇事平安,吉祥如意;否则,祸难临头。显然,这是作者有目的的安排,是在宣扬孝道意识。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并不关心现实生活中父亲们的生活状况,未交代父亲们是否存留人世以及儿子们为何只对母亲尽孝。

有一点需要说明,母子亲情意象在诸子散文中也有出现,但作者往往把它与父子亲情概括为一,笼统表述。如《墨子・节葬下》:“为人子者,求其亲而不得,不孝子必是怨其亲矣。”这里的“亲”兼指父母亲。《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这里“父母”连称。单独加以强调的例子极少,《论语・雍也》见到一例:“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韩非子・解老》见到一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

二、诸子散文多写父亲意象

首先,诸子散文述及人伦观念或宣扬孝道思想时,一般称引父亲受到儿子孝敬的事例。如:

《荀子・子道》论述孝子的本质时举鲁哀公问孔子的事为例。鲁哀公问孔子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